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笛卡兒的思辨健身房》談哲學的核心素養:文本分析─以〈史賓諾莎致席勒〉,第58封為例

2024/03/14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哲學文本在一般未受過文本分析訓練的人來看,往往是霧裡看花、有看沒有懂,或者錯誤詮釋(如最近很紅的老高談尼采的永恆輪回)。然而,這樣看似艱澀的文本,哲學家或哲學系學生又是如何閱讀的?又若說閱讀、分析、評論文獻是哲學人必備的核心素養,那麼又是如何訓練的?答案便是「文本分析」。透過文本分析,讓人們能夠在相同的文本中,循著邏輯結構分析、論證、理解,進而有評論的可能。


何謂文本分析?及其作為素養的知識與技術


  文本分析的文本當然不僅止於哲學文本,只是哲學文本通常前後都有邏輯關係加以串連,因此較能正確的理解與掌握,而少有「超譯」的詮釋。因此,只要是離不開文字、符號理解的東西,都能夠算是文本分析的一環,如數學計算亦須要透過文字,說明每個步驟使用哪個解法(哲學家不一定念哲學出身,如數學博士後來成為現象學之父的胡塞爾)。而常見的文本有4類:1.引導讀者修正某意見,甚至全面放棄此意見。2.呈顯某主張的錯誤原則或矛盾所在,以突顯該哲學主張為分析到的某些事實。3.試圖建立定義。4.試圖解決某特定問題。


  文本分析作為素養,何謂其知識與技術?再怎麼龐大的哲學思想,起始點都是基於一個非常樸實,和生命相連的問題出發。只要依其方法,便能正確掌握、理解作者想要說什麼(講白了就是閱讀重點的能力)。首先,先仔細閱讀文本,從中抓出邏輯性的文字,如「因為」、「所以」、「然而」等連接詞,以理解文本的主題、論點、重要性以及結構。其次,在理解後重新建構文本(不能把書寫內容的先後順序直接當作邏輯上的前後推論順序,需要有自己重建文本邏輯的能力),並發展該文本的問題意識。最後獲得論證的結論。以下將以〈史賓諾莎致席勒〉,第58封為例,分享筆者文本分析的過程:


一、文本


『』:為邏輯性連接詞


  「例如石頭從推動它的外因或者某種運動量,『由於』這種運動量,『即使』外因的作用停止,它以後也將『必然地』繼續運動。石頭這種保持運動是被強迫的,這倒『不是因為』它是『必然的』,『而是因為』它必然是外因的作用所限定的。這裡關於石頭所說的也適合於其他一切個別事物,『雖然』這些事物可能被認為是很複雜的,能適合各種不同目的。這就是說,任一事物都『必然地』為一個外因所決定,以某種確定的和限定的方式存在和行動。如果您願意,讓我們再設想一下,當石頭在繼續運動時,它有思想,並且知道它正盡最大的可能在繼續運動。這塊石頭『由於』只意識到它自己的努力,並且一直關注著,『所以』它將相信它是完全自由的,相信它之所以繼續運動,『不是因為』其他理由,『而是因為』它自己願意這樣。人的自由也是這樣,所有人都誇耀他們有這種自由,『可是』這種自由僅在於人們意識到他們的慾望,『而』對決定他們的原因卻無知。『所以』嬰兒吃奶時相信他是自己地要吃奶,男孩憤怒時相信他是自由地要報復,膽怯者逃跑時相信他是自由地要逃跑。同樣,酒鬼也相信,『由於』他思想上的自由決定,他醉時可以說出些他以後清醒時所不願說的話。精神錯亂的人,喋喋不休的人,以及諸如此類的其他人都『相信』,他們是按照他們思想的自由決定在行事,『而不相信』他們是為某一種衝動所迫使。『由於』這種成見在所有人那裏是根深蒂固的,『所以』他們很難加以擺脫。『因為』經驗雖然充分更加充分地告訴我們,人們最不願意做的事情就是節制他們的慾望,當他們被各種各樣矛盾的情欲所折磨時,他們總是常常眼望好的慾望『而』實際上遵循壞的慾望,『然而』他們卻相信他們是自由的,『因為』他們只是非常膚淺地欲想某些東西,他們對這些東西的欲望可以很容易地被他們經常所有的對於某個別的東西的回憶所抑制。」—史賓諾莎,〈史賓諾莎致席勒〉,第58封


主題:


  此文討論「僅是自己相信的、被迫使的自由」與「意識到外因、完全的自由」的關係。並嘗試回答:為何人們可以接受不完全的自由?


論點:


  此文預設慾望有好壞之分,以及壞的慾望與回憶的抑制關係。人們壞的慾望,是被衝動所迫的、是非常膚淺地欲想某些東西,並且該慾望能夠很容易地被人們的回憶所抑制,回憶、記憶、過去的經驗越多,越能抑制、減損壞的慾望。


重要性:


  作者並未否定決定論,認為完全的自由不能沒有外因,即便外因後續對該物行動並不產生影響。然而,作者卻又認為人們保有自由意志,認為人們應該跳脫只意識到慾望的、被迫的自由,轉向意識到慾望的原因、導致其行動的外因,以獲得完全的自由。


結構:


  第一部分:從無生命的石頭的運動,說明外因的必然性。


  第二部分:外因作用後,持續運動下的石頭對於外因一無所知,認為該運動完全是因為石頭自身的意願所致。藉此說明人們所認為的自由,亦不過是一種衝動的慾望所致。


  第三部分:人們不相信自己的自由僅是衝動的慾望,且不願意節制此種壞的慾望,因為人們很容易被過往的回憶影響而只願意持續遵循壞的慾望。


二、導論


  作者認為,人們所誇耀的自由行動、相信是按照他們思想的自由所決定的行動,僅是被一種慾望的衝動所迫使。然而,人們卻根深蒂固的對慾望的原因感到無知。因為遵循壞的慾望是人們根深蒂固的成見,而要想打破該成見,便是改變回憶,而改變回憶便是改變現在,改變人們對慾望本身與來源的思考,判斷何謂好、壞的慾望,以從外因中獲得不同行動、不同目的的可能,如此才是完全的自由。


三、發展


意識與自由的關係:


  作者欲突顯人們衝動的慾望如同無生命的石頭運動的意識,是被迫的、不是完全自由的。人們宛如運動的石頭卻不自知,看似自行運動,卻又無法獨立於世界運動。


如何判斷好慾望與壞慾望:


  作者認為人的行為均有驅力,而驅力來自慾望,並將慾望分為好的慾望與壞的慾望。然而,人們卻常眼望好的慾望,而遵循壞的慾望。由此可看出,人們能夠意識到何謂好的慾望,並辨別好與壞的慾望。


自由與慾望的關係:


  作者認為,人們藉由「相信」壞的慾望的自由來彌平「知道好慾望卻又遵循壞慾望」的矛盾感。然而,此種不欲探求外因、膚淺地「相信」,本身亦是一種壞的慾望,故其弭平僅是表面的弭平,真正的弭平必須靠人們持續的去思考外因、去遵循好的慾望,獲得「完全自由」,如此才能突破根深蒂固的成見。


慾望與回憶的關係:


  壞的慾望能夠很容易地被人們的回憶所抑制,回憶、記憶、過去的經驗越多,越能抑制、減損壞的慾望。相反的,好的慾望則不受回憶抑制。因為好的慾望能改變人們對慾望的思考,從思考外因中持續獲得不同行動、不同目的的可能,如此才是完全的自由。


自由與外因的關係:


  人們不總是完全自由的,甚至有可能永遠沒有過完全自由。因為多數時人們僅是衝動的自由,而非思考的自由,故自由亦與空間無關(如監獄中身體的不自由),不是行動的自由,而是因思考而改變行動、改變目的的自由。外因不會只發生一次、不會只有一個,亦如石頭持續滾動靠的是各種原因(外力)的持續作用。正因為原因不只一個,思考不同的原因便會有可能產生不同的結果,而經思考後的選擇,選擇不受慾望支配的行動,該行動才是完全自由的行動。


四、結論


  作者認為慾望真的有好壞之分,並且人們最不願意做的事情就是節制他們的慾望。然而,如何讓不願意做的事情成為一種慾望?背後需要更大的慾望,欲追求自由的慾望。


  作者認為人們僅能「相信」完全自由、衝動慾望的自由,而無法真正完全自由。然而,相信的自由、衝動慾望的自由與完全自由的差異是什麼?是數量上的差別還是本質上的差別?亦或只是一種相信與否的感覺上的差別?作者亦認為這種自由僅在於人們意識到他們的慾望,而對決定他們的原因卻無知。相反的,人們思考外因才能獲得真正的、客觀的完全自由,而非僅是相信的自由、主觀的自由。然而,自由若是一種思考後選擇的結果,就永遠沒有客觀的可能,僅能建立在自我的自由,因為自由如同牙痛,是無法成為客觀知識的、單從行動是看不出來的。而正因為思考的工作不可假手他人,自由亦不可透過他人所賦予,故完全自由亦是一種透過自我相信的自由。


  思考外因是一個預設的自由條件,卻不是唯一的條件。重點不再於思考的外因是否是唯一的原因或主要的原因,而在於「思考」本身,思考讓行動有所選擇。


  一位自由人與一位不自由人的回憶有何差別?自由人的回憶更加深刻、回憶更加延續與累積。而不同於不自由人的膚淺、片斷、不可共量。然而,記憶或經驗並不總是延續與累積的,故人們的人生亦不總是自由的。正因為有缺乏自由的部分,人們才有了追求自由的動力,彼此相生相成。


  綜上,當人們有了文本分析的素養,便具對分析、論述的品味、辯論的能力以及對知性責任的公民意識(如判斷哪些回答是話術、哪些回答才是針對問題說清楚)。並具有「負教學」的效果,讓許多根深蒂固的偏見,得以透過文本分析思考,進而去除偏見,真正地回到零來開始學習。

2021/1/24

3會員
523內容數
哲學博士生/建築系畢/證照:高考公務員、工地主任、古蹟工地負責人/前地方文資薦任公務員(建築工程職系)/研究領域:建築哲學、文化資產哲學。由「哲學性」、「反思性」角度,評論文學、建築、哲學、時事、影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音樂藝術、文化資產、公職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