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一女國文老師批評108課綱是無恥的課綱?拜託,倫理道德是國文考卷上考的嗎?
「教育部說,108課綱強調讓學生在課程中學習到各種素養能力,進而在生活中實踐和落實,而非僅背誦課文。」擷取以下新聞
疑問一:
倫理道德才不是教出來的! 難道國文考卷分數越高越有道德?
疑問二:
古文沒有都刪掉了! 變得不是必考的意思是減少那些字義文法修辭等根本與背後哲理無關枯燥乏味等國學知識。
背十篇古文裡的字義句義都比不上在理解背後體悟瞬間的感慨與體悟。
真正讀進去古文的學生從來不是那些為了要考好成績的學生,而是願意花時間去想、去與生活連結的學生、去反思的學生。
疑問三:
108課綱的精神本就是要讓學生多元接觸了解,你想讓你的孩子讀到大學畢業後才知道自己喜歡甚麼嗎?
疑問四:
學生素質下降? 菁英教育制度? 國英數社自學的好就是素質高,我的同學有的會寫程式、拍影片,有的正在學金融或法律的基礎知識,有的上課學基礎會計、西洋政治哲學,大人們請不要以你們的時代綑綁孩子。
108課綱讓學生增進素養能力,最大的成就就是讓學生去自由探索,讀自己喜歡的。
疑問五: 享受「尊師重道」!?
薇閣校長:「在人工智慧時代,老師的傳道、授業、解惑三個功能中,授業會變得最不重要」
資料來源:翻轉教育-王韻齡
筆者看來,尊師重道只是傳統文化規範性的產物,一個老師值得尊敬並不是因為他的職業是老師!
結論:
我正在學我喜歡的事情,而不是在學校學國英數社自,最後隨便考一個科系,然後出社會再找一個不是很喜歡的工作餬口,雖然這在你們的年代或許很正常。臺灣的環境給我一種感覺,學生時期拼前幾名的學校,出社會拼前幾名企業,成功已經被定義了。反觀美國,他們的學生可以擁有無限的可能,雖然有一些人還是要去補習班,然後一直學習考試,但他們的制度卻從不限制學生的可能性,高中可能就可以選到大學的課程,而且他們容許失敗,並鼓勵嘗試,我不希望課綱再變回原本的考試制度,我珍惜現在每一節自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