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上述這則新聞報導,心中第一個念頭是「婦人好心沒好報」,腦海中浮現一個畫面,和這位婦人境遇有點相似。
許多年前有一次我去陽明山爬山,那天天氣陰雨,天空不時飄下小雨,在七星山登頂之後,我沿著登山步道走回小油坑停車場準備開車下山。
當時雨勢開始變大,車子駛出停車場經過路邊公車站,眼角瞥見裡面坐著一對看起來20多歲的年輕男女,稍早曾在七星山頂見過他們,聽他們說話口音,好像是從新加坡來臺旅行的遊客。
我停車搖下車窗,偏頭向他們說:「你們要不要上車?我可以帶你們下山,你們在這裡等公車可能會等很久。」
他們露出狐疑表情,兩人互望了一下,女生一直搖頭,男生馬上對我說:「沒關係,我們繼續在這邊等下去。」
看到他們滿臉防備神情,了解他們不想上車,我對他們笑笑,搖上車窗逕自開車下山。
在下山路上,我內心小劇場上演了好幾齣戲目:
當時我們身在荒郊野外四處無人,他們大概以為我會趁機搶劫,心懷恐懼不敢上車;
他們誤以為我是野雞車司機,假心好意帶他們下山,在下車時會大敲竹槓;
他們曾在旅行時被騙過,聽到我熱心邀請,立刻生出戒心,生怕我不懷好意讓他們誤上賊船。
人們常說「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那天我興沖沖的想當成那片最美的風景,不料卻被拒絕,心中十分失落。
當我讀到這則新聞報導,完全體會那位婦人的心情,她應該和我當年想法一樣,純粹只想在下雨天提供陌生人一點幫助,於己無損,於人有益,何樂不為呢?
不過,那天幾家媒體不約而同報導這則新聞,從各式標題上我讀到幾個截然不同的觀點,引發更多思考。
第一,婦人在路邊詢問陌生人是否要搭便車會被視為「詭異」。
第二,家長聽到陌生人邀請學生上車會感到「恐慌」。
第三,學生們當場拒絕陌生人邀約是一種「機警」的反應。
平心而論,如果從學生家長角度看此事,我的確會感到擔心,萬一孩子上車發生意外,後果不堪設想,所以一定要教育孩子們絕對不能搭乘陌生人車輛,以防不測。
學生們平常在學校受教育,已被教導社會上芸芸眾生什麼樣的人都有,必須好好保護自己,陌生人邀請搭乘便車,自然應該立即拒絕對方,免得受到傷害。
我完全體會學生家長和學生們的心態,明白新聞標題使用「詭異」「恐慌」「機警」等字眼的含意,認同學生們不應該上車,學生們做了正確的決定。
面對這種心態轉變,我不禁自問:為什麼我讀到這則新聞第一反應會是同情那位婦人,而不是同理學生家長和學生們的擔心呢?
難道只是因為這個事件主角是一名高齡婦人和三名國中生,我本能反應認為這名婦人「應該」不可能有任何惡意,才會同情她的遭遇嗎?
如果這個事件主角改變一下性別,變成一名中年男子和三名國中女生,我想多數人「應該」會覺得非常不妥,學生們絕對不該上車,必須立刻拒絕並且通報校方處理。
仔細思量之後,突然之間我有所頓悟,若干年前那個在小油坑公車站搭便車故事的主角們正是一名中年男子和兩名年輕男女,如果以上面例子的尺度來看,這名中年男子主動邀約搭便車「應該」非常可疑,年輕男女的確不能冒然上車,以免發生意外。
每天我們周遭發生許多事情,每個人都會從自身角度詮釋,我湊巧是小油坑搭便車故事的當事人,深知自己心懷善意,不過現在我更能同理年輕男女當時對我有所猜疑的心態。
事實上,我和他們在當下都做了自認正確的選擇,問題的癥結點在於我確知自己心懷坦蕩,但是他們不明白,只能做出保護自己的本能反應。
同樣的,最近這則新聞事件主角們,他們彼此不明白對方心意,這個事件會有這種結局也就不足為奇了。
其實,這次事件最深層原因應該是我們人性中「善良」和「信任」之間的拉扯,一旦善良無法被信任,類似事件將會層出不窮,無法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