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教練幫忙

2023/12/2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透過詢問「積極問題」,例如「我今天是否盡最大的努力避免吃甜食?」,加上「每日提問」,對於「積極問題」的執行狀況給予0-10的分數,Marshall Goldsmith給了我們一道有效改變自己的處方。在設定好屬於自己的積極問題之後,Goldsmith 建議初期要找一個人每天向他回報你的分數,並堅持每日執行,這個人就是你的教練。

這位教練像是個裁判,他的任務除了計分之外,還會在我們犯規時候吹哨,例如要求我們解釋連續幾天低分的原因。教練就是一個有效的跟進機制,就像學校教官一樣,定期檢查我們做得好不好。當我們知道有人在監督時,效率就會更高。

而對我們自己而言,每天把自己的分數報告給一個「教練」,成了每天對承諾的檢驗,當自己知道將要接受檢驗時,Goldsmith 說我們會更加堅忍頑強。教練可以在我們制訂改變計劃之後,提醒我們光靠自覺是不行的。也會在我們提出藉口時,判斷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毫無說服力的。

這就如何到健身房時,要聘請教練一樣,通常我們一開始上健身房會充滿熱忱,腦海中形塑自己健身之後的身形。但隨著時間流逝,我們發現身體的變化好像不如預期,再加上一開始的新鮮感已經退卻,此時就會開始有藉口讓自己沒有規律的上健身房,最後無疾而終。但如果這個過程中有了教練的介入,情況就不一樣了,我們必須按時到場,因為教練在等我們,不管去不去,我們都要付錢。

但通常我們會抗拒教練的指導,就我自己而言,我心裡也是很掙扎。Goldsmith指出,我們抗拒教練指導的原因之一,是我們對隱私的保護,有些事情不想與他人分享。特別是作為一個「體面人」,作為搭檔或父母,坦白自己有所不足,坦承並為每天的個人失敗(沒有達成)負責,是有心理障礙的。Goldsmith說:與其把我們的某些缺點像洗衣店的衣服一樣公開晾出來,我們寧可不改正,繼續掩藏它們。

抗拒教練的另一個原因,Goldsmith認為,是因為成功人士的自負:我們自認為我們完全可以靠自己完成任何事。坦白講,我也陷入這一點原因之中,我總是在考慮,是否我自己對自己評分即可,我應該有足夠的自制力來保持每日提問。但仔細一想,由別人來負責詢問,跟自己問自己,中間的壓力還是有所差別,我承認,對我自己而言,由別人來每天對我提問,我感受到的壓力會比較大,也比較可能完成想要改變的行為。

我決定,在這幾天,好好的思考一下每日提問的問題,並選擇一個適當的人來擔任我的「教練」,每天對我提出積極問題,讓自己可以逐步變得更好。

圖片來源:https://www.samadhicoaching.com/en/coaching/why/

圖片來源:https://www.samadhicoaching.com/en/coaching/why/



8會員
17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