無用之用,怎麼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有個前提必須說,無用之用看似很輕鬆,但事實上是最累,在看清楚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蝴蝶效應後,很容易會被誤認為什麼都沒做,但實際上看起來什麼都不做,也是需要達成的充分必要條件。 怎麼說?

先從「最累的人,什麼都不做。」是一種具體現象來解釋,從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來說明充分必要條件的成因:

有以下三個角度可以來分析解構:

1. 來自於滿足了各種條件限制後的等待。 當A、B、C、D等方案都被否決了,其中有的方案,否決的原因還不能說,於是每個方案都有自己的多路徑解釋與揣測,就像期貨隨時間過去,變數會慢慢消失,而接近真正的價值(真相),所以這種很累,是心力交瘁,任重而道遠,承擔的人是我,但雙腳的移動卻只能依靠整體,在等待著最佳時機。 「什麼都不做,可是最累。」,也承擔著最多,是最有耐心的等待,卻時刻不可鬆懈,一鬆懈最佳時機可以完美的周全點,就會過去。

2. 來自於滿足了各種條件限制後的創造。 如同第一個角度,所有的方案都被否決,而其往後延長的未來點也看不到機會,根本找不到突破口,更別說是最佳的時機點。 如同藍海策略一般,在完全競爭的紅海之下,將所有的點線面包含第四維度的時間,全部都細察了幾遍,都還看不見未來時。 對外界來說就像是「什麼都不做,可是最累」的窮忙,就像是所有的產業都基於基本的人性需求,連吃喝嫖賭都開放時的窘境與心態一樣,明知道不可以,但是只要最累是沒有成果的,對外界來說就是什麼都不做,只好連基於人性中的惡會有的產業,也開放將其實體化。

3. 來自於尚未滿足了各種條件限制前的灰心。 所有的方案都可以走向同一個美好未來,但是光是第一個方案的執行,就已經很清楚自己這一生無法走到底,而一旦交給其他人,屬性就會不同、未來就會分歧,自己甚至會被誤會。 只好留下經典來指引,但經典要表述到每個人的每個具體時間點,一個人的壽命根本寫不完,寫完也錯過了。 因為點子很多又恰到好處,所以「其他人會認為他最累,但只有他心底知道,那個最重要的事情,自己什麼也沒做。」。

  • 第一種情境之下的人,內心充滿著動力與希望,多重平行宇宙就在他的內心腦海裡。 這種人,他什麼都不需要,只要給他時間,他就能給與大家美麗。
  • 第二種情境之下的人,內心充滿了絕望,當未來確定是一片黑暗時,我現在做了什麼有差嗎? 而我還需要這麼累的去找尋那一點點可能會出現的光芒嗎? 這種人,他也什麼都不需要,只要人人莊敬自強,越來越有力量,對他來說才有希望,但他心裡又比誰都還清楚明白 - 人是不能被強迫的。
  • 第三種情境之下的人,最後只能透過故事,將預知能力交付給大家,因為他知道只有保護著每個人的現在,未來才能無限。

於是第三種人救了第二種人,而第二種人就會變成第一種人。 所以「什麼都不做,可是最累。」的人,講到底都已經把一切托付給時間了,時間到了就會發生,這就是無用之用的具體用法。

怎麼交給時間?

答案就在第三種人到第一種人的過程與循環歷程裡,我們是假設這三種人不是同一個人,而當這三種人是同一個人去自由進行切換時,他對於時間的認識就會徹底清楚明白,而定義就會明顯地跟我們不同,所以只有他能在時間裡,放進最佳時機點自然會觸發的美麗,用來確保心中的美好未來一定會到來。

綜上所述,就能回到文章最一開始的疑問。 因此可以很清楚的知道,為了讓每個人都能相信時間,不會對現實產生懷疑,所以「看起來什麼都不做,就是達成無用之用的充分必要條件。」。



後記:

從以下的留言可以總結出 - 無用之用,跟天堂與極樂世界無關,就是針對著這個現實的具體用法。 所謂的身體力行的確是不讓現實陷入虛無的最初防線,也是建設的起點。

這篇文章主要還是想表達,身體力行的境界可以到無用之用的層級而已,但從對話中明顯感受到沒有引起共鳴。

沒有引起共鳴的原因很簡單,就是這篇文章本身的敘述內容降低了無用之用的層級,既無用之用如此有用,為什麼還要Po出來想讓大家用理解的,而不是用感受的,而且既然時間到了就會自然有了引導,那我事先知道不就反而會形成干擾。

所以與其說這一篇文章是在用讓人理解的方式表達,不如說這篇文章讓人遠離了自然感受,而無用之用的最基礎觸發,就來自於自然感受。

因此很感謝有人麻吉 來留言,讓我看清楚發這篇文章的目的,其實是想找到或親近會無用之用的人而已,並非是從頭到尾鉅細彌遺地從感受描述起,讓人自然而然地學會用。

avatar-img
31會員
872內容數
呼吸不同的空氣,彷彿自己可以從零開始重新架構,進而活出那個環境最美的可能,看見不同的最美未來。 與其說是旅行到某個地方,不如說是某個地方會帶我去旅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始力拼達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道德沒有人會喜歡,是因為層次超越了喜怒哀樂。 在說服別人時,實際被討厭的是 - 該用法降低了道德的層級。
既然「成功為成功之母」,為什麼要把大難不死後,長出的亮橘色魚鰭,歸納於重生的力量?
當聰明才智被用來保護時,很容易被誤認為有著「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野蠻。 那麼,到底要怎麼做?
透過愛與照顧,才發現是良善的動機配合上聰明,一起構成的智慧,讓主動願意承擔的責任越多,因此能力才得以增長,所以正確的循環是「責任越大,能力越大。」。
換個角度來看七原罪,對如今民主社會的認知就能得出自然融洽的相處之處,並且從心所欲而不踰矩。
道德沒有人會喜歡,是因為層次超越了喜怒哀樂。 在說服別人時,實際被討厭的是 - 該用法降低了道德的層級。
既然「成功為成功之母」,為什麼要把大難不死後,長出的亮橘色魚鰭,歸納於重生的力量?
當聰明才智被用來保護時,很容易被誤認為有著「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野蠻。 那麼,到底要怎麼做?
透過愛與照顧,才發現是良善的動機配合上聰明,一起構成的智慧,讓主動願意承擔的責任越多,因此能力才得以增長,所以正確的循環是「責任越大,能力越大。」。
換個角度來看七原罪,對如今民主社會的認知就能得出自然融洽的相處之處,並且從心所欲而不踰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餘裕,充裕而有餘。是一種不只有,而且還多得有剩的狀態。身而為人能擁有的包括但不限於時間、空間、金錢、物質、情緒。我是個空間金錢物質欲不高的人,big house, big cars and big rings,對我沒有太大的吸引力。
1. 那些事是什麼? 2. 為了什麼要做? 3. 誰會受益? 4. 不做的可能結果? 沒有一個“對象情境”,這些疑問等於不存在 因為沒有要被解決的情境,也等於不存在問題本身 不可能對不存在的事物做任何事 不可能對無法想像現實情境的事物做任何創造 無念,無解,無需解
Thumbnail
“我們大部分人都在過一個普通的生活,我們對太多還不錯的事情說「好」。因此,我們太忙於應付這些「還不錯」的選項,而令我們錯過了真正好的選項。“-少,但是更好 一生短暫,小時候每天都覺得時間過得很慢,很希望能快點長大,但在某個年齡點後,就會突然發現時間流逝地飛快,好像常常來不及做些什麼,一天就過去了
Thumbnail
玩樂不代表虛度光陰,吃苦耐勞也不等於意義非凡。意義是自己賜予的,所以簡單說:只要當下自己是享受的就是有意義!如果生活太計較代價和小心翼翼,那真的會錯過很多認識自己和學習的機會。
Thumbnail
如果在一片平地上放上一塊木板,請你走在木板上到另一邊,我想你應該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跟我說:小意思。但如果今天是同一片木板,把場景換成兩棟大樓之間,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這麼篤定了吧?明明是同一片木板,行走能力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答案有了變化呢?
Thumbnail
人生最重要的就是…… 學會分辨那些人、事是重要的 及那些人、事是不重要的 這幾句話似乎是廢話 但其實不然 因為很多人總是會將一些不是那麼重要的人 說了幾句話就影響到自身的心情與情緒 甚至於忙著去跟對方解釋、說明 這是很浪費時間與精神的 人這一生就只活這一次 真的沒必要浪費那麼多寶貴時間 在一些真的
時間對我而言到底重不重要? 我不會對時間說不的,但諷刺的是我往往在沒有時間的時候一次做兩件事,有時間時一次做半件事。有點類似於大家說的當期限到了,時間緊迫了,我才會願意把時間拿來做真正有意義的事。這樣說倒也不對,其實我打心底並不認為這些是有意義的事情,我會選擇做只是為了應付期限,應付應當負起的責任
Thumbnail
什麼是「沒用」? 為什麼有人會覺得自己沒有用?怎樣才叫做「沒用」? 是錢賺的太少,工作不夠光鮮亮麗,還是躺平廢在家裡,叫做「沒用」? 當然,上述這些原因都可能是我批評自己「沒用」基準之一。 但「沒用」的真正原因,其實在於我們「認為」自己沒有用。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餘裕,充裕而有餘。是一種不只有,而且還多得有剩的狀態。身而為人能擁有的包括但不限於時間、空間、金錢、物質、情緒。我是個空間金錢物質欲不高的人,big house, big cars and big rings,對我沒有太大的吸引力。
1. 那些事是什麼? 2. 為了什麼要做? 3. 誰會受益? 4. 不做的可能結果? 沒有一個“對象情境”,這些疑問等於不存在 因為沒有要被解決的情境,也等於不存在問題本身 不可能對不存在的事物做任何事 不可能對無法想像現實情境的事物做任何創造 無念,無解,無需解
Thumbnail
“我們大部分人都在過一個普通的生活,我們對太多還不錯的事情說「好」。因此,我們太忙於應付這些「還不錯」的選項,而令我們錯過了真正好的選項。“-少,但是更好 一生短暫,小時候每天都覺得時間過得很慢,很希望能快點長大,但在某個年齡點後,就會突然發現時間流逝地飛快,好像常常來不及做些什麼,一天就過去了
Thumbnail
玩樂不代表虛度光陰,吃苦耐勞也不等於意義非凡。意義是自己賜予的,所以簡單說:只要當下自己是享受的就是有意義!如果生活太計較代價和小心翼翼,那真的會錯過很多認識自己和學習的機會。
Thumbnail
如果在一片平地上放上一塊木板,請你走在木板上到另一邊,我想你應該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跟我說:小意思。但如果今天是同一片木板,把場景換成兩棟大樓之間,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這麼篤定了吧?明明是同一片木板,行走能力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答案有了變化呢?
Thumbnail
人生最重要的就是…… 學會分辨那些人、事是重要的 及那些人、事是不重要的 這幾句話似乎是廢話 但其實不然 因為很多人總是會將一些不是那麼重要的人 說了幾句話就影響到自身的心情與情緒 甚至於忙著去跟對方解釋、說明 這是很浪費時間與精神的 人這一生就只活這一次 真的沒必要浪費那麼多寶貴時間 在一些真的
時間對我而言到底重不重要? 我不會對時間說不的,但諷刺的是我往往在沒有時間的時候一次做兩件事,有時間時一次做半件事。有點類似於大家說的當期限到了,時間緊迫了,我才會願意把時間拿來做真正有意義的事。這樣說倒也不對,其實我打心底並不認為這些是有意義的事情,我會選擇做只是為了應付期限,應付應當負起的責任
Thumbnail
什麼是「沒用」? 為什麼有人會覺得自己沒有用?怎樣才叫做「沒用」? 是錢賺的太少,工作不夠光鮮亮麗,還是躺平廢在家裡,叫做「沒用」? 當然,上述這些原因都可能是我批評自己「沒用」基準之一。 但「沒用」的真正原因,其實在於我們「認為」自己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