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群媒體FB、IG轉發政治新聞,是不會讓支持者增加的,讓Science文章告訴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聽完百靈果找呱吉來討論2024總統大選後,就很好奇Ken所提到的科學文章是哪一篇,最後才知道這是一篇由多位大學教授 Science 的文章,文章連結如下:


Reshares on social media amplify political news but do not detectably affect beliefs or opinions

https://www.science.org/doi/full/10.1126/science.add8424


另外Ken應該是在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的官方網站上聽的新聞,聆聽時間大概短短十分鐘,並且有英文逐字稿,想練習英聽可以去:


Can a social media post change public opinion? Researchers weigh in

https://www.npr.org/2023/12/05/1217437167/can-a-social-media-post-change-public-opinion-researchers-weigh-in


剩下想看中文總結的,請繼續看下去


論文主旨是什麼?

這項研究探討了社交媒體上轉發內容對政治新聞消費的影響,發現轉發內容雖然增加了政治新聞的參與度,但並未對政治信仰或觀點產生顯著影響


文章五大重點

  1. 研究探討了社交媒體上轉發內容對政治新聞消費的影響,發現轉發內容雖然增加了政治新聞的參與度,但並未對政治信仰或觀點產生顯著影響。
  2. 研究結果顯示,去除社交媒體上的轉發內容會顯著減少用戶接觸到的政治新聞數量,包括來自不可信來源的內容,並降低了整體點擊和反應數,以及黨派新聞點擊。
  3. 然而,去除轉發內容對政治極化或個人政治態度的影響並不明顯,並且對政治態度或行為沒有顯著影響。
  4. 研究還發現去除轉發內容並沒有對政治極化或政治態度產生顯著影響,但在樣本中降低了新聞知識。
  5. 這份研究提供了有關社交媒體轉發內容對政治新聞和個人態度的深入洞察,但其結論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探討。


這項研究的主要發現是什麼?

這項研究的主要發現是,通過在Facebook上將一組隨機選定的美國用戶分配到不包含任何轉發內容的頁面,研究發現去除轉發內容顯著減少用戶接觸到的政治新聞數量,包括來自不可信來源的內容,並降低了整體點擊和反應數,以及黨派新聞點擊。


然而,這一處理對政治極化或個人政治態度的影響並不明顯。總體而言,去除轉發內容對用戶的政治態度或行為沒有顯著影響。此外,研究還發現去除轉發內容並沒有對政治極化或政治態度產生顯著影響,但在樣本中降低了新聞知識。然而,由於研究對象主要是2020年美國選舉期間的用戶,研究結果的泛化性受到限制。


在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去除社交媒體上轉發的內容對用戶有什麼影響?

在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研究發現去除社交媒體上轉發的內容對用戶產生了一些影響。具體來說,去除轉發內容顯著減少了用戶接觸到的政治新聞數量,包括來自不可信來源的內容,並降低了整體點擊和反應數,以及黨派新聞點擊。


然而,這一處理對政治極化或個人政治態度的影響並不明顯。總體而言,去除轉發內容對用戶的政治態度或行為沒有顯著影響。此外,研究還發現去除轉發內容並沒有對政治極化或政治態度產生顯著影響,但在樣本中降低了新聞知識。然而,由於研究對象主要是2020年美國選舉期間的用戶,研究結果的泛化性受到限制。


總結

總的來說,社交媒體帖文似乎對改變政治觀點的效果有限,而參與性的互動更容易影響個人觀點。此外,社交媒體的循環性互動可能使人更加堅定自己的立場,同時降低對持不同意見者的同理心。


我個人觀點

之前聽過一個說法,政論節目就是一種政治A片,從電視收視率跟網路上政論節目點播率就可以知道台灣人超愛看政論節目(A片)。基本上就一一種刺激自己產生腦內啡的一種方式。

我會建議選舉已經告一段落了,如果想讓自己清淨平穩一點,相關訊息或是相關社群媒體就少看一點吧!你會發現世界上還有很多美好的事情需要你的關注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也歡迎大家多多贊助我,支持我的創作

我是凱文馬拉穆,我們下次見

我的贊助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凱文馬拉穆の 雪橇犬星球
39.8K會員
515內容數
本專題將探討科技在投資領域的應用。我們將介紹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和自動化投資工具,並解釋如何利用這些技術來優化投資策略和增加投資回報。透過了解智能投資的趨勢和方法,讀者可以更加精準地進行投資決策,提升投資效率和成果。我們也會介紹不同的投資工具和策略,解釋風險與回報的關係,並提供基本的投資原則和技巧。
2025/04/19
揭開新聞業「客觀中立」的迷思!科學證明人類無法完全消除偏見,記者亦然。本文深入探討認知偏見如何影響報導,剖析為何假裝客觀中立損害公眾信任,並提出媒體識讀與透明化的重要性。立即閱讀,了解如何培養批判性思維,辨別資訊背後的真相!
Thumbnail
2025/04/19
揭開新聞業「客觀中立」的迷思!科學證明人類無法完全消除偏見,記者亦然。本文深入探討認知偏見如何影響報導,剖析為何假裝客觀中立損害公眾信任,並提出媒體識讀與透明化的重要性。立即閱讀,了解如何培養批判性思維,辨別資訊背後的真相!
Thumbnail
2025/03/05
探索現代男性在教育、職場和家庭中的困境:為何男孩學業落後?男性薪資停滯、父親角色淡化背後的原因是什麼?這篇文章從男性視角剖析女性進步對社會的影響,強調真正的性別平等不僅是女性的解放,也包括幫助男性適應新時代。透過數據和解決方案,帶你深入理解這場時代變遷中的性別挑戰。
Thumbnail
2025/03/05
探索現代男性在教育、職場和家庭中的困境:為何男孩學業落後?男性薪資停滯、父親角色淡化背後的原因是什麼?這篇文章從男性視角剖析女性進步對社會的影響,強調真正的性別平等不僅是女性的解放,也包括幫助男性適應新時代。透過數據和解決方案,帶你深入理解這場時代變遷中的性別挑戰。
Thumbnail
2025/02/18
華人喪禮中,長孫與大孫誰該捧靈位常引發疑問。本文釐清長孫(長子之子)與大孫(輩分最大孫子)的差異,並說明在閩南、客家地區,大孫因傳統文化(尊長重於嫡系、兄友弟恭)及家族治理模式,有時地位比長孫重要,捧靈位也可能由大孫擔任。最終,選擇誰捧靈位需考慮家族傳統、地區習俗及實際情況,並提前溝通避免爭執。
Thumbnail
2025/02/18
華人喪禮中,長孫與大孫誰該捧靈位常引發疑問。本文釐清長孫(長子之子)與大孫(輩分最大孫子)的差異,並說明在閩南、客家地區,大孫因傳統文化(尊長重於嫡系、兄友弟恭)及家族治理模式,有時地位比長孫重要,捧靈位也可能由大孫擔任。最終,選擇誰捧靈位需考慮家族傳統、地區習俗及實際情況,並提前溝通避免爭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重貼標籤、縮小問題、擴大解決方案,動起來,過你想要的人生
Thumbnail
重貼標籤、縮小問題、擴大解決方案,動起來,過你想要的人生
Thumbnail
對不感興趣的推薦,不要有任何反應,必須練習無視的任它來去。 敬一杯,自由的難能可貴,一切的並非理所當然!
Thumbnail
對不感興趣的推薦,不要有任何反應,必須練習無視的任它來去。 敬一杯,自由的難能可貴,一切的並非理所當然!
Thumbnail
溝通、談判的目的,不是「獲勝」,是取得共識。懂得多的人,反而需要負擔更多的溝通成本。
Thumbnail
溝通、談判的目的,不是「獲勝」,是取得共識。懂得多的人,反而需要負擔更多的溝通成本。
Thumbnail
你想看見什麼內容,取決於什麼? 很可能都是一種行銷,很可能只是想要洗腦, 你不接受的,慢慢都是可以接受的,因為「這些內容」, 將內化成你的認知。 所以,你認為自己僅僅片面瀏覽,就是個明智的人嗎? 你以為自己有選擇權? 你以為自己很自由? 你以為自己可以判斷是非嗎? 很抱歉,你不行。 當資料大量灌
Thumbnail
你想看見什麼內容,取決於什麼? 很可能都是一種行銷,很可能只是想要洗腦, 你不接受的,慢慢都是可以接受的,因為「這些內容」, 將內化成你的認知。 所以,你認為自己僅僅片面瀏覽,就是個明智的人嗎? 你以為自己有選擇權? 你以為自己很自由? 你以為自己可以判斷是非嗎? 很抱歉,你不行。 當資料大量灌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我們關注的議題分為兩種,稱之為“關注圈”和“影響圈”,前者是只能狗吠火車於大事無補,後者是自己能掌控的或者是自己能調整精進的,希望大家都能將注意力集中在“影響圈”上。 本文除了關注三篇新聞外,也分享筆者如何借此機會調整自身“影響圈”。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我們關注的議題分為兩種,稱之為“關注圈”和“影響圈”,前者是只能狗吠火車於大事無補,後者是自己能掌控的或者是自己能調整精進的,希望大家都能將注意力集中在“影響圈”上。 本文除了關注三篇新聞外,也分享筆者如何借此機會調整自身“影響圈”。
Thumbnail
內在修行好,外在會自然自動匹配的。
Thumbnail
內在修行好,外在會自然自動匹配的。
Thumbnail
透過這些人演繹的生活知道社會規則很無趣,也沒有讓有所遵循的人過出思考自己是什麼的生活。
Thumbnail
透過這些人演繹的生活知道社會規則很無趣,也沒有讓有所遵循的人過出思考自己是什麼的生活。
Thumbnail
這是一篇討論人際關係,生活觀念和健康觀唸的文章,反饋社會擁有的不足和問題。作者從不同角度提出了一個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並指出許多存在的問題需要關注和思考。
Thumbnail
這是一篇討論人際關係,生活觀念和健康觀唸的文章,反饋社會擁有的不足和問題。作者從不同角度提出了一個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並指出許多存在的問題需要關注和思考。
Thumbnail
社群媒體上的帖文是否能改變公眾觀點?一項由美國各地一群學者進行的研究顯示,改變他人政治觀點的可能性極低。即便對使用者的社交媒體體驗進行了各種介入,包括改變演算法、轉發數量、以及觀看異議觀點的方式,結果顯示對政治立場的影響微乎其微。大量點贊和轉發對於改變觀點的影響不顯著。
Thumbnail
社群媒體上的帖文是否能改變公眾觀點?一項由美國各地一群學者進行的研究顯示,改變他人政治觀點的可能性極低。即便對使用者的社交媒體體驗進行了各種介入,包括改變演算法、轉發數量、以及觀看異議觀點的方式,結果顯示對政治立場的影響微乎其微。大量點贊和轉發對於改變觀點的影響不顯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