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性」,「動」和「靜」

2024/03/3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昨天寫完<要一直動,才會有安定、安穩的生活>時,想到所謂的「動」、「靜」其實和表面上看到的不一樣,所以又來說一說。

 

「動」和「改變」可能是同一個意思,人們在動的時候是一直地在變換位置、動作或是方向的啊!

 

動就是改變,不能以看到的現狀來評斷它現在是在動,還是靜。

 

從靜止的狀態開始動,那是「動」,大家能理解;

 

一直做同樣的事情,形成慣性之後,大腦都不用費能量,只要一碰到那種情形,手腳或嘴巴就自動反應時,這個行為就變成「靜」了,因為都是一模一樣的動作和反應。雖然有在做,但是內在的性質是靜,哪一天想到了,停下來,這個停下來的動作才是「動」,那才有動作,才是改變。

 

我想到3類的例子

和這主題不知有沒有相關?主要是在說,表面上看到的和實際的不一樣。

 

比如:

 

一、運動的時候

 

一開始運動,覺得很有效果,就繼續做。只是同樣的運動做了一段時間後,必須加強強度或增加時間,才會有和之前同樣的效果;如果完全一樣的話,效果就變差了。還有,換一種運動也可以。

 

因為身體會記憶,重覆的動作做多次後,身體就形成慣性,自動反應,以節省能量,我的教練說身體會偷懶。

 

運動是在「動」沒錯,只是當這些動作形成慣性後,不用思考,甚至也不用經過腦袋的運作,就自動運行的話,它就變成「靜」的了,跟靜的意義和情形一樣。

 

二、有錢人和他有沒賺錢

 

1.我們看到一家人很窮,非常窮,小孩很可憐,或許看到的人心裏會浮起一個想法:「這家人的爸爸都沒有在賺錢。」

 

其實,這家的爸爸一直在努力賺錢,非常忙碌,很窮是因為其他的原因,不是他沒在賺錢,其中一個原因是賺不到比較多的錢。

 

2.看到另外一家人很富有,家裏很有錢,看到的人是不是想到的是:「這家的男主人很會賺錢。」不一定喔!他可能什麼錢都沒賺,是祖產的,是繼承太太家的財產的。家裏很有錢和他有沒有賺很多錢是沒有關係的。

 

三、孩子聰明或有障礙,跟爸媽的教育、照顧成正比嗎?

 

1.當我們看一個孩子很聰明,很能幹,很懂事時,是不是有些他人會說:「他的媽媽很會教。」呢?不一定喔!可能他的媽媽什麼都沒教,他的聰明是其他的原因形成的。

 

2.我有個親戚的孩子發展有些遲緩,只要和她接觸幾分鐘就看得出來。

 

有一次那媽媽的弟弟的女朋友到家裏玩,事後那女朋友跟我說:「她們有錢買車買房子,怎麼不去將那個孩子醫一醫呢?」

 

我說:「有啊!她有帶孩子去上課,去治療,做了很多。」我聽她這麼說非常地驚訝,她怎麼以孩子呈現出來的外在,來說孩子的媽沒有去「醫」她呢?那媽媽流了多少的眼淚,內心受了多少的苦,她完全不知道。

 

寫到這裏,到底有沒有將「慣性」、「動」和「靜」講清楚呢?看的人有沒看懂呢?

(2024.3.30.)


85會員
632內容數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我的email: [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