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專訪|把槍舉起來,然後放下期待──專訪《愛是一把槍》導演李鴻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愛是一把槍》專訪照/攝影 ioauue

《愛是一把槍》專訪照/攝影 ioauue

33 歲的李鴻其以第一部導演作品《愛是一把槍》挺進威尼斯影展就拿下「未來之獅獎」(Lion of the Future),國外影評人對作品的評價是生命力壯盛、生猛的存在。而李鴻其和他的作品一樣,很真,很悍,但更往裡面挖,會發現他不只是看似乖張的頑石,還是承接著記憶的沙子。

受過傷的人總是多話,他把話都寫進電影裡了,交付出去的槍,其實是生命的脆弱。

前陣子遇到一個導演,他對我說在評論裡將自己太誠實地交出去是危險的,寫進去的內在經驗會變成子彈,讓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對你開槍。同樣的問題我也問了李鴻其,在電影裡太誠實的創作者,應該很容易受傷吧?

甚至他還自己跳下去,自編自導自演。觀眾總會忍不住認為蕃薯就是李鴻其本人,看著他,我其實也覺得他身上還有著老鼠和小張的影子。

「『yaki-imo』是烤蕃薯的日文音譯,因為我的自然捲,以前都會都會被叫『啊──Q 毛』,後來被叫『Akimo』,之前我覺得這是挑釁,因為蕃薯是沒有價值的作物,在金山的小孩都是直接在路邊撿地瓜來吃。」

他其實已經講得夠清楚了。

《愛是一把槍》專訪照/攝影 ioauue

《愛是一把槍》專訪照/攝影 ioauue

電影裡面,蕃薯騎腳踏車經過的就是蕃薯田,他家後面也是蕃薯田;穿著不合身的西裝來到台北求職的蕃薯就是一個「俗」字,沒有良民證的他就是俗又自卑。李鴻其當然可以設計一場戲,讓蕃薯在半醉不醒的狀態幹譙命運不公、生活不平,但他不想。

蕃薯在海邊做出租陽傘,蕃薯沒有想搬到台北──因為他不想。

李鴻其和蕃薯的不想,都是不願再多做解釋。他知道有些人會看不下去,但這次,他想拋開所謂的「電影語言」重新拍電影。

「電影是從故事快結束的時候開始拍的,一些事件真正的後座力,其實是在事情發生之後才會開始蔓延的,而這很恐怖。我想呈現的是『感覺』。」

帶著江湖色彩的電影當然可以找來一個武術指導,寫實地拳拳到肉;但他選擇拍一座平靜的沿海小鎮,轟地傳來一聲槍響,再放一場煙火──有一群人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如果拍帽子和蕃薯吵架時的叫囂,『按那!你是欲按怎?』當然可以呈現台灣社會的寫實面貌,但我想捕捉的是在衝突結束之後的安靜,電影可以捕捉這樣的魅力。」

《愛是一把槍》電影劇照/好威映象

《愛是一把槍》電影劇照/好威映象

《愛是一把槍》找來的主創和演員幾乎都不是專業出身,李鴻其在面對電影時,只當自己是學生。沒有當過製片人的製片、第一次拍長片的攝影和美術、只錄過吉他聲音的錄音師,還有「寶貝檳榔攤」的 Lulu、以前一起玩樂團的帽子,這樣的一群人,曾經見證過生活的真實,因此,長出來的韌性就比虛構的創作還要迷人。

親近、靠近,也不感到虛假,那是來自生活的凝鍊,而非來自「電影」。李鴻其每天和劇組、演員一起吃飯、喝酒,聊生活裡的人和劇本中的角色的交會,從真實人生所交織出的影像,是他想透過創作的過程和產出的作品,重新回頭思考電影存在的意義。

電影的本質是立基在「寫實」之上,越是生活感的場面,才會出現越多的戲劇性,那是人間的荒謬與人性的複雜。也因為他一直在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觀察世界的方式進到了電影裡,就長出了屬於自己的作者電影。

片中向蕃薯要錢的母親從未真正現身過,沒有母親的形象和角色建立,李鴻其很常被問「媽媽的角色原型是什麼?」,他覺得煩,這真的有需要講嗎?──拍一部作者電影,卻又被安上不適切的期待,就像影中人對蕃薯和他僅有的那把槍,都安上了自己的想像。

李鴻其開始思考,建立了角色的形象和背後的故事,真的就能讓所有人都理解角色嗎?

《愛是一把槍》電影劇照/好威映象

《愛是一把槍》電影劇照/好威映象

「在一個派對上的自我介紹有其必要嗎?真的認識一個人的時候,是你透過他的言語,理解他的想法、感受,就算你不知道對方的年紀、出身背景,也能從中得到一種感受,辨明自己究竟喜不喜歡這個人。沒有了標籤不也能聊得很開心嗎?這不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嗎?或者──這才是真實的,不是嗎?」

他眼底的真實,是一代年輕人和自己的心靈競賽。原本劇本有百分之八十的場景都在台北市,李鴻其想拍番薯跟女友 Lulu 的相愛與相恨,他想拍這些離不開台北,覺得回家沒有意義的人,但後來碰上疫情,只能回老家金山拍。

李鴻其是註定般地必須回金山拍片,蕃薯是覺得待在金山沒有哪裡不好的。但蕃薯不可能不知道待在金山看起來有多憋,幾代下來的年輕人都面臨著同樣的宿命,仍被命運壓著打,被迫困在上一輩的箝制裡。

片中,蕃薯為了幫母親還債又開始回去混黑道,李鴻其交給飾演蕃薯的自己唯一的問題是:「你要怎麼選?」番薯的選擇,是順應一切,但仍有所期待。

《愛是一把槍》專訪照/攝影 ioauue

《愛是一把槍》專訪照/攝影 ioauue

李鴻其在還是蕃薯的時候,只是將自己對角色、生活、世界的理解透過表演傳遞。但變成導演,就要給出更多的。

前幾日李鴻其在《釀電影》的 Instagram 上當客座主編,有讀者問他「表演者與導演身分切換之間,感受最大的不同是什麼?」他的回覆是:「表演者要照顧導演與演員的情緒,導演則是要照顧所有人的情緒。欸?但我自編自導自演,那誰照顧我的情緒?」

對,誰來照顧他的情緒?

回到片名「愛是一把槍」,因為 LuLu 愛蕃薯,所以希望他可以搬到台北;因為帽子愛蕃薯,所以希望他可以回去混黑道──蕃薯手上的槍變成了他人解釋蕃薯的「存在」的唯一解釋,於是愛真的成了一把槍。

「我什麼事都沒有做,而是世界莫名其妙地就變成了這樣。」李鴻其說,這是每一個人在二十幾、三十出頭的年紀時,想要掙脫卻沒有辦法離開的狀態。他又給了自己第二個問題:「你幹嘛硬要做不快樂的事?」

《愛是一把槍》專訪照/攝影 ioauue

《愛是一把槍》專訪照/攝影 ioauue

在蕃薯和七號同學第一次跑到海邊的晚上,兩人面著煙火所迎接的是嚮往,對蕃薯來說,他們一起的時刻是他的化外之地,是他可以暫時停下生活,可以被拯救的時候。

片中少數出現配樂的幾場戲,是在電影開場的海邊,是蕃薯一個人搬著陽傘走在沙灘上,是他和七號同學在抽大麻,是他舉起槍指著頭的時候──那是他內心的澎湃,是他在沒有辦法選擇的生活裡面,少數擁有選擇的時候。

命中缺水的蕃薯跑進海裡,游向龜山島看似是命中註定,但這是他真正地理解──不抱期待地去愛一個人,才能在精神上自由。於是,他有了選擇的機會,選擇把交出去的槍拿回來。

《愛是一把槍》專訪照/攝影 ioauue

《愛是一把槍》專訪照/攝影 ioauue

舉起槍,放下期待。

他游向了島,變成一隻巨大的烏龜,不過問死生,不過問離開或是留下。

《愛是一把槍》專訪照/攝影 ioauue

《愛是一把槍》專訪照/攝影 ioauue

蕃薯的逃跑也只是一種選擇,所以他在最後笑了。他穿回不合身的西裝,鞠躬,點菸,開槍,笑得很小、很少,然後離開。對李鴻其來說,至少蕃薯在最後一刻是自由的。在所有人都不活在當下,而是活在對未來飄渺的希望裡的時刻,蕃薯已經是超脫的。

電影拍完之後,有人告訴李鴻其「你成功了」、「你失敗了」,但無論結果是如何被定義,他想做的就只是擁有選擇的選擇,並且放下期待。

《愛是一把槍》專訪照/攝影 ioauue

《愛是一把槍》專訪照/攝影 ioauue

劇照提供/好威映象
攝影/ioauue
採訪、撰稿/黃曦
責任編輯/張硯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2025/04/04
「我覺得我們兩個都有同樣的共識,演員是很脆弱的。在各個部門裡,最脆弱的應該就是演員了,因為我們使用的不只是腦力或體力,而是更多的感受,因此,離開角色的過程也同樣適用於沒有工作的時候。我必須還原自己是一個人,還原本來的生活和興趣,主動思考自己想用怎樣的方式理解世界,這和角色相遇、道別是同樣重要的。」
Thumbnail
2025/04/04
「我覺得我們兩個都有同樣的共識,演員是很脆弱的。在各個部門裡,最脆弱的應該就是演員了,因為我們使用的不只是腦力或體力,而是更多的感受,因此,離開角色的過程也同樣適用於沒有工作的時候。我必須還原自己是一個人,還原本來的生活和興趣,主動思考自己想用怎樣的方式理解世界,這和角色相遇、道別是同樣重要的。」
Thumbnail
2025/03/30
一直到十三年後因為《狗陣》入圍一種注目單元,真正走上紅毯,回到當年《翻滾吧!阿信》去坎城時到過的海灘,我才想起來自己曾經有這樣一個願望。而演員很多時候得要相信自己,但演員同時也經常懷疑自己,擁有不安全感,擁有脆弱。但在這個過程你只能自己成長、相信,相信自己願意將生活放進表演,相信自己想要表達的心。
Thumbnail
2025/03/30
一直到十三年後因為《狗陣》入圍一種注目單元,真正走上紅毯,回到當年《翻滾吧!阿信》去坎城時到過的海灘,我才想起來自己曾經有這樣一個願望。而演員很多時候得要相信自己,但演員同時也經常懷疑自己,擁有不安全感,擁有脆弱。但在這個過程你只能自己成長、相信,相信自己願意將生活放進表演,相信自己想要表達的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稻浪鑠金,搖曳在巍峨的青山之間,披掛著黃紅袈裟的僧人,悠悠哉哉地扛把槍走過。違和的畫面,出自電影《不丹沒有槍》,導演巴沃邱寧多傑二度叩關奧斯卡之作。延續《不丹是教室》對不丹現代化的關注,巴沃轉而聚焦2008年大選前夕的模擬選舉,以「槍」、「陽具」套疊於看似無關的「民主」。
Thumbnail
稻浪鑠金,搖曳在巍峨的青山之間,披掛著黃紅袈裟的僧人,悠悠哉哉地扛把槍走過。違和的畫面,出自電影《不丹沒有槍》,導演巴沃邱寧多傑二度叩關奧斯卡之作。延續《不丹是教室》對不丹現代化的關注,巴沃轉而聚焦2008年大選前夕的模擬選舉,以「槍」、「陽具」套疊於看似無關的「民主」。
Thumbnail
憤怒 / 北村 李百義相信自己是正確的,他的人生哲學是盡可能地做正確的事。從不虧待別人,也不欺凌別人,還要對別人有益。這就是他的公正。 《憤怒》的前半部對「惡」的集中揭示。《憤怒》的直接結果便是「犯罪」。 主角李百義,原名馬木生,他是一名「農村的小孩子」。他出生於貧窮的農村家庭,母親是一名利用
Thumbnail
憤怒 / 北村 李百義相信自己是正確的,他的人生哲學是盡可能地做正確的事。從不虧待別人,也不欺凌別人,還要對別人有益。這就是他的公正。 《憤怒》的前半部對「惡」的集中揭示。《憤怒》的直接結果便是「犯罪」。 主角李百義,原名馬木生,他是一名「農村的小孩子」。他出生於貧窮的農村家庭,母親是一名利用
Thumbnail
尤格藍西莫是很有意思的導演,在我看來他的電影處於藝術與商業之間的平衡,兼顧風格與戲劇張力。大家都知道《聖鹿之死》的典故是在希臘神話中阿加曼農得罪女神的故事,但尤格藍西莫不是單純地重現這個故事,而是藉由這個故事,配合電影的媒介來展現出人際關係裡的某種恐怖,這種恐怖的外表是復仇,內裏是父權與公正的觀念。
Thumbnail
尤格藍西莫是很有意思的導演,在我看來他的電影處於藝術與商業之間的平衡,兼顧風格與戲劇張力。大家都知道《聖鹿之死》的典故是在希臘神話中阿加曼農得罪女神的故事,但尤格藍西莫不是單純地重現這個故事,而是藉由這個故事,配合電影的媒介來展現出人際關係裡的某種恐怖,這種恐怖的外表是復仇,內裏是父權與公正的觀念。
Thumbnail
關於尤格‧藍西莫(Yorgos Lanthimos)的名字,早已得名在影迷之間。隨便從哪一部作品開始,要不欣賞他幾乎是不可能的。他能夠把在體制、社會、集體、家庭下,各種「人」的「變形」像滑手機一樣用兩指指尖靈巧地向外延伸,拉大再拉大的標記給你看。絲毫不在意面對這些極度清晰,觀眾心裡究竟舒坦不舒坦。
Thumbnail
關於尤格‧藍西莫(Yorgos Lanthimos)的名字,早已得名在影迷之間。隨便從哪一部作品開始,要不欣賞他幾乎是不可能的。他能夠把在體制、社會、集體、家庭下,各種「人」的「變形」像滑手機一樣用兩指指尖靈巧地向外延伸,拉大再拉大的標記給你看。絲毫不在意面對這些極度清晰,觀眾心裡究竟舒坦不舒坦。
Thumbnail
很多人對西班牙傳統文化『鬥牛』的第一印象,就是殘忍!殺牛很殘忍。正確的說,是讓人直接看到殺牛很殘忍。 本來我也這麼覺得。六個大男人輪番圍攻一頭吃草的牛,衣著再怎麼光鮮,實在很不光彩。之前我也會轉傳西班牙反鬥牛人士製作的影片,宣揚反對虐殺動物的理念。直到我看到電影【冰毒】。 緬甸華僑的導演趙德胤以
Thumbnail
很多人對西班牙傳統文化『鬥牛』的第一印象,就是殘忍!殺牛很殘忍。正確的說,是讓人直接看到殺牛很殘忍。 本來我也這麼覺得。六個大男人輪番圍攻一頭吃草的牛,衣著再怎麼光鮮,實在很不光彩。之前我也會轉傳西班牙反鬥牛人士製作的影片,宣揚反對虐殺動物的理念。直到我看到電影【冰毒】。 緬甸華僑的導演趙德胤以
Thumbnail
依然是諾蘭會嘗試展演與詮釋的電影作品 一定要夠深、夠複雜、夠燒腦……一不留意或一個閃神,就會跟丟了線索,觀影的樂趣瞬間遞減或直接睡著。 我喜歡他用預言故事開場,直接定錨「這是一場悲劇」 「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偷來了火種,並將其帶給人們」
Thumbnail
依然是諾蘭會嘗試展演與詮釋的電影作品 一定要夠深、夠複雜、夠燒腦……一不留意或一個閃神,就會跟丟了線索,觀影的樂趣瞬間遞減或直接睡著。 我喜歡他用預言故事開場,直接定錨「這是一場悲劇」 「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偷來了火種,並將其帶給人們」
Thumbnail
笑容也於是成為一種電影再現歷史的挑戰,這正是王童「臺灣三部曲」——《稻草人》、《香蕉天堂》、《無言的山丘》的喜劇挑戰。如果說悲劇是要關心比我們悲慘的人,那麼,喜劇是否就是要關心比我們快樂的人?悲慘與快樂雖是兩極,然而喜劇真正聚焦所在,不在於快樂,而在於比我們還荒謬的人。
Thumbnail
笑容也於是成為一種電影再現歷史的挑戰,這正是王童「臺灣三部曲」——《稻草人》、《香蕉天堂》、《無言的山丘》的喜劇挑戰。如果說悲劇是要關心比我們悲慘的人,那麼,喜劇是否就是要關心比我們快樂的人?悲慘與快樂雖是兩極,然而喜劇真正聚焦所在,不在於快樂,而在於比我們還荒謬的人。
Thumbnail
若是觀看電影的時候只顧著找內鬼,就可惜了劇本在這個部分拋出得已令人深思的議題,這不僅是《獵首密令》的精采處,也是韓國在極權政治與民主化的過程中最關鍵的核心:什麼是民主?什麼是專政?和平的極權與暴力的推翻之間的差異?
Thumbnail
若是觀看電影的時候只顧著找內鬼,就可惜了劇本在這個部分拋出得已令人深思的議題,這不僅是《獵首密令》的精采處,也是韓國在極權政治與民主化的過程中最關鍵的核心:什麼是民主?什麼是專政?和平的極權與暴力的推翻之間的差異?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我在嚴肅的影評中,描寫這段連初級導演都不會犯的反高潮認兒子戲碼,是在肯定王小帥導演求新求變的精神,史诗級的電影殿堂裡的聖杯,曼·羅蘭說:「當你知道世界上受苦的不是只有你,你會減少痛苦,也會在絕望中燃起希望。」展示人生的痛苦是藝術及電影之使命,解決人生的痛苦則在每一個人的覺悟。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我在嚴肅的影評中,描寫這段連初級導演都不會犯的反高潮認兒子戲碼,是在肯定王小帥導演求新求變的精神,史诗級的電影殿堂裡的聖杯,曼·羅蘭說:「當你知道世界上受苦的不是只有你,你會減少痛苦,也會在絕望中燃起希望。」展示人生的痛苦是藝術及電影之使命,解決人生的痛苦則在每一個人的覺悟。
Thumbnail
如果我人生有什麼關於李安的遺憾,就是沒看到120幀的未來3d版《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猶記當年在一般廳好幾刷,只為了重溫那個冰冷又哀傷的故事,這使我不斷的在腦海裡想像,「真正的版本」會有多好,也決定不能錯過《雙子殺手》然而好不容易第一時間見證,我卻又得到了新的,關於李安的遺憾──就是我看了雙子殺手
Thumbnail
如果我人生有什麼關於李安的遺憾,就是沒看到120幀的未來3d版《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猶記當年在一般廳好幾刷,只為了重溫那個冰冷又哀傷的故事,這使我不斷的在腦海裡想像,「真正的版本」會有多好,也決定不能錯過《雙子殺手》然而好不容易第一時間見證,我卻又得到了新的,關於李安的遺憾──就是我看了雙子殺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