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 W. James《一個人的療癒-真正的放下,是你不介意再度提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這本書某天在圖書館拿預約書的時候在架上意外帶回家閱讀的,但覺得內容不錯,讀完決定這個月就寫這本好了。

整本書以自我療癒為主軸,介紹了關於療癒沒有幫助的方法,接著重新詮釋了關於原諒意義和對自己的益處,猶如作者在書中所說-我們不斷的學習如何「獲得」,卻往往對「失去」一無所知。所以書的後半段教導讀者如何面對自己的失落和使用一些方式得到療癒。

作者幾個對於療癒悲傷沒有幫助的方式,例如,不要難過、找東西來取代失去的、獨自傷心、讓時間撫平傷痛、為別人堅強起來和保持忙碌。以上這些方式是用壓抑、逃避或是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來面對失落。但,唯有你願意花時間和你的悲傷共處,好好的面對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才能平實的看待讓你失落的事件,走過低谷。

以下是幾個讓我感到印象深刻的想法

一、區分「永遠忘不掉」和「永遠走不出來」

「永遠忘不掉」和「永遠走不出來」並不一樣,「永遠走不出來」是有害的想法,會讓傷心人的心永遠處於破碎狀態,容不下任何療癒的因子。

二、「時間會治癒一切傷痕」的謬論

「時間會治癒一切傷痕」大概是造成心痛的最大原因,遠勝於其他錯誤觀念。可怕的是,這個觀念完全不正確,卻代代相傳。如果處理的是我們身上的病痛,一定不會有人說:「只要過段時間就會好。」好比說有人將手弄斷了,你不會跟他說:「時間會治癒你的手,只要過段時間就會好。」他受傷的手必須好好包紮、固定、復健,才會痊癒、再度運用自如,同樣的,情緒上的心痛也該這麼處理,而不是靜等時間過去。

三、我需要為負面情緒負百分之一的責任

一旦我們把自己的負面情緒百分之百歸咎於其他人或其他事件所造成,我們等於要他們負責終結我們的負面情緒。為了協助你破除「我百分之百是受害者」的慣性想法,我們要請你接納一個新的想法:我之所以有這種感受,我要負百分之一的責任。一把小小的鑰匙就能打開一扇大大的門,小小的百分之一責任當然也可以打開你的腦袋、打開你的心,幫助你踏上療癒之路。

四、原諒和寬恕並不相等

原諒是大家最不懂的概念之一。大多數人似乎認為「原諒」(forgive)就是「寬恕」(condone),根據《韋氏字典》(Merriam-Webster's Tenth Collegiate Dictionary)的定義,就可看出問題所在:

原諒:停止(對冒犯者)感到怨恨。

寬恕:將傷害化成小事、無害、不重要了。

五、原諒是為了讓自己解脫,是為了找回自己的幸福感,與對方/點關係都沒有。

我很喜歡作者對於原諒的剖析,也直指了面對失落事件每個人並不是毫無選擇需要被痛苦主宰的觀點,自己有百分之一可以做些事的觀點,讓人有前進的動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療癒之森
2會員
14內容數
13年兒童心理工作經驗分享和與森林療癒有關的內容
療癒之森的其他內容
2024/11/22
《廚房裡的偽魚販》是林楷倫最新的作品,探討餐廳中的人事物及各種議題。此書不僅是對餐廳生活的描寫,更是一段職人生活的引人思考之旅。
Thumbnail
2024/11/22
《廚房裡的偽魚販》是林楷倫最新的作品,探討餐廳中的人事物及各種議題。此書不僅是對餐廳生活的描寫,更是一段職人生活的引人思考之旅。
Thumbnail
2024/03/15
本文介紹瑞典人比恩約的故事,他曾擔任跨國企業的財務長,但在追求快樂的過程中決定出家修行。長達十幾年的修行生活後,回歸社會的他面對憂鬱症和漸凍症的挑戰,並以幽默親切的語調分享他的人生智慧。書中探討了親密關係、自我關愛和人生的不確定性,讓讀者在生活中找到心靈的安頓。此書適合各個人生階段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2024/03/15
本文介紹瑞典人比恩約的故事,他曾擔任跨國企業的財務長,但在追求快樂的過程中決定出家修行。長達十幾年的修行生活後,回歸社會的他面對憂鬱症和漸凍症的挑戰,並以幽默親切的語調分享他的人生智慧。書中探討了親密關係、自我關愛和人生的不確定性,讓讀者在生活中找到心靈的安頓。此書適合各個人生階段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2024/02/27
魏明毅心理師的第二本作品結合了心理學和人類學的視角,深入探討在實務現場中遇到的個案與社會議題。書中描述了校長對安置學生的偏見及精神科診斷的去脈絡化問題,突顯了社會不平等對孩子們生活的影響。魏明毅的經驗分享和思考,引發讀者對心理健康和社會工作的反思與重視。
Thumbnail
2024/02/27
魏明毅心理師的第二本作品結合了心理學和人類學的視角,深入探討在實務現場中遇到的個案與社會議題。書中描述了校長對安置學生的偏見及精神科診斷的去脈絡化問題,突顯了社會不平等對孩子們生活的影響。魏明毅的經驗分享和思考,引發讀者對心理健康和社會工作的反思與重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是一本療癒自我、也是一本人際關係自救指南。如果你有被周遭複雜的關係:親子、伴侶、朋友、工作夥伴、社群連結搞到筋疲力盡過,曾沉浸在悲傷、憤怒,或是對說出真話、拒絕別人感到內疚過,讀這本會非常有共鳴。
Thumbnail
這是一本療癒自我、也是一本人際關係自救指南。如果你有被周遭複雜的關係:親子、伴侶、朋友、工作夥伴、社群連結搞到筋疲力盡過,曾沉浸在悲傷、憤怒,或是對說出真話、拒絕別人感到內疚過,讀這本會非常有共鳴。
Thumbnail
本書主要談論關於「放下」的生活智慧,拋開無謂的執著和擔憂,讓你在面對工作或人際關係,可以淡泊一點,活出自在愉快的人生。
Thumbnail
本書主要談論關於「放下」的生活智慧,拋開無謂的執著和擔憂,讓你在面對工作或人際關係,可以淡泊一點,活出自在愉快的人生。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內在療癒原力:13個自我療癒創傷的技巧,擺脫情緒動盪,實現內心自由 Healing Is the New High: A Guide to Overcoming Emotional Turmoil and Finding Freedom》 ✍️作者:維克斯.金 原文作者:Vex Ki
Thumbnail
《內在療癒原力:13個自我療癒創傷的技巧,擺脫情緒動盪,實現內心自由 Healing Is the New High: A Guide to Overcoming Emotional Turmoil and Finding Freedom》 ✍️作者:維克斯.金 原文作者:Vex Ki
Thumbnail
許多人因長時間的負面情緒,陷入低潮不知如何是好,或是突然被情緒淹沒。《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透過作者在心理諮商實務工作的案例,以對話形式表達出來,帶領讀者重新認識情緒。這本書以情緒變化三角形為基礎概念,透過「覺察」重新自我理解,找回內在安穩的力量。
Thumbnail
許多人因長時間的負面情緒,陷入低潮不知如何是好,或是突然被情緒淹沒。《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透過作者在心理諮商實務工作的案例,以對話形式表達出來,帶領讀者重新認識情緒。這本書以情緒變化三角形為基礎概念,透過「覺察」重新自我理解,找回內在安穩的力量。
Thumbnail
對於不愉快的經驗,我們很自然地會想要擺脫、去除或希望它趕快過去甚至消失,然而,當你願意真實地面對自己的處境和需求時,加上適當的情感釋放,你會得到最大的療癒,因為這種行動會在情感、心理和心靈層面上帶來深刻的轉變和助益 人們經常會遇到各種情緒和處境,有些可能是挑戰性的,有些可能是令人困擾的,當我們
Thumbnail
對於不愉快的經驗,我們很自然地會想要擺脫、去除或希望它趕快過去甚至消失,然而,當你願意真實地面對自己的處境和需求時,加上適當的情感釋放,你會得到最大的療癒,因為這種行動會在情感、心理和心靈層面上帶來深刻的轉變和助益 人們經常會遇到各種情緒和處境,有些可能是挑戰性的,有些可能是令人困擾的,當我們
Thumbnail
這篇文章圍繞一本探討自我療癒的書籍,分析了現今人們對於面對失落的誤解與常見的療癒誤區。作者強調原諒的真正意義、時間無法治癒傷痛的謬論,以及每個人對於自己情緒的部分責任。文章為讀者提供了一些實用的方法與思考,幫助他們更健康地面對悲傷,走出低谷,找到內心的平靜。
Thumbnail
這篇文章圍繞一本探討自我療癒的書籍,分析了現今人們對於面對失落的誤解與常見的療癒誤區。作者強調原諒的真正意義、時間無法治癒傷痛的謬論,以及每個人對於自己情緒的部分責任。文章為讀者提供了一些實用的方法與思考,幫助他們更健康地面對悲傷,走出低谷,找到內心的平靜。
Thumbnail
約翰.詹姆斯以及羅素.傅裡曼分享瞭如何正確地面對和療癒傷心的過程。他們提到了人們在面對失落時的常見做法和觀念,以及如何從中療癒自己。透過練習七次的聚會,分享關係圖,寫療癒完成信,可以幫助自己走出失落。這本書對所有想要療癒自己內心的人都具有很大的幫助。
Thumbnail
約翰.詹姆斯以及羅素.傅裡曼分享瞭如何正確地面對和療癒傷心的過程。他們提到了人們在面對失落時的常見做法和觀念,以及如何從中療癒自己。透過練習七次的聚會,分享關係圖,寫療癒完成信,可以幫助自己走出失落。這本書對所有想要療癒自己內心的人都具有很大的幫助。
Thumbnail
"熟悉回家的路,就可以隨時回家",這句話說明了情緒療癒不可能保證我們往後的生活都一帆風順,但可以確信,我們在療癒過後,再次遭遇負面情緒時,可以更容易地面對和處理它們,而不至於被風浪摧毀或淹沒 因為,在療癒過程中,我們學會了認識並處理自己的情緒,理解它們的起因和影響,透過健康的方式來處理負面情緒
Thumbnail
"熟悉回家的路,就可以隨時回家",這句話說明了情緒療癒不可能保證我們往後的生活都一帆風順,但可以確信,我們在療癒過後,再次遭遇負面情緒時,可以更容易地面對和處理它們,而不至於被風浪摧毀或淹沒 因為,在療癒過程中,我們學會了認識並處理自己的情緒,理解它們的起因和影響,透過健康的方式來處理負面情緒
Thumbnail
★快速撥開情緒烏雲,遠離內耗迴圈!
Thumbnail
★快速撥開情緒烏雲,遠離內耗迴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