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提問的力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Marshall Goldsmith提出使用「積極提問」的方,可以透過誘發機制進而改變我們自己的行為。例如,我有位朋友正在戒除甜食,消極提問的方式是:「我今天是否沒有吃甜食?」而積極提問的方式則是問自己:「我今天是否盡最大的努力來避免吃甜食?」詢問的方式不同,產生的力量也不一樣。

為了瞭解積極提問是否真的對人們有幫助,Goldsmith展開了對照研究。

第一個研究,他將研究對象分成三個不同的組別。

第一組是對照組,不進行任何訓練,只是在其他組訓練的前後,詢問受試者有關快樂、意義、建構積極人際關係以及投入程度(engagement)的問題。

第二組接受了兩小時有關「投入工作和家庭」的訓練後,連續十天每天跟進詢問以下的「消極問題」:

你今天快樂嗎?

你今天過得有意義嗎?

你今天與他人的人際關係怎麼樣?

你今天對工作和生活的投入程度如何?

第三組接受了兩小時同樣的訓練,連續十天每天跟進詢問以下的「積極問題」:

你今天是否盡最大努力追求快樂了?

你今天是否盡最大努力尋求人生意義了?

你今天是否盡最大努力構建良好人際關係了?

你今天是否盡最大努力全身心投入工作和生活了?

兩週時間結束時,讓這三組人分別對自己的快樂、意義、人際關係和投入程度的改善情況評分。

對照組變化不大,就跟多數的比較實驗一樣,因為沒有做任何特別的事情。「消極問題」組在四個方面都有積極的改善,但「積極問題」組在每一方面的改善驚人:積極問題給受訓員工帶來的改善是消極問題的兩倍!儘管每天跟進詢問兩種問題都比不跟進詢問(對照組)的效果好,但只要對跟進問題的措辭加以優化成積極問題,專注在個人可以控制的事情,就有很大不同。

會產生這樣的結果,Goldsmith 說明其理論基礎為:積極問題能讓受訪者更專注於他們能做些什麼來改變世界,而不是這個世界能給他們提供什麼幫助。

第二個研究,研究對象是參加Goldsmith領導力講座的人,學員們連續十天回答以下6個積極問題,這些問題是他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其他文獻中能讓員工感到投入的因素,所進行設計的:

1.我今天是否盡最大努力去設定明確目標了

2.我今天是否盡最大努力去實現我的目標了

3.我今天是否盡最大努力尋求人生意義了

4.我今天是否盡最大努力追求快樂了

5.我今天是否盡最大努力構建良好人際關係了

6.我今天是否盡最大努力全身心投入工作和生活了?

Goldsmith 對2537人進行了79次研究,結果非常令人振奮:

37%的研究對象表示說在所有六方面都有改善。

65%的研究對象至少在四方面有所改善。

89%的研究對象至少有一方面有所改善。

11%的研究對象各方面都沒有改變。

0.4%的研究對象至少有一方面出現了惡化。

從上述兩個研究結果,我們可以看出「積極提問」的威力,但我認為另一個讓積極提問產生效果的理由是「每日提問」,每天都對自己「靈魂拷問」一次,透過重複的反思,就可以產生正向積極的力量!

圖片來源:https://www.thoughtco.com/control-and-experimental-group-differences-606113

圖片來源:https://www.thoughtco.com/control-and-experimental-group-differences-60611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oger學長的沙龍
25會員
442內容數
Roger學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本篇文章探討《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負面消費經驗數位療法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評論中同時表達情緒和理性思考時,能更快從負面體驗中恢復,並提高再次購買意願。文章闡述了研究方法、發現及其對個人與企業的啟示,並提供了反思。
Thumbnail
2025/04/21
本篇文章探討《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關於負面消費經驗數位療法的研究。研究發現,當消費者在評論中同時表達情緒和理性思考時,能更快從負面體驗中恢復,並提高再次購買意願。文章闡述了研究方法、發現及其對個人與企業的啟示,並提供了反思。
Thumbnail
2025/04/08
本文深入探討美國人對財富分配的理想與現實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研究發現,無論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如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期待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模式,但同時也普遍低估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程度。這項研究不僅對社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啟示,也為組織管理和個人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Thumbnail
2025/04/08
本文深入探討美國人對財富分配的理想與現實認知之間的巨大差距。研究發現,無論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如何,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期待更平等的財富分配模式,但同時也普遍低估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程度。這項研究不僅對社會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啟示,也為組織管理和個人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Thumbnail
2025/04/02
在數位時代,我們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數字資訊。從產品的蛋白質含量、電池續航力,到顧客評價的星等,數字無所不在。有趣的是,這些數字可以用兩種方式呈現:阿拉伯數字(如「5」)或是用英文單字(如「five」或中文的「五」)。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實際上可能對消費者的判斷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最近,田納西
Thumbnail
2025/04/02
在數位時代,我們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數字資訊。從產品的蛋白質含量、電池續航力,到顧客評價的星等,數字無所不在。有趣的是,這些數字可以用兩種方式呈現:阿拉伯數字(如「5」)或是用英文單字(如「five」或中文的「五」)。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差異,實際上可能對消費者的判斷和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最近,田納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Marshall Goldsmith提出使用「積極提問」的方,可以透過誘發機制進而改變我們自己的行為。例如,我有位朋友正在戒除甜食,消極提問的方式是:「我今天是否沒有吃甜食?」而積極提問的方式則是問自己:「我今天是否盡最大的努力來避免吃甜食?」詢問的方式不同,產生的力量也不一樣。 為了瞭解積極提問
Thumbnail
Marshall Goldsmith提出使用「積極提問」的方,可以透過誘發機制進而改變我們自己的行為。例如,我有位朋友正在戒除甜食,消極提問的方式是:「我今天是否沒有吃甜食?」而積極提問的方式則是問自己:「我今天是否盡最大的努力來避免吃甜食?」詢問的方式不同,產生的力量也不一樣。 為了瞭解積極提問
Thumbnail
問更好的問題,獲得更棒的答案
Thumbnail
問更好的問題,獲得更棒的答案
Thumbnail
工作一段時間的人,大多會體認到提問的重要性。我想對吧?​問對一個好問題,往往比答案本身更有價值;特別是在組織或團體中,也許別人能給出自己沒想到的好答案。但是,為什麼提問的能力不容易養成?
Thumbnail
工作一段時間的人,大多會體認到提問的重要性。我想對吧?​問對一個好問題,往往比答案本身更有價值;特別是在組織或團體中,也許別人能給出自己沒想到的好答案。但是,為什麼提問的能力不容易養成?
Thumbnail
我們每天都會面對內心的爭鬥,一方面渴望立即得到滿足,另一方面則追求更高的目標和價值。抵抗誘惑、克服拖延以及堅持挑戰都需要意志力。但我們對於意志力的認知可能有所錯誤。 突破性的研究揭示了科學的策略,可以透過每日的微小調整來增強自我控制力。透過理解意志力的真正運作方式,我們可以訓練我們的大腦和思維
Thumbnail
我們每天都會面對內心的爭鬥,一方面渴望立即得到滿足,另一方面則追求更高的目標和價值。抵抗誘惑、克服拖延以及堅持挑戰都需要意志力。但我們對於意志力的認知可能有所錯誤。 突破性的研究揭示了科學的策略,可以透過每日的微小調整來增強自我控制力。透過理解意志力的真正運作方式,我們可以訓練我們的大腦和思維
Thumbnail
每個人都是人生路上的追尋者。想要過更好的生活,我們自然會對生命提出疑問,並尋找答案。 你知道如何提問題嗎?學會提出好問題,就能心想事成。 因為你提問的品質,決定了答案的品質,問好問題才能益發接近想要追尋的目標。 那麼,到底什麼是好的問題? 我們將提問簡單分成兩種:分別是「帶給你力量的提問」以及「削弱
Thumbnail
每個人都是人生路上的追尋者。想要過更好的生活,我們自然會對生命提出疑問,並尋找答案。 你知道如何提問題嗎?學會提出好問題,就能心想事成。 因為你提問的品質,決定了答案的品質,問好問題才能益發接近想要追尋的目標。 那麼,到底什麼是好的問題? 我們將提問簡單分成兩種:分別是「帶給你力量的提問」以及「削弱
Thumbnail
▍ 為什麼你需要具備提問力? 如果透過提問的過程,可以: 1. 為企劃帶來創新的效益 2. 跳脫框架進行跨域整合 3. 引導與了解對方的回應 4. 激發觀點促進溝通理解 利人又利己,不學嗎? 那該如何問一個好問題呢? ▍ 如何問好問題? 一、提問者心態 提問(Ask):帶著真誠的態度進行提問。
Thumbnail
▍ 為什麼你需要具備提問力? 如果透過提問的過程,可以: 1. 為企劃帶來創新的效益 2. 跳脫框架進行跨域整合 3. 引導與了解對方的回應 4. 激發觀點促進溝通理解 利人又利己,不學嗎? 那該如何問一個好問題呢? ▍ 如何問好問題? 一、提問者心態 提問(Ask):帶著真誠的態度進行提問。
Thumbnail
開會後才發現重要的問題沒想到?在公司向同事請教問題卻常碰一鼻子灰?不妨看看 18 刷暢銷書《精準寫作》作者洪震宇老師再度出擊的《精準提問》,學會意識問題、構思好問題,以及如何在看似閒聊中的情境中獲得對方的好回應。
Thumbnail
開會後才發現重要的問題沒想到?在公司向同事請教問題卻常碰一鼻子灰?不妨看看 18 刷暢銷書《精準寫作》作者洪震宇老師再度出擊的《精準提問》,學會意識問題、構思好問題,以及如何在看似閒聊中的情境中獲得對方的好回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