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二 對我的定義〔什麼是才是我的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自己認為是被拋棄的小狗,孤獨坐在雨中等待真正愛我、疼我關心我的主人帶我回家。

內心的我永遠的孤獨與害怕,想要找到自己的避風港,不斷、不斷用時間來療癒自己的傷口。

我的內在小孩一直以來都是孤獨與寂寞和沒安全感,躲在充滿荊棘的小黑箱裡面,這樣事件發生是我唸大學時才發現的。

長期處在這樣環境下產生扭曲的界線問題,另外一個原因是我的胸口總覺得有東西堵塞,除了常見二尖瓣脫垂外~其他的就說不上來,也檢查過一切都ok,我知道我自己生病了需要求助,外加上原生家庭與兒子早療與阿嬤家的錯綜複雜扭曲的問題讓我感到嚴重破壞我的身心,就直接到松德醫院求助與治療。

進治療室原因其中之一就是有一堂課程是家庭諮商輔導與治療的作業題〔請具體詳細描述家庭常見問題與影響要舉實例〕,當時我從小到大遇見這樣〔界線扭曲〕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思考很久外加上有授權才鼓起勇氣寫下來,收到作業時老師建議我找老師聊聊,也建議我原生家庭請社工師開案與身心醫學科治療。

之二我唸心輔相關課程,未來夢想想成為一位專業的心理師,進諮商室是重新審視自己的方法,一面學習諮商治療技術,大學畢業後參加研習課程(研習課程費用都不便宜)也會運用要自己的身上,也會不斷参加研究所推甄即使翻車3次,即使心情超級的不美麗,但我又重振騎鼓在一次参加,我是固執的人讓我認輸放棄自己的夢想~簡直就是〔永遠的不可能〕,我一直堅信我終有一天會被教授們看見。

〔什麼才是我的家?〕對我的定義實在太沉重也太複雜,自己是家暴成長的孩子,要真正的忘掉不愉快的經驗簡直就是〔天方夜譚〕,而且目標物還在(加害者、共犯我媽)麻煩是還要照顧她(被情緒勒索)用一輩子的時間來治療自己受傷害及破碎的心,不知道照顧的盡頭~心累。

家正常值是溫暖、成長、愛、尊重的第一個社會化教室,父母而是第一位老師~我看到許多家庭教育幾乎都是以愛之名行嚴重控制之時,什麼都是〔為了妳好~不要不知好歹〕〔我們是你父母~永遠都要~〕,把自己塑造成高高在上的神明,不讓所有人反抗與壓抑自己的想法與情緒,就像傀儡政權一樣滿足自己的私慾與夢想~有些更誇張(高成就、高學歷)把孩子訓練成跟自己一樣的替身或是另一個自己,不斷要求與壓迫,幾乎每天課程表排到溢出來,一點點成績不如他們的意就痛手打人(我親眼目睹),還怪我們不會教(我曾經是安親班的助教)~

〔習得無助感〕是現代家庭教育的通病,我也不例外碰到這種家庭真的會欲哭無淚、想跑都跑不了,他們還沾沾自喜還自以為是,我們就被壓迫下順從但私下是絕對超級的叛逆,只不要壓垮駱駝最後一根稻草,就絕對可以相安無事,但這樣問題還能控制多久連自己身心健康都出問題都不一定知道。


很多人在說這樣束縛要多久時間可以讓自己自由?但嘗試想想;解除這種不愉快的束縛後呢?自己真的永遠的都快樂了嗎?還是嚴重複製貼上教育下一代〔永遠只說我壓力大~〕

很多人自認為自己的家庭都完美無瑕,但私下卻是嚴重壓抑下長大成人,連我自認心態真的有點怪怪的,這是我在唸大學時發現的。

就像我的故事從小到大都是這種家庭教育長大的,內心深處充滿了矛盾與不瞭解,為何自己的家真正的病態?自己深夜獨自一人但反復想過這樣問題好多次,也自認是我的問題???,只要是一點點的衝突事件就演變成我我內耗與內疚~有時真的很恨她們全部扭曲又虛偽的大人,真的很想逃離這個家~

當真正的天使來敲門時,我自己彷彿找到了救贖與安全感,也彷彿下了一場久違的甘霖,慢慢的解開了束縛我內心深處的枷鎖,慢慢的瞭解這種家庭教育與問題。

反過來說為何家庭悲歌這樣的多,每次家庭成員相互失衡與發生嚴重衝突的代價,其實她們每個想掌握權力,則不惜一切方式都要爭奪自己的面子與地位,這樣長期無論是家庭與社會中相互叫勁、廝殺證明自己是對的,更害怕別人取代自己的位子,就想盡辦法自欺欺人,即使失敗了也要拖所有人下水,~更可悲的事情連真正的自己是誰都搞不清楚,嚴重會造成身心問題。


我請教過大學面授老師要〔如何處理這樣錯綜複雜的問題?〕老師建議自己先別在乎自己與他人的看法!更別讓自己引發內疚問題,更別想當別人的拯救者:原因很簡單她們不斷跟你無理需求;學會〔斷、捨、離〕不要讓自己不斷內耗與迷失自我,倒頭來自己也得不到好處,除了跳出這沈重的泥沼得全靠自己的心拉自己上去。

雖然這樣的問題家庭教育是很難擺脫,即使目標物在妳生命中消失,但受到毒害是相當深遠~即使沒有注意到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會不斷的複製貼上〔加害者、被害者〕惡性循環。

即使跳出圈圈外但內心傷痛與復元不是只說(忘掉)或是(原諒)、(不要想太多)、(天下無不是父母~就讓她們一下)這種無稽之談和傷口灑鹽等語氣說明一切,我們真的要用一輩子時間來療癒自己破碎的心。

學習與寫作是我目前的療癒方式,讓自己重新定義〔家〕的定義,目前還在摸索中也許未來可以找到合理的定義。下篇繼續回到療癒室的故事






avatar-img
33會員
72內容數
如果自己的人生可以從新來過,自己的選擇是什麼呢? 也討論目前長照與家庭成員之間發生嚴重問題的討論和自我身心調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arol. Ka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第二次進諮商與治療室是在大學的輔導室,原因很簡單,當天有個案要排評鑑需要很長時間,只好選擇在學校諮商室(對我而言哪裡都可以)。 這次主題除了自己分享最近的身心狀況外也包括努力寫講師交付的作業外,還外加上自己唸書劃重點找資料重整外~讓自己忙碌到不行~可以練到倒頭就睡的地步,老師笑笑的鼓勵我繼續努力。
每當無數次嚴重失眠的夜裡,大家心理在想什麼呢? 夜裡是否抬頭仰望星空訴說無盡的生命的故事 人有如星河一樣有數不盡的煩惱在此瘋狂的打轉,有如無窮盡的宇宙黑洞無情無義將人吞噬。 人從何而來、未來從何而去,這彼此之間就產生衝突與摩擦,有人永遠的選擇逃避或是推卸問題,跟鴕鳥心態一樣活在永遠沒有安全感的
最近很多心理師都在強調創傷童年對未來的自己傷害有多大。 很多事情真的不能選擇與改變(自己的原生家庭、自己非自己想要的生涯規劃)如果可以不要在想陷入惡性循環系統就可以選擇對自己重新審視與來過。 我自己都受到原生家庭有毒的影響加上又碰到身障孩子長遠的問題~目前有長照要照顧,也真的我最不想碰到的全部都
自己從小到大都在做無薪水又沒成就感的照顧工作,永遠都被所有人嫌棄與批評;可笑又矛盾的事情,當需要被照顧時就直接或間接找到我即使我不太願意接受,也被迫接下工作,等工作打卡下班(是永遠不用照顧~往生)就是直接當垃圾一樣丟到旁邊,永遠沒有一句〔辛苦或是謝謝您〕,只看到人世間的醜陋與超級無敵自私自利。 我
家對我的定義;永遠的鬥爭、比權利、和無窮盡的羞辱與歧視,和想逃又逃不了的牢籠。 在有毒及扭曲家庭中長大,結婚後有身障孩子又變回歧視、嘲笑的日子,真的這倒楣事情與惡夢幻境哪時候解開,讓我一直困在自我內耗世界裡,她們在一旁冷冷觀看,指責完後永遠不干他們的事,還不永遠認錯,還自認為〔為了你好?〕〔天下無
第一次發病是國小(當時還沒有兒少身心醫學科及兒少法連家暴法都沒有),長期處在這種環境污染問題想逃又逃不了的牢籠,疑似邊緣性人格悄悄的產生。 家暴、受虐、性侵、不信任與霸凌都等陰影跟隨我很久,又不知道要找誰求助~很多人說我該住瘋人院(松德院區),我真的不知道該相信誰? 長處在壓力鍋下我有點變成神經
第二次進諮商與治療室是在大學的輔導室,原因很簡單,當天有個案要排評鑑需要很長時間,只好選擇在學校諮商室(對我而言哪裡都可以)。 這次主題除了自己分享最近的身心狀況外也包括努力寫講師交付的作業外,還外加上自己唸書劃重點找資料重整外~讓自己忙碌到不行~可以練到倒頭就睡的地步,老師笑笑的鼓勵我繼續努力。
每當無數次嚴重失眠的夜裡,大家心理在想什麼呢? 夜裡是否抬頭仰望星空訴說無盡的生命的故事 人有如星河一樣有數不盡的煩惱在此瘋狂的打轉,有如無窮盡的宇宙黑洞無情無義將人吞噬。 人從何而來、未來從何而去,這彼此之間就產生衝突與摩擦,有人永遠的選擇逃避或是推卸問題,跟鴕鳥心態一樣活在永遠沒有安全感的
最近很多心理師都在強調創傷童年對未來的自己傷害有多大。 很多事情真的不能選擇與改變(自己的原生家庭、自己非自己想要的生涯規劃)如果可以不要在想陷入惡性循環系統就可以選擇對自己重新審視與來過。 我自己都受到原生家庭有毒的影響加上又碰到身障孩子長遠的問題~目前有長照要照顧,也真的我最不想碰到的全部都
自己從小到大都在做無薪水又沒成就感的照顧工作,永遠都被所有人嫌棄與批評;可笑又矛盾的事情,當需要被照顧時就直接或間接找到我即使我不太願意接受,也被迫接下工作,等工作打卡下班(是永遠不用照顧~往生)就是直接當垃圾一樣丟到旁邊,永遠沒有一句〔辛苦或是謝謝您〕,只看到人世間的醜陋與超級無敵自私自利。 我
家對我的定義;永遠的鬥爭、比權利、和無窮盡的羞辱與歧視,和想逃又逃不了的牢籠。 在有毒及扭曲家庭中長大,結婚後有身障孩子又變回歧視、嘲笑的日子,真的這倒楣事情與惡夢幻境哪時候解開,讓我一直困在自我內耗世界裡,她們在一旁冷冷觀看,指責完後永遠不干他們的事,還不永遠認錯,還自認為〔為了你好?〕〔天下無
第一次發病是國小(當時還沒有兒少身心醫學科及兒少法連家暴法都沒有),長期處在這種環境污染問題想逃又逃不了的牢籠,疑似邊緣性人格悄悄的產生。 家暴、受虐、性侵、不信任與霸凌都等陰影跟隨我很久,又不知道要找誰求助~很多人說我該住瘋人院(松德院區),我真的不知道該相信誰? 長處在壓力鍋下我有點變成神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支離破碎 經過了幾次談話,我漸漸能對心理師說點話了,講了一些家庭的事情,確實,哪個家長能接受自己的「優秀」孩子有病呢?我一開始似乎就是抱著家人不會理解的心態來輔導室的吧,結果現在還是發生了,家人完全無法接受,每天我都活在更深的恐懼與悲傷中。 「你到底有什麼問題?」 「你有什麼不滿就
回到原生家庭學技能,我的不安全感開始蔓延了… 從娘家我連呼吸好像都是一種錯誤,也開始會掉眼淚,犬知道我的情況,當我負面起來,他給的建議我也無法聽進去。 犬說:「他有時會感覺無助。」畢竟分隔兩地給的幫助其實很有限。 我不停的想著,如果我消失會不會比較好? 後來我發現實習時或有事做,如同犬回應我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我可能只是想哀悼我內心那個受傷的孩子,她沒有獲得她內心想像幸福的家庭。 擁有情緒穩定的父母,是一個孩子能夠擁有最大的富足。
Thumbnail
失望性情感隔離是一種對父母期待一直落空產生的心理防禦機制。作者發現每當必須回娘家的當天自己整個人都會變得很煩躁,一點都不期待與爸媽相聚,對作者來說,這跟孝順無關,單純的只是因為親情關係很淡薄,淡到產生了納悶的情緒。而父母親從小的忽視也讓作者感覺與原生家庭的互動十分尷尬,卻也慶幸仍有能力愛自己的孩子。
Thumbnail
這是一位單親家庭小孩的成長故事,經歷了霸凌、me to事件、離婚、失業、親戚的不理解,但透過心理書籍的學習,找到自我和解的方式,堅定的走出低潮,超越傳統觀念。
Thumbnail
家對我來說,不是避風港,而是戰場。 小時候,我怕爸媽吵架,每一秒都很珍惜在小學的時光。我最討厭天黑,因為他們容易吵架。 中學,想家,但不想回家。總是會在開門的時候躊躇兩三秒,我不喜歡家。 高中,家即是戰場。討厭跟情緒不穩定的人往來,也心疼以前活在恐懼的自己。 我好想要,安全的,生活無恙。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支離破碎 經過了幾次談話,我漸漸能對心理師說點話了,講了一些家庭的事情,確實,哪個家長能接受自己的「優秀」孩子有病呢?我一開始似乎就是抱著家人不會理解的心態來輔導室的吧,結果現在還是發生了,家人完全無法接受,每天我都活在更深的恐懼與悲傷中。 「你到底有什麼問題?」 「你有什麼不滿就
回到原生家庭學技能,我的不安全感開始蔓延了… 從娘家我連呼吸好像都是一種錯誤,也開始會掉眼淚,犬知道我的情況,當我負面起來,他給的建議我也無法聽進去。 犬說:「他有時會感覺無助。」畢竟分隔兩地給的幫助其實很有限。 我不停的想著,如果我消失會不會比較好? 後來我發現實習時或有事做,如同犬回應我
Thumbnail
西元二零二四年,八月八日,今天是父親節。 越長大越不喜歡過父親節和母親節,因為那種節日在我們家,已經變成資本主義的那種互相競爭比較炫耀的形式了。 我的父親,從我一出生就很喜歡拿我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較。我的童年時,常常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沒有好好守規矩,就會被用掃把打、用皮帶抽、或者用手捏到烏青……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我可能只是想哀悼我內心那個受傷的孩子,她沒有獲得她內心想像幸福的家庭。 擁有情緒穩定的父母,是一個孩子能夠擁有最大的富足。
Thumbnail
失望性情感隔離是一種對父母期待一直落空產生的心理防禦機制。作者發現每當必須回娘家的當天自己整個人都會變得很煩躁,一點都不期待與爸媽相聚,對作者來說,這跟孝順無關,單純的只是因為親情關係很淡薄,淡到產生了納悶的情緒。而父母親從小的忽視也讓作者感覺與原生家庭的互動十分尷尬,卻也慶幸仍有能力愛自己的孩子。
Thumbnail
這是一位單親家庭小孩的成長故事,經歷了霸凌、me to事件、離婚、失業、親戚的不理解,但透過心理書籍的學習,找到自我和解的方式,堅定的走出低潮,超越傳統觀念。
Thumbnail
家對我來說,不是避風港,而是戰場。 小時候,我怕爸媽吵架,每一秒都很珍惜在小學的時光。我最討厭天黑,因為他們容易吵架。 中學,想家,但不想回家。總是會在開門的時候躊躇兩三秒,我不喜歡家。 高中,家即是戰場。討厭跟情緒不穩定的人往來,也心疼以前活在恐懼的自己。 我好想要,安全的,生活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