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是影響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當你面對挑戰的時候,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呢?


Bill Beswick是一位享譽國際的運動心理師,專研選手及球隊的運動表現。

多次與不同的運動團隊及選手合作,並曾經指導英國男子籃球隊於大英國協運動會中取得金牌。Beswick同時也是職業足球業中首位專職的運動心理學家。

他曾擔任英國國家代表隊的顧問,輔導男子與女子的足球、橄欖球以及籃球隊。Beswick專精於運動領域,指導過八支英超與英格蘭足球冠軍聯賽的球隊(包括曼聯在內)。

2016年任職於英國游泳隊時,協助他們在2016年的里約奧運中贏得了多面獎牌。

 


(圖片出處: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247312682122548004?utm_content=&gclid=EAIaIQobChMI_uCWypXDggMVGQh7Bx1zOgIqEAQYASABEgINWvD_BwE)

 

 

以往的運動訓練都著重在運動的表現和技巧上,但Beswick透過幾十年不間段的輔導和研究,與許多世界頂尖的選手們合作,並證明了一位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對於比賽的成績與結果具有相當的重要性。

Beswick在他的著作裡「Changing your story: 20 life lessons drwan from elite sport」(中譯:像冠軍一樣思考:運動心理學大師的20個思維訓練,成功從心態開始)分享了許多關於他多年來輔導運動團隊以及選手的故事,並詳細整理了20個他認為一位優秀且成功的選手必須具備的正向心態。

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在於個人的態度,Beswick認為「態度」是影響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之一

 

2016年一篇刊登於運動心理學期刊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

團隊針對141名體操選手進行了研究,他們比對了選手們的運動表現(包括一整個賽季的比賽積分等)以及他們對於訓練、自我對話、團隊、教練等的看法以及評論等。

結果發現,「自我對話」中的正負面態度,會對運動員所產生巨大的影響。

當一名運動員的態度較為積極正面,在平常自我對話中保持著較開放且正向的態度時,整體的比賽表現會較為優異。

選手的專注度、認知與情緒管理上整體的平均表現也更高更好。

 

 

(圖片出處:https://wallpapers.com/wallpapers/gymnastics-girl-on-balance-beam-cartoon-art-melj34rmwdy7cwil.html#google_vignette)

 

 

在一場運動心理研討會上,Beswick和在場的一位教授討論到大腦心智/態度和運動表現的關聯及重要性。

教授分享了之前他所帶領的一堂新生課程,學生們被要求在第一堂課帶著運動鞋到體育館集合。

體育館裡放置了一條約10公分寬,長度約3公尺半的平衡木;高度則是可以調整的。

 

當學生們集合完畢後,教授告知他們今天上課的挑戰就是走過離地60公分的平衡木!

其實這個任務本身並不困難,教授也請學生們先寫下聽到指令後所想到的問題。

班上的每一位學生都完成了這項挑戰,但其中幾位顯得比其他同學更有自信;教授並沒有對他們的表現做出任何評語,只是將平衡木的高度調整到離地120公分,並請學生再次挑戰,並寫下腦海中閃過的問題。

有四位學生聽完後直接選擇退出,其他學員則是都完成了任務。

教授再次把平衡木的高度做了調整,這次則是來到了180公分;最後結果全班僅有6位學生願意接受挑戰並且成功!

 

 

(圖片出處:https://club.commonhealth.com.tw/article/268)

 

 

完成任務後,教授請學生們分享剛才所記下的問題,並互相討論在對於決策和面對挑戰時,是什麼樣的想法會左右他們的決定和行動呢?

結果發現下方5個問題是關鍵:

 

我想做這件事嗎?

我能做到嗎?

別人對我有什麼期望?

失敗了會怎樣?

成功了會怎樣?

 

多數的學生其實都有回答了這些提問,差別在於最後成功的6位同學都選擇了更積極且正向的態度去回答了這五個問題。

如果沒有積極的態度,學生會更容易選擇退出,因為懷疑和恐懼的想法,阻礙了他們去嘗試。

教授想透過這個活動告訴學員的是,我們所有的表現都始於自己的態度/心智。

 

如果你是班級裡的學生,你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呢?

你是否會挑戰走過平衡木?或是選擇退出活動呢?

 

上方問題的答案沒有對錯,留言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吧 

 

即使我們並非頂尖的運動選手,但在生活中也會遇到各種困難,但是你的態度會影響到你的選擇和做出的判斷。

 

當我們態度正向積極時,大腦也會更願意接受挑戰,換句話說,當我們願意嘗試,就更有機會成功。

 

 

 

參考資料:


https://doi.org/10.1123/tsp.2016-0085


https://podcasts.apple.com/hk/podcast/258-bill-beswick-olympic-and-world-cup-sports/id1223779199?i=1000550063096

https://www.cite.com.tw/publisher/authors/37194

https://billbeswick.com/pages/about-us

https://www.penguin.co.uk/authors/144267/bill-beswick

 

  • 於2023年11月



2會員
5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在你成長過程中,你的父母對待金錢的態度是怎樣的呢?他們是大手大腳、敢於花錢和善於賺錢的人,還是更傾向於小心謹慎,對投資持觀望態度?他們是敢於冒險者,還是更趨向於保守?當你向他們提及學校各種費用時,他們會持怎樣的態度?在給你零用錢時....
Thumbnail
avatar
芮翎 Nina 丨身心靈療癒師
2024-04-20
當飲食不僅是飲食,而是一種生活態度|半生滋味這本書是我參加皇冠70周年的時候抽到的禮物,先前就有注意到韓良憶老師的書,雖然我不算非常考究飲食,偏食但愛吃還是讓我對這本書很有興趣,想看看飲食該如何以文字料理,使之香氣躍上紙面。 這本書是作者的精選集,時間線頗長,從他在台灣的兒時的回憶,到他後來定居荷蘭的生活皆有紀錄,我覺得這點很好玩,中西
Thumbnail
avatar
Ladybook
2024-03-05
影劇心得│命案(Mad Fate):面對命運的態度是可以選擇的今年金馬獎入圍影片被說偏弱,也有人討論金馬獎遺珠,我大致上是同意的。目前只看了幾部入圍的商業類型電影,還沒有覺得可被稱為經典,喜歡到在腦海裡盤旋不去、愛不釋手的作品。要下任何結論都有過於武斷之嫌,但要說今年第60屆金馬獎遺珠,我心屬港片《命案》。
Thumbnail
avatar
迪麥
2023-10-19
EP69下【手感筆記】看待網紅和業配,態度【中性】!作法是保持【彈性】想培養什麼【習慣】就訂閱什麼《認知稅》(2)❤️沒有人想要自己【花錢買經驗】 活在網路年代,沒有人想要自己【花錢買經驗】,在我們未進化到【我的家空無一物】的境界,我們每天都仍會【需要】和【必要】採買東西,也都有機會被【洗腦】或【踩雷】,讓血汗錢打水漂!認知稅作者說,認知稅就是因【認知缺陷】而造成的損失,這也是為何每次有朋友買來問我如何裝潢,我
Thumbnail
avatar
社畜逃脫筆記(小倉鼠)
2023-06-16
生活態度-人生是用來體驗的「人生是用來體驗的」這是我這一、兩年來覺得很受用的一句話。 那為什麼會覺得很受用? 是因為緊接著下一句: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 至於這個邏輯是什麼,待我娓娓道來…
Thumbnail
avatar
月球人
2023-02-12
三金配樂鬼才 范宗沛吟釀專輯《熟成式》 用醇厚的大提琴分享生活新態度配樂鬼才范宗沛長期居幕後製作,在2011年發行《一場誤會》專輯之後,經過疫情沉澱,他終於再度推出個人創作專輯《熟成式Ripen》。專輯以古典、輕爵士與流行演奏為基底,加上熱情的拉丁美洲節奏,並融入古典練習曲及輪旋曲的技術......。
Thumbnail
avatar
風潮音樂 Wind Music
2022-11-30
書評│好罪惡,但還是好想吃:為什麼我們總是吃太飽?──《過度飲食心理學》本文重點 1.食品產業為了創造利潤,不斷將可口性、多樣性與便利性高的「空熱量」食品塞入民眾的口中;而民眾則透過大量消費來證明自己的價值與地位。這即是過度飲食的社會脈絡。 2.過度飲食、過度診斷與過度醫療,都各自成為整體消費經濟的一部分。 3.我們都以為要健康,一定要買神奇的東西或上厲害的課程,但或許
Thumbnail
avatar
HenBook 亨利說書
2020-09-17
「態度」是一個神奇的東西,它擁有改變的力量。「There are opportunities even in the most difficult moments.」– Wangari Maathai, Social Activist 「即使最困難的時刻也存在著機會。」– 旺加里·馬塔伊,社會活動家    「態度」是一個神奇的東西,它擁有「改
avatar
Mr.凱特
2020-04-21
惡意的態度與刻薄說話方式,家庭教育是養成關鍵為什麼孩子不能好好說話?為什麼孩子的態度會充滿惡意?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說話習慣與面對事情的行為模式,講話刻薄、愛說教、拐彎抹角、缺乏理性或是過度退縮,透過說話的方式,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們的個性,但也可以間接看到他生活的環境與家庭相處模式。 家訪多年,小孩的行為複製幾乎成為教育與社會工作裡面的一門顯學
Thumbnail
avatar
浩宏老師(野唗. 溦浪)
2019-06-20
《閱讀心得》《掌握市場周期》:應對風險態度的周期-第八章投資人不是在「過度承擔風險」的路上不然就是在「過度規避風險」的路上,而很少是位在「鐘擺快樂的中點」上。 投資人的情緒總是不斷朝向極端的兩端-「貪婪」與「恐懼」之間擺盪,不是過度樂觀貪婪就是過度悲觀恐懼。「鐘擺效應」中所描述的「快樂中點」,大部分的時間「投資人的情緒鍾擺」都處在極端的方向上,很少處於.
Thumbnail
avatar
JAFF
2019-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