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社會裡,人類可以真正為其行為負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什麼樣的社會裡,人類可以真正為其行為負責?


100426015235

100426015235

在什麼樣的社會裡,人類可以真正為其行為負責?

假若我們有一個清新者組成的社會,一個清除了所有非理性的文化,此時,也唯有此時,人才能真正為其行為負責,我們也必須為這個既成的事實負起責任〈個人人格完整〉

一個理想的社會是由沒有偏差錯亂的人,也就是清新者所組成的,同時他們也必須生活在沒有偏差錯亂的文化中

因為個人或文化都有可能發生錯亂偏差,文化的偏差錯亂來自教育,社會習俗,以及司法中的非理性因素,它會影響行為模式,僅僅個人本身無偏差錯亂是不夠的,因為他會發現自己受制於某個社會,而該社會的文化已累積了許多不理性的偏見和習性


我們是過往所有時代的繼承者

找出錯誤與邪惡的真正根源,是所有法學中一項基本問題,很不幸的,這真正的根源在於過去世上的非理性,他們知識有限,又受到當時周遭環境的壓抑,所以用來求解的方程式中,含有錯誤和不確定因子。

前代人早已入土,無法找他們上公堂了,我們是過往所有時代的繼承者,這是好事,但我們也是過往所有非理性因素的繼承者,這就不好了。

身處這樣的環境又缺乏全面的理性,罪犯,瘋子,慮病症患者,打老婆的人,想震撼世界的冷酷獨裁者,以及只會坐著哭泣的清潔工,每個人都遭受著自身非理性根源的支配與驅使,那樣的世界進入了他們心靈深處,使他們飽受痛苦的折磨與擺佈,更以社會性偏差錯亂的形式從外部向他們襲擊。

戴尼提聽析員感興趣的是他的待清新者遭遇了什麼,而不是他做了什麼,因為無論待清新者做過什麼,那些事情不在回想範圍之內,也不是根源,只不過反映出他的傷痛罷了 。

人類的敵人不是人類,那是瘋狂的,人類的敵人是那些壓抑人類這個物種,妨礙人類達到高遠目標的自然環境因素,人的戰鬥對象是自然環境,時間,空間,是對人類具破壞性的物種,人類才剛要開始征服,直到今日人才好不容易具備足夠的工具與科學,可以展開征服宇宙的行動,人類應該沒時間在那裡拌嘴,大哭大鬧,隔著籬笆為了原子彈吵個沒完 !。戴尼提(第三篇第十章-P.466)


唯有理性,能夠引導人類擺脫自身絕滅的威脅

對於一個已經成為清新者的人,我們應像消除他的疾病一樣,抹消他的前科記錄,因為導致犯罪的原因既已排除,就沒有理由再施予懲罰,除非社會本身已極度偏差錯亂,有資料顯示個人和社會的偏差錯亂與懲罰的使用量成正比

當一個地方只有暴力沒有理性時,那裡什麼都沒有,只有瘋狂與憤怒構成的巨大旋渦,人若處於瘋狂憤怒而苦無出路,最終必然變得冷漠無助,冷漠無助再繼續惡化,死亡便無可避免。

唯有理性,能夠引導人類擺脫自身絕滅的威脅,對定義與目標若無困惑,瘋狂就不會存在,國際問題的解答,在於明確地闡釋政治理論和政策,使一切程序都清清楚楚,在於樹立理性的目標,使各社會能夠共同合作,並各別朝向相同的目標奮鬥,在於各社會力求豐盛的努力,使得社會與社會之間,必須相互依存

有一個目標,比化為廢墟的城鎮,和放射線燒焦的屍體來得更遠大,更美好,有一種勝利更光榮,自由,幸福,豐足,還有一整個宇宙,都等著我們去贏取。戴尼提(第三篇第十章-P.467)


瘋人院的星球

若唯物論的影響再持續一個世紀,可推測出地球上將有一個受奴役的社會實在言不為過,在此由一小群技術專家統治著一群嗑藥、不識字、而且充滿暴力的人民─一個實際上是瘋人院的星球。


raw-image
avatar-img
83會員
718內容數
📌人活在自己的語言中,語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說話,話在說人。語言文字為我們建立了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的精神家園,於是,不論我們行了多遠的路,靈魂總有可棲之處。 享受獨處,張開雙臂享受屬於自己的自由。 iamk.cc/WfQ82C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熵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量子力學中,觀察者是任何檢測到量子粒子的東西。物理學家說,觀察者測量量子粒子的特性。觀察也稱為“測量”。理解觀察者的作用取決於理解測量在量子力學中的特殊作用。 👣觀察需要觀察者和被觀察者之間的能量轉移。
人類的知識要先貶義才能夠釋放出來。當人類願意走出知識的思維迷宮,並打開心門以純淨的靈魂來感受時,就會放棄偽知識,因為真知永遠不可能失落的。要冒的風險只是突破短視近利的領袖們誇誇而談的空泛意見,他們是群只執迷於眼前絢麗浮華,卻遺忘了森林及眾星辰樸實的人。
🌟 意識結構 是否有一種智慧意識滲透到整個宇宙?這種強大的、永遠存在的、無所不知的力量也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內心,包括你?它有很多名字,例如量子思維、統一場、萬有、上帝、普遍意識,無論你想怎麼稱呼它——它不再只是一個處於形而上學邊緣的、未經證實的哲學理論。
《烈火焚身》不只是部關乎尋根的故事,更是一段發生於政治暴力下的悲劇。電影選擇以架空形式刻畫時空背景。 縱觀人類歷史上,我們從不缺此種悲劇。無論是宗教或意識形態釀成的衝突,時常導致政治暴力的發生,扭曲人性,使人喪失憐憫本能。最終,暴力不只會停留當代,它將是一個又一世代人們的共業
他方世界 –除了人類在清醒時的意識所能感受到的這個世界之外,還有正常意識所偵測不到的,但與此世界平行或共存的其他許多異次元境界 叫做 Probable reality 或 Probable universe, Probable world -最貼近華人文化的譯名就是他方世界。
個體化無限制膨脹,人們寧願要靈活連接而不要負擔,於是人們唾棄了一生懸命,敷衍着一期一會,人的千萬次會晤本身即是終點,再沒有茁壯成堅穩關係的可能性。最核心癥結點在於自由與安全之間的拉扯,它們位處於光譜兩端,卻同樣皆是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趨性。
在量子力學中,觀察者是任何檢測到量子粒子的東西。物理學家說,觀察者測量量子粒子的特性。觀察也稱為“測量”。理解觀察者的作用取決於理解測量在量子力學中的特殊作用。 👣觀察需要觀察者和被觀察者之間的能量轉移。
人類的知識要先貶義才能夠釋放出來。當人類願意走出知識的思維迷宮,並打開心門以純淨的靈魂來感受時,就會放棄偽知識,因為真知永遠不可能失落的。要冒的風險只是突破短視近利的領袖們誇誇而談的空泛意見,他們是群只執迷於眼前絢麗浮華,卻遺忘了森林及眾星辰樸實的人。
🌟 意識結構 是否有一種智慧意識滲透到整個宇宙?這種強大的、永遠存在的、無所不知的力量也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內心,包括你?它有很多名字,例如量子思維、統一場、萬有、上帝、普遍意識,無論你想怎麼稱呼它——它不再只是一個處於形而上學邊緣的、未經證實的哲學理論。
《烈火焚身》不只是部關乎尋根的故事,更是一段發生於政治暴力下的悲劇。電影選擇以架空形式刻畫時空背景。 縱觀人類歷史上,我們從不缺此種悲劇。無論是宗教或意識形態釀成的衝突,時常導致政治暴力的發生,扭曲人性,使人喪失憐憫本能。最終,暴力不只會停留當代,它將是一個又一世代人們的共業
他方世界 –除了人類在清醒時的意識所能感受到的這個世界之外,還有正常意識所偵測不到的,但與此世界平行或共存的其他許多異次元境界 叫做 Probable reality 或 Probable universe, Probable world -最貼近華人文化的譯名就是他方世界。
個體化無限制膨脹,人們寧願要靈活連接而不要負擔,於是人們唾棄了一生懸命,敷衍着一期一會,人的千萬次會晤本身即是終點,再沒有茁壯成堅穩關係的可能性。最核心癥結點在於自由與安全之間的拉扯,它們位處於光譜兩端,卻同樣皆是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趨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類思想與美德之間的關聯性,認為只要人類思想具有美德,就不會成為貪婪的奴隸。同時指出人類若主動選擇貪婪與腐敗為伴,將面臨上帝的公正懲罰。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人類智慧的構成和靈魂中的美德。透過對思想的約束以及貪婪的控制,人類展現了靈魂中更高級的美德,從而超越動物。文章中闡述了靈魂中的美德如何影響人類的智慧和行為。
Thumbnail
萬物無本質善惡。 但在人類世界裡,大多數人想共同活下去,因此制定出秩序。 世界裡的關係: 人與人、人與非人。在這裡人有了不同的想法,大致可分為兩類 1. 人與萬物的本質無優劣之別、「尊敬萬事萬物」、互為主體、同理心與共感。 2.人本質上有優劣之分:人類優於動物,白人優於黑人,男人優於女人,
Thumbnail
「世上本來就沒有單一普世的絕對標準,反而有著一堆是非對錯的爭論,甚至到最終都沒有標準答案;但在這些思辨與實踐的過程中,更多元的空間也因此被打開,更多的人就可能因此受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智模式,為我們做出資訊的決定、行動,沒有絕對的好跟壞,都是依據個人經驗與狀況長出..... 」我們的社會是個集體意
如果殺人者人恆殺之、欺人者人恆欺之、辱人者人恆辱之的話,這社會會不會愈來愈文明?我不清楚,但是我相信是可以少點事的! 有人說,我們的法律不應該是一種以牙還牙 以眼還眼、以血還血的心態!這樣太不文明了!那些殺人、辱人、欺人的文明嗎?為什麼不去說服那些人學會文明後,再來跟我們談文明?如果大家都是文明人
Thumbnail
你覺得我們現在處於怎樣的世界呢? 是大家互相幫忙或是狗咬狗的世界呢? 也許我們從小就被教育「防人之心不可無」,但這本書想告訴大家,人性沒有你想的這麼壞,歷史上各種好事壞事,其實都能用「人性本善」來解釋,看過這本書或許你會對於人性會有不同的看法。
Thumbnail
時機,就不講究自己還能失去什麼,而是得失已不再重要的底氣。
Thumbnail
■ 「我們在自認為善良的情況下,所做出的不誠信之舉。」—《誰說人是理性的!》作者 Dan Ariely 深入探討了道德與決策的相關議題,談及了人們在實際執行決策時的道德盲點,以及獎懲系統、改變組織等方面的應對策略。文章內容豐富,涵蓋了道德知覺、道德盲點、獎懲系統、改變組織等多個觀點。
我以為,言行一致是做人基本標準。 我發現,言行不一也是很多人為了融入社會苟且偷生的行為。 總是太認真,也總在遭背叛之後,才會看清,信任的瓦解絕非意外,而是一次又一次付出真心後的傷害。 為什麼我不能一開始就看清,非得要等個2-3年才會摸透那些 自以為善良的人們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類思想與美德之間的關聯性,認為只要人類思想具有美德,就不會成為貪婪的奴隸。同時指出人類若主動選擇貪婪與腐敗為伴,將面臨上帝的公正懲罰。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人類智慧的構成和靈魂中的美德。透過對思想的約束以及貪婪的控制,人類展現了靈魂中更高級的美德,從而超越動物。文章中闡述了靈魂中的美德如何影響人類的智慧和行為。
Thumbnail
萬物無本質善惡。 但在人類世界裡,大多數人想共同活下去,因此制定出秩序。 世界裡的關係: 人與人、人與非人。在這裡人有了不同的想法,大致可分為兩類 1. 人與萬物的本質無優劣之別、「尊敬萬事萬物」、互為主體、同理心與共感。 2.人本質上有優劣之分:人類優於動物,白人優於黑人,男人優於女人,
Thumbnail
「世上本來就沒有單一普世的絕對標準,反而有著一堆是非對錯的爭論,甚至到最終都沒有標準答案;但在這些思辨與實踐的過程中,更多元的空間也因此被打開,更多的人就可能因此受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智模式,為我們做出資訊的決定、行動,沒有絕對的好跟壞,都是依據個人經驗與狀況長出..... 」我們的社會是個集體意
如果殺人者人恆殺之、欺人者人恆欺之、辱人者人恆辱之的話,這社會會不會愈來愈文明?我不清楚,但是我相信是可以少點事的! 有人說,我們的法律不應該是一種以牙還牙 以眼還眼、以血還血的心態!這樣太不文明了!那些殺人、辱人、欺人的文明嗎?為什麼不去說服那些人學會文明後,再來跟我們談文明?如果大家都是文明人
Thumbnail
你覺得我們現在處於怎樣的世界呢? 是大家互相幫忙或是狗咬狗的世界呢? 也許我們從小就被教育「防人之心不可無」,但這本書想告訴大家,人性沒有你想的這麼壞,歷史上各種好事壞事,其實都能用「人性本善」來解釋,看過這本書或許你會對於人性會有不同的看法。
Thumbnail
時機,就不講究自己還能失去什麼,而是得失已不再重要的底氣。
Thumbnail
■ 「我們在自認為善良的情況下,所做出的不誠信之舉。」—《誰說人是理性的!》作者 Dan Ariely 深入探討了道德與決策的相關議題,談及了人們在實際執行決策時的道德盲點,以及獎懲系統、改變組織等方面的應對策略。文章內容豐富,涵蓋了道德知覺、道德盲點、獎懲系統、改變組織等多個觀點。
我以為,言行一致是做人基本標準。 我發現,言行不一也是很多人為了融入社會苟且偷生的行為。 總是太認真,也總在遭背叛之後,才會看清,信任的瓦解絕非意外,而是一次又一次付出真心後的傷害。 為什麼我不能一開始就看清,非得要等個2-3年才會摸透那些 自以為善良的人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