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鍋前東家/邀請離職夥伴回鍋,對個人及公司來說都是個好選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大家有遇過前主管邀請你回去和他一起共事嗎?或是在找工作的時候,考慮過前東家呢?包括我自己在內,身邊也不少朋友都在轉職之際,回到前公司或是再次和前主管工作。這篇文章想先分享我個人的經驗,再綜合聽過的各種經驗,來歸納為什麼回鍋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我自己也不時會被身邊知道的朋友問起「Debby 為什麼回到前公司呀?」

閒聊之中可以難以講的全面,這邊稍作整理:


由於我對自己的工作價值觀、於工作上的追求,都算清晰,因此當時再考慮是否要回鍋前東家時,我問了自己幾個問題

  1. 我上次離職時的因素,現在還存在嗎?

當時我不想一直在同一個產業,希望培養不同產業的經歷(包含制度面、文化面);想試著在有團隊的公司工作。 → 我已經累積了相關經驗,也知道沒有完美的公司。

  1. 我現階段找工作想要獲取的能力、累積的經驗是什麼?

希望能更深入了解公司經營的方法,累積未來所需要的經驗;希望能有管理的經驗,讓自己累積專業能力以外的管理能力。

  1. 在離開前公司的這段期間,我培養了哪些能力,是我在回鍋之後可以有所發揮的?

專業面學習了更大規模團隊的做事方法、制度設計;軟實力部分累積了新的人脈,並且因為看過更多情境,因此面對工作的心態更成熟沉著。


這幾個問題都確認後,同時比對了手上拿到另外傳產、日商與外商 offer 的工作內容,最後選擇回鍋前東家,繼續在前主管手下一起做事。



當時回鍋後參加公司的製作發表記者會,滿滿感動

當時回鍋後參加公司的製作發表記者會,滿滿感動


回鍋最大的好處,讓進入新工作的摩擦力降到最低



大家可以試著回想,你換工作加入新團隊的時候,從陌生到熟悉大概需要花多少時間?一般即使專業能力都可以在三個月內左右開始好好發揮,但是要適應一個新的工作,可不只是專業能力喔!


我粗略的列出這幾個大項目

  1. 工作型態:辦公空間、新的通勤距離和環境
  2. 公司文化:包含同事之間、跨部門、對內對外等溝通習慣、日常用語
  3. 公司制度:個人面的特休發放、遠端制度、加班申請,公司整體各種審核、行政流程流程等
  4. 工作工具:即時通訊軟體、email、電腦系統等


上述這些都是我們進入一個新團隊、新工作時需要重新適應的事情,因此在考慮是否回鍋時,對我來說,上述的這些除了制度使用或工具可能有些更新、要重新認識新人之外,其他的部分幾乎不需要重新適應,當時選擇回鍋確實是最適合的選擇!


為什麼對公司來說也是好選擇呢?


上面提到的那些事情,假設是新人的話,絕對需要主管和其他協作夥伴付出許多心力,才有辦法讓新人對整間公司的運作日漸熟悉,如果恰好前員工有意願,公司也有需求,對公司而言同樣也可以省去許多帶人的時間,重新加入的夥伴可以速速成為即戰力。


回鍋工作者的共通之處


上面提到的這些,另外還有很重要的就是「你和前主管/前公司,對彼此有一定的熟悉程度」,這個熟悉包含了彼此的優點與缺點,也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不論遇到什麼樣的情形,無論需要提出意見、互相討論,都可以在已經有對彼此一定認識的情況下共事。


我身邊部分的朋友是「選擇回到前公司」,另一部分則是「回到前主管的手下,但換一間公司」,無論是何者,都是因為在上面的這些優勢之下,同時也都確保可以得到新的成長和嘗試的空間,雖然也有人回去後一段時間,又離開追求下一階段的職涯。


如果你對接下來的轉職有些許困惑,剛好又看到這篇文章,那麼我會建議你

  1. 想想看你和前主管是否有保持良好的關係?
  2. 現階段的你,回到前公司是否可以有不一樣的發揮?
  3. 那些你喜歡與不喜歡的前公司特質,現在之於你來說又是如何呢?


你對於回鍋有什麼想法呢?或是你對於回鍋不認同,認為不該吃回頭草,也歡迎跟我分享你的經驗!


我是生涯設計師/新創人資 Debby,陪你一起探索生涯職涯的更多可能!歡迎追蹤 IG @debbytalktalk ,或是直接預約諮詢 https://forms.gle/eQydLQjt6HEm7jHU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ebby 來聊聊:新創人資與生活探險筆記
10會員
14內容數
考古學及數位行銷背景的新創人資,產業包括教育、新媒體、電商、軟體公司,歷經跨領域、跨產業的職涯探索。 期待能以生涯設計師的身份協助大家一起探索生活/職涯的各種可能。 有一隻叫做肉桂的挪威森林貓🐱 近期的興趣是滑雪🏂
2024/09/22
近期終於成功的與 Chat GPT 協作達成了兩個應用情境!HR 的工作免不了行政庶務,瑣碎且重複的事項太多,如果能透過 AI 協作,減少工作心流被打斷就太好了,於是我就開始著手測試兩個工作情境:履歷搜集通知以及驗證碼發送。
Thumbnail
2024/09/22
近期終於成功的與 Chat GPT 協作達成了兩個應用情境!HR 的工作免不了行政庶務,瑣碎且重複的事項太多,如果能透過 AI 協作,減少工作心流被打斷就太好了,於是我就開始著手測試兩個工作情境:履歷搜集通知以及驗證碼發送。
Thumbnail
2024/04/23
最近剛好在工作中和夥伴聊到,也和身邊的友人討論到「工作成就感」的來源是什麼,聽到大家的分享不僅覺得有趣,想趁著記憶猶新來分享,我認為不論正在考慮轉職,或是想為現在的工作找到新的動力來源,回想「有成就感」的這一刻都會很有幫助💡 身為業務/BD 的工作成就感來源? 身旁有朋友是擔任公司的
Thumbnail
2024/04/23
最近剛好在工作中和夥伴聊到,也和身邊的友人討論到「工作成就感」的來源是什麼,聽到大家的分享不僅覺得有趣,想趁著記憶猶新來分享,我認為不論正在考慮轉職,或是想為現在的工作找到新的動力來源,回想「有成就感」的這一刻都會很有幫助💡 身為業務/BD 的工作成就感來源? 身旁有朋友是擔任公司的
Thumbnail
2024/04/13
大家在思考是否該離職的時候,通常都是怎麼評估呢?或是有思考過離職以外的選擇嗎?今天來聊聊當你腦中冒出這個念頭時,或許可以嘗試思考的幾個面向,讓自己抓出「離職外的選擇」,以及在什麼情況下,會建議你直接離職。
2024/04/13
大家在思考是否該離職的時候,通常都是怎麼評估呢?或是有思考過離職以外的選擇嗎?今天來聊聊當你腦中冒出這個念頭時,或許可以嘗試思考的幾個面向,讓自己抓出「離職外的選擇」,以及在什麼情況下,會建議你直接離職。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我萬萬沒有想到,當初找工作時憑著一股傲氣,抱著「不做被取代性高的工作」這種中二的念頭來到這間公司的際遇,卻在這麼多年後成為讓我勇敢離職的另一塊墊腳石,幾年後回頭看看,我也徹底覺得這是個再正確不過的決定。但不得不說,這種事情還是需要運氣,所以我才會說總經理是我的貴人。
Thumbnail
我萬萬沒有想到,當初找工作時憑著一股傲氣,抱著「不做被取代性高的工作」這種中二的念頭來到這間公司的際遇,卻在這麼多年後成為讓我勇敢離職的另一塊墊腳石,幾年後回頭看看,我也徹底覺得這是個再正確不過的決定。但不得不說,這種事情還是需要運氣,所以我才會說總經理是我的貴人。
Thumbnail
故事就是這麼開始的... 「整個事業部被裁撤是總公司的決定,我們也只是配合…只是這事業部副總實在不好處理…」總經理進入開講模式。 「想當年喔,這個副總跟我同期進公司,在總公司也是經營了不少人脈,只不過後來我的能力經驗各方面勝出一籌…(以下省略自吹自擂三萬八千個字)」 莉莉安膽戰心驚
Thumbnail
故事就是這麼開始的... 「整個事業部被裁撤是總公司的決定,我們也只是配合…只是這事業部副總實在不好處理…」總經理進入開講模式。 「想當年喔,這個副總跟我同期進公司,在總公司也是經營了不少人脈,只不過後來我的能力經驗各方面勝出一籌…(以下省略自吹自擂三萬八千個字)」 莉莉安膽戰心驚
Thumbnail
離職後的第二個兼職,算是先前某工作的經理(代稱L)又回鍋。 去年裸辭後有跟L約吃飯,聊一下近況,因為前單位有些業務L會接觸,所以大概一年會有幾次主動聯繫我,想確認一些事項,但因為都不是我的業務,所以能幫忙的有限。去年8月約吃飯當下,L也熱心說要引薦我至關係企業,由於關係企業顧忌我的學經歷多屬公家機
Thumbnail
離職後的第二個兼職,算是先前某工作的經理(代稱L)又回鍋。 去年裸辭後有跟L約吃飯,聊一下近況,因為前單位有些業務L會接觸,所以大概一年會有幾次主動聯繫我,想確認一些事項,但因為都不是我的業務,所以能幫忙的有限。去年8月約吃飯當下,L也熱心說要引薦我至關係企業,由於關係企業顧忌我的學經歷多屬公家機
Thumbnail
這是一篇引導文,談談一個契機,剛出社會前幾年面試了許多工作,相比起我的表姐,出社馬上得到體面的工作,我前後碰撞了好幾次的面試,各種奇耙的主管,體驗了各種不類型的主管,當時的家人開玩笑說:你可以出一本書叫做我與我的一百位主管,原本聽了還蠻不服氣的,但十年過後的現在,我已經是職場老鳥,想起當初這個點子,
Thumbnail
這是一篇引導文,談談一個契機,剛出社會前幾年面試了許多工作,相比起我的表姐,出社馬上得到體面的工作,我前後碰撞了好幾次的面試,各種奇耙的主管,體驗了各種不類型的主管,當時的家人開玩笑說:你可以出一本書叫做我與我的一百位主管,原本聽了還蠻不服氣的,但十年過後的現在,我已經是職場老鳥,想起當初這個點子,
Thumbnail
看到大家離情依依,讓我這個女漢子差點流淚。一直以來很感恩在職場上遇到願意幫助自己的人,聽到他們溫暖的祝福除了感到窩心之外,也很開心自己真誠待人,對方也是感受得到的。雖然少了公事這層關係,不過離開公司後也多了來自各地的朋友,對我來說是極其珍貴的緣份。
Thumbnail
看到大家離情依依,讓我這個女漢子差點流淚。一直以來很感恩在職場上遇到願意幫助自己的人,聽到他們溫暖的祝福除了感到窩心之外,也很開心自己真誠待人,對方也是感受得到的。雖然少了公事這層關係,不過離開公司後也多了來自各地的朋友,對我來說是極其珍貴的緣份。
Thumbnail
今天要說的是我在前公司砸鍋的故事。 前公司是軟體公司,我在那邊擔任前端工程師,負責維護公司後台網頁的介面跟資料串接。 先交代一下故事背景:
Thumbnail
今天要說的是我在前公司砸鍋的故事。 前公司是軟體公司,我在那邊擔任前端工程師,負責維護公司後台網頁的介面跟資料串接。 先交代一下故事背景:
Thumbnail
大家有遇過前主管邀請你回去和他一起共事嗎?或是在找工作的時候,考慮過前東家呢?包括我自己在內,身邊也不少朋友都在轉職之際,回到前公司或是再次和前主管工作。這篇文章想先分享我個人的經驗,再綜合聽過的各種經驗,來歸納為什麼回鍋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我自己也不時會被身邊知道的朋友問起「Debby 為
Thumbnail
大家有遇過前主管邀請你回去和他一起共事嗎?或是在找工作的時候,考慮過前東家呢?包括我自己在內,身邊也不少朋友都在轉職之際,回到前公司或是再次和前主管工作。這篇文章想先分享我個人的經驗,再綜合聽過的各種經驗,來歸納為什麼回鍋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我自己也不時會被身邊知道的朋友問起「Debby 為
Thumbnail
上週的大部門尾牙,隔壁團隊來了兩位已經前往外商工作的優秀離職同仁一同參加。雖說早有耳聞這兩位因為文化適應上的衝擊較大,所以預計於農曆年後重新加入公司。而隨著尾牙的參與與亮相,這件事情基本上已經底定了。
Thumbnail
上週的大部門尾牙,隔壁團隊來了兩位已經前往外商工作的優秀離職同仁一同參加。雖說早有耳聞這兩位因為文化適應上的衝擊較大,所以預計於農曆年後重新加入公司。而隨著尾牙的參與與亮相,這件事情基本上已經底定了。
Thumbnail
大家隨著在公司的年資越來越久, 和公司的發展之下, 都會開始帶新人。 有一次老闆叫我到會議室約談,原本想說有好康。 因為之前的幾次,不是發project 獎金,不然就是發餐券等 沒想要這一次要我帶五個新人。
Thumbnail
大家隨著在公司的年資越來越久, 和公司的發展之下, 都會開始帶新人。 有一次老闆叫我到會議室約談,原本想說有好康。 因為之前的幾次,不是發project 獎金,不然就是發餐券等 沒想要這一次要我帶五個新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