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幸參與中研院統計所的暑期實習生招聘,我也開啟了招聘人的視角。
作為招聘人,第一個目標是用盡可能短的時間,看完這101份申請人的資料。
而由於每個申請人基本都是學生,
基本上都會提交三項文件:自傳履歷,學校成績單,推薦信。
你覺得哪一項文件最可能讓我花10秒以上呢?
學校成績單,推薦信,其實都只需要花2~3秒就能看懂,
但自傳履歷則會讓我看10秒以上。
而在自傳履歷中,我所尋找的,
是申請人與我們研究主題的相關性。
那麼這個相關性具體是什麼呢?
例如這次暑期研習我為學生規劃的研究主題是「生成式行銷數據」,
我將指導實習生探索利用GAN與擴散模型生成的行銷數據,
在數據分析以及機器學習的基礎任務上可能帶來的好處或疑慮。
由於生成式AI是很新的主題,並不指望申請人本身就有相關經驗,
不過實習生至少需要具有基礎的Python數據分析與機器學習技能,
還有與行銷廣告相關的經驗。
這兩點,就是我花在看自傳履歷的10~15秒時,
找尋的申請者與研究主題的相關性。
至於成績單,
除非可以看出申請者對一個領域有相當完成的知識體系架構儲備,
不然其實不會留下什麼印象。
一門課成績是A還是B,在我經驗上,
也只是不識字與很不識字的差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