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寫於2017年,當時還是101課綱,顧炎武〈廉恥〉是30篇核心古文之一。2023年,因為區桂芝老師的「108課綱是無恥課綱」的言論,這篇文章火紅了起來。連我都好奇當年的我是怎麼上這一課了🤣🤣🤣🤣。
以下就是當年的紀錄:
顧炎武有激切的救世之心,身處國破家亡之際,親見讀書人平日只知空談心性,一旦大難來臨,少數人雖能殉死以報君王,但對大局卻毫無益處;而大部分則變節投降,令人不齒。遂揭櫫「恥」作為修身之大節,提出「行己有恥」的古訓,強調個人、國家的禍敗亂亡,皆由「無恥」導致。
一句話形容顧炎武:一生堅守正直的道德魔人
點一首歌給《廉恥》:五月天 「亂世浮生」
要上〈廉恥〉,我是有壓力的。因為這一課,講借喻和「恥」字的分析太學術;講人要有羞恥心又太八股而迂腐。要怎麼切入,才能讓這一課對學生仍然是有意義的?
我決定從自己真實的感覺當成這一課的核心。讀完〈廉恥〉,我覺得顧炎武想表達的,其實就是一種「不愧屋漏」的人格修養。
「不愧屋漏」這種字眼,雖然我自己聽了會雞皮疙瘩掉一地,在溝通上仍稍嫌咬文嚼字,於是我借用憲哥,福哥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做一個正直的好人」來當成授課的核心
【在困境之中,用選擇說明你是誰】
顧炎武以「人之不廉而至於悖禮犯義,其原皆生於無恥也」來說明無恥的影響,又引古人之言,說:「松柏後凋於歲寒,雞鳴不已於風雨」來論證擁有羞恥心的表現。
我從這兩段話來扣合「做一個正直的好人」的概念。
在沒有太多選擇和利害關係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可能都是好人。環境沒有要逼我們說出自己是誰,證明自己是誰——但在風雨中,在歲寒中,在必須選擇的兩難環境中,環境會要你說出你是誰,證明你是誰
改朝換代之際,你要堅守羞恥心,當一個正直的人,不投靠異族,還是當一個識時務的人,為了自己未竟的理想和性命,選擇投降?
在顧炎武的觀念裡,毫無疑問的答案是前者。在改朝換代之際,他決定不投靠異族,藉此說明他對廉恥的看重與實踐,說明他是一個正直的人
我問學生,那麼,你的選擇呢?
當你第一次決定做一件不夠道德的事情,例如:翹課?作弊?偷竊?時,那個內心隱隱然的良心不安!
是的,別把那個隱隱然蓋起來。而是要因為這個隱隱然,選擇不做違背良心的事。否則,良心一旦第一次被蒙蔽,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直到我們根本不覺得自己有在違背良心,甚至理所當然
【選擇遮蓋/不遮蓋良心】X【灣生回家】
良心該不該遮蓋,道德上的正確答案當是「不應該」。但有時候我們會陷入兩難。
如果投降於異姓,可以有官做,可以實踐理想,那我為什麼不能在投降的時候,短暫的不正直?之後再持續當一個正直的好人呢?
因此,雖然我告訴學生該當正直的好人,但也讓他們知道,他們有選擇權。
在上課文時剛好爆發田中實加和海倫清桃的事件。
據說田中實加(陳宣儒)讀過新豐高中,因此,大部分的學生,在事件還沒爆發出來之前,對田中實加是非常有認同感的。也參加了幾場和田中實加相關的活動。
我先給學生看了幾則和田中實加相關的報導,讓他們寫下自己的感受(因為學生本來都把田中實加視為模範,後來發現她和媒體揭露出來的形象,落差如此巨大。心裡其實是困惑的,甚至有被騙被耍的感覺)
學生大多表示:很震驚,被騙了,不知道該不該相信他之前在講座上講那些話等等等
接著我問他們,田中實加為什麼要說謊?捏造身世和賣假畫
學生後來得出的結論是:他太想凸顯灣生這群人,太想讓他們獲得關注了。以致於她覺得,捏造自己是灣生後代,比較有賣點;畫多賣一點,就有多一點錢拍片
我又問學生,為了自己的理想(凸顯灣生),中間採用缺乏廉恥,不夠正直的手段,你覺得可以嗎?有別於前兩個題問獲得的統一性回答,這題的答案開始有些分歧。有人覺得可以,有人覺得不可以
前面三個問題,是分組討論。最後一個問題,我讓學生寫在學習單上,因為想看看每個人的想法。
最後一個問題是:尼克森因水門案下台,田中實加也因身份造假,作品臨摹而使人生遭受重大危機。當你在達到目標的過程中碰到挫折時,會採取「最有效但不夠正直的解決方法」還是「正直但不見得奏效的解決方法」?嘗試說出你的決定,以及你做決定的原因。還有你可能會得到的後果
這個班的孩子,本來自律性就很強。所以我也不意外他們大多選擇「正直但不見得奏效的方法」。但原因倒是滿多種的。有人是不想「以謊圓謊」;有人是覺得「即使失敗也會從中成長」:有人覺得「夢想的路,跑得快不重要,跑得完就好」
看情況派的學生,大概的意思就是「我願意正直,但別逼我」,看在眼裡也算是警惕吧。別一味地給孩子太多不合理的環境。這樣再正直的人都會被搞瘋XD
我沒有記錄到這類學生的作品。但確實是有學生這麼覺得的。在我的想法中,這不見得絕對是錯的。只是會請他們以田中實加,海倫清桃或尼克森為鑑,做好心理準備,要是翻船了,後果是自己能承擔的嗎?
畢竟這社會上,或是我們內心的自覺上, 總還是期待正直的
因為很怕廉恥上不好,所以在備課過程的前中後,還是看了很多資料。大多是有關於中國儒學和知識份子的討論,有三個訊息或多或少被我引用到『廉恥』的課程中
如果說「廉恥」是在談知識份子如何要求自己,那麼「什麼是真正的知識份子」,就是談知識份子如何對待他人
我告訴學生,一個人如果失去悲憫,失去感受他人喜怒哀樂的能力,他即使再正直也沒有溫度。對於田中實加,對於海倫清桃,我們如果只是訕笑,那就太冷血了。同樣的,對於孔乙己,若我們只是訕笑,那我們跟小說中那些酒客,其實沒太大的差別(我從這個延伸進入的孔乙己的教學)
(原始的影片已經不見了,所以改放文字版紀錄)
宋鴻兵和羅胖的討論有個共通點,那就是,知識份子的價值,應該來自於「內在自我提升的動力」我很喜歡這個觀點,我覺得拿這個來告訴學生『發自內心的正直』或是『追求你的天賦』都很適合當然,要帶入孔乙己也很適合~~
(尊嚴來自自己本身,而非外在的價值觀)廉恥和孔乙己,其實說到底都是講知識份子。兩者之中可以嫁接的地方還不少。這是今年上課,把這兩課連在一起上,一種意想不到的收穫
----------------------
時隔五年看自己的文章,發現我這一課的側重點並不是文本脈絡的梳理,而是談「知識份子的樣態」。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廉恥〉也是在這個主題之下的一篇素材而已,並沒有「非上不可」的理由,但有值得拿出來讀一讀的價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