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職涯規劃?跳槽頻率到底多頻繁才對?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我剛出社會的時候,常會聽到前輩們提醒

不要頻繁的換工作,不然履歷會不好看

甚至有些長輩會非常提倡日本式的工作模式--一個公司做到退休為止

然而當我成為獵頭之後

我覺得日本式的工作模式很落伍,且缺乏競爭力(不過獵頭本來就是會規勸別人換工作XD)

在現在社會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

過去AI取代勞力這件事情

大多只存在於電影當中

然而現在事實卻是

連一些工程師都有可能被AI取代

因此在一間公司待到退休

絕對不是一個有競爭力的職涯規劃模式

那麼,跳槽頻率要多頻繁,才算真的有競爭力呢?

我覺得可以分為幾個時期

第一,剛出社會時期(約邁入職場0~5年)

剛出社會的時候,還在建立職場上的專業度

更是要洗去一身的學生氣息

因此這段時期,建議穩扎穩打

職涯上以找出自己的發展方向以及像海綿般大量學習為主

第一份工作也建議要做超過2年以上

才能顯現出穩定度

之後約2~3年可以開始跳槽

透過不同工作來探索自己未來職場的發展方向,以及搞清楚自己的喜好(畢竟華人社會養成底下,很多人需要一段時間才知道自己喜好)

無論是否喜歡現階段的工作

都當成經驗累積

如果喜歡就繼續發展專業

如果發現更偏好其他專業,那就趁年輕趕快轉去做其他工作

盡早累積在該領域的專業知識與能力

第二,職涯發整齊(邁入職場5~15年)

邁入5~15年,大部分的人也約已近30歲

經過幾年的摸索與工作經驗的累積

已經有一定的職場經驗

更加知道自己未來想要做的目標已經發展方向

這段時期建議3~5年可以轉換一次跑道

透過每一次轉換跑道來提升薪資,或是工作成就感

而每一份工作停留3年以上原因

也是在於30幾歲的人可能已經有帶人經驗,有些也是在自己專業精進

而一份工作是不是真的有足以拿出來說嘴的成果 (無論是帶團隊成果或是個人專業領域的成果)

亦需要2~3年以上時間發酵

因此會建議可以多停留一段時間

等到可以拿出傲人成果之後再跳槽

這樣在下一份工作,才會有更高的籌碼談判更好的工作條件

如果這段時其頻繁轉換工作,則會加速失去談判籌碼,亦會讓企業有所疑慮

因此這段時期會建議,一定要穩住,每份工作轉換時間不要過於頻繁

以此增加穩定性,以及累積工作成果與實力

第三,職涯成熟期(邁入職場15年以上)

如果已經進入職場超過15年,基本上已經是快要步入40歲的中年時期

這段時間就看個人靈活運用與調整

一樣,不要每年都轉換

但是可以根據職涯目標,適時的做出轉換

這段時期,有些人會已決定在某家公司做到退休

有些人則是考量到公司的營運狀況、公司主管給予的信任度,乃至於管理階層的決策、以及公司是否有舞台發揮等因素

而決定是否要轉換跑道

因此這段時期

已經累積足夠專業,在職場亦已做出一番成績後

即可根據個人狀況調整與轉換

無須拘泥於職場穩定性等,反而更應看重公司與職位對於自身規劃的契合度,再來討論是否該轉換工作


每一次轉換工作都會是一個挑戰

但重點是在於在轉換過程中可以學習或是得到的成果

是否符合對於生涯上的需求

而非僅是因為不爽老闆就轉換

必須明確且清楚知道轉換原因後

再做出換工作決定,這樣才能提升職場的競爭力!



------------------------------------------------------------------------------------

Hello, 我是Serene!

任職於外商公司擔任獵頭顧問

負責醫療產業人才招募

我協助不同求職者探索職涯,寫出深得人心的履歷,並且透過模擬面試,協助不同求職者拿到夢想中的Offer!

如果你對履歷面試,或是職涯發展有任何問題,歡迎到IG或是寄信給我,我會盡量為你解解答

IG: 到 Serene 的 IG互動交流

如果有需要做職涯諮詢,歡迎到此聯繫 https://linktr.ee/careercoachserene

合作來信: [email protected]

你的職涯教練, Serene! 👜外商獵頭顧問 👜英國碩士 幫助不同領域求職者提升三倍面試機率! 點選下方連結領取免費履歷模板,或是預約與我免費一次諮詢! linktr.ee/careercoachserene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