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活泉|芬尼戴克《聖經探索:世界智慧寶藏之鎖鑰》簡介

李建崑-avatar-img
發佈於曠野活泉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是2011年元月2日受洗成為基督徒。歸主之後承蒙一位有學問的牧者介紹我去研讀一部書,書名是:《聖經探索:世界智慧寶藏之鎖鑰》("God’s Plan For Man: The Key to The World's Storehouse of Wisdom"),我真的跑去書房找,果然找到這部菊版16開、洋洋四大冊的書。中文版是由吳德俊、紀榮神、沈蕙蘭合譯、﹝財團法人基督教橄欖文化基金會﹞於2003年10月出版。

我感到非常之開心!打開一看,發現是神學院教材,專業性極高,以當時的程度,並不容易閱讀;所以前後十年常置案頭,經過長期研經準備,直到最近,才真正承受到閱讀此書的益處。

《聖經探索:世界智慧寶藏之鎖鑰》的作者芬尼.戴克(Finis Jennings Dake)是美國牧師、作家和聖經學者,生於1902年,卒於1987年。一生最重要的貢獻是出版一部《芬尼戴克聖經注釋》(“Dake's Annotated Reference Bible”)(詳見:https://www.dakebible.com/)這本書曾被譽為「最完整的聖經注釋之一」。這部聖經注釋以詳盡的經文解釋、詳明的歷史文化背景、正確的聖經地理查考以及精確的聖經翻譯聞名於世。

芬尼戴克的注釋本出版之後,獲得世界各地教會認可和使用。然而他的教義觀點也在神學界引發一些爭議,常被視為極端的「新千禧年主義」,認為末世時期,基督會在地上建立一個千禧年的王國。儘管如此,芬尼戴克的教義觀點及聖經注釋仍被視為極有價值,能幫助信徒更深入了解聖經。

芬尼戴克是1924年成為牧師,開始在美國各地牧會。他的教導和聖經注釋,吸引大量信徒和支持者,在美國許多州的教會擁有很大的影響力。然而在1942年,芬尼戴克也曾因涉嫌違反《選舉法》(Election Law)被判刑兩年。他乾脆就在獄中繼續研究聖經,並撰寫一些重要著作。1944年被釋放,回到教區繼續牧會,他的聖經注釋在其後數十年間獲得舉世的認同和使用,並翻譯成多種語言,包括西班牙語、法語和德語等等。

《聖經探索》(God's Plan for Man)出版於1949年,全書包括﹝神的計劃﹞、﹝耶穌基督的救贖﹞、﹝聖靈的工作﹞以及﹝末世的預言﹞等主題。該書的第一部分介紹神的計劃:包括神的性格、創造和神的形象、撒旦的墮落、人類的墮落以及神的拯救計劃等。在第二部分闡述耶穌基督的救贖工作:包括基督的性格、誕生、生活、死亡和復活等。第三部分論述聖靈的工作:包括聖靈的本質、恩賜和果子等。在第四部分,芬尼戴克關注末世的預言:包括新約聖經對末世的預言、重要的事件、與救贖計劃的關聯等。

該書的貢獻是提供系統性的基督教義學習方式,並通過對聖經的深入研究,掌握基督信仰的核心要義,從而有助於讀者更深入理解聖經。我手上的中文版是根據2006年的更新版:《God's Plan For Man: The Key to The World's Storehouse of Wisdom》,由Dake Publishing Inc.出版,在亞馬遜網路書店的評價一直是五顆星。

中文版分成四大冊,內含超過10,000個主題、講道大綱和問題。收錄超過33,000節聖經參考經文,並設計成52週的研習課程,剛好一年可以讀完全書。第一冊是﹝萬物的起源﹞(第1課到第8課)、第二冊逞是﹝神以往對人的作為﹞(第9課到18課)、第三冊是﹝神現今對人的作為﹞(第19課到36課)、·第四冊是﹝神未來對人的作為﹞(第37課到52課)。

布魯諾牧師(Dr. Bruro Caporrimo)在推薦辭中提到:他自己曾以五年時間以本書做為參考,將整本聖經、神對人類的計劃讀個透徹。然後,在神的差派下於1991年在加州橙縣全時間事奉,成立門徒訓練中心,以本書作為輔助教材,一共栽培了三百多位的門徒,大部份都奉獻成為全職工人。其後,布魯諾牧師來到台灣各地,也以本書作為教材,帶領門訓工作。他說:

由於我自己從本書中得著極大的益處,因此我無論到哪裡,都跟人分享這本書的好處,並鼓勵人一定要一邊讀聖經一邊以本書作為輔助,如此將幫助讀者很快進入神恩典的主題中心,而不致在外頭打轉,甚至被一些人的理論所影響,而失去了對神的信心。

總之,芬尼戴克是一位飽學而且經驗豐富的牧師作家,其著作涵蓋了很多基督信仰和聖經研究的重要主題,並為此作出巨大貢獻。他的書籍被廣泛閱讀和使用,特別是福音派和講求精確宣講教義的教會,具有很大的影響力。《聖經探索:世界智慧寶藏之鎖鑰》一書也持續被譽為「二十世紀最佳聖經參考書」,基於這個緣故,特將本書作者與內容要旨略作介紹,推薦給所有的文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8.5K會員
997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04/29
本章集中在天國群體的生活準則,從謙卑成為主的門徒、關懷失喪者、處理肢體間的衝突,到活出真實的饒恕。耶穌揭示,屬天的價值觀與世俗不同,信徒要以孩子般的單純、僕人的心態與無限的饒恕,來活出合神心意的群體見證。
Thumbnail
2025/04/29
本章集中在天國群體的生活準則,從謙卑成為主的門徒、關懷失喪者、處理肢體間的衝突,到活出真實的饒恕。耶穌揭示,屬天的價值觀與世俗不同,信徒要以孩子般的單純、僕人的心態與無限的饒恕,來活出合神心意的群體見證。
Thumbnail
2025/04/28
《創世記》第十七章記載了神與亞伯蘭重新立約,賜他新的名字「亞伯拉罕」,並設立割禮作為約的記號。這章經文顯示神應許的確定與擴展,也啟示信仰之路必須以順服與分別為聖回應神的恩典,對今日信徒有深刻的提醒與激勵。
Thumbnail
2025/04/28
《創世記》第十七章記載了神與亞伯蘭重新立約,賜他新的名字「亞伯拉罕」,並設立割禮作為約的記號。這章經文顯示神應許的確定與擴展,也啟示信仰之路必須以順服與分別為聖回應神的恩典,對今日信徒有深刻的提醒與激勵。
Thumbnail
2025/04/28
《馬太福音》第十七章記載了耶穌在變像山上的榮耀顯現、門徒對信心的掙扎、以及耶穌再度預告受難。這些事件揭示了神國榮耀與十字架道路並行的真理,也提醒信徒在屬靈經歷與現實挑戰中學習信靠與順服。
Thumbnail
2025/04/28
《馬太福音》第十七章記載了耶穌在變像山上的榮耀顯現、門徒對信心的掙扎、以及耶穌再度預告受難。這些事件揭示了神國榮耀與十字架道路並行的真理,也提醒信徒在屬靈經歷與現實挑戰中學習信靠與順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本書的「包裝」,不是單指書本的外觀,而是所有的介紹文字與符號。它們都圍繞在「神經可塑性」的核心概念上,而這個概念,光從名稱就賦予我們一種想像,這種想像介於現實與理想之間:一方面,它承認我們的感受與行為深受神經影響,隱含悲觀的唯物論觀點;另一方面,它樂觀地告訴我們這有改變的可能。 更重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本書的「包裝」,不是單指書本的外觀,而是所有的介紹文字與符號。它們都圍繞在「神經可塑性」的核心概念上,而這個概念,光從名稱就賦予我們一種想像,這種想像介於現實與理想之間:一方面,它承認我們的感受與行為深受神經影響,隱含悲觀的唯物論觀點;另一方面,它樂觀地告訴我們這有改變的可能。 更重
Thumbnail
作者: 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卡洛琳.班克勒, 納維德.莫迪里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3/02/01 規格:256頁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47051 第4篇心得(122頁-166頁) #我從未懷疑自己僧
Thumbnail
作者: 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卡洛琳.班克勒, 納維德.莫迪里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3/02/01 規格:256頁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47051 第4篇心得(122頁-166頁) #我從未懷疑自己僧
Thumbnail
在分享這本書的讀後心得前,首先要感謝神。 感謝我敬愛的神,在教會聽到他們在宣傳這本書時,我便一直想著要找時間買來讀,我並沒有向任何人說這件事,但沒想到在受洗的隔週,牧師便親自送給了我。 我翻開第一頁開始讀了之後,發現這本書主要在用科學的角度解說精神疾病,這是我很需要的知識。而的確也有提到精神
Thumbnail
在分享這本書的讀後心得前,首先要感謝神。 感謝我敬愛的神,在教會聽到他們在宣傳這本書時,我便一直想著要找時間買來讀,我並沒有向任何人說這件事,但沒想到在受洗的隔週,牧師便親自送給了我。 我翻開第一頁開始讀了之後,發現這本書主要在用科學的角度解說精神疾病,這是我很需要的知識。而的確也有提到精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對神話語的渴望以及如何通過閱讀聖經來更加親近神的靈性經歷。作者分享了個人成長的體驗,以及對真正帶領生命的人的期待。文章中引用了羅馬書8:28,強調了禱告和感恩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對神話語的渴望以及如何通過閱讀聖經來更加親近神的靈性經歷。作者分享了個人成長的體驗,以及對真正帶領生命的人的期待。文章中引用了羅馬書8:28,強調了禱告和感恩的重要性。
Thumbnail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蹉跎了一生卻從未念過全球最暢銷的奇書,你識字嗎?這是我的偏見!
Thumbnail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蹉跎了一生卻從未念過全球最暢銷的奇書,你識字嗎?這是我的偏見!
Thumbnail
我是2011年元月2日受洗成為基督徒。受洗之後承蒙一位有學問的牧者介紹我去研讀一部書,書名是:《聖經探索:世界智慧寶藏之鎖鑰》("God’s Plan For Man: The Key to The World's Storehouse of Wisdom"),我真的跑去書房找,果然找到。
Thumbnail
我是2011年元月2日受洗成為基督徒。受洗之後承蒙一位有學問的牧者介紹我去研讀一部書,書名是:《聖經探索:世界智慧寶藏之鎖鑰》("God’s Plan For Man: The Key to The World's Storehouse of Wisdom"),我真的跑去書房找,果然找到。
Thumbnail
最近收編了這本書,原本是在圖書館發現這本書,想要鼓勵孩子找到自己的路,沒想到卻先療愈了自己。 當初唸到一半時,還一度懷疑是本宗教書籍,看了作者簡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作者希望藉此鼓勵那些徬徨的讀者:別害怕,觀察、傾聽、繼續前行。 長到這麼大,我總是也一直是摸索著走甚麼路和該怎麼走, 用世俗的眼光來
Thumbnail
最近收編了這本書,原本是在圖書館發現這本書,想要鼓勵孩子找到自己的路,沒想到卻先療愈了自己。 當初唸到一半時,還一度懷疑是本宗教書籍,看了作者簡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作者希望藉此鼓勵那些徬徨的讀者:別害怕,觀察、傾聽、繼續前行。 長到這麼大,我總是也一直是摸索著走甚麼路和該怎麼走, 用世俗的眼光來
Thumbnail
基於好奇心使然,為何瑞典人這麼捧場閱讀?於是買回來閱讀.讀完此書,真的是有讓我眼神為之一亮.🤨 因為我可以理解此書為何是暢銷書,真的很值得閱讀,思考與學習.👍
Thumbnail
基於好奇心使然,為何瑞典人這麼捧場閱讀?於是買回來閱讀.讀完此書,真的是有讓我眼神為之一亮.🤨 因為我可以理解此書為何是暢銷書,真的很值得閱讀,思考與學習.👍
Thumbnail
每次漫步在圖書館,隨手從架子上取下書本,拿到沙發上看,或是進一步把它借回宿舍閱讀,都是一個個奇妙的緣分。 昨天我借的這本書——由慧敏法師寫的《停下來,才能看見》首先是因為書名吸引我,因為我覺得現階段的我,在像一隻箭很認真地不斷往前衝了很久之後,需要停下來,否則我的*「智商」、「感性」和「靈性」這
Thumbnail
每次漫步在圖書館,隨手從架子上取下書本,拿到沙發上看,或是進一步把它借回宿舍閱讀,都是一個個奇妙的緣分。 昨天我借的這本書——由慧敏法師寫的《停下來,才能看見》首先是因為書名吸引我,因為我覺得現階段的我,在像一隻箭很認真地不斷往前衝了很久之後,需要停下來,否則我的*「智商」、「感性」和「靈性」這
Thumbnail
像棒槌一樣敲醒你的腦袋的一本書,適合每個人,推薦! 一本自傳類型的書,由作者在世時的多場演講,整理記錄下來的(本人有在檢視過) 看到寺院修行、僧人等字句,原本還擔心是不是一本宗教性質很重的傳教書,但,完全不是! 僅僅就只是,一場人生經歷,作者年輕早逝,或許有些人認為他命運坎坷,但我想他已經
Thumbnail
像棒槌一樣敲醒你的腦袋的一本書,適合每個人,推薦! 一本自傳類型的書,由作者在世時的多場演講,整理記錄下來的(本人有在檢視過) 看到寺院修行、僧人等字句,原本還擔心是不是一本宗教性質很重的傳教書,但,完全不是! 僅僅就只是,一場人生經歷,作者年輕早逝,或許有些人認為他命運坎坷,但我想他已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