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2-7歲秒聽話,日本最強幼兒園老師的神奇溝通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到7歲,孩子秒聽話--日本最強幼兒園老師的神奇溝通術》,作者T老師,超過14年的幼兒園老師經驗,2013年開始經營YT,已超過40萬訂閱,長期在社群媒體分享育兒樂趣以及與孩子相處的方法等。以下是筆者認為比較有理的書摘節錄:

小孩出門拖拖拉拉,怎麼辦?

1.在門口貼剪票口的圖,比賽誰先用(自製的)通行卡通關!(但我覺得小孩有可能會太著急要贏而事情沒做完整,或漏東漏西。)

2.在放鞋的地方貼上停車貼紙,孩子就不會亂丟囉。(或是貼圓圓貼紙就行)

3.讓孩子幫媽媽挑選衣服,再幫自己挑選衣服,建立節奏。(幫媽挑衣服可以做為誘因,但前提是媽自己不太挑而且時間不趕)

4.用實況轉播的方式(媽媽現在要放某東西…),提醒孩子跟著做。(這個同步動作可以學習)

帶孩子整理的難題,如何解?

1.講出已收好的數量,詢問孩子收幾個了,鼓勵孩子。

2.一項一項的收,而不是一口氣全收,可以用接力的方式更有趣。(這個我覺得有趣可以試試)

3.用「要留下哪些玩具」,而非「收哪些起來」,就會一目瞭然。(這個我有實行,很有效)

4.把「希望孩子做的事」和「理由」分開,不必告知「會遲到」之類的理由,而是告訴他「現在要做什麼事」。(確實用理由來催沒什麼效果,他不在乎)

孩子不吃飯怎麼辦?

1.改變上菜順序,先上蔬菜,爸媽說「請用沙拉」。

2.知道食材烹調前的樣子,增加嘗試意願。(這個平日就要學習囉)

3.打造「試吃專區」,爸媽當店員,不知不覺把飯吃光。(爸媽有點累但應該有效,小孩喜歡角色扮演)

睡覺與賴床的難題

1.給予「只要早起就會有好事」的期望,孩子就會樂意起床。(這個最近實驗,真的有效)

規矩的難題

1.把目標變成遊戲,例如洗手一次可以得到一張100元(假的),或是用玩遊戲來習慣牙刷。

2.保持安靜很困難,那就說「我們來當大象吧(大聲說)」或「我們現在是螞蟻(小聲說)」,會更具象化。

3.孩子很開心容易一直跑,在家裡時就要教他「停」的概念,以免到馬路上會亂跑。

4.發現孩子說謊,只是說「是這樣嗎?」而不是直接拆穿,讓他自行察覺「大人已知他說謊」,從而不再說謊,而不是畏懼被罵而不說謊。

其他難題

1.使用「電話遊戲」,假裝在打電話給孩子,可以誘使孩子多開口。

2.陪媽媽做菜,一次使用五感。

3.孩子五歲後,才會主動開口找朋友玩,在那之前一個人玩都是正常的。

4.發生衝突時,先聽聽雙方的說法,不要急著斷定加害者被害者。

5.不要斥責孩子不打招呼,跟孩子說「我們用老師聽不見的聲音說早好嗎?」再鼓勵孩子。

6.說「媽媽有話跟你說」孩子會更專心聽。

7.與其說「看,車子來了」,不如用聽覺讓孩子學會注意:「你有沒有聽到車子的聲音」

8.了解「重複敘述也是一種充份溝通」。

9.孩子在外有不安或傷心事,只要在家感到被愛,在外就會努力。

10.不是制止孩子,而是找出原因,協助孩子化解好奇心。

11.孩子吵陪玩,就抱抱他。

12.觸摸孩子前必定先告知他,例如幫他擦鼻涕。

13.哭泣是因為無法清楚表達,我們要幫孩子說出來。

【心得】

有些討厭小孩的人會說:「不喜歡不成熟的個體」。是沒錯,誰不喜歡跟成熟的人相處?大家都喜歡跟個性穩定、不會亂發脾氣、能用言語溝通、充滿正能量的對象在一起,最好是這個人比自己成熟穩定。但那個「成熟的人」為什麼就有責任要忍受比較不成熟的我們?就因為他成熟,所以會忍受嗎?

我認為,是先忍受了那些「不成熟的個體」,自己才會成為成熟的人。對象是同事朋友也好,家人也好、小孩也好,都會有一些或許多待改進的地方。能夠忍受這些人,或是培養這些人,或是陪伴這些人,本身就有了不起的地方。

本書幫助我們這些不夠成熟的父母,能夠理解陪伴小孩,自己也會在過程中,逐漸變得成熟。


avatar-img
42會員
50內容數
陶淵明詩:「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這是大自然孕育生命的美麗景象。我們在孩子的心裡撒種、澆灌,而神使其生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牧野的活水苗圃 的其他內容
《愛的教育》是義大利四年級小學生從1881年十月到次年七月的十個月日記,裡面有許多溫暖、啟發人心的小故事。雖然不是小學生,但大人讀了也覺得有一股暖流。 《掃煙囪的孩子》 一個全身烏漆嘛黑的孩子蹲在地上啜泣,因為他幫一戶人家掃煙囪後,賺到的30個銅幣不見了,他不知道如何回去見老闆。路過的小學女
《在愛裡無懼》是愛+好醫師 黃瑽寧醫師的重磅之作,著重於孩子的科學教養方式。在此之前我也讀過他的《從現在開始,帶孩子遠離過敏》,裡面用科學的方式破解許多錯誤的觀念,受益良多。以下是抄錄重點分享: 童年創傷導致慢性病與精神病的高機率 書中提到,童年創傷經驗的數據,高與低,將大幅影響成年之後的身心疾
「沒有問題兒童,只有問題餐桌。」 韓國SBS電視台拍攝紀錄片《餐桌上的奇蹟》,得到結論「餐桌教育才是人生最初,最棒,也是最長久的教室。 以下是我閱讀後,摘錄的10個一定要和孩子共餐談話的理由: 1.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哥倫比亞大學的藥物濫用研究單位CASA,一直在尋找保護孩子們的方法。他
《愛的教育》是義大利四年級小學生從1881年十月到次年七月的十個月日記,裡面有許多溫暖、啟發人心的小故事。雖然不是小學生,但大人讀了也覺得有一股暖流。 《掃煙囪的孩子》 一個全身烏漆嘛黑的孩子蹲在地上啜泣,因為他幫一戶人家掃煙囪後,賺到的30個銅幣不見了,他不知道如何回去見老闆。路過的小學女
《在愛裡無懼》是愛+好醫師 黃瑽寧醫師的重磅之作,著重於孩子的科學教養方式。在此之前我也讀過他的《從現在開始,帶孩子遠離過敏》,裡面用科學的方式破解許多錯誤的觀念,受益良多。以下是抄錄重點分享: 童年創傷導致慢性病與精神病的高機率 書中提到,童年創傷經驗的數據,高與低,將大幅影響成年之後的身心疾
「沒有問題兒童,只有問題餐桌。」 韓國SBS電視台拍攝紀錄片《餐桌上的奇蹟》,得到結論「餐桌教育才是人生最初,最棒,也是最長久的教室。 以下是我閱讀後,摘錄的10個一定要和孩子共餐談話的理由: 1.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哥倫比亞大學的藥物濫用研究單位CASA,一直在尋找保護孩子們的方法。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認識海君老師對小語的特殊教育教學方法,如何幫助小語突破認字與書寫的困難,以及發現其豐富的創造力與想像力。特殊教育不僅需要專業知識與耐心,更需要創意和靈活性。這篇文章看見了教育的深遠影響和無限可能。
Thumbnail
孩子學習說話的過程充滿奇妙,而學習第二語言也是一個挑戰。本文探討如何教養孩子學習說話與英語的關鍵,並分享心得及方法。
Thumbnail
為什麼你的孩子不聽你的話 現代人教育孩子時,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對話。通過對話,家長可以有效地影響孩子的一生。
Thumbnail
孩子動作慢吞吞除了催促他『動作快一點!』之外我們還可以怎麼說呢?作者是曾田照子,她被稱為是『養育孩子時,哪些話不該說的專家』,本身育有三個孩子,也出版過很多教育系列的書籍,這本書裡的情境都很生活化,是一本易懂好讀的書,也是一本很推薦新手父母可以收藏的書喔!
Thumbnail
  兒童工作是為了累積技能及生活經驗,整合運用。簡單的事情重複一直做,能夠培養專注力,堅持孩子每天的作息表,持之以恆,能夠培養次序感。要請孩子做甚麼事情要先告知,孩子做甚麼事情也先告知成人,能善用規則制定。溫和對待孩子的錯誤,若孩子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會錯,會養成安逸的性格。孩子不是不夠好
Thumbnail
  台灣家長一般在遇到孩子鬧情緒時,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是命令孩子「三秒鐘停止哭泣」。然而,三秒鐘之後情緒真的就這樣憑空消失了嗎?在還沒弄清楚產生情緒的前因後果前,貿然壓抑孩子的情緒,將使其缺少練習處理自己負面情緒的機會。並間接告訴孩子,不允許他擁有自己「獨立的意志」。導致日後需要花更長的時間
Thumbnail
當帶著年幼的孩子外出用餐時,他們充滿好奇與活力,很難保持安靜。用嚴肅的命令無法達到效果,可以採取遊戲的方式,讓孩子保持安靜,提升親子關係。本文分享帶女兒外出用餐的經驗與方法。
Thumbnail
在兩個孩子的童言童語中,透過引導,讓孩子們理解了將不好聽的話「倒出去」的比喻,幽默地解釋了言語的處理方式。也反思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對於他人言語的反應。這篇育兒生活雜記不僅幽默有趣,而且富有啟發性,值得您細細品味。
Thumbnail
孩子吃飯總是虎頭蛇尾,最後只好由我這個老媽子一口一口餵進他們的嘴,可是心中實在很不願意,動手拿湯匙挖飯、放進嘴裡,這是手部精細動作的訓練,所以為了要讓他們全程自己吃飯,也是費煞腦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認識海君老師對小語的特殊教育教學方法,如何幫助小語突破認字與書寫的困難,以及發現其豐富的創造力與想像力。特殊教育不僅需要專業知識與耐心,更需要創意和靈活性。這篇文章看見了教育的深遠影響和無限可能。
Thumbnail
孩子學習說話的過程充滿奇妙,而學習第二語言也是一個挑戰。本文探討如何教養孩子學習說話與英語的關鍵,並分享心得及方法。
Thumbnail
為什麼你的孩子不聽你的話 現代人教育孩子時,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對話。通過對話,家長可以有效地影響孩子的一生。
Thumbnail
孩子動作慢吞吞除了催促他『動作快一點!』之外我們還可以怎麼說呢?作者是曾田照子,她被稱為是『養育孩子時,哪些話不該說的專家』,本身育有三個孩子,也出版過很多教育系列的書籍,這本書裡的情境都很生活化,是一本易懂好讀的書,也是一本很推薦新手父母可以收藏的書喔!
Thumbnail
  兒童工作是為了累積技能及生活經驗,整合運用。簡單的事情重複一直做,能夠培養專注力,堅持孩子每天的作息表,持之以恆,能夠培養次序感。要請孩子做甚麼事情要先告知,孩子做甚麼事情也先告知成人,能善用規則制定。溫和對待孩子的錯誤,若孩子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會錯,會養成安逸的性格。孩子不是不夠好
Thumbnail
  台灣家長一般在遇到孩子鬧情緒時,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是命令孩子「三秒鐘停止哭泣」。然而,三秒鐘之後情緒真的就這樣憑空消失了嗎?在還沒弄清楚產生情緒的前因後果前,貿然壓抑孩子的情緒,將使其缺少練習處理自己負面情緒的機會。並間接告訴孩子,不允許他擁有自己「獨立的意志」。導致日後需要花更長的時間
Thumbnail
當帶著年幼的孩子外出用餐時,他們充滿好奇與活力,很難保持安靜。用嚴肅的命令無法達到效果,可以採取遊戲的方式,讓孩子保持安靜,提升親子關係。本文分享帶女兒外出用餐的經驗與方法。
Thumbnail
在兩個孩子的童言童語中,透過引導,讓孩子們理解了將不好聽的話「倒出去」的比喻,幽默地解釋了言語的處理方式。也反思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對於他人言語的反應。這篇育兒生活雜記不僅幽默有趣,而且富有啟發性,值得您細細品味。
Thumbnail
孩子吃飯總是虎頭蛇尾,最後只好由我這個老媽子一口一口餵進他們的嘴,可是心中實在很不願意,動手拿湯匙挖飯、放進嘴裡,這是手部精細動作的訓練,所以為了要讓他們全程自己吃飯,也是費煞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