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溝通】我在乎你的在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上週我在商業思維學院分享30分鐘講座,主題為「職場晉升攻略:跨部門高效溝通術」,會後收到許多朋友來信詢問他面臨的跨部門溝通議題,這讓我回想起自己在職場上遇到情境,當時怎麼想?內心上演哪些小劇場?後來如何突破找到解方?

我希望透過「職場溝通」系列主題文章分享想法和觀察給更多朋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我在乎你的在乎」的心態建立。

換位思考的道理可能人人都懂,實際上怎麼做更客觀到位?我想從行銷學STP分析切入,有效掌握客群輪廓,找出你與對方的共通點,縮短心理上的距離。

  • S指Segmentation 細分市場
  • T指的是Targeting 選定目標客群
  • P指的是Positioning 在目標客群心中置入自家服務及產品,也就是市場定位


在跨部門溝通時,可能會存在本位主義的疑慮,因此我將跨部門同事視為內部客戶,以合作對象為溝通核心,透過「跨部門合作需求九宮格」,進行用戶輪廓及需求研究,以以下八步驟幫助你搜集資訊,幫助你在溝通上更順遂,在此也提供示範案例分享給大家。


raw-image


(一)他的關鍵目標

第一項是關鍵目標,也就是他的績效目標、任務分工,這是最大的需求跟痛點,只要你能夠幫他完成他的指標或績效考核KPI,他就願意配合你支持你。

(二)最近上級對他的要求

如果有時候績效指標、任務分工不明確的話,可以填第二項就是最近上級長官對他的要求。

(三)他的目標與我有交集

第三項是他的關鍵目標或指標中和我這邊有交集的共同點,只有找到兩個部門任務有交集才能夠判斷對方的需求和你的任務能覆蓋的範圍共同區域達成合作。

(四)我可以給他目標的協助

第四項是我針對他的目標可以實現幫忙什麼?這點像是互惠共好的想法,有時候他人的無能為力,可能是你的舉手之勞。

(五)他個人目標(除部門目標外)

第五項是他內心渴望或想達成到工作成就、個人里程碑等。

(六)職業外的個人資訊(學校、家庭、興趣、喜好)

你可能覺得奇怪,職場上為何要去了解同事的背景、家庭、興趣?投其所好、解其擔憂等往往是拉近彼此距離的方式,尤其職場上除了公事往來,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細節上的經營有其必要性。

例如:我曾經和一位跨部門同事共事,有陣子他常請假,也無法出席每週三專案進度會議,產出品質亮紅燈,後來我曉得他帶孩子就醫,家庭工作讓他蠟燭兩頭燒,我將此狀況反應給他主管,協調人力補位,讓成員安心照顧家庭,也避免專案交期延宕。

(七)他在意的關鍵字

透過關鍵字,了解你對他的印象 v.s.他對自己的認知

(八)他用什麼基準做決策

每個人判斷事情的原則和價值觀不同,透過共事機會,觀察對方在決策上是哪些模式?透過客觀數據做決策?聆聽各家觀點作決策?容易受重要人士影響做決策?


案例演練:如何運用「跨部門溝通需求九宮格」

1.情境:客戶提出需求變更,臨時插單,導致行銷部和研發部合作專案時常出現衝突。

結果:專案陷入膠著,工項執行卡關,兩敗俱傷。

raw-image



細部拆解案例跨部門衝突迴圈:我以為 v.s. 你認為

raw-image


2.如何使用「合作方需求九宮格」幫助雙方溝通更順利,示範如下:

我們從「跨部門合作需求九宮格」來盤點他的狀況,喬丹是研發部經理、他的上級是研發部副總。

(一)喬丹的關鍵目標

  • 程式開發產能
  • 穩定開發技術研發公司產品
  • 支援客戶拜訪取得訂單

(二)最近上級對喬丹的要求

  • 減少Bug數量,增加品質
  • 減少人員加班工時

(三)喬丹的目標與我有交集

  • 研發新產品,讓業務銷售
  • 提供技術諮詢建議,助業務取得訂單

(四)我可以給喬丹目標的協助

  • 協調資源(人力、專案排程)

(五)喬丹個人目標(除部門目標外)

  • 成為技術專家,獲得國際認證

(六)職業外的個人資訊(學校、家庭、興趣、喜好)

  • 喜獲麟兒,新手爸爸
  • 台大資工系畢業,專業領域超有自信
  • 喜愛戶外運動,馬拉松初心者

(七)他在意的關鍵字

  • 技術專家
  • 有意義的工作

(八)他用什麼基準做決策

  • 感知價值
  • 時間成本
raw-image


3.案例解析:從「跨部門合作需求九宮格」得知喬丹是在乎產出品質、時間管理的人,在有餘裕的狀況下,樂於提供技術諮詢,因此我們肯定他在技術上的專業成就,並且幫助他協調「時間資源」。


改寫溝通對話後,你可以這麼做,獲得雙贏局面。

raw-image


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你看到有些人一出手,事情便能迎刃而解,那可不是天生滿手法寶,而是被逼出來的歷練,你過去的才能和實績,讓你坐到目前的位置,但想要坐得穩、做得踏實,你得使出幾項持續精進的能力,然後很有意識、具有節奏推進

大多數的人只要想要或是被動反應,等到事情發展才會想要因應或開始學習,然而某些議題並非經常遇到的情境,個人發展出相關能力的時間就會拉長。比方說你要參加全馬比賽,能不能毫無準備就直接上?當然可以,你會非常吃力。

比較好的做法是,先做點功課、安排鍛鍊計劃,你就會在正式比賽前,理解身體機能和呼吸配速,該如何駕輕就熟運用氣息及肌肉,幫助你達標完賽。

今天和大家分享「跨部門合作需求九宮格」事先搜集你的共事夥伴重要資訊,平日讓自己有意識的從「我在乎你的在乎」角度,來做職場溝通換位思考的練習,從客觀角度來了解團隊夥伴間的溝通共識,朝向正向發展。




  • 如果你喜歡我的創作,請幫我按愛心、追蹤+訂閱。
  • 歡迎按以下連結贊助抖內我,給予我更多創作動力:贊助連結
嗨!我是愛蜜莉 Emilie,15年業界實戰經驗,10年管理職,任職於科技業、資訊業及外商,客戶群有電信、科技、零售、網路、FMCG、公部門等。演講、課程、講座、工作坊,商務洽詢請聯繫:switch.life.studio@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24年是一個關鍵的年,不論對於企業還是個人。受到媒光燈關注的科技案例,包含高齡化、少子化、缺工、人工智慧、ESG、新科技、永續經營等,深深地影響到了我們的生活。此外,針對僱主品牌,以及面試和入職過程中的體驗進行分享。
一家企業會升空還是墜毀?將企業營運方式比喻成商用飛機,對非商管背景的人來說是相當貼切且容易理解的概念!
甲辰立春,我完成講師生涯新的里程碑,一場6小時課程體驗,結束後五日內進行全面性覆盤,分享3點反思心得,啟動下一步行動方案。 1.反饋萃取: 這幾天我一直反覆檢視當日教學錄影檔、學員回饋和專家點評,透過影音圖像文字化逐一拆解分析、檢討並記錄自己做得不錯及需改善、可優化的地方,包含教材內容、口語
每個人所在的時區及配速不同,人生終點站卻是相同,以終局視角看待自己的人生,你希望遇到怎樣的人,就去成為那樣的人?思考終點站的記憶是名聲、財富還是助人恩澤;同時探討外在成就與內在成就的關係,提出實踐內在成就的方法,以及征服與臣服的不同觀點。
OKR (Object Key Result)是一套目標管理工具,Google、IBM、Intel 等科技大廠導入使用而竄紅,但為什麼我用起來卡卡?
本篇主要專訪交通部觀光署署長周永暉,以中央觀光主管機關角度,展望未來,他指明接軌國際ESG潮流,如何展現台灣旅遊新面貌「綠色旅遊與永續旅遊」,關鍵在發展景區永續經濟,跨域整合區域旅遊特色,結合各部會及各縣市政府、國家風景區、觀光圈、產業聯盟、當地組織與民間業者等,攜手各界一同把台灣觀光推向世界。
2024年是一個關鍵的年,不論對於企業還是個人。受到媒光燈關注的科技案例,包含高齡化、少子化、缺工、人工智慧、ESG、新科技、永續經營等,深深地影響到了我們的生活。此外,針對僱主品牌,以及面試和入職過程中的體驗進行分享。
一家企業會升空還是墜毀?將企業營運方式比喻成商用飛機,對非商管背景的人來說是相當貼切且容易理解的概念!
甲辰立春,我完成講師生涯新的里程碑,一場6小時課程體驗,結束後五日內進行全面性覆盤,分享3點反思心得,啟動下一步行動方案。 1.反饋萃取: 這幾天我一直反覆檢視當日教學錄影檔、學員回饋和專家點評,透過影音圖像文字化逐一拆解分析、檢討並記錄自己做得不錯及需改善、可優化的地方,包含教材內容、口語
每個人所在的時區及配速不同,人生終點站卻是相同,以終局視角看待自己的人生,你希望遇到怎樣的人,就去成為那樣的人?思考終點站的記憶是名聲、財富還是助人恩澤;同時探討外在成就與內在成就的關係,提出實踐內在成就的方法,以及征服與臣服的不同觀點。
OKR (Object Key Result)是一套目標管理工具,Google、IBM、Intel 等科技大廠導入使用而竄紅,但為什麼我用起來卡卡?
本篇主要專訪交通部觀光署署長周永暉,以中央觀光主管機關角度,展望未來,他指明接軌國際ESG潮流,如何展現台灣旅遊新面貌「綠色旅遊與永續旅遊」,關鍵在發展景區永續經濟,跨域整合區域旅遊特色,結合各部會及各縣市政府、國家風景區、觀光圈、產業聯盟、當地組織與民間業者等,攜手各界一同把台灣觀光推向世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問人並獲得解惑、方法,日後答謝,以上看似簡單的三步驟,是縮短自己與貴人間的距離感的極佳自然方式
Thumbnail
溝通是職場成功的重要關鍵,但並非只有說出自己的想法。要建立有效的溝通技巧,我們需要學會理解他人的需求以及他們如何接受信息。這篇文章帶來了一個項目經理的案例,通過他的自我學習和實踐,讓我們看到了有效溝通的重要性。建議大家努力提升溝通能力,學會說、是聽、學會理解,這樣我們就能在職場上達到真正的有效溝通。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你的職涯諮詢夥伴,今天要跟大家談談的議題是「如何增進職場中的溝通技巧」。在職場中,溝通是我們建立良好人際關係、解決問題以及達成目標的重要工具。現在就讓我們透過一個案例來了解如何具體操作吧。 假設我們的主角是一位新手經理人李先生。他在工作職場中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部門內的溝通狀
Thumbnail
在現今職場環境中,溝通技巧被視為職業成功的關鍵。無論是團隊協作、項目管理,還是客戶溝通,有效的溝通都能夠顯著提升工作效率,並建立穩固的人際關係。然而,許多人在職場溝通中遇到挑戰,如誤解、衝突,甚至是合作障礙。因此,掌握職場溝通的技巧變得尤為重要。本文將深入探討有效溝通的5大秘訣,
Thumbnail
這本書是前同事送我的~當時其實很多同事都在跟我提及關於我工作態度需要調整。
Thumbnail
探討職場上不可忽視的情緒勞務,以及將公司內部人員當作客戶看待的職場心態。 幫助大家在職場中提升工作效率和滿意度,並建立穩固的人際網絡。
Thumbnail
你是個很會溝通的人嗎? 相信很多人說是 那你的溝通有效嗎? 相信回答是的人沒這麼多的 而今天我想針對自認很會溝通的人 他們的溝通為什麼有時沒有用 來做個小小的探討 ​ 當你已經有一些溝通的經驗 你或許會為所有溝通做好準備 做好所有沙盤推演 誰問你什麼問題 你要怎麼回答
不只是主管階級,基本上連資深員工,也較疼愛、願意提拔「積極、熱愛回報」的新人、下屬,會更願意釋出資源跟機會給這樣的人
Thumbnail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你在聚會上想要跟大家聊天,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只能發出一些無聊的聲音;或者你在工作上想要表達自己的意見,卻不小心得罪了同事或老闆,讓自己陷入困境;或者你在跟朋友或家人溝通時,卻因為一句話引起了爭吵或冷戰,讓彼此的關係變得緊張。人活著,就會有對話,因此溝通是不可或缺的社交行為
問人並獲得解惑、方法,日後答謝,以上看似簡單的三步驟,是縮短自己與貴人間的距離感的極佳自然方式
Thumbnail
溝通是職場成功的重要關鍵,但並非只有說出自己的想法。要建立有效的溝通技巧,我們需要學會理解他人的需求以及他們如何接受信息。這篇文章帶來了一個項目經理的案例,通過他的自我學習和實踐,讓我們看到了有效溝通的重要性。建議大家努力提升溝通能力,學會說、是聽、學會理解,這樣我們就能在職場上達到真正的有效溝通。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你的職涯諮詢夥伴,今天要跟大家談談的議題是「如何增進職場中的溝通技巧」。在職場中,溝通是我們建立良好人際關係、解決問題以及達成目標的重要工具。現在就讓我們透過一個案例來了解如何具體操作吧。 假設我們的主角是一位新手經理人李先生。他在工作職場中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部門內的溝通狀
Thumbnail
在現今職場環境中,溝通技巧被視為職業成功的關鍵。無論是團隊協作、項目管理,還是客戶溝通,有效的溝通都能夠顯著提升工作效率,並建立穩固的人際關係。然而,許多人在職場溝通中遇到挑戰,如誤解、衝突,甚至是合作障礙。因此,掌握職場溝通的技巧變得尤為重要。本文將深入探討有效溝通的5大秘訣,
Thumbnail
這本書是前同事送我的~當時其實很多同事都在跟我提及關於我工作態度需要調整。
Thumbnail
探討職場上不可忽視的情緒勞務,以及將公司內部人員當作客戶看待的職場心態。 幫助大家在職場中提升工作效率和滿意度,並建立穩固的人際網絡。
Thumbnail
你是個很會溝通的人嗎? 相信很多人說是 那你的溝通有效嗎? 相信回答是的人沒這麼多的 而今天我想針對自認很會溝通的人 他們的溝通為什麼有時沒有用 來做個小小的探討 ​ 當你已經有一些溝通的經驗 你或許會為所有溝通做好準備 做好所有沙盤推演 誰問你什麼問題 你要怎麼回答
不只是主管階級,基本上連資深員工,也較疼愛、願意提拔「積極、熱愛回報」的新人、下屬,會更願意釋出資源跟機會給這樣的人
Thumbnail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你在聚會上想要跟大家聊天,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只能發出一些無聊的聲音;或者你在工作上想要表達自己的意見,卻不小心得罪了同事或老闆,讓自己陷入困境;或者你在跟朋友或家人溝通時,卻因為一句話引起了爭吵或冷戰,讓彼此的關係變得緊張。人活著,就會有對話,因此溝通是不可或缺的社交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