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但是更好》人生苦短,最沒意義的事,就是做根本不該做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近期在與以前同事聯絡互相關心近況時,得知他正在準備報考保險證照,同時也想要準備考取外匯及相關投資型證照,後續再與他通話時,發現他很忙,除了需準備報考多樣證照,還要邊找工作面試,另外已婚的姊姊和弟弟會將生活鎖事委託給他處理,比如今天請他幫忙去銀行,明天讓他去車廠保養車子,偶爾還要去買買他們指定的生活用品、餐食,大多時間主要幫忙照顧還未開始上幼兒園小外甥女,徹底成為了無償的保姆。


我:「你已經那麼多事要忙了,你哪來的精力去備考呢?」

前同事:「沒辦法,家裡現在就我比較有時間,能幫的就幫。」

我:「可你之前不是說想開個人工作室,往美容那方面走,怎麼就突然對投資金融產生興趣?」

前同事:「因為我家人都說考這些證照對我來說會比較好,讓我都去考考看,所以我就都試試。」

在這次的電話聯系中,我沒有聽到他以往活潑充滿朝氣聲音,反而只聽到他滿滿的疲倦與無奈感。


“我們大部分人都在過一個普通的生活,我們對太多還不錯的事情說「好」。因此,我們太忙於應付這些「還不錯」的選項,而令我們錯過了真正好的選項。“-少,但是更好


人的一生很短暫,小時候每天都覺得時間過得很慢(除了假日),所以很希望能快點長大,快點畢業出社會,但在某個年齡點後,就會突然發現時間流逝地飛快,好像常常來不及做些什麼,一天就過去了;其實一天只有24個小時,真的沒有我們想像的多,扣除上班通勤以及日常必需生理時間,認真計算後,大約只有5至6個小時是屬於自己時間,所以如果我們不能主動為自己的生活排定優先順序,而是讓一堆不重要的雜事佔領我們的時間,或像是我前同事那樣,因為個性較為軟和,導致生活節奏全被家人代為安排指定,那麼我們就很容易錯過對自己真正重要或有意義的事;此回閱讀內容《少,但是更好》剛好可以讓我們稍微了解如何為自己的人生去蕪存菁,留下真正重要的人事物。


raw-image


《少,但是更好》全文貫穿一重點為「專準主義」,何為專準主義?作者對於專準主義的基本定義是:「你唯有允許自己不再照單全收,不再對每個人說好,你才能對真正要緊的事情做出最高貢獻。」從文字上看可能比較難以理解它的意思;做個假設,若是今天辦公室裡有個同事,大家都將處理不完的工作交給他,那麼他可能永遠都在處理一些對自己無關緊要的文件,無法有效率完成屬於自己的工作;在我公司有一位採購小姐,她需要負責全廠大大小小採買比價等工作,但除此之外,她每天還會幫忙準備產線包裝材料,進出貨協助、物件歸位等,內容繁雜不堪,也因此她無法在坐位上久留,工作上常常出錯,或是無法在最短時間內提供出客人最優惠的報價;但事實上她的職位是採購,那麼對她來說真正重要的就是能為公司找到好的廠商並且降低進貨成本才是最好的貢獻,但因為她的雜事太多,不懂得去拒絕不在她職權範圍內的事,所以能讓她專注在本職上的時間並不多,進而影響她的工作成效,讓少數同事覺得她不務正業,做事馬虎,也因此產生不少誤解衝突。


在明白作者定義的專準主義後,那麼該如何做到專準,該朝的方向有三個,不是快、狠、準,而是精挑、簡化跟準確執行。


“Nothing is less productive than to make more efficient what should not be done at all.”
最沒意義的事,就是努力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做根本不該做的事。彼得.杜拉克


精挑與簡化我個人會將它列為是互相牽連的思維與行動,若能夠真正的挑選出所需,那麼自然就會簡化或保留下精華;近幾年網路很流行一句梗語:「小學生才做選擇,我全都要!」這是一句玩笑話,但其實人是貪心的,若是可以的話誰不是魚與熊掌都想兼得呢?前陣子我在工作上即遇上了這種情況;本職業務的我最重要的便是業績,所以在開發新客或是接洽客製產品的過程中,我幾乎是不論大小來者不拒,將工作排的滿滿地不放過任何機會,但新品製作的設計報價等並不是可以馬上完成的,或是部份組合產品已超出公司生產專業,但因希望能增加成交機率所以還是盡所能的答應客人所提要求,所有回覆進度幾乎也是客人說了算,在多方累積下來後,最終提交給客人的文件報告部份有效時間已過,有的資訊不全,甚至還有無法達到客人要求的情況,幾個月下來效果十分不顯;直到某一天有間來往較頻繁的貿易商直接告知我,有些產品若是我們不合適或是價格不具有競爭力,可以坦白告訴他,不用不好意思或是勉強自己接,不然也只是浪費彼此的時間跟力氣,那時我腦子才清醒了些,我真的是太勉強做了許多不用做也不該做的事。


之後我在接洽新客人或是新的產品時不會再那麼魯莽了,我會給自己時間跟空間好好思考分析這樣的產品與我們公司是否合適,再與主管商討後,若是確認不適合會直接委婉的拒絕客人,因此篩選出一些只是刻意來比價或是非我司專業對口的貿易商等,更有時間與精力追蹤服務真正對產品有需求的客人,所以唯有刻意安排出一個時間用來思考和規劃,才有可能判斷出哪些是瑣碎的事、哪些是重要的事,這便是屬於精挑原則;而當你明白生活中要懂得善用減法,而不是永無止盡的加法來剝削生命,在學會拒絕的美德後,則更進一步接近專準主義。


最後一步則是準確執行,當我們已經將所需事物精挑又簡化至最後目標時,即可全心投入,這最後的目標每個人在不同的時間都會有不同的需求,有像我一樣想要攻克一間大型貿易商的人,也有像某人一樣換季了要清理一整櫃的冬衣及過季夏衣;若是一個長期遠大的目標,那麼也可以先建立階段性的小目標,逐一完成才不易有挫敗感,「完成勝過完美」這個準則,是我們朝著真正重要的事情前進時可以遵循步伐。


raw-image


《少,但是更好》最主要想傳遞的訊息,便是希望讀者能分辨什麼事是重要的,讓我們在人生中的每一個珍貴時刻能盡可能獲得最高的回報,而在閱讀這本書後,我同時也建議大家可以再讀讀《新.斷捨離》,斷捨離的內容雖然是教大家如何收納,但其實透過思考「你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看清「自己真正需要」以及「最適合自己」的東西,這些中心思想與專準主義亦有異曲同工之妙,透過這兩本書相互應用於我們人生當中,想必可以讓我們的心靈與實作更加昇華。


本集Keyman介紹:身心靈的老師_巨輪,秉持推廣身心靈領域的知識,在IG上面創立「心靈巨輪」這個品牌

本集YOUTUBE收聽連結 👇 👇 👇 👇 👇



【閱讀聊樂KEY】 Podcasts 頻道 

解放你的知識焦慮,重拾閱讀自由 

翻開書,本來就該是件輕鬆自在的事情,閱讀沒有低消,想讀多少就讀多少。 書本闔上後,還記得住的便是對你最重要的KEY! 


節目主持人: 小翔 & Silvia 

聯絡我們: chatkeyout@gmail.com 


網址與節目總覽

Podcast 收聽平台: Apple podcasts l Spotify l Youtub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很棒的觀念!要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那麼每個人都可以操控這個人的人生。
茱莉亞-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15
夏青青說文解字 沒錯,真的很容易就被人指使的團團轉⋯⋯
安立格-avatar-img
2024/05/15
可讀性很高的作品,喜歡。
茱莉亞-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15
安立格 🥰🥰謝謝
說到這個…我也覺得專精的事情一樣就夠了!忘了哪個名人說過,人一生做好一件事就好!(李國修?好像)如果一直汲汲營營的學習“適合”潮流,但並非“適合”自己的事業。那是一件很累的事!感謝分享😊
茱莉亞-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15
林燃(創作小說家) 潮流追不完的,而且就怕到最後只會覺得自己老了但卻一事無成
黃璧怡-avatar-img
2024/05/17
我覺得這個意念的關鍵是懂得說不,才能把不重要的人和事篩走,茱莉亞能夠拒絕客人,是真的把這意念實行了👍
茱莉亞-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19
黃璧怡 不然時間真的不夠用了,人生苦短啊⋯⋯
5 月-avatar-img
2024/06/03
對生活瑣事,不相干的社交,能斷捨離,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能真做到,就是進入另一境界呢。
avatar-img
閱讀聊樂KEY的沙龍
14會員
40內容數
閱讀聊樂KEY 解放你的知識焦慮,重拾閱讀自由 翻開書,本來就該是件輕鬆自在的事情,閱讀沒有低消,想讀多少就讀多少。 書本闔上後,還記得住的便是對你最重要的KEY!
2025/04/19
發現妹妹有酗酒的行為大約是近一年來才開始的,原來我們每天看她好像無所謂沈溺安逸的樣子,其實底子裡早已被慢性壓力逐漸侵蝕掉她的心靈,而那些以愛之名的貶低、控制,對她來說都是創傷……
Thumbnail
2025/04/19
發現妹妹有酗酒的行為大約是近一年來才開始的,原來我們每天看她好像無所謂沈溺安逸的樣子,其實底子裡早已被慢性壓力逐漸侵蝕掉她的心靈,而那些以愛之名的貶低、控制,對她來說都是創傷……
Thumbnail
2025/04/01
在二月份世貿國際書展的「閱讀聊樂KEY」說書見面會裡介紹了幾本書,其中兩本分別為《人生升級的晨間習慣》與《人生升級的夜間習慣》,那天主持人小翔在現場詢問大家,有沒有書友會在每天晚上自己整理好自己的包包?記得當時只有少數幾個人舉手,其中一個就包含我……   其實我在年紀較小的時候是很隨性的,常常只
Thumbnail
2025/04/01
在二月份世貿國際書展的「閱讀聊樂KEY」說書見面會裡介紹了幾本書,其中兩本分別為《人生升級的晨間習慣》與《人生升級的夜間習慣》,那天主持人小翔在現場詢問大家,有沒有書友會在每天晚上自己整理好自己的包包?記得當時只有少數幾個人舉手,其中一個就包含我……   其實我在年紀較小的時候是很隨性的,常常只
Thumbnail
2025/03/11
「善終」固名思義就是沒有痛苦的死亡。亞洲社會的傳承非常重視孝道,也因為我們的家庭生活模式等,將親情看的非常重,對於親人非常難以割捨,所以當要我們親手做決定放「他」離開時,許多人都無法做到,我們寧願他辛苦的活著,也不願他徹底化為塵土此生無法再相見……
Thumbnail
2025/03/11
「善終」固名思義就是沒有痛苦的死亡。亞洲社會的傳承非常重視孝道,也因為我們的家庭生活模式等,將親情看的非常重,對於親人非常難以割捨,所以當要我們親手做決定放「他」離開時,許多人都無法做到,我們寧願他辛苦的活著,也不願他徹底化為塵土此生無法再相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用你有限的時間, 去過更好的生活, 不要用全部的生命, 去尋找比你好的人。
Thumbnail
用你有限的時間, 去過更好的生活, 不要用全部的生命, 去尋找比你好的人。
Thumbnail
為什麼每隔幾年就要大忙一次? 年紀越來越大,對於組織變動這種勞心勞力的事,再多承受幾次真的會死。 以前接工作就學啊、做啊,做熟就無敵。當然啦,還要聽一些垃圾人的垃圾話,說什麼這麼快就做好,很輕鬆嘛,然後,垃圾人自己做,就說好多、好難、好忙,幹,那之前說的話這麼快就忘了嗎?如果我有六仟萬, 就去當
Thumbnail
為什麼每隔幾年就要大忙一次? 年紀越來越大,對於組織變動這種勞心勞力的事,再多承受幾次真的會死。 以前接工作就學啊、做啊,做熟就無敵。當然啦,還要聽一些垃圾人的垃圾話,說什麼這麼快就做好,很輕鬆嘛,然後,垃圾人自己做,就說好多、好難、好忙,幹,那之前說的話這麼快就忘了嗎?如果我有六仟萬, 就去當
Thumbnail
你是否常常覺得沒有做什麼事,時間就過去了? 是否常常覺得時間被不重要的事給佔滿了?
Thumbnail
你是否常常覺得沒有做什麼事,時間就過去了? 是否常常覺得時間被不重要的事給佔滿了?
Thumbnail
"高效率"一詞,充斥在現代人的生活中, 以"事半功倍"的方式, 讓自己在相同的時間裡或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更多任務", 而且質量更好、更出色? 那麼你每天都有好好休息嗎? 人的每一天都在做選擇,這些選擇都與自己息息相關, 會是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嗎?
Thumbnail
"高效率"一詞,充斥在現代人的生活中, 以"事半功倍"的方式, 讓自己在相同的時間裡或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更多任務", 而且質量更好、更出色? 那麼你每天都有好好休息嗎? 人的每一天都在做選擇,這些選擇都與自己息息相關, 會是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嗎?
Thumbnail
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積極面對,其實消極,也是一種作法↓↓↓↓↓
Thumbnail
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積極面對,其實消極,也是一種作法↓↓↓↓↓
Thumbnail
繼續我鬆散的生活,日子過得很慢,時間的概念變得模糊,似乎無法掌握。 上班時很多事都照著schedule走,每個月結帳出報告,專案開會出差,滿滿的行程,並且心裡有底,預先規畫準備。每個月過得很快,完成好多事。一個月又一個月,一步一步往前。 上班的時候也總覺得若可以不用工作,有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想學
Thumbnail
繼續我鬆散的生活,日子過得很慢,時間的概念變得模糊,似乎無法掌握。 上班時很多事都照著schedule走,每個月結帳出報告,專案開會出差,滿滿的行程,並且心裡有底,預先規畫準備。每個月過得很快,完成好多事。一個月又一個月,一步一步往前。 上班的時候也總覺得若可以不用工作,有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想學
Thumbnail
  做為一個自由工作者,我常常會發現自己「哪裡不足」,除了自我價值感覺低下之外,總是在庸碌的生活下感受到【時間不夠】,但是總是說不上來我今天到底完成了什麼樣的工作、做了什麼事情。   網上有很多成功人士管理時間的方式,照做了大概才三天之後,我發現我根本不適合那些網路上那些農場文的方法,也很少有
Thumbnail
  做為一個自由工作者,我常常會發現自己「哪裡不足」,除了自我價值感覺低下之外,總是在庸碌的生活下感受到【時間不夠】,但是總是說不上來我今天到底完成了什麼樣的工作、做了什麼事情。   網上有很多成功人士管理時間的方式,照做了大概才三天之後,我發現我根本不適合那些網路上那些農場文的方法,也很少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