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西班牙金童盧比歐(Ricky Rubio)宣布「退休」。
之所以把退休打上引號,有兩個原因。
其一,盧比歐是NBA職業籃球選手,他的職涯賽道跟我們不一樣,1990年出生的盧比歐,宣布退休年齡是34歲。
其二,盧比歐的退休原因讓人感傷。他自述,自己有心理健康的問題,無法繼續在職(球)場撐下去:「7月30日是我一生中最艱難的夜晚之一,我的思緒陷入黑暗。我似乎預料到我會走向上這條路,但從未想過自己會失控。翌日,我決定結束我的職業生涯。」
至於是甚麼樣的心理健康問題,盧比歐並沒有多說,只提到基於對家人與隱私的尊重,暫時隱而不宣,日後時機成熟,再與大家分享。
讓我們快速掃描一下盧比歐。昔日被譽為西班牙金童,球技、顏值兼具,2011-2012從歐洲轉戰籃球最高殿堂NBA,時年22歲。
張愛玲說過:成名要趁早。從這個標準來看,盧比歐算是達標。但職涯長長久久,更多的考驗是在成名之後。
當時選他的球隊是積弱不振的明尼蘇達灰狼隊,帥氣年輕的盧比歐被當作票房明星,也被期待是戰績救世主。但轉戰最高強度職場的盧比歐離完美期待還有一段距離,也不時被媒體拿放大鏡檢視,儘管灰狼隊仍放話對盧比歐的看好不變,但商場就是商場,感情隨時會變質,盧比歐在2017年被灰狼交易出去。
此後,盧比歐像是NBA的浪人,每一隊待的時間都不長,從當年臉上猶有稚氣的籃球金童淪為可有可無的球隊配菜。
我們不知道盧比歐的心理健康問題是否與近幾年的狀況有關,從早年的表現不如期待,再到近幾年的身價、評價急速貶值,平心而論,任何人遇到這種職場急速升降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並不叫人意外。
NBA職場講究絢爛一時,誰也不知道能花開多久,所以天價高薪是必然,等於把一般人的職涯長度提前折現到有限的當打之年。這是在商言商的合理。
轉換到一般職場,也有類似情形。對某些資方來說,給高薪不是問題,反正我要搾取的是勞方最多汁的那段黃金時期,榨乾了就銀貨兩訖,互不相欠。反之,如果你待的是比較日式終身雇傭制文化,或是公部門的鐵飯碗,那就是隨著年資慢慢加薪往上爬的媳婦熬成婆模式。兩者的「交易邏輯」完全不同。
重點不在於誰好誰壞,而是你究竟如何選擇。畢竟遊戲規則都寫得很清楚,自己一味求穩,又羨慕別人高薪暴衝,天底下很難有這麼好的事。
企業經營,或許外人不容易一窺究竟,但企業文化卻不難打聽。
有些人,特別是年輕人找我提供求職、轉職建議時,我大多會提醒:「先了解你自己,再把八字合的公司篩選出來。」如果你只想狠狠大幹一票,可以忍受且戰且走,那就別待在講究論資排輩的企業裡,因為那會讓你覺得浪費時間、浪費生命。反之,如果你無法承受被提早退休的風險,有各種理由讓你想穩定度日(例如上有老母、下有小孩,而且還背了二十年房貸),那就別把自己往狼性公司的虎口裡送。
八字合不合很重要,帥如金城武、美如林志玲,如果彼此個性不合,一切白搭。每家公司營運背後都有他們的價值,求職者也是,彼此價值能夠契合,才不至於誤會一場。但太多人對職場成就的評價太過單一,太容易把薪水與頭銜高低簡化為唯一價值。
一個朋友說過:「我們這行沒在講人才培育的,都是重賞換勇夫,高薪不見得代表你多有成就,只是把隨時陣亡的安家費算進去而已。」
至於心理健康的問題,可能是自己的敏感線隨著年紀長出來了,發現周遭愈來愈多的職場人出現類似困擾。
借用魯比歐的例子,潛力無法兌現為實力、成名太早的偶包詛咒、職場的過度叢林競爭文化,都是太常見的誘發源。換言之,在職場上走過「盧比歐之路」的人,應該不在少數,也存在相當黑數。我曾碰過台灣的旅美職棒選手郭泓志,他的傷病史總讓他每每登上了舞台後又黯然退下,談到那段起起伏伏的艱辛「復健」歷程,除了尋求身體狀況的復原外,也包括了心理諮商的重建。
人在江湖混,哪有不受傷的道理?但我們對於職場能力的秤斤論兩,經常環繞著學經歷、技術、年齡等外顯因素打轉,卻很容易忽略或避而不談「心理素質」。
人感冒都會需要休息吃藥,怎可能心理「永保安康」?
真正重要的是,不要被一場病就打倒。願意坦誠自己心理健康出了問題的人,反而是值得慶幸的,因為願意求助的人,才有可能得到解答。諱疾忌醫,只是讓自己持續累積到臨界點,然後給旁人一個天大的surprise而已。
一個因疫情而職場失意的朋友,日前不好意思地說,他現在有在看身心科醫生吃藥。我回:「就當作去醫美。現在去醫美的人,不會遮遮掩掩,根本不怕別人知道。他們醫美,讓自己看得開心,你去看身心科醫生,也是希望讓自己日後變回開心,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