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溝通】我在乎你的在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上週我在商業思維學院分享30分鐘講座,主題為「職場晉升攻略:跨部門高效溝通術」,會後收到許多朋友來信詢問他面臨的跨部門溝通議題,這讓我回想起自己在職場上遇到情境,當時怎麼想?內心上演哪些小劇場?後來如何突破找到解方?

我希望透過「職場溝通」系列主題文章分享想法和觀察給更多朋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我在乎你的在乎」的心態建立。

換位思考的道理可能人人都懂,實際上怎麼做更客觀到位?我想從行銷學STP分析切入,有效掌握客群輪廓,找出你與對方的共通點,縮短心理上的距離。

  • S指Segmentation 細分市場
  • T指的是Targeting 選定目標客群
  • P指的是Positioning 在目標客群心中置入自家服務及產品,也就是市場定位


在跨部門溝通時,可能會存在本位主義的疑慮,因此我將跨部門同事視為內部客戶,以合作對象為溝通核心,透過「跨部門合作需求九宮格」,進行用戶輪廓及需求研究,以以下八步驟幫助你搜集資訊,幫助你在溝通上更順遂,在此也提供示範案例分享給大家。


raw-image


(一)他的關鍵目標

第一項是關鍵目標,也就是他的績效目標、任務分工,這是最大的需求跟痛點,只要你能夠幫他完成他的指標或績效考核KPI,他就願意配合你支持你。

(二)最近上級對他的要求

如果有時候績效指標、任務分工不明確的話,可以填第二項就是最近上級長官對他的要求。

(三)他的目標與我有交集

第三項是他的關鍵目標或指標中和我這邊有交集的共同點,只有找到兩個部門任務有交集才能夠判斷對方的需求和你的任務能覆蓋的範圍共同區域達成合作。

(四)我可以給他目標的協助

第四項是我針對他的目標可以實現幫忙什麼?這點像是互惠共好的想法,有時候他人的無能為力,可能是你的舉手之勞。

(五)他個人目標(除部門目標外)

第五項是他內心渴望或想達成到工作成就、個人里程碑等。

(六)職業外的個人資訊(學校、家庭、興趣、喜好)

你可能覺得奇怪,職場上為何要去了解同事的背景、家庭、興趣?投其所好、解其擔憂等往往是拉近彼此距離的方式,尤其職場上除了公事往來,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細節上的經營有其必要性。

例如:我曾經和一位跨部門同事共事,有陣子他常請假,也無法出席每週三專案進度會議,產出品質亮紅燈,後來我曉得他帶孩子就醫,家庭工作讓他蠟燭兩頭燒,我將此狀況反應給他主管,協調人力補位,讓成員安心照顧家庭,也避免專案交期延宕。

(七)他在意的關鍵字

透過關鍵字,了解你對他的印象 v.s.他對自己的認知

(八)他用什麼基準做決策

每個人判斷事情的原則和價值觀不同,透過共事機會,觀察對方在決策上是哪些模式?透過客觀數據做決策?聆聽各家觀點作決策?容易受重要人士影響做決策?


案例演練:如何運用「跨部門溝通需求九宮格」

1.情境:客戶提出需求變更,臨時插單,導致行銷部和研發部合作專案時常出現衝突。

結果:專案陷入膠著,工項執行卡關,兩敗俱傷。

raw-image



細部拆解案例跨部門衝突迴圈:我以為 v.s. 你認為

raw-image


2.如何使用「合作方需求九宮格」幫助雙方溝通更順利,示範如下:

我們從「跨部門合作需求九宮格」來盤點他的狀況,喬丹是研發部經理、他的上級是研發部副總。

(一)喬丹的關鍵目標

  • 程式開發產能
  • 穩定開發技術研發公司產品
  • 支援客戶拜訪取得訂單

(二)最近上級對喬丹的要求

  • 減少Bug數量,增加品質
  • 減少人員加班工時

(三)喬丹的目標與我有交集

  • 研發新產品,讓業務銷售
  • 提供技術諮詢建議,助業務取得訂單

(四)我可以給喬丹目標的協助

  • 協調資源(人力、專案排程)

(五)喬丹個人目標(除部門目標外)

  • 成為技術專家,獲得國際認證

(六)職業外的個人資訊(學校、家庭、興趣、喜好)

  • 喜獲麟兒,新手爸爸
  • 台大資工系畢業,專業領域超有自信
  • 喜愛戶外運動,馬拉松初心者

(七)他在意的關鍵字

  • 技術專家
  • 有意義的工作

(八)他用什麼基準做決策

  • 感知價值
  • 時間成本
raw-image


3.案例解析:從「跨部門合作需求九宮格」得知喬丹是在乎產出品質、時間管理的人,在有餘裕的狀況下,樂於提供技術諮詢,因此我們肯定他在技術上的專業成就,並且幫助他協調「時間資源」。


改寫溝通對話後,你可以這麼做,獲得雙贏局面。

raw-image


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你看到有些人一出手,事情便能迎刃而解,那可不是天生滿手法寶,而是被逼出來的歷練,你過去的才能和實績,讓你坐到目前的位置,但想要坐得穩、做得踏實,你得使出幾項持續精進的能力,然後很有意識、具有節奏推進

大多數的人只要想要或是被動反應,等到事情發展才會想要因應或開始學習,然而某些議題並非經常遇到的情境,個人發展出相關能力的時間就會拉長。比方說你要參加全馬比賽,能不能毫無準備就直接上?當然可以,你會非常吃力。

比較好的做法是,先做點功課、安排鍛鍊計劃,你就會在正式比賽前,理解身體機能和呼吸配速,該如何駕輕就熟運用氣息及肌肉,幫助你達標完賽。

今天和大家分享「跨部門合作需求九宮格」事先搜集你的共事夥伴重要資訊,平日讓自己有意識的從「我在乎你的在乎」角度,來做職場溝通換位思考的練習,從客觀角度來了解團隊夥伴間的溝通共識,朝向正向發展。




  • 如果你喜歡我的創作,請幫我按愛心、追蹤+訂閱。
  • 歡迎按以下連結贊助抖內我,給予我更多創作動力:贊助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Bie Lin-avatar-img
2024/03/08
很實用的工具,用在職場可以協助他人和自己解決問題;用在其它人際關係,可以較輕鬆的相處Talk了。 感謝~
愛蜜莉的人生演算法-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08
Bie Lin 謝謝你的回饋分享,人際關係是門大學問,希望透過工具幫忙大家拿捏人我分際溝通無礙
avatar-img
愛蜜莉的人生演算法
48會員
85內容數
嗨!我是愛蜜莉 Emilie,15年業界實戰經驗,10年管理職,任職於科技業、資訊業及外商,客戶群有電信、科技、零售、網路、FMCG、公部門等。演講、課程、講座、工作坊,商務洽詢請聯繫:switch.life.studio@gmail.com
2025/04/29
在職場中,「主動性」常被視為一種職場加分項,但主管與員工對主動的理解大不相同。對主管而言,主動是觀察績效潛力的重要指標;但對年輕世代來說,過度主動往往代表風險與誤踩地雷的焦慮。這篇文章拆解雙方常見誤解的心理邏輯,並提出三個管理對策。
Thumbnail
2025/04/29
在職場中,「主動性」常被視為一種職場加分項,但主管與員工對主動的理解大不相同。對主管而言,主動是觀察績效潛力的重要指標;但對年輕世代來說,過度主動往往代表風險與誤踩地雷的焦慮。這篇文章拆解雙方常見誤解的心理邏輯,並提出三個管理對策。
Thumbnail
2025/04/10
前幾天,一位職場朋友問我:​我主管為什麼派新同仁出國出差,卻不是我?我都做了一年多,年初才剛參加國外大展回來,雖然績效不算很突出,但我一直很認真、很努力,也一直希望主管能看到我啊…我知道,那不是嫉妒,也不是抱怨,而是一種微微酸酸的失落感。​
Thumbnail
2025/04/10
前幾天,一位職場朋友問我:​我主管為什麼派新同仁出國出差,卻不是我?我都做了一年多,年初才剛參加國外大展回來,雖然績效不算很突出,但我一直很認真、很努力,也一直希望主管能看到我啊…我知道,那不是嫉妒,也不是抱怨,而是一種微微酸酸的失落感。​
Thumbnail
2025/04/09
​「你不是不夠努力,而是你太快想把問題解決了。」我一開始就依照習慣,準備好提案架構、邏輯推演、資源評估……腦袋全速運轉地想著「怎麼解題」。​但當我真正把重心放到聆聽,讓自己慢下來、讓對話多一點空白,我才發現:我們其實還沒搞清楚,他真正的困難是什麼。
Thumbnail
2025/04/09
​「你不是不夠努力,而是你太快想把問題解決了。」我一開始就依照習慣,準備好提案架構、邏輯推演、資源評估……腦袋全速運轉地想著「怎麼解題」。​但當我真正把重心放到聆聽,讓自己慢下來、讓對話多一點空白,我才發現:我們其實還沒搞清楚,他真正的困難是什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工作中遇到的情緒挑戰,以及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從會議中的情緒攻擊到自我情緒管理的反思,簡單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上的成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工作中遇到的情緒挑戰,以及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從會議中的情緒攻擊到自我情緒管理的反思,簡單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上的成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工作中如何處理與同事相處時的情緒控制問題,並提出了建立條列問題的能力和掌握事情狀況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工作中如何處理與同事相處時的情緒控制問題,並提出了建立條列問題的能力和掌握事情狀況的重要性。
Thumbnail
上午整理資料時,發現許久之前寫下的十七條工作思維,這些思維是在創業初期,領導團隊時總結出的觀點。 當時,我與一些同事在工作上的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寫下需要溝通的工作思維,並與團隊建立了共識。 透過這些思維,我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 最後,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成長來自於工作上的痛苦,
Thumbnail
上午整理資料時,發現許久之前寫下的十七條工作思維,這些思維是在創業初期,領導團隊時總結出的觀點。 當時,我與一些同事在工作上的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寫下需要溝通的工作思維,並與團隊建立了共識。 透過這些思維,我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 最後,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成長來自於工作上的痛苦,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你的職涯諮詢夥伴,今天要跟大家談談的議題是「如何增進職場中的溝通技巧」。在職場中,溝通是我們建立良好人際關係、解決問題以及達成目標的重要工具。現在就讓我們透過一個案例來了解如何具體操作吧。 假設我們的主角是一位新手經理人李先生。他在工作職場中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部門內的溝通狀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你的職涯諮詢夥伴,今天要跟大家談談的議題是「如何增進職場中的溝通技巧」。在職場中,溝通是我們建立良好人際關係、解決問題以及達成目標的重要工具。現在就讓我們透過一個案例來了解如何具體操作吧。 假設我們的主角是一位新手經理人李先生。他在工作職場中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部門內的溝通狀
Thumbnail
這本書是前同事送我的~當時其實很多同事都在跟我提及關於我工作態度需要調整。
Thumbnail
這本書是前同事送我的~當時其實很多同事都在跟我提及關於我工作態度需要調整。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相當有趣,是盤點20 項職場人最重要的軟硬技能,其中溝通能力榜上有名,如何減少溝通成本、達成高效合作、進而成功議價,或成就專案成果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會面臨到的挑戰之一。 然而,對有些人來說,最困難的並不是不知道如何開始溝通,而是常常表達的不夠具體,像我的同事H,有次曾經和主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相當有趣,是盤點20 項職場人最重要的軟硬技能,其中溝通能力榜上有名,如何減少溝通成本、達成高效合作、進而成功議價,或成就專案成果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會面臨到的挑戰之一。 然而,對有些人來說,最困難的並不是不知道如何開始溝通,而是常常表達的不夠具體,像我的同事H,有次曾經和主
Thumbnail
職場如戰場,瞬息萬變。想要在職場上取得成功,除了要具備良好的專業能力之外,還需要懂得察言觀色,聽懂老闆、同事和客戶的弦外之音。本文探討在職場上常見的暗示語,以及如何應對,以提高工作效率、建立人際關係和提升職場競爭力。
Thumbnail
職場如戰場,瞬息萬變。想要在職場上取得成功,除了要具備良好的專業能力之外,還需要懂得察言觀色,聽懂老闆、同事和客戶的弦外之音。本文探討在職場上常見的暗示語,以及如何應對,以提高工作效率、建立人際關係和提升職場競爭力。
Thumbnail
探討職場上不可忽視的情緒勞務,以及將公司內部人員當作客戶看待的職場心態。 幫助大家在職場中提升工作效率和滿意度,並建立穩固的人際網絡。
Thumbnail
探討職場上不可忽視的情緒勞務,以及將公司內部人員當作客戶看待的職場心態。 幫助大家在職場中提升工作效率和滿意度,並建立穩固的人際網絡。
Thumbnail
上週我在商業思維學院分享30分鐘講座,主題為「職場晉升攻略:跨部門高效溝通術」,會後收到許多朋友來信詢問他面臨的跨部門溝通議題,這讓我回想起自己在職場上遇到情境,當時怎麼想?內心上演哪些小劇場?後來如何突破找到解方?
Thumbnail
上週我在商業思維學院分享30分鐘講座,主題為「職場晉升攻略:跨部門高效溝通術」,會後收到許多朋友來信詢問他面臨的跨部門溝通議題,這讓我回想起自己在職場上遇到情境,當時怎麼想?內心上演哪些小劇場?後來如何突破找到解方?
Thumbnail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你在聚會上想要跟大家聊天,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只能發出一些無聊的聲音;或者你在工作上想要表達自己的意見,卻不小心得罪了同事或老闆,讓自己陷入困境;或者你在跟朋友或家人溝通時,卻因為一句話引起了爭吵或冷戰,讓彼此的關係變得緊張。人活著,就會有對話,因此溝通是不可或缺的社交行為
Thumbnail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你在聚會上想要跟大家聊天,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只能發出一些無聊的聲音;或者你在工作上想要表達自己的意見,卻不小心得罪了同事或老闆,讓自己陷入困境;或者你在跟朋友或家人溝通時,卻因為一句話引起了爭吵或冷戰,讓彼此的關係變得緊張。人活著,就會有對話,因此溝通是不可或缺的社交行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