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與包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花蓮壽豐

花蓮壽豐


我一直記得,女兒還小大約兩歲的時候,有一次我在家裡忙著修電器時,她坐在地毯上看著。一會兒,她拿起我放在一旁的螺絲起子,好奇的盯著牆腳下的電源插座。在我才剛意識到,卻還來不及阻止的時候。她已經握著螺絲起子的金屬部分,朝著插座插了進去,又很快地鬆手。然後睜大了眼睛,一臉驚訝地轉頭望著我。還好沒事,嚇了我一大跳。這是她第一次,嘗到被電的滋味。

人在孩童時期是很單純的,沒有受過太多傷吃過太多虧,建構太多的防備與禁忌。對於周遭的事物,總是抱持著開放的態度,好奇的探尋與摸索。不時的用天真的笑容,應對大部分接近她,逗弄她的人們(除了那些外貌凶惡嚇人的大人)。她睏了就睡餓了就哭,醒著時,就東張西望地觀察摸索學習,沒有太多的擔心與害怕。

一個人年紀越大,經歷的事情越多,腦袋裡防衛系統程式,建置的感應點就越多。就像慕風小學時,有一次看到院子裡的木瓜熟了。一時興起連摘了兩顆木瓜,K下肚去。結果連拉三天肚子,跑廁所跑到屁股破皮。從此之後一直到現在,我看到木瓜總是敬而遠之。木瓜何辜?錯在我自己太貪心,一次吃了這麼多。我也知道木瓜是好水果,營養豐富。但是當年狂拉肚子的經驗,跟上廁所時,聞到的味道深印腦海。使得我在四十幾年後,理智還是戰勝不了偏見。

童年時期內心純淨

本圖轉載自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本圖轉載自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一顆木瓜,尚且如此令人畏懼,而我們活了五十幾年受過的教訓,又豈止是一顆木瓜而已?正因為我們透過經驗,在腦袋裡輸入了太多的防衛程式,所以比較起小嬰孩,我們擔心害怕的事會多很多。而這些令我們擔心害怕的事,又往往像木瓜一樣,其實,沒那麼可怕。我們只是在一次的不小心裡吃了虧,就直覺地把無辜的對象,列為拒絕往來戶。讓恐懼持續存在,並且越積越多。

在水果中慕風害怕木瓜,其他同學或許因為不同的經驗,害怕芭樂楊桃西瓜,或者有同學害怕蔬菜裡的苦瓜茄子青椒。每個人感官經驗不同,害怕的東西也不一樣。僅僅只是食物裡的水果蔬菜,每個人,就有不同的感受跟愛惡。如果把範圍擴大到社會,經濟,道德,法律,健康,工作……。你想想看,我們每個人,所見所聞所經歷的,完全不一樣。對於這些命題的認知,看法又會有多大的不同?

我們每個人看起來大同小異。同為人類,我們身高體重,眼睛鼻子手腳都一個樣。同為華人,我們語言文化生活習慣價值觀,也差不了多少。但是藏在我們腦袋下面細微的思想好惡,卻是天南地北千奇百怪,各自不同。更無法論斷,究竟是誰對誰錯?

西方人在公開的社交場合,不談三件事:政治,宗教,球隊。談到政治,每個人對於自己支持的政黨,都有一套完整的論述。一旦不熟悉的兩個人,政治立場不同,很快就會面紅耳赤,臉紅脖子粗破壞氣氛。

各執己見衝突難免

本圖轉載自BBC

本圖轉載自BBC

宗教那就更不用說了。對每個人來說,信仰常常不只是信仰而已,它還關係到個人家族,甚至國家存在的意義。談話中一個不小心,去批評別人不同的信仰,那可能就不是面紅耳赤臉紅脖子粗,可以了事的了。

西方人(尤其是美國人)對於運動賽事,普遍都非常熱中,尤其對於籃球足球棒球,簡直狂熱到讓人瞠目結舌。場上比賽的球員,或許有運動家風度。場下看戲的球迷粉絲,可完全看不出有什麼運動家精神。一言不合,不管哪種球類的球迷,可能瞬間都轉場,加入格鬥大賽。

既然大家心知肚明,談這些話題,會讓衝突一觸即發。所以還是心照不宣地,說些天氣美食之類的話題,比較保險。以免破壞了社交的和諧氛圍。

各位同學們自踏入社會以來,人生經歷豐富。也具備了許多的專業知識,跟寶貴的智慧。可能是醫學財務工程,電子教育商業等等各方面的專家。但是請恕慕風直言,儘管我們在一個領域裡浸淫許久,所知甚多。但是離開了自己熟悉的領域,我們對於生活所需面對的許多知識,所知可能十分有限。

我們對於自己的專業,可以懷抱自信以此自豪。但是最好不要把這樣的自信,過度擴張到所有的事物上去。應該抱持著謙卑的態度,才不會經常與人爭辯,惹人笑話。這是我們這個年紀,最容易犯的錯誤。也是中年人在求職時,不受青睞的原因之一。

看待事物觀點不同

本圖轉載自IDEAPET

本圖轉載自IDEAPET

在王溢嘉先生所著的「莊子陪你走紅塵」這本書裡,有這麼一個故事。說有兩個和尚為了一件事,起了爭辯互不相讓,於是分別跑去找師父評理。老和尚聽甲和尚說完後,和顏悅色地對他說:「你說的對。」,。老和尚聽乙和尚說完,也和顏悅色地對他說: 「你說的對。」。

一直站在老和尚身後的小沙彌見了,不以為然地問老和尚說: 「師父,如果是甲對乙就不對,如果是乙對甲就不對,你怎麼說兩個人都對呢?」。老和尚聽完,轉頭看看小沙彌,慈眉善目地對他說: 「你說的也對。」。

世界上很多事物,都有不同的面相,但看你從什麼角度去看待。固執的執著自己的觀點,非要說贏別人,既沒必要,也不一定對。

又有人說,家裡不是說理的地方。真理越辯越明這句話,最不適用的地方就是在家庭裡。家人每天要生活在一起,哪有辦法凡事取得共識。尤其是來自不同原生家庭的夫妻,必然有許多生活習慣,跟價值觀會不一樣。

如果凡事計較,就會發生為了擠牙膏,吵到離婚的荒謬後果。擁有一顆理科腦的慕風,過去喜歡在許多事情上,跟老婆小孩抬槓。搞得家裡煙硝瀰漫炮火四射。最近驀然回首憣然悔悟,正在努力學習,回復到愛家人的初心,不再搞事。畢竟家是講愛,不是講理的地方。

不是嗎?

不執己見開朗健康

本圖轉載自康健

本圖轉載自康健

相信各位聰明有智慧的同學,在走過一段不算短的歲月後,往前回顧,一定都能發現過往的許多事情,實在不值得一爭。如果能夠有此領悟,從此以後豁然開朗,少爭執少鬥氣,學會尊重包容別人,不同的意見與看法,不僅可以減少衝突較少生氣,也不枉過去五十多年來,走過這一遭,為自己累積,寶貴厚實的人生智慧。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慕風祝願各位同學:

心平氣和  事事平安。



連結閱讀:

以下是我另外書寫,關於職場的專題,歡迎參考>>>

1.管理成功心法: https://vocus.cc/managersmind/home

2.法蘭克管理語錄: https://vocus.cc/frankworktalk/home

3.職場成功心法: https://vocus.cc/workandlife/home


avatar-img
67會員
101內容數
三十多年前,從東部鄉下來到繁華的台北,從好奇新鮮到奮鬥打拼...。一轉眼,人生就這麼走到艱苦燦爛的盡頭。一路上有悲傷,有心酸,有歡笑,也有風光。儘管終究一身滄桑,但是埋藏在靈魂深處的,卻一直是那一個,奔跑在東部田野間的,單純小男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慕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盡量好好地多存點錢,多關注一下政府的長照計畫。有空了解一下,越蓋越多的安養中心。
保持開放的人生觀,很可能比運動飲食,對健康幫助更大。
孩子們青春正好,讓孩子走出去闖蕩,毫不設限地,去開拓他們美好的未來。
執著越少生活越好。
盡量好好地多存點錢,多關注一下政府的長照計畫。有空了解一下,越蓋越多的安養中心。
保持開放的人生觀,很可能比運動飲食,對健康幫助更大。
孩子們青春正好,讓孩子走出去闖蕩,毫不設限地,去開拓他們美好的未來。
執著越少生活越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見構、解構、建構、再建構。-2》 「天空存在陰鬱,原野得以蔥鬱。」 鬱字,可以很美喔~ 小時候懵懂, 偶然在鄉間小路聞到花香, 看見一朵花,雪白的花瓣, 好好奇,好好奇。 一旁的母親說著:「好香的茉莉花。」 原來是茉莉花喔~ 是見構。 颱風天 在都市裡停一天電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依蘿與家人的一次購物經歷轉變成一場神秘與恐懼的體驗 依蘿本身是高度敏感體質,偶爾會自行關閉, 偽裝成麻瓜的中年女子 小姪女在出生前,依蘿一度擔心,若是一樣體質要如何照顧 (每天都被小姪女當玩具的二姑姑) 後來 閨蜜們講了一句老話”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出生後的小姪女有一堆人再守護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童年時用絲瓜當作麥克風唱歌的有趣回憶。作者種植夏季蔬菜時回想起這美好的經歷,並分享了與絲瓜有關的童年回憶。文章內容輕鬆愉快,讓人回味起童年時的純真快樂。 絲瓜不僅是美食,更是童年的見證者,留下純真、快樂的時光。
我喜歡各式水果,唯獨不愛木瓜、榴槤。幼時,媽媽總說木瓜非常營養,對身體多好什麼的,但我和弟弟不為所動,仍舊對木瓜敬謝不敏。其實,小時候不吃的食物,長大未必不吃,先生說他讀大學以前不吃苦瓜,現在倒是很愛,我的版本則是茄子。雖不吃木瓜,我偶爾會買木瓜給先生吃,沒忘記媽媽說過,木瓜是很好的水果。 我將
 08/11/2011 挑食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似乎小孩子都不喜歡吃苦瓜。 在餐桌上,我總是用分配的,而我自己也會看起來好像很喜歡吃苦瓜。 其實我也不喜歡吃,但是為了讓孩子不可以挑食。 否則,我是連碰都不會想去碰的。 而奶奶煮了苦瓜之後,孩子也會私下的去跟奶奶講,以後不要再買苦瓜了。  
Thumbnail
這幾年覺得兒子應該是和我之前一樣,算敏感體質,有拜過的食物都不能碰。
Thumbnail
從沒想過,我的人生會和木瓜沾上邊, 我有多麼害怕木瓜呢? 別說吃了,我連碰到聞到都不願意, 大家喜愛的木瓜牛奶, 我更是謝謝不聯絡。 但聯經的姸廷推薦這本《木瓜是我的》時, 不爭氣的我立刻被動物們和小男孩的表情吸引, 可惡,這麼可愛,必須要認真看看, 我就看你這木瓜是到底可愛
Thumbnail
「玩樂」並不是孩子學習的敵人,反而是他們學習的夥伴。善於玩樂的孩子,能在「玩樂」中學習越多的技能、體驗越多的經驗,也能具備更多元的能力。
Thumbnail
七情六欲,七情:喜怒憂懼愛憎欲;六欲:生死耳目口鼻。 買水果最糟的問話是“甜不甜”,除非賣的是苦瓜。水果自然是甜的,但“多甜”是再主觀不過的事了。 嬰兒潮世代: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銀髮族 :只要還可以,什麼我都喜歡。 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忠信學校創辦人 高震東。 吉普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見構、解構、建構、再建構。-2》 「天空存在陰鬱,原野得以蔥鬱。」 鬱字,可以很美喔~ 小時候懵懂, 偶然在鄉間小路聞到花香, 看見一朵花,雪白的花瓣, 好好奇,好好奇。 一旁的母親說著:「好香的茉莉花。」 原來是茉莉花喔~ 是見構。 颱風天 在都市裡停一天電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依蘿與家人的一次購物經歷轉變成一場神秘與恐懼的體驗 依蘿本身是高度敏感體質,偶爾會自行關閉, 偽裝成麻瓜的中年女子 小姪女在出生前,依蘿一度擔心,若是一樣體質要如何照顧 (每天都被小姪女當玩具的二姑姑) 後來 閨蜜們講了一句老話”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出生後的小姪女有一堆人再守護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童年時用絲瓜當作麥克風唱歌的有趣回憶。作者種植夏季蔬菜時回想起這美好的經歷,並分享了與絲瓜有關的童年回憶。文章內容輕鬆愉快,讓人回味起童年時的純真快樂。 絲瓜不僅是美食,更是童年的見證者,留下純真、快樂的時光。
我喜歡各式水果,唯獨不愛木瓜、榴槤。幼時,媽媽總說木瓜非常營養,對身體多好什麼的,但我和弟弟不為所動,仍舊對木瓜敬謝不敏。其實,小時候不吃的食物,長大未必不吃,先生說他讀大學以前不吃苦瓜,現在倒是很愛,我的版本則是茄子。雖不吃木瓜,我偶爾會買木瓜給先生吃,沒忘記媽媽說過,木瓜是很好的水果。 我將
 08/11/2011 挑食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似乎小孩子都不喜歡吃苦瓜。 在餐桌上,我總是用分配的,而我自己也會看起來好像很喜歡吃苦瓜。 其實我也不喜歡吃,但是為了讓孩子不可以挑食。 否則,我是連碰都不會想去碰的。 而奶奶煮了苦瓜之後,孩子也會私下的去跟奶奶講,以後不要再買苦瓜了。  
Thumbnail
這幾年覺得兒子應該是和我之前一樣,算敏感體質,有拜過的食物都不能碰。
Thumbnail
從沒想過,我的人生會和木瓜沾上邊, 我有多麼害怕木瓜呢? 別說吃了,我連碰到聞到都不願意, 大家喜愛的木瓜牛奶, 我更是謝謝不聯絡。 但聯經的姸廷推薦這本《木瓜是我的》時, 不爭氣的我立刻被動物們和小男孩的表情吸引, 可惡,這麼可愛,必須要認真看看, 我就看你這木瓜是到底可愛
Thumbnail
「玩樂」並不是孩子學習的敵人,反而是他們學習的夥伴。善於玩樂的孩子,能在「玩樂」中學習越多的技能、體驗越多的經驗,也能具備更多元的能力。
Thumbnail
七情六欲,七情:喜怒憂懼愛憎欲;六欲:生死耳目口鼻。 買水果最糟的問話是“甜不甜”,除非賣的是苦瓜。水果自然是甜的,但“多甜”是再主觀不過的事了。 嬰兒潮世代: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銀髮族 :只要還可以,什麼我都喜歡。 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忠信學校創辦人 高震東。 吉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