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的「阿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50-65歲是俗稱的「橘色世代」,大家覺得這階段像什麼呢?

我覺得中年期像閉鎖性粉刺,無法出頭、不敢張揚,但它就是長滿鼻子討厭地存在著。我就是身處「閉鎖性粉刺的阿雜期」。

每次聽到有人說,「可以了啦、比你辛苦的人可多哩」、「想想好事」、「多感恩」、「愛自己」,我就很想套句我家長官直白話:「聽你在放屁!」我苦笑,自己也常對散發負能量的朋友講出以上的鼓勵話,然而當自己也處於情緒低谷時,這些正向話語真的像瀰漫在空氣中的臭屁,惹人厭啦!

據美國學者研究,人一生「幸福指數」呈現微笑曲線U型分佈,對生活滿意度低跟憂鬱感會在47~49歲間觸底,50歲後才開始緩緩回升,我怎麼都沒感覺到哩?身體毛病越來越多、操煩長輩的事也更多…..也不知為何看另外一半,越看越不順眼…..照照鏡子,看到斑點皺紋增生的臉,自己都討厭起自己了…...我常想,到底長輩是怎麼熬過這個中年阿雜期,來到現在的高年級?

研究結果提到,幸福指數約50歲過後開始逐年上升,等到80歲會回升到近20歲的幸福感。意思是說,我還要等30年才會無憂開心? 還是現在的煩惱、不快樂,終將會隨風而逝?這中年期的我就如「紅樓夢」的林黛玉神經敏感,感嘆年輕飛逝、風華不再,那小毛病尚未結案,這個毛病又犯…我不想彷彿「天下太平」一樣,假裝自己很陽光。

勇敢面對中年「阿雜」跟面對慢性病一樣重要。「示弱」才能如實面對自己,其實自己沒那麼開心、平凡庸俗、貪生怕死、怕胖怕痛、柴米油鹽樣樣操煩…...

這時,我最愛問問周遭相近年齡的朋友,若大家也會偶而或常有情緒低落,我反而覺得自己也不是異類? 沒錯。生物學家研究顯示,不是只有我這中年女才不快樂,猿猴和人一樣,在「中年」時情緒最為低落。所以若你是在中年期,你卻每天都很開心,嘿嘿,那你是異類,我們正常。

現在,我不再覺得橘世代朋友情緒差是「無病呻吟」,每個人的「阿雜」原因不同,但因為肯面對自己的低落、承認它存在,我們才看得見來來去去的情緒。研究說明,中年危機不僅是生物本能,也是讓我們採取行動、做出改變的階段,因此不管你是痛哭、追劇、凝視遠方、走進大自然、夜市散步、運動、曬太陽、每晚啤酒一罐、打坐放空、找朋友抱怨另一半…...或只是強顏歡笑,每個人「解阿雜」的秘招不一樣,只要能拉自己一把,能讓自己舒服自在,就去做吧!

這「中年阿雜期」是人生功課之一,如何「不阿雜」就是我們迎接高年期前唯一不能逃避的事。

raw-image


本文發表於聯合報家庭副刊(109.10.1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彼得潘-avatar-img
2023/11/25
橘色世代或者說“嬰兒潮”出生的這一批人正是台灣擠進四小龍龍頭的功臣 只可惜政府還沒做好這批人的老年照護準備長照弄得不倫不類 有愧這些人吶!
avatar-img
怡怡的沙龍
74會員
454內容數
有根羽毛喜歡到處旅行,記錄生活、想像、教育、教養....不管是光或陰影都值得擁有翅膀,跟著這羽毛一起去旅行。
怡怡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7
來上芭蕾身形舞蹈課的小珍,她的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活力,且常熱心為我們分解動作、指導如何調整成優美的姿勢、幫我們錄影片讓課後的我們可以複習,甚至親手做甜點讓我們又愛又恨哪,好不容易跳舞消耗的一點熱量,完全敗給了好吃小巧的藍莓可麗露。若她沒提,我完全看不出她已過七十歲之齡。 小珍常說「我雞婆了」,我笑
Thumbnail
2025/03/17
來上芭蕾身形舞蹈課的小珍,她的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活力,且常熱心為我們分解動作、指導如何調整成優美的姿勢、幫我們錄影片讓課後的我們可以複習,甚至親手做甜點讓我們又愛又恨哪,好不容易跳舞消耗的一點熱量,完全敗給了好吃小巧的藍莓可麗露。若她沒提,我完全看不出她已過七十歲之齡。 小珍常說「我雞婆了」,我笑
Thumbnail
2025/03/09
午後陽光透過窗簾灑在舊木桌,也輕輕撫著小翠握著杯子的手;這幾年她受多樣免疫疾病之苦,所以手指關節有些變形,她情緒總是低落、灰暗濛濛的。 「妳記得那位婦產科醫生嗎?」小翠問,「醫生有次問我『妳是不是壓力很大』,我說『還好』,但他卻告訴我,『有時候我們身體承受了許多壓力,即便我們自認為一切尚可』。」我
Thumbnail
2025/03/09
午後陽光透過窗簾灑在舊木桌,也輕輕撫著小翠握著杯子的手;這幾年她受多樣免疫疾病之苦,所以手指關節有些變形,她情緒總是低落、灰暗濛濛的。 「妳記得那位婦產科醫生嗎?」小翠問,「醫生有次問我『妳是不是壓力很大』,我說『還好』,但他卻告訴我,『有時候我們身體承受了許多壓力,即便我們自認為一切尚可』。」我
Thumbnail
2025/03/02
阿彬跟我去探望住院近一個月的小玲,小玲說每天就是面對馬卡龍綠的布簾,在這小小的病床範圍,覺得像在牢房。我們只能安慰沮喪的她很快就會出院,這次住院讓五十幾歲的小玲決心好好照顧健康,不再回到職場。
Thumbnail
2025/03/02
阿彬跟我去探望住院近一個月的小玲,小玲說每天就是面對馬卡龍綠的布簾,在這小小的病床範圍,覺得像在牢房。我們只能安慰沮喪的她很快就會出院,這次住院讓五十幾歲的小玲決心好好照顧健康,不再回到職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50-65歲是俗稱的「橘色世代」,大家覺得這階段像什麼呢? 我覺得中年期像閉鎖性粉刺,無法出頭、不敢張揚,但它就是長滿鼻子討厭地存在著。我就是身處「閉鎖性粉刺的阿雜期」。
Thumbnail
50-65歲是俗稱的「橘色世代」,大家覺得這階段像什麼呢? 我覺得中年期像閉鎖性粉刺,無法出頭、不敢張揚,但它就是長滿鼻子討厭地存在著。我就是身處「閉鎖性粉刺的阿雜期」。
Thumbnail
近日和二十幾年不見的老友見面,聊了一會兒,才發現他們靈性層次大多停在年少時期。 因為,他們聽到我不菸不酒,沒有夜生活,更不近女色,都感嘆地譏笑說: 「這樣活著,人生有什麼樂趣呢?」 言下之意,是他們認為人生一定要有酒色財氣,才有樂趣。 聚會結束時,我看著頭髮已半白的他們步履蹣跚,年紀不小了,卻仍為慾
Thumbnail
近日和二十幾年不見的老友見面,聊了一會兒,才發現他們靈性層次大多停在年少時期。 因為,他們聽到我不菸不酒,沒有夜生活,更不近女色,都感嘆地譏笑說: 「這樣活著,人生有什麼樂趣呢?」 言下之意,是他們認為人生一定要有酒色財氣,才有樂趣。 聚會結束時,我看著頭髮已半白的他們步履蹣跚,年紀不小了,卻仍為慾
Thumbnail
最近蠟燭幾頭燒,燒到生理期都怪怪的。每個月領生理期狀況的這張成績單時,總是特別緊張。可惜我沒有老木可以問,問問看是不是中年時,生理期本來就會偶爾失控。
Thumbnail
最近蠟燭幾頭燒,燒到生理期都怪怪的。每個月領生理期狀況的這張成績單時,總是特別緊張。可惜我沒有老木可以問,問問看是不是中年時,生理期本來就會偶爾失控。
Thumbnail
台灣在2018年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WHO定義65歲以上的人口佔比例14%,接著在2026年老年人口將占20%,稱為超高齡社會,而政府為了因應此一趨勢,開始推動長期照護服務,從長照1.0到長照2.0的進展推動,就是為了避免許多失能家庭家庭照顧壓力過大的社會悲歌。 如果您家中有老人,您一定會發現老人族
Thumbnail
台灣在2018年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WHO定義65歲以上的人口佔比例14%,接著在2026年老年人口將占20%,稱為超高齡社會,而政府為了因應此一趨勢,開始推動長期照護服務,從長照1.0到長照2.0的進展推動,就是為了避免許多失能家庭家庭照顧壓力過大的社會悲歌。 如果您家中有老人,您一定會發現老人族
Thumbnail
如果要在「中年」兩個字後面加上其它字句,你會想到什麼呢? 中年危機? 中年失業? 中年轉職? 中年發福? 似乎大家對於「中年」的印象多半是不安與焦慮的,撇開中年失業與轉職不說,為何有些人明明有著穩定的工作及美滿的婚姻,生活上也不愁吃穿,卻仍然感到「不滿足」呢?也因為這種莫名的情緒使得他們更加難以對他
Thumbnail
如果要在「中年」兩個字後面加上其它字句,你會想到什麼呢? 中年危機? 中年失業? 中年轉職? 中年發福? 似乎大家對於「中年」的印象多半是不安與焦慮的,撇開中年失業與轉職不說,為何有些人明明有著穩定的工作及美滿的婚姻,生活上也不愁吃穿,卻仍然感到「不滿足」呢?也因為這種莫名的情緒使得他們更加難以對他
Thumbnail
幾歲算「中年」的開始?按照劍橋大學生物學家大衛•班布里基在《中年的意義》一書的說法,40到60歲是現代人的中年時期。
Thumbnail
幾歲算「中年」的開始?按照劍橋大學生物學家大衛•班布里基在《中年的意義》一書的說法,40到60歲是現代人的中年時期。
Thumbnail
「人的能力不一定跟年紀成正比,但是自尊卻會隨年月增長。」這是我在某系列講座上常說的開場白,雖然刺耳,但相信這句話總會讓大家想起身邊幾個人。之前曾寫到進入40歲後,我們人生中很多東西都會跟國家財務一樣硬直化。就這樣我們成了無聊的大人。
Thumbnail
「人的能力不一定跟年紀成正比,但是自尊卻會隨年月增長。」這是我在某系列講座上常說的開場白,雖然刺耳,但相信這句話總會讓大家想起身邊幾個人。之前曾寫到進入40歲後,我們人生中很多東西都會跟國家財務一樣硬直化。就這樣我們成了無聊的大人。
Thumbnail
小時候,對未來都有些期待,幻想長大後的樣子應該是標誌又可愛。​ 一年一年過去了​ 我們變高變胖,經歷了一些悲歡離合,看了一些社會險峻,經驗到無法言述的委屈,學習與無可奈何相處。​ 我們發現還沒學好,怎麼就慢慢步入中年,開始嘗到老了滋味​ 吃東西很快就飽,一不小心就變胖,也不再容易減重​ 膠原蛋白慢慢
Thumbnail
小時候,對未來都有些期待,幻想長大後的樣子應該是標誌又可愛。​ 一年一年過去了​ 我們變高變胖,經歷了一些悲歡離合,看了一些社會險峻,經驗到無法言述的委屈,學習與無可奈何相處。​ 我們發現還沒學好,怎麼就慢慢步入中年,開始嘗到老了滋味​ 吃東西很快就飽,一不小心就變胖,也不再容易減重​ 膠原蛋白慢慢
Thumbnail
以前曾經覺得29歲老到不行,現在卻真正感覺人生40才開始。 生了小孩的這七年,我都過著今年不知道自己幾歲的日子,甚至當身邊的孩子還是個寶寶,更可以不知道今天是星期幾。全職媽媽的生活,24小時都與孩子綁在一起,當了媽媽之後的許多苦痛和喜悅常常都只能自己咀嚼體會,爸爸因為工作性質平假日很少在家,星期一的
Thumbnail
以前曾經覺得29歲老到不行,現在卻真正感覺人生40才開始。 生了小孩的這七年,我都過著今年不知道自己幾歲的日子,甚至當身邊的孩子還是個寶寶,更可以不知道今天是星期幾。全職媽媽的生活,24小時都與孩子綁在一起,當了媽媽之後的許多苦痛和喜悅常常都只能自己咀嚼體會,爸爸因為工作性質平假日很少在家,星期一的
Thumbnail
每當人做不到以前的標準,總會搥搥腰開玩笑的說:「老啦老啦……」 「年老」令人覺得是衰退的進行式,慢慢的達不到舊時的狀態、慢慢的容易累、慢慢的做不了想做的事情…… 內在似是佈滿生銹的齒輪般,滿是赤褐色的痕跡。 只是,不止身體會年老,連想法也會被說「out」、甚至被新一代唾棄。
Thumbnail
每當人做不到以前的標準,總會搥搥腰開玩笑的說:「老啦老啦……」 「年老」令人覺得是衰退的進行式,慢慢的達不到舊時的狀態、慢慢的容易累、慢慢的做不了想做的事情…… 內在似是佈滿生銹的齒輪般,滿是赤褐色的痕跡。 只是,不止身體會年老,連想法也會被說「out」、甚至被新一代唾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