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中年的意義:一個生物學家的觀點》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中年」是人類獨有的現象,
是貨真價實的「生物現象」。
發福、反應變慢、記憶力衰退、日趨保守、憂慮死亡……
一連串看似負面的生理和心理變化,
其實都是數百萬年演化而來的完美禮物!

 

●夜深人靜時,

中年人腦中浮現的問題,

最能顯示中年的意義。

我的身體是不是愈來沒用了?

我是不是愈來愈常生病了?

我變老的速度和其他人一樣嗎?

我的性格到底為什麼要變得這麼複雜?

我的境況有比小時候好嗎?

我該存錢留給孩子當遺產,

還是存錢養老?

我太晚生兒育女了嗎?

我比以前不快樂嗎?

為什麼社會規範不再適用於我?

我該不該買輛摩托車,

跟模特兒私奔?

孩子們離開了(或是快離開,或不肯離開),

我該怎麼辦?

我身邊平靜沉睡的這個人是誰,

我們倆為什麼不像以前那麼恩愛了?

一想到要解決這串問題,

似乎令人卻步,

但我可以根據動物學和演化的角度,

來回答這些問題。

我不相信我們完全只是基因的產物,

也不相信社會和環境不會影響我們的本質;

我也不覺得我們無法控制自己人生的走向。

不過,

我的確認為中年是個可以解釋的明確現象,

主要起因自人類數百萬年來的演化。

中年不是二十世紀的文化發明,

中年主要是古老而獨立的生物現象,

其他的一切都根源於此。

那麼,

我為什麼堅持中年是個獨立的現象呢?

中年難道不是一個開端,

讓人從此無法控制地逐漸衰落,

直到老死嗎?

這本書的目的之一,

就是要告訴你,

雖然定義中年時可能遇到種種問題,

但中年和人類生命的任何部分都不同,

是確切、獨立的時期。

中年不只關乎變老,

其原因正是我所謂的中年三特徵─

「明確、突然、獨特」。

 

●中年是個衝突的時刻,

你發育的「生命時鐘」開始敵不過歲月帶來的衰退。

然而,

該把這個過程稱為預先設訂的「死亡時鐘」,

或只是被動地陷入衰老,

還有待討論。

我們目前還不確定演化

為什麼讓我們會死亡、會老化,

也不知道演化是怎麼辦到的,

不過更深入探索我們的基因,

很可能就能得到一些解答。

至少我們能確定,

生命始於發育,終於老化,

而這兩個過程的衝突在中年時期最為顯著。

我們或許會想暫時把中年定義為

「創造與破壞的力量勢均力敵的時候」。

我們正在逐漸接近「中年是什麼」的理論,

但首先,

我們必須瞥一眼人類久遠的過去。

如果想了解泛灰的頭髮和魚尾紋,

就需要知道在人類還野蠻的時候,

中年人是什麼樣子。

 

●回溯過去幾個世紀,

會發現人類平均餘命逐漸縮短,

中世紀時期甚至掉到30歲以下。

在那之前的幾千年裡,

大概和這個數字差不多。

然而,我們要知道,

即使在人類短命的黑暗時代裡,

對成年人而言,事情或許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糟。

平均餘命是個問題重重的壽命計算方式,

因為嬰兒死亡率會使平均壽命嚴重地偏差;

直到約莫100年前,嬰兒死亡率才降低。

如果有大量的兒童在5歲前就死亡,

那麼使用所有平安出生者的平均壽命來計算人能活多久,

會造成嚴重的偏差。

如果許多兒童在成年之前就死亡,

那麼活下來的成年人即使只想把平均壽命提高到屈屈30歲,

也必須多活幾十年。

「平均餘命」低落的扭曲狀況,

或許能解釋為什麼歷史記載許多人能輕易活到中年,

之後還能活很久─

而且不只是有錢有勢的人如此。

因此,我們要看的不是族群的平均,

而是著眼於有多少人活到成年之後,

活超過40歲,進入中年。

 

●除了中年人,

還有誰能扛起這個文化傳承的重責大任?

人類的生命藍圖理論現在主張,

人類過了生育年齡還可以活很久,

就是為了扮演這種傳遞資訊的角色。

我們已經知道,

中年人類兼具了經驗和精力,

是人類最有力的供應者。

好啦,這下子我們知道,

就算精力開始衰退(肌肉萎縮,骨頭變細),

人類社群的年長成員仍然是經驗最豐富的人。

世界上到處都是中年人在教導及訓練青年,

雖然這些青年常常比中年人更聰明伶俐。

中年人因此擁有驚人的固有價值。

如果達爾文還活著,

他的鬍子下想必會漾起睿智的微笑,

他會告訴我們,

這表示中年也會受到天擇。

由於人類生命裡的中年階段有助於後代的成功,

所以即使中年發生在大部分的人不再生小孩之後,

卻仍然會演化。

文化傳承賦予人類一種演化上的重要性,

這重要性遠遠超過生育這種基本的能力。

 

●為什麼兩性都有那麼多人在中年囤積脂肪呢?

首先要考慮一般人們會懷疑的原因。

中年人和青年比起來,

通常擁有體力需求比較低的工作,

休閒運動也比較少。

他們有比較多的錢買食物和酒。

他們也可能比較不在意外表,

這或許是因為他們通常有穩定的性關係。

我們都知道,

在找到真愛之後伴侶會開始發福,

分手後的人則會減肥,

瘦到對別人比較有威脅的體重。

但事情不只是懶惰、貪婪和性慾滿足這麼簡單。

中年時期,身體組成會發生驚人的變化,

其中有個變化是「肌少症」(sarcopenia)。

這名字聽起來嚇人,

其實只是表示肌肉質量減少,

而這個改變很難預防。

雖然肌少症的影響在中年最明顯,

而且的確在女人40多歲時發生,

但在男人身上可能早在20幾歲就發生了。

我們不大確定為什麼會發生肌少症,

不過有可能是因為荷爾蒙變化,

或控制肌肉的神經退化,

或是這兩個因素的組合。

肌少症顯然會影響肌力和爆發力,

例如,握力在45歲到65歲之間會衰退15%。

中年男性在許多人類社群裡都是主要提供食物的人,

這麼一來,

他們的肌肉在這時期開始衰退或許很奇怪,

但這可能表示經驗和狡猾比蠻力更重要。

 

●中年人擔心他們的腦子。

他們聽說住在已開發國家的現代人,

在過世時有三分之一會罹患失智症,

他們緊張兮兮地等著失智症的跡象出現。

他們看著自己的身體改變,

也感覺到了(在他們看來,是在衰退),

他們擔心頭腦也會發生同樣的事。

他們相信自己的腦子在幾年裡就會變成唯一「有價值的資產」,

一想到頭腦也將退化,

就覺得驚恐。

然而,或許他們不該那麼擔心未來,

而是該多花點時間享受現在。

中年的頭腦的確在改變,

不過未必是每況愈下。

其實中年人類頭腦的演化過程很成功。

 

●到了中年時,

是已經過了我們的巔峰,

還是正在人生的巔峰?

我們的頭腦正在發育,

或是正在衰退?

為什麼有些人的頭腦逐漸變得遠遠比其他人好,

造成老年那麼多不公平的情況?

我們之後會看到,

人腦正是中年太有趣的一個絕佳例子─

人腦代表了人類千年來面臨的所有代價、平衡和妥協。

我們努力保持思考的能力,

但想達成這個目標,

就得完全改變我們思考的方式。

此外,

中年的頭腦有趣,

也是因為它很微妙低調。

我們在中年時不會明顯得變聰明或變笨,

而是為了達到同樣的智能目標而去改變心智方法。

 

●為了更了解中年的快樂,

有些心理學家把他們的研究延伸到

一個相關但獨特的概念—幸福。

雖然幸福和快樂一樣難以定義,

但幸福仍然是主觀上很重要的狀態,

和快樂有些重要的差異。

首先,評估自己的幸福會涉及我們對自我的評價—

自己的人際關係、自我形象、

自主性、對生活的掌控、目標和進展,

從我們對這些事物的評價,

得到人生成功和滿足的整體概念。

第二,幸福因為有這種內省的色彩,

因此比起快樂,

是更長遠、更經過深思的狀態,

需要我們退一步脫離日常生活,

檢視我們的生命。

所以,幸福比起快樂,

更容易和短暫的喜悅、

悲傷、成就或失敗區隔開來。

第三,人類是社會性、會競爭的動物,

要評估個人的幸福,必然要拿自己和別人比較。

不論我們怎麼定義幸福,

幸福都有多面向、內省、長遠和比較的特性,

因此很適合心理學家非常喜 歡的那種問卷。

而這些問卷最重要的結果就是,

人們認為最能定義個人幸福的重點都不一樣。

比方說,有 些研究顯示,

中年人最重視人際關係,

再來是自信和自我接納。

 

●中年常常被視為人生中平靜煩悶的一個階段—

是介於年輕的光明和老年的昏暗之間的那道灰色。

不過,我們以動物學來探討人類生物學,

發現中年遠遠不只這樣。

我們看到了數百萬年來,

我們基因裡的數位密碼被重新設定、

改變我們生命的形態,

最後人類生命藍圖演化得異常古怪。

而中年一直是這過程的一個關鍵元素,

史前人類驚人地長壽,

天擇因此有充分的機會塑造人生4、50歲的時光。

人類活在能量密集的高壓資訊經濟之中,

和其他動物截然不同,

而我們頭腦極致的能力、

運用這樣的頭腦養育子女的漫長歲月,

都讓我們發展出其他動物沒有的一個生命階段。

其他動物雖然會經歷成人時期的中期時光,

但 們從來不曾經歷類似我們「中年」這樣美妙的事。

就像亞伯提寫的,

我們人類有

「智慧、理性和記憶,彷彿不朽的神」,

少了中年人,

我們絕對無法擁有這些。

 

~大衛.班布里基(David Bainbridge)/劍橋大學的臨床獸醫解剖學家,也是聖凱薩琳學院(St Catharine’s College)的藝術與人文領域研究員與入學指導員。

~《中年的意義:一個生物學家的觀點》

~《Middle Age: A Natural History》

 

【博客來書店購買《中年的意義》】

【金石堂書店購買《中年的意義》】



 

#中年的意義 #中年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Matters】

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350會員
2.0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偶希都理 的其他內容
★回想記憶中的溫暖時光, 不要等到最後,才後悔沒有說出那句話。  
★依照春、夏、秋、冬四季以及人生大事, 統整出最重要的日本習俗。   ●自古以來,日本人的生活中便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傳統習俗。 每項習俗都有著各自的由來與歷史,其中也蘊含著眾人渴盼在人生中獲得福氣和運氣,以及健康長壽的願望。   ●「習俗」究竟是什麼? 查詢「習俗」這個詞的意思,可以得到「
★不知道什麼是「推」、不知道「入坑」、 不知道「宅圈」都沒關係, 你還是可以從中找到共鳴,從頭笑到尾!   ●不知從何時起,日本人習慣把自己支持的對象稱為「推」。 本來這是指自己最喜歡的偶像團體成員,好比「我最推的偶像團體成員」,後來才簡化成「推」。 據說,從早安少女組活躍的時代就有這種用法
★一個想法如野火燎原般傳播開來,自此改變世界的樣貌… ●說到「感染」,浮上我們心頭的,固然往往是傳染疾病或電腦病毒,但有傳染力的擴散現象實則百百種,其中造成傷害者有之,但也不乏好的流行,前者如惡意軟體、暴力或金融危機,後者如創新發明和文化傳播。   ●針對一場疫病的爆發,在思考其傳染動力學
★關於浪漫、浪漫電影,你應該知道的英文。 ●《真愛每一天》(About Time) Lesson number one: all the time traveling in the world can't make someone love you. 第一課: 世界上再多的時光旅行都無
★回想記憶中的溫暖時光, 不要等到最後,才後悔沒有說出那句話。  
★依照春、夏、秋、冬四季以及人生大事, 統整出最重要的日本習俗。   ●自古以來,日本人的生活中便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傳統習俗。 每項習俗都有著各自的由來與歷史,其中也蘊含著眾人渴盼在人生中獲得福氣和運氣,以及健康長壽的願望。   ●「習俗」究竟是什麼? 查詢「習俗」這個詞的意思,可以得到「
★不知道什麼是「推」、不知道「入坑」、 不知道「宅圈」都沒關係, 你還是可以從中找到共鳴,從頭笑到尾!   ●不知從何時起,日本人習慣把自己支持的對象稱為「推」。 本來這是指自己最喜歡的偶像團體成員,好比「我最推的偶像團體成員」,後來才簡化成「推」。 據說,從早安少女組活躍的時代就有這種用法
★一個想法如野火燎原般傳播開來,自此改變世界的樣貌… ●說到「感染」,浮上我們心頭的,固然往往是傳染疾病或電腦病毒,但有傳染力的擴散現象實則百百種,其中造成傷害者有之,但也不乏好的流行,前者如惡意軟體、暴力或金融危機,後者如創新發明和文化傳播。   ●針對一場疫病的爆發,在思考其傳染動力學
★關於浪漫、浪漫電影,你應該知道的英文。 ●《真愛每一天》(About Time) Lesson number one: all the time traveling in the world can't make someone love you. 第一課: 世界上再多的時光旅行都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八尺門的辯護人, 原住民、外籍移工、死刑、勞力剝削、官商勾結,人性究竟還能多錯綜複雜?
Thumbnail
「我早就知道真實的人生也是一場沒有止境的通俗劇,蘊藏了多少待解的謎底。只是,我家的這場戲,並沒有圓滿的大結局。」──《台北爸爸紐約媽媽》 閱讀陳俊志導演的書,讀他的生命故事,也像在看劇,情節離奇卻真實上演。透過閱讀與他一起回到現場,看家族的起落以及哀傷的過往。
Thumbnail
前言:我與台灣文學相識之路 上個月完成一個累人的案子後跑去台南浪流連幾天,第一次認真逛了臺灣文學館,深受感動之餘在館內販賣部翻到這本朱宥勳寫的《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被其幽默而真誠的文筆給吸引,後來就把它讀完了。 本書所提到的九位小說家,我原本只聽過三位:鍾肇政、鍾理和、葉石濤,其他完全沒聽過,而
Thumbnail
  好奇為什麼有人可以在高壓的工作或生活中仍能持續成長、展現成就,以前總覺得抗壓性指的是忍耐,但過度忍耐時常引發的是身心失衡,於是又轉往尋求紓壓方法,但又落入某種類似發洩壓力的循環,因此想透過此書了解在面對新環境或學習新事物時,大腦與壓力機制到底是如何運作的。
Thumbnail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奧地利的精神科醫師,在二十世紀初開創一套嶄新的心理學思想,一般稱為「阿德勒心理學」,倡導「個體心理學」,與佛洛伊德、榮格同為心理學三巨頭之一。
Thumbnail
作者安炫珍從韓國自古受儒家文化的內向社會轉變為受美國文化影響的外向社會談起,並從心理及生理機制說明內外向者的天生差異延伸出偏好的生活型態、人際關係表現等等。
Thumbnail
1.[由麻油西施到一肚子怨氣的豪門貴婦] 悲哀、蒼涼、壓抑,是大部分張愛玲筆下主角的人生寫照關鍵詞,舊社會女性身不由己、逆來順受的怨氣之大亦因而超越時空界限,距離小說出版超過50多年的今天仍有人在閱讀她們的悲劇故事,從中獲得作者留下來的警世訊息。 . 2.[銀娣的多重怨恨] — — — — — —
才知道小松易居然是日本第一位整理師(? 前一本作品為《這樣整理,天天都有好事發生!》 整理的四個基本動作是「取出」、「分類」、「減量」、「收納」 放在地上就代表「不重要」 歸零之後,只添加真正需要的東西 如果臥室什麼都沒有,你會放什麼東西呢? 書桌是用來做事的,不要放任何東西在上面 不整理只會越來
極簡主義 是有意提升我們最珍惜的事物,除去害我們分心的雜物。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八尺門的辯護人, 原住民、外籍移工、死刑、勞力剝削、官商勾結,人性究竟還能多錯綜複雜?
Thumbnail
「我早就知道真實的人生也是一場沒有止境的通俗劇,蘊藏了多少待解的謎底。只是,我家的這場戲,並沒有圓滿的大結局。」──《台北爸爸紐約媽媽》 閱讀陳俊志導演的書,讀他的生命故事,也像在看劇,情節離奇卻真實上演。透過閱讀與他一起回到現場,看家族的起落以及哀傷的過往。
Thumbnail
前言:我與台灣文學相識之路 上個月完成一個累人的案子後跑去台南浪流連幾天,第一次認真逛了臺灣文學館,深受感動之餘在館內販賣部翻到這本朱宥勳寫的《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被其幽默而真誠的文筆給吸引,後來就把它讀完了。 本書所提到的九位小說家,我原本只聽過三位:鍾肇政、鍾理和、葉石濤,其他完全沒聽過,而
Thumbnail
  好奇為什麼有人可以在高壓的工作或生活中仍能持續成長、展現成就,以前總覺得抗壓性指的是忍耐,但過度忍耐時常引發的是身心失衡,於是又轉往尋求紓壓方法,但又落入某種類似發洩壓力的循環,因此想透過此書了解在面對新環境或學習新事物時,大腦與壓力機制到底是如何運作的。
Thumbnail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奧地利的精神科醫師,在二十世紀初開創一套嶄新的心理學思想,一般稱為「阿德勒心理學」,倡導「個體心理學」,與佛洛伊德、榮格同為心理學三巨頭之一。
Thumbnail
作者安炫珍從韓國自古受儒家文化的內向社會轉變為受美國文化影響的外向社會談起,並從心理及生理機制說明內外向者的天生差異延伸出偏好的生活型態、人際關係表現等等。
Thumbnail
1.[由麻油西施到一肚子怨氣的豪門貴婦] 悲哀、蒼涼、壓抑,是大部分張愛玲筆下主角的人生寫照關鍵詞,舊社會女性身不由己、逆來順受的怨氣之大亦因而超越時空界限,距離小說出版超過50多年的今天仍有人在閱讀她們的悲劇故事,從中獲得作者留下來的警世訊息。 . 2.[銀娣的多重怨恨] — — — — — —
才知道小松易居然是日本第一位整理師(? 前一本作品為《這樣整理,天天都有好事發生!》 整理的四個基本動作是「取出」、「分類」、「減量」、「收納」 放在地上就代表「不重要」 歸零之後,只添加真正需要的東西 如果臥室什麼都沒有,你會放什麼東西呢? 書桌是用來做事的,不要放任何東西在上面 不整理只會越來
極簡主義 是有意提升我們最珍惜的事物,除去害我們分心的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