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451小依-你知道為何我被鎖在二樓無法下樓嗎?
付費限定

451小依-你知道為何我被鎖在二樓無法下樓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寫于2024.04.26

反射性的反應

小依是個小學三年級的女孩,臉上總是掛著笑容,對於任何事情都充滿好奇與興趣,而且對任何問題都會有反應,不論說話的人是不是在跟小依說話皆是如此,小依對於任何人的問題都會回答,似乎每個問題都是在問她一般的自然,無論小依當時是在做甚麼,她對於任何聲音都會有反應,而這樣的反應完全是反射性的。

印象深刻的表現

小依是我的班上唯一的女孩子,但是開學第一天的特殊需求課後照顧班就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內心,雖然當時我的表情沒有任何波瀾與多餘的情緒,但是其實我的內心是相當激動,有如海浪般波濤洶湧的無法平靜。因為我又遇到了學習障礙中比較罕見的數學障礙,而且小依的狀況比我之前教過的另一位數學障礙的孩子更加嚴重,更加的令我擔心!

小依寫國語作業時我才有時間拍照

小依寫國語作業時我才有時間拍照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80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一位社工督導100個從事社工的理由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吳文炎的沙龍
72會員
200內容數
社團法人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主任/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認證社工督導。社福界資深熟男,重度工作狂,喜歡自嘲有過動症,坐不住辦公桌。喜歡用不一樣的眼光看待問題,希望用故事讓社會大眾更容易認識社會工作,也希望這些社會工作的故事可以鼓舞需要被協助的個案與社工,努力在社福界裡不斷尋找新世界與新視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吳文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主要討論瞭如何在面對學生類似小傳這樣的個案時,保持開放和信任的態度。作者認為,社會工作者不能擁有上帝的視角,只能根據已知資訊做出判斷。因此,相信個案,但同時也需要保留後手,確認資訊的正確性是非常必要的。最後,作者強調了相信的重要性,即使面對被欺騙的風險,也不能因此而失去對個案的信任。
小傳是一位小學三年級學生,卻面臨著語言障礙和讀寫障礙的挑戰。由於錯過了早期療育的黃金時期,小傳的問題不容易解決與克服,但作者認為只要有開始就會有進步,只要有進步就會有改變,只要有改變就會有希望! 希望故事能引起人們的關注和理解。
故事描述一個老師如何接納、理解和引導一位學生,適時的給予關懷和支持,也呼籲讀者能夠用心去感受和幫助身邊有特殊需求的人,讓這個世界更加和諧。
學習障礙孩子從小到大缺乏完整的服務協助,不僅在學校教育方面,就業照顧方面都有困難。本文提出建立完整一條龍的特殊需求孩子服務觀念,需早療、特教、社會福利系統的介入服務,以及完善的課後照顧系統,以幫助這些特殊需求孩子脫離貧窮、犯罪,找到自己應有的人生。支持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的特殊需求課後照顧服務。
小妤是一個口語能力很好的小女孩,然而她在理解力方面卻有些困難。她表現出的果決性格和良好的記憶力是她的優勢,然而這也讓她的學習障礙很難被家人及早發現。專為特殊需求孩子服務的需求更需要被看重,以便發現並幫助這些孩子。
探討特殊需求學生在閱讀中文的困難,從聽音辨字的能力影響注音學習,並介紹清朝以前中國人閱讀的方法,提出注音符號並不是閱讀的唯一工具;進而討論孩子學習注音時,尤其是學習障礙的孩子學習注音的困難及適合的學習時間。提出學習注音不一定是中文閱讀的必要條件,若超過兩年學不會注音時應直接認國字。
5/5書籍
本文主要討論瞭如何在面對學生類似小傳這樣的個案時,保持開放和信任的態度。作者認為,社會工作者不能擁有上帝的視角,只能根據已知資訊做出判斷。因此,相信個案,但同時也需要保留後手,確認資訊的正確性是非常必要的。最後,作者強調了相信的重要性,即使面對被欺騙的風險,也不能因此而失去對個案的信任。
小傳是一位小學三年級學生,卻面臨著語言障礙和讀寫障礙的挑戰。由於錯過了早期療育的黃金時期,小傳的問題不容易解決與克服,但作者認為只要有開始就會有進步,只要有進步就會有改變,只要有改變就會有希望! 希望故事能引起人們的關注和理解。
故事描述一個老師如何接納、理解和引導一位學生,適時的給予關懷和支持,也呼籲讀者能夠用心去感受和幫助身邊有特殊需求的人,讓這個世界更加和諧。
學習障礙孩子從小到大缺乏完整的服務協助,不僅在學校教育方面,就業照顧方面都有困難。本文提出建立完整一條龍的特殊需求孩子服務觀念,需早療、特教、社會福利系統的介入服務,以及完善的課後照顧系統,以幫助這些特殊需求孩子脫離貧窮、犯罪,找到自己應有的人生。支持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的特殊需求課後照顧服務。
小妤是一個口語能力很好的小女孩,然而她在理解力方面卻有些困難。她表現出的果決性格和良好的記憶力是她的優勢,然而這也讓她的學習障礙很難被家人及早發現。專為特殊需求孩子服務的需求更需要被看重,以便發現並幫助這些孩子。
探討特殊需求學生在閱讀中文的困難,從聽音辨字的能力影響注音學習,並介紹清朝以前中國人閱讀的方法,提出注音符號並不是閱讀的唯一工具;進而討論孩子學習注音時,尤其是學習障礙的孩子學習注音的困難及適合的學習時間。提出學習注音不一定是中文閱讀的必要條件,若超過兩年學不會注音時應直接認國字。
5/5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