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老師才能教出快樂的學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有一位朋友與我交流,他認為老師要具備察覺學生負面情緒的能力,才能預防學生出現自傷甚至自殺行為。

我告訴他:「我加入許多教師群組,在群組中,我看到許多不快樂的老師。如果老師在教學場域中不快樂,甚至自己就是一個不快樂的人,不僅難以引導學生快樂學習,更難以察覺孩子的負面情緒。為何?因為對一個負面的人來說,負面情緒叫做「正常」。人怎麼可能會視「正常」狀況為「異常」呢?」

為何老師會不快樂?其實不是老師不快樂,而是我們整個社會都不快樂,我國的整體環境並不關注照顧內心。

就我目前身處的環境,我看到環境不斷灌輸我們快樂來自外界,要有名、有利、有高學歷,要結婚、生子,要買房子、買車子,要用外在物質填滿內心空虛。於是,父母帶領孩子加入一場場軍備競賽。也許讓孩子光鮮亮麗,生活優渥,卻未察覺孩子的空虛與疲憊,儘管孩子的時間已經被壓榨到涓滴不剩。

這要怪大人嗎?不,這是社會和世代的共業。

該如何解決?還是得由大人自己做起。

大人必須先學會觀照自己的內心,學會將自己的負面情緒釋放,才能幫助孩子學會這個21世紀的重要求生能力。

觀照自己並不容易,因為太多人不知道自己有這樣的需求。就算察覺自己不快樂,往往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怎麼了」,許多人就在這種「不知道自己不快樂」或「不知道如何解決自己的不快樂」狀態下,有的抑鬱成疾,有的走上絕路。

事實上,只要願意用心學習觀照自己,負面情緒就有機會被察覺、被釋放,進而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讓自己的人生更順遂,也能幫助更多人,因為正面的人會散播正面能量,單單一個發自內心的微笑,就可以感染別人,緩解別人的負面情緒。

講到這裡,也許有人想問,該如何學習觀照自己呢?這一點我就無法回答了,因為條條道路通羅馬,適合我的路不見得適合其他人。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若你有學習觀照自己的意念,上天就會聽見,然後提供一條最適合你的學習途徑。

*******************************************************

持續創作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追蹤、訂閱、分享、留言並點擊愛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綠園嬿語的沙龍
97會員
185內容數
自從新教師法暨退休新制實施後,教育職場遭逢鉅變。因此,此專題會探討教育職場狀況與風險,以幫助更多人瞭解教育職場的實際狀況。
綠園嬿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8
新竹縣教師已逾一年無法在校外線上請假,縣府以資安問題為由,引起教師們質疑。文章探討此問題並非技術問題,而是學校行政人員與校長的心態,呼籲保障教師請假權益。
Thumbnail
2025/04/08
新竹縣教師已逾一年無法在校外線上請假,縣府以資安問題為由,引起教師們質疑。文章探討此問題並非技術問題,而是學校行政人員與校長的心態,呼籲保障教師請假權益。
Thumbnail
2025/03/28
本文章探討一起老師因學生課堂行為產生肢體衝突,最後被判無罪的案例。文中詳細描述案件經過、各審級判決結果以及法官的判決理由,並分析此案例在教育調查和法律程序上的啟示。
Thumbnail
2025/03/28
本文章探討一起老師因學生課堂行為產生肢體衝突,最後被判無罪的案例。文中詳細描述案件經過、各審級判決結果以及法官的判決理由,並分析此案例在教育調查和法律程序上的啟示。
Thumbnail
2025/03/25
從臺灣冤案實錄探討教育界調查員制度缺失,以案例分析檢察官草率起訴與調查員引導證詞的相似性,呼籲教師面對校園調查應更謹慎。
Thumbnail
2025/03/25
從臺灣冤案實錄探討教育界調查員制度缺失,以案例分析檢察官草率起訴與調查員引導證詞的相似性,呼籲教師面對校園調查應更謹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個社會似乎不太允許我們去慢慢經歷我們的傷痛, 而是希望我們快速復原, 而且是越快越好, 我有許多的個案,正面臨著身心的症狀, 為了求生存,仍然要去工作,去上學, 他們一邊要忍受身心的不適, 一邊一樣的要將工作完成, 沒有辦法停下來休息, 實在是很辛苦。
Thumbnail
這個社會似乎不太允許我們去慢慢經歷我們的傷痛, 而是希望我們快速復原, 而且是越快越好, 我有許多的個案,正面臨著身心的症狀, 為了求生存,仍然要去工作,去上學, 他們一邊要忍受身心的不適, 一邊一樣的要將工作完成, 沒有辦法停下來休息, 實在是很辛苦。
Thumbnail
特教老師一直為學生的脫序行為疲於奔命?我比較幸運,倒沒有這種感受。但是,也會有被困住、動彈不得的感覺。當家長或導師向我們反應學生狀況時,我們多半會開始盤點系統上出了什麼問題。例如:導師反應學生最近在班上暴衝次數多,情緒大起大落。我們會開始問學生本人、問家長、甚至問課後安親班,試著找出「相關」的原因,
Thumbnail
特教老師一直為學生的脫序行為疲於奔命?我比較幸運,倒沒有這種感受。但是,也會有被困住、動彈不得的感覺。當家長或導師向我們反應學生狀況時,我們多半會開始盤點系統上出了什麼問題。例如:導師反應學生最近在班上暴衝次數多,情緒大起大落。我們會開始問學生本人、問家長、甚至問課後安親班,試著找出「相關」的原因,
Thumbnail
「快樂學習」是我國長期推動卻不斷被扭曲的觀念,因為,教育部對於快樂的理解並不科學,也忽視第一線老師的痛苦指數日益攀升的問題。由於人與人會互相感染,若老師憂鬱,要教出快了的孩子有如緣木求魚。唯有從科學的角度瞭解快樂,並重視第一線老師不快樂的議題,才可能幫助學生快樂學習。
Thumbnail
「快樂學習」是我國長期推動卻不斷被扭曲的觀念,因為,教育部對於快樂的理解並不科學,也忽視第一線老師的痛苦指數日益攀升的問題。由於人與人會互相感染,若老師憂鬱,要教出快了的孩子有如緣木求魚。唯有從科學的角度瞭解快樂,並重視第一線老師不快樂的議題,才可能幫助學生快樂學習。
Thumbnail
今天是教師節,先祝福天下所有的老師們:教師節(盡量能)快樂! 教育的困難與可能的原因 老實說,我覺得現在當一位老師,比二、三十年前要來的辛苦太多。不只是在台灣,就連前陣子不斷上國際新聞的韓國老師自殺事件,也一再顯示出現代教育的困難。 少子化而讓每個孩子都成為寶貝,我覺得根本不是最大的原因。
Thumbnail
今天是教師節,先祝福天下所有的老師們:教師節(盡量能)快樂! 教育的困難與可能的原因 老實說,我覺得現在當一位老師,比二、三十年前要來的辛苦太多。不只是在台灣,就連前陣子不斷上國際新聞的韓國老師自殺事件,也一再顯示出現代教育的困難。 少子化而讓每個孩子都成為寶貝,我覺得根本不是最大的原因。
Thumbnail
在教育現場有句話叫做「教學相長」,身為一個特教班老師,我更常覺得是學生在教我。
Thumbnail
在教育現場有句話叫做「教學相長」,身為一個特教班老師,我更常覺得是學生在教我。
Thumbnail
回溯我們在成長與求學的時期,有人真正教導我們分辨各種情緒嗎?當心情飛揚或陷入低潮時,別人給予我們的回應又是什麼呢? 很奇妙地,當我們在學校獲得好成績回家興高采烈地告訴父母時,很多時刻我們得到的並不是支持與鼓勵,反而希望我們不要太過得意忘形而刻意打壓我們愉悅的情緒;被同學霸凌而感到委屈難過時,也被要求
Thumbnail
回溯我們在成長與求學的時期,有人真正教導我們分辨各種情緒嗎?當心情飛揚或陷入低潮時,別人給予我們的回應又是什麼呢? 很奇妙地,當我們在學校獲得好成績回家興高采烈地告訴父母時,很多時刻我們得到的並不是支持與鼓勵,反而希望我們不要太過得意忘形而刻意打壓我們愉悅的情緒;被同學霸凌而感到委屈難過時,也被要求
Thumbnail
如何擺脫負面情緒一直是多數人在探討的議題之一,但負面情緒真有這麼可怕嗎?我可以大聲跟各位說「不」。其實負面情緒有時扮演著我們人生的導師,讓我們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如何擺脫負面情緒一直是多數人在探討的議題之一,但負面情緒真有這麼可怕嗎?我可以大聲跟各位說「不」。其實負面情緒有時扮演著我們人生的導師,讓我們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阿滴對抗憂鬱症一段時間… 從事教學者大概都有一定程度的完美傾向,而且希望受教者能夠不只學到課堂上的知識。 如果課堂的呈現不盡理想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 ,再多的心情調適都抵不過一股存在強大要求完美的念頭。於是開始否定自己,覺得自己很差 ,以及種種競爭環境問題,焦慮或是憂鬱症是非常有可能產生的 。
Thumbnail
阿滴對抗憂鬱症一段時間… 從事教學者大概都有一定程度的完美傾向,而且希望受教者能夠不只學到課堂上的知識。 如果課堂的呈現不盡理想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 ,再多的心情調適都抵不過一股存在強大要求完美的念頭。於是開始否定自己,覺得自己很差 ,以及種種競爭環境問題,焦慮或是憂鬱症是非常有可能產生的 。
Thumbnail
之前在臉書上看到一個有趣的漫畫梗圖,裡頭的主角人物因為厭惡上學,每天鬧鐘響了都死命不肯下床,搞到媽媽只能很無奈地敲房門。 「快起床,準備上學了!」 「我不要!」 「面對現實!」 「我不要!」 「別傻了,你是老師呀!」 「……」
Thumbnail
之前在臉書上看到一個有趣的漫畫梗圖,裡頭的主角人物因為厭惡上學,每天鬧鐘響了都死命不肯下床,搞到媽媽只能很無奈地敲房門。 「快起床,準備上學了!」 「我不要!」 「面對現實!」 「我不要!」 「別傻了,你是老師呀!」 「……」
Thumbnail
要逆風說點非常不中聽,甚至政治不正確的話,各位加減聽聽看。筆者在分享經驗與看法前,要先講清楚,以下的狀況都是「統計多數」,不管是自己接觸打聽,還是跟教務與輔導分享統計資訊,筆者不想針對離群值討論,這就跟拿阿扁能上台大,所以三級貧戶都可以上台大一樣的跳躍。
Thumbnail
要逆風說點非常不中聽,甚至政治不正確的話,各位加減聽聽看。筆者在分享經驗與看法前,要先講清楚,以下的狀況都是「統計多數」,不管是自己接觸打聽,還是跟教務與輔導分享統計資訊,筆者不想針對離群值討論,這就跟拿阿扁能上台大,所以三級貧戶都可以上台大一樣的跳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