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人生的關鍵在家庭教育和家長心態

綠園嬿語-avatar-img
發佈於教育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風傳媒於今年(2023年)10月23日的報導「台灣教育翻轉了誰?專家揭四數據證實:有錢人小孩上台大機率是窮人小孩子的6倍」中指出,有錢人家小孩上頂大的機率較高。事實上,在教育普及的現在,家長的心態及家庭教育才是決定孩子前途的關鍵。

失敗者心態才是無法階級流動主因

藍魚(Blusfish)公司的創辦人兼CEO史提夫.辛姆斯(Steve Sims)出身於社經地位低的東倫敦泥水工家庭,自幼跟著父親在工地工作。他在其著作《舒適圈外的夢想更閃亮(The Art of Making Things Happen)》,就曾提出那類型的家庭暨社區教育中,處處瀰漫的宿命感心態。

史提夫指出,有一次,他和他媽媽經過一家精品店。當他看到他媽媽以羨慕的眼神看著櫥窗內的GUCCI(古馳)錢包時,便建議他媽媽進店裡瞧瞧。沒想到他媽媽的反應是:「那種包包我們一輩子也買不起啦,看了也是白看。」

他媽媽的反應讓史提夫警覺:「原來大部份時候,讓自己動彈不得的路障都是自己的腦袋瓜。」

在史提夫19歲那年,他決定離家過「忠於自己」的生活。他雖不喜之前在工地挑磚的工作經驗,但是,那段經驗讓他學會吃苦耐勞和工作倫理。因此,為了生活,他曾一天打三份工。

由於他真誠待人,再加上他對人性的理解,以及瞭解人性的需求,獲得夜店老板賞識,聘請他擔任節目企劃。就這樣,他一步步成為藍魚公司的創辦人兼CEO。

為什麼目前台灣的階級越來越難流動?

台灣由於少子化、寵溺小孩、扭曲的兒童人權觀念,再加上無能教育部的交相作用,於是,不少社經地位偏低的家庭,不僅對孩子的期許低,也不教孩子學做人,甚至動輒投訴老師,讓老師陷入被調查的煎熬、被解聘的險境。讓我們看看下列在教育現場實際發生的案例:

一、老師告訴家長:孩子時常沒有如期完成作業。

家長回應:只要孩子長大後做個好人就可以了。

二、未成年的學生由於無照騎機車跌倒,弄得渾身是傷。

老師建議家長:不要讓他騎機車。

家長回應:沒辦法,如果不讓他騎,他會打我。

三、老師請家長協助孩子完成作業,被家長在群組罵髒話公審。

四、老師在聯絡簿上告知家長:孩子上學遲到,請孩子要準時到校。

結果被家長以此理由投訴:老師霸凌孩子。

五、由於學生上學時常遲到,於是老師與家長溝通瞭解原因。

當老師知道學生是因玩電腦遊戲,過於晚睡,早上起不來所致,便建議家

長管控孩子的遊戲時間,讓他早點睡。得到家長的回應是:「老師,我沒辦

法,他不聽我的。」

上述教養行為曾在不少社經地位偏低的家庭出現,而這類家庭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家境雖不富裕,卻不會要求孩子應分擔家務,或要求孩子要努力上進,以求翻身。這與上世紀70、80年代,貧困家庭的子弟年紀小小就能幫忙做農活,照顧弟弟妹妹,在學校品學兼優,長大後順利階級流動的狀況大不相同。

同樣貧窮,為何上世紀會是「千金難買少年窮」,而這世紀卻變成階級固化呢?這還是肇因於父母對孩子的低期待,以及寵溺造成孩子缺乏上進心和危機感。

改善之道?

教育部在這方面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因為教育主管機關不僅是政策的制定者,價值觀的散播者和教育資源的分配者。只可惜,就個人長期觀察,教育部不知為何,所做的政策都沒有切入問題的核心。比如說,目前教育環境日益惡劣,老師需要教育部更多的支持,結果教育部的回應是,「113年已補助6000萬元做老師的諮商輔導支持」(註1);要防制霸凌,教育部卻沒有制定法規,有效約束在學校霸凌老師和同儕的學生,讓老師和學生皆處於恐懼當中(註2);要讓孩子「走向世界」,結果推出的雙語教育卻不斷弱化孩子的語言能力,讓孩子的基本學力不斷下滑(註3)。也就是說,目前我國教育發展最大絆腳石是功能不彰的教育部。唯有提升教育部政策制定的精準度,才有較大機會得到改善。


未來,要促成階級流動還是得從改善家庭教育和家長心態做起,方向正確的教育政策則是解決此議題的關鍵;期許教育部能夠積極提升教育政策的精準度,將資源投入對的地方,促進教育發展,讓孩子擁有更光明的未來。


註1:在自由時報的報導「不適任教師調查多軌重複 教育部:納入解聘辦理」最後一段:「教育部表示,為健全教師諮商輔導體系,教育部已設立「教育部教師諮商輔導支持中心」,提供教師專業及保密的諮商輔導支持服務,補助金額自113年起提高10倍達6000 萬元,教育部持續推動眾多措施,落實教師支持機制。」

註2:傷痕累累!桃園女老師多次遭學生施暴 家長不配合管教(聯合報)

註3:雙語政策翻車!家長PO孩子聯絡簿 崩潰喊:根本晶晶體(中時新聞網)

*******************************************************

持續創作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追蹤、訂閱、分享、留言並點擊愛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綠園嬿語的沙龍
101會員
198內容數
自從新教師法暨退休新制實施後,教育職場遭逢鉅變。因此,此專題會探討教育職場狀況與風險,以幫助更多人瞭解教育職場的實際狀況。
綠園嬿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5
從臺灣冤案實錄探討教育界調查員制度缺失,以案例分析檢察官草率起訴與調查員引導證詞的相似性,呼籲教師面對校園調查應更謹慎。
Thumbnail
2025/03/25
從臺灣冤案實錄探討教育界調查員制度缺失,以案例分析檢察官草率起訴與調查員引導證詞的相似性,呼籲教師面對校園調查應更謹慎。
Thumbnail
2025/03/18
本文探討幼教調查員培訓課程中理論與實務的落差,並提出透過師徒制、案例研討及觀摩錯誤等方式提升調查品質的建議。文中以教學實習及冤案案例說明證詞一致性不代表真相,強調調查需審慎評估背景因素及佐證證據。
Thumbnail
2025/03/18
本文探討幼教調查員培訓課程中理論與實務的落差,並提出透過師徒制、案例研討及觀摩錯誤等方式提升調查品質的建議。文中以教學實習及冤案案例說明證詞一致性不代表真相,強調調查需審慎評估背景因素及佐證證據。
Thumbnail
2025/03/09
本文探討臺灣教育部推動政策的特色,以「社會情緒學習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為例,批判其缺乏明確目標、忽略現況問題,以及忽略先前政策成效等缺失。作者認為,在教師和學生都缺乏安全感的環境下,教育部應優先解決安全問題,而非著重口號式的政策。
Thumbnail
2025/03/09
本文探討臺灣教育部推動政策的特色,以「社會情緒學習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為例,批判其缺乏明確目標、忽略現況問題,以及忽略先前政策成效等缺失。作者認為,在教師和學生都缺乏安全感的環境下,教育部應優先解決安全問題,而非著重口號式的政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最近風傳媒的一篇報導指出,有錢人小孩上頂大的機率比較高。事實上,小孩能否享有好的教育,主要問題不是有錢與否,而是家庭教育和家長的心態。
Thumbnail
最近風傳媒的一篇報導指出,有錢人小孩上頂大的機率比較高。事實上,小孩能否享有好的教育,主要問題不是有錢與否,而是家庭教育和家長的心態。
Thumbnail
應該有跟大家提過,彬先生通勤的時候,都會聽PODCAST,類型不一。今天聽的內容是「大人的Small Talk」所講的階級落差,講者是姚詩豪(Bryan Yao)。
Thumbnail
應該有跟大家提過,彬先生通勤的時候,都會聽PODCAST,類型不一。今天聽的內容是「大人的Small Talk」所講的階級落差,講者是姚詩豪(Bryan Yao)。
Thumbnail
在這個你踩我,我踩你的社會中,只有有錢的鹹魚才能翻身,有錢的狗才能叫其他的狗去吃屎,所以如果教不出很有競爭力的小孩,你還敢生嗎? 《以下是此次深夜節目的文字稿,如果想直接收聽,歡迎點擊以上影片。》 聽眾朋友們晚安,今天要來談談「沒有月入百萬,小孩該怎麼養?」的話題。在這個你踩我,我踩你的社會中
Thumbnail
在這個你踩我,我踩你的社會中,只有有錢的鹹魚才能翻身,有錢的狗才能叫其他的狗去吃屎,所以如果教不出很有競爭力的小孩,你還敢生嗎? 《以下是此次深夜節目的文字稿,如果想直接收聽,歡迎點擊以上影片。》 聽眾朋友們晚安,今天要來談談「沒有月入百萬,小孩該怎麼養?」的話題。在這個你踩我,我踩你的社會中
Thumbnail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傳統深深烙印在天篷人的教養觀念中,他們的財富確實讓下一代的學習之路更平順,但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保證有哪一招能讓下一代青出於藍。
Thumbnail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傳統深深烙印在天篷人的教養觀念中,他們的財富確實讓下一代的學習之路更平順,但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保證有哪一招能讓下一代青出於藍。
Thumbnail
「是我們太自私,才會教出這種變態。」 2018年公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在全台掀起一波針對教養的討論,該劇不僅批判升學主義造成親子之間的緊張與疏離,也表達孩子不是父母的所有物,強調孩子的自主性。其劇本大多以中產階級家庭為例,深刻描寫一群飽受升學壓力所苦的學生產生的負面精神影響,亦呈現現代父母對
Thumbnail
「是我們太自私,才會教出這種變態。」 2018年公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在全台掀起一波針對教養的討論,該劇不僅批判升學主義造成親子之間的緊張與疏離,也表達孩子不是父母的所有物,強調孩子的自主性。其劇本大多以中產階級家庭為例,深刻描寫一群飽受升學壓力所苦的學生產生的負面精神影響,亦呈現現代父母對
Thumbnail
藍佩嘉教授《拚教養》一書,雖然取名如此,但實際上完全不是一本教養書,而是真切的社會觀察研究結果。此書在描繪的,其實是從社會學的角度探討不同型態家庭中的家長,在經濟條件、自身成長經歷等背景不同的情況下,如何建立下一代的教養環境。筆者也藉由書中概念,反思自身成長經歷
Thumbnail
藍佩嘉教授《拚教養》一書,雖然取名如此,但實際上完全不是一本教養書,而是真切的社會觀察研究結果。此書在描繪的,其實是從社會學的角度探討不同型態家庭中的家長,在經濟條件、自身成長經歷等背景不同的情況下,如何建立下一代的教養環境。筆者也藉由書中概念,反思自身成長經歷
Thumbnail
人際關係網絡的建立,往往才是你看到的階級複製關鍵。而我們今天因為台灣教育還是以公立學校為尊,才導致菁英家庭把小孩送去第一志願,讓許多人以為進了第一志願就能夠翻身。 其實不是這樣。
Thumbnail
人際關係網絡的建立,往往才是你看到的階級複製關鍵。而我們今天因為台灣教育還是以公立學校為尊,才導致菁英家庭把小孩送去第一志願,讓許多人以為進了第一志願就能夠翻身。 其實不是這樣。
Thumbnail
常常跟老師溝通,了解小孩在學校的狀況,跟家庭教育配合,適時導正。筆者上面的表格,可以跟你保證,就算是糟糕的學校,你一樣可以把補正值拉回90%以上,甚至100%以上的正面發展。
Thumbnail
常常跟老師溝通,了解小孩在學校的狀況,跟家庭教育配合,適時導正。筆者上面的表格,可以跟你保證,就算是糟糕的學校,你一樣可以把補正值拉回90%以上,甚至100%以上的正面發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