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楷倫《廚房裡的偽魚販》餐廳中的職人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廚房裡的偽魚販

林楷倫的上一本書《偽魚販指南》講的是市場的故事,這本《廚房裡的偽魚販》講的是餐廳的故事,林楷倫這本不在市場賣魚,開始交魚給得到米其林的幾間fine dining餐廳,雖然都是透過魚與世界連結,但於是書寫的內容並不相同。林楷倫依然用精準的文字,亦講職人生活,亦講人生,而透過他通透的觀察,帶我們一瞥餐廳裡的人事物。

書中有一篇〈Be a Man〉,特別引人深思,講述廚房裡的女性角色。最近看Netflix的《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時,看到「港點女王」初登場那冷靜甚至有些冷酷的表情,令人感到些許不適,但隨著節目推進,她的話語揭示了真相:在男性主導的廚房中,女性要生存下來,必須具備堅韌不拔的精神。林楷倫的這篇文章也正是聚焦在廚房中的性別議題,包括黃色笑話、身體界限、以及男女廚師之間微妙的互動。這些描寫讓人感受到在職場中,性別差異如何塑造了每個人的處境與反應,令人印象深刻。

書中談到作者身為「偽魚販」的身份,處在上游廠商與下游餐廳之間的為難處境。他說

「我們都知道不該剝削任何人,我們都知道這世界應該公平。只是,我們仍然不能溫柔,我們深怕溫柔之後,會傷害自己。」

這段文字深刻地反映出現實中的掙扎與矛盾,也觸動了許多人的心弦。無論是在職場還是生活中,我們或許都曾經像林楷倫一樣,徘徊於理想與現實之間,不知如何取捨。感謝他用書寫,將這份掙扎具象化,也讓讀者得以在其中找到共鳴與安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療癒之森
2會員
14內容數
13年兒童心理工作經驗分享和與森林療癒有關的內容
療癒之森的其他內容
2024/03/15
本文介紹瑞典人比恩約的故事,他曾擔任跨國企業的財務長,但在追求快樂的過程中決定出家修行。長達十幾年的修行生活後,回歸社會的他面對憂鬱症和漸凍症的挑戰,並以幽默親切的語調分享他的人生智慧。書中探討了親密關係、自我關愛和人生的不確定性,讓讀者在生活中找到心靈的安頓。此書適合各個人生階段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2024/03/15
本文介紹瑞典人比恩約的故事,他曾擔任跨國企業的財務長,但在追求快樂的過程中決定出家修行。長達十幾年的修行生活後,回歸社會的他面對憂鬱症和漸凍症的挑戰,並以幽默親切的語調分享他的人生智慧。書中探討了親密關係、自我關愛和人生的不確定性,讓讀者在生活中找到心靈的安頓。此書適合各個人生階段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2024/02/27
這篇文章圍繞一本探討自我療癒的書籍,分析了現今人們對於面對失落的誤解與常見的療癒誤區。作者強調原諒的真正意義、時間無法治癒傷痛的謬論,以及每個人對於自己情緒的部分責任。文章為讀者提供了一些實用的方法與思考,幫助他們更健康地面對悲傷,走出低谷,找到內心的平靜。
Thumbnail
2024/02/27
這篇文章圍繞一本探討自我療癒的書籍,分析了現今人們對於面對失落的誤解與常見的療癒誤區。作者強調原諒的真正意義、時間無法治癒傷痛的謬論,以及每個人對於自己情緒的部分責任。文章為讀者提供了一些實用的方法與思考,幫助他們更健康地面對悲傷,走出低谷,找到內心的平靜。
Thumbnail
2024/02/27
魏明毅心理師的第二本作品結合了心理學和人類學的視角,深入探討在實務現場中遇到的個案與社會議題。書中描述了校長對安置學生的偏見及精神科診斷的去脈絡化問題,突顯了社會不平等對孩子們生活的影響。魏明毅的經驗分享和思考,引發讀者對心理健康和社會工作的反思與重視。
Thumbnail
2024/02/27
魏明毅心理師的第二本作品結合了心理學和人類學的視角,深入探討在實務現場中遇到的個案與社會議題。書中描述了校長對安置學生的偏見及精神科診斷的去脈絡化問題,突顯了社會不平等對孩子們生活的影響。魏明毅的經驗分享和思考,引發讀者對心理健康和社會工作的反思與重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感動很肉感,金錢很骨感。 當一公斤魚肉差十元五元,我會被拋棄。」 假設若分成三部曲,作者 #林楷倫 的第一本書《#偽魚販指南》像是自我介紹,讓讀者去認識為了繼承家業、為了幫父親還債、唸到了交大最後還是回來賣魚的自己,還有他賣魚的甘苦談(那個魚之占卜篇可能作者常常被嘴,但我覺得很有趣。),以及藉
Thumbnail
「感動很肉感,金錢很骨感。 當一公斤魚肉差十元五元,我會被拋棄。」 假設若分成三部曲,作者 #林楷倫 的第一本書《#偽魚販指南》像是自我介紹,讓讀者去認識為了繼承家業、為了幫父親還債、唸到了交大最後還是回來賣魚的自己,還有他賣魚的甘苦談(那個魚之占卜篇可能作者常常被嘴,但我覺得很有趣。),以及藉
Thumbnail
最近台灣出版界掀起一股「職人書寫」的風潮,像是林立青的《做工的人》、袁非的《手槍女王》、大師兄的《你好,我是接體員》,都是根植於自身職人的經驗,所寫出的寫實之作。這樣的風潮,來自於台灣社會對於「深度看見台灣」的需求越來越高…
Thumbnail
最近台灣出版界掀起一股「職人書寫」的風潮,像是林立青的《做工的人》、袁非的《手槍女王》、大師兄的《你好,我是接體員》,都是根植於自身職人的經驗,所寫出的寫實之作。這樣的風潮,來自於台灣社會對於「深度看見台灣」的需求越來越高…
Thumbnail
天未亮的魚市,是千百盞燈照出的世界,潮濕,氣味紛雜,難辨魚臭。
Thumbnail
天未亮的魚市,是千百盞燈照出的世界,潮濕,氣味紛雜,難辨魚臭。
Thumbnail
我以為洗去身上的魚味,穿上怎樣的服裝,又能變成怎樣的人。但作為魚販,是黏著在皮膚上的魚鱗,沒有感覺便嵌在那,覺得癢的時候想拔下那些魚鱗,才發現體膚已經有不一樣的顏色了。
Thumbnail
我以為洗去身上的魚味,穿上怎樣的服裝,又能變成怎樣的人。但作為魚販,是黏著在皮膚上的魚鱗,沒有感覺便嵌在那,覺得癢的時候想拔下那些魚鱗,才發現體膚已經有不一樣的顏色了。
Thumbnail
我們的身份標籤,慣養了生活形態。 一言一行脫離不了那個認知。一點一滴散發不了那股味道。 我們的行業,是一代接著一代,從出生那天起,命中注定承接了祖先走過的那條路。
Thumbnail
我們的身份標籤,慣養了生活形態。 一言一行脫離不了那個認知。一點一滴散發不了那股味道。 我們的行業,是一代接著一代,從出生那天起,命中注定承接了祖先走過的那條路。
Thumbnail
作家林楷倫的散文集《偽魚販指南》與短篇小說集《雪卡毒》讀後感
Thumbnail
作家林楷倫的散文集《偽魚販指南》與短篇小說集《雪卡毒》讀後感
Thumbnail
同時具有作家及魚販兩種身分的林楷倫,在書中這樣說。相當諷刺,卻也無法反駁。 認識台灣魚種的人,很少;了解台灣魚販工作模樣的人,更少。但今天,一位紮紮實實做了二十年以上魚販的人,以他自己的人生故事,和被認為是台灣文壇前段班的文筆,讓我們有這個用最低成本,一窺魚販生活的寶貴機會。
Thumbnail
同時具有作家及魚販兩種身分的林楷倫,在書中這樣說。相當諷刺,卻也無法反駁。 認識台灣魚種的人,很少;了解台灣魚販工作模樣的人,更少。但今天,一位紮紮實實做了二十年以上魚販的人,以他自己的人生故事,和被認為是台灣文壇前段班的文筆,讓我們有這個用最低成本,一窺魚販生活的寶貴機會。
Thumbnail
我是先喜歡聽林楷倫說話,再到喜歡他這個人,最後才是文字的。 我永遠忘不了那位在談話性節目中講述自己父親好賭並且流露無奈之情的年輕作家,他信誓旦旦地說要與父親切割,決定不再心軟,但當主持人問道以後父親若是生病了,會照顧他嗎?他點點頭說還是要照顧,沒辦法拋下父親不管。 這位操著流利台語的年輕作家便是林楷
Thumbnail
我是先喜歡聽林楷倫說話,再到喜歡他這個人,最後才是文字的。 我永遠忘不了那位在談話性節目中講述自己父親好賭並且流露無奈之情的年輕作家,他信誓旦旦地說要與父親切割,決定不再心軟,但當主持人問道以後父親若是生病了,會照顧他嗎?他點點頭說還是要照顧,沒辦法拋下父親不管。 這位操著流利台語的年輕作家便是林楷
Thumbnail
不是沒有能力從事其他行業,但種種的現實還是將作者林楷倫逼入了稱不上「雄心壯志」的魚販一途,雜揉著魚販觀察日記、產業內幕,還有一些生命意義與家庭書寫,《偽魚販指南》不僅僅是一本職人書寫散文集,同時也是關於社會的反思,及一個人最深層的人生體悟。
Thumbnail
不是沒有能力從事其他行業,但種種的現實還是將作者林楷倫逼入了稱不上「雄心壯志」的魚販一途,雜揉著魚販觀察日記、產業內幕,還有一些生命意義與家庭書寫,《偽魚販指南》不僅僅是一本職人書寫散文集,同時也是關於社會的反思,及一個人最深層的人生體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