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你的壓力管理指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近幾十年來,醫學研究和科學家都透過許多實驗及研究證實,壓力會對人們的整體生活健康造成影響。

除了是肥胖、免疫力低下的原因之一,同時也會增加人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2023年美國心理學會一份調查發現,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尤其是對35歲至44歲的民眾來說,壓力造成了更大的問題。

這個年齡層的人們罹患心理健康疾病及和心血管疾病的比例在疫情爆發之後大幅的上升。


(圖片出處:https://media.istockphoto.com/id/1275828972/vector/sick-person-suffering-from-vertigo.jpg?s=612x612&w=0&k=20&c=Zb8fAQUswMHl_g7sHujAAHBNAVJXvaMcw8WKOEsGKZY=)



在國家地理雜誌於去年6月發布的271期期刊當中提到,越來越多科學家們著手研究「壓力的新科學」,因隨著壓力變成社會上逐漸加重的問題,人們希望透過不同研究找出壓力「對每個年齡層的人造成的影響,並了解如何防止它對身體和心理造成損害」。


有一項研究發現,當研究人員不斷敲擊鳥籠、播放吵雜的音樂等,這些行為並不會直接性的傷害籠中的麻雀;

但是經過三周的研究後發現,有些麻雀的DNA開始受到損害,出現斷裂的情形。

在正常無干擾的狀況下,這些微小的損傷其實都能夠自我修復,但不斷接收外界的敲擊、噪音和過大的音樂等所造成的壓力,會影響到麻雀自身的身體修復功能,進而導致DNA出現累積的傷害。

卡內基美隆大學榮譽教授柯恩認為壓力所持續的時間和類型也須被列入觀察的一環,因為根據處在壓力的時間長短也會影響對人們的健康造成不同的影響。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readingimg/covert_page/magazine/228467.jpg


加拿大一位知名的內分泌學家 Hans Selye 曾提出一項 GAS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一般適應症後群) 理論。

1936年時在研究性激素時發現,再氣溫過冷、外傷、感染或接受不純的激素藥劑時,小老鼠的腎上腺、淋巴腺等都會出現相對應的變化,也會啟動身體的保護防禦機制去協調和抵抗外來的事物,讓生物本身能維持一定的穩定性。他藉由這樣的觀察開始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並定義了 GAS 需要有的三個階段:


1) The Alarm Phase:在警報階段時,當外來的因素(如壓力或病毒等)侵襲我們,身體會開啟保護機制,這樣的刺激會喚醒我們的防禦機制,協助身體準備並有效的平衡對抗外來的侵略。

2) The Resistance Phase:但當刺激性不斷持續時,我們的的身體則會進入防禦與抵抗期。在這個階段當中,身體能長時間抵抗並忍受調解外來的刺激。

3) The Exhaustion Phase:若外界的刺激強度持續增強,或是時間拉長,身體則會因為削弱和消耗而進入疲憊期。


Selye 認為好的身體機制應該是能有效的平衡與維持,當遇到刺激時也能尋求穩定,或是讓身體能恢復到原本的狀況。

就如同抵抗力和免疫力一樣,當我們生病或感冒時,透過藥物或是自身休養的方式,讓身體慢慢恢復到原本的狀態。


若沒有任何的疾病或刺激,身體的免疫系統也不會被啟動,甚至有效的作用保護我們的各種器官。

同樣的,我們的身體機制當中,要啟動身體穩定和平衡機制也需要透過壓力的外來刺激。

適度的刺激和壓力,能促使我們的感官和情緒及心態都做出改變或調整。


(圖片出處:https://thumbs.dreamstime.com/b/comparison-good-stress-bad-vector-357361142.jpg)


WHO世界衛生組織的曾提供給大眾一些關於調適壓力的指引與概念,這些參考規範裡面包含了七大面向:


一、學習壓力管理如冥想

二、維持固定的日常習慣

三、保持充足睡眠

四、與他人面對面的現實接觸(非社群媒體或社交上的互動)

五、健康飲食

六、經常運動

七、限縮追蹤新聞的時間


雖然每個人對於壓力的定義可能不盡相同,面對壓力的方式和所經驗的壓力源也不一樣,但是壓力其實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情。

教育研究當中有許多老師都發現,如果沒有任何作業、論文或考試時,學生們的學習效果、學習態度等往往都會打折扣。同樣的在市場上如果少了競爭壓力,對於企業的經濟、產業的發展或是創新改革等都會面臨受限或退縮的危機。當少了主管的監督或工作上同儕的壓力,員工的工作效率或執行率也會出現下降。運動員在場上若少了對手獲隊友彼此的挑戰和比賽的壓力,他們很難以不斷的突破自我和目標。


當人們處在壓力的狀態下時,我們往往更能聚焦於目標;壓力也能協助我們在面對挑戰時維持一定的緊張感,進而促進人們做出改變或成功完成目標。

由此可見,人的生活中在許多狀況下其實是需要壓力的。


壓力源往往產生自外界無法抗拒或改變的因素,

也因此我們更需要聚焦的應該是如何管理壓力,而非完全刻意消除壓力這件事情本身。

我們應該練習的是如何提升自己的抗壓性,用對的方式好好面對它,而不是想盡辦法逃避或試著斷絕壓力。


之前我們曾經分享過如果透過 正念  來維持穩定的情緒與心理狀態,

或是經由 FREEDOM 的練習 去了解自身的情緒並協助做好情緒管理

這些方式或許無法解決所有的壓力源,但足以提供我們一些方法去調整自身的心態和情緒。

幫助我們對於壓力和情緒的感受起伏不會過於強烈而導致心理或生理上不舒服的狀況。

在適度的形況下改變自己面對壓力的心態,這些方針或許就能協助我們在壓力源下反而能提升自生的行動力或積極的達成目標。


當我們透過不同的方式改變了自身的習慣,或許這些方式便能協助我們更有效率的過上平靜且健康穩定的生活。


(圖片出處: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e1c37a_f802f07333634088aa850fb5fae1a07d~mv2.jpg/v1/fill/w_568,h_236,al_c,q_80,usm_0.66_1.00_0.01,enc_auto/e1c37a_f802f07333634088aa850fb5fae1a07d~mv2.jpg)



參考資料:

https://www.anntw.com/articles/20240515-qasO

https://www.bmall.com.tw/products/%E3%80%8A%E5%9C%8B%E5%AE%B6%E5%9C%B0%E7%90%86%E3%80%8B%E9%9B%9C%E8%AA%8C271%E6%9C%9F2024%E5%B9%B46%E6%9C%88%E8%99%9F%EF%BC%9A%E5%A3%93%E5%8A%9B%E6%9C%89%E6%AF%92%EF%BC%81-1

https://tw.news.yahoo.com/z%E4%B8%96%E4%BB%A3%E6%84%9B%E7%94%A8%E6%8A%98%E7%96%8A%E6%89%8B%E6%A9%9F-%E7%AB%9F%E6%98%AF%E5%9B%A0-%E4%B8%8A%E7%B6%B2%E9%BA%BB%E7%85%A9-%E5%8D%81%E5%B9%BE%E5%B9%B4%E5%89%8D%E7%9A%84%E6%89%8B%E6%A9%9F-%E7%82%BA%E4%BD%95%E5%8F%88%E7%B4%85%E4%BA%86%E8%B5%B7%E4%BE%86-070955130.html


avatar-img
3會員
7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心月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上一次我們聊到了天氣和季節影響情緒的可能性, 今天則是要來談談為什麼季節變換或許並不完全可能是  季節性情感障礙 (SAD)的主因。 關於經緯度的假說理論是這樣的:當你越往北或往南,越遠離赤道的地方,由於冬季越長;日照時間減少,當人們處在一個較寒冷也較為黑暗的環境中時,SAD
如果提到冬天,你的第一個想法是什麼呢? 冷冷的空氣?厚重的棉被?終於可以穿上保暖的大衣和羽絨外套? 進補的薑母鴨還是熱騰騰的火鍋?   在大家的印象裡,冬天是否是屬於憂鬱的季節呢? 大眾在過往的認知裡,普遍的人都認為冬天會的寒冷會造成憂鬱,也會提高人們負面的情緒。
隨著科技的進步,近年來許多人普遍都開始戴起了智慧型手錶。也有很多人會購買類似的穿戴裝置給家中的長輩,協助他們留意心跳、血壓、活動時間等。但是對年長者來說,運動的時間究竟是越長越好嗎?年紀的增長,往往會逐漸伴隨著認知功能的退化。通常最明顯的即是行動力、動作及行為效率上的改變。
經過上次的分享,你有發現自己的 舒適圈 了嗎? 你知道在哪些時刻其實是自己選擇了安逸而沒有持續前進嗎? 轉眼間2024年也僅剩下四個月,你是否有想要做出新的改變或是完成年度清單上尚未達標的項目呢? (圖片出處:https://unlockedpotentials.com/wp-conten
什麼樣的環境或情況讓你感到最安全呢? 哪些習慣或模式讓你覺得最熟悉呢? 你知道自己的舒適圈嗎? 你是否有想過目前的生活是否過於安逸? 或是曾想過能否為自己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圖片出處:https://images.ctee.com.tw/newsphoto/2022-02-05
在我們談到如何練習自律和改變的技巧前,首先,先讓我們來試著想想想以下的狀況: 我下定決心要養成每天規律運動的習慣,希望能在每天上班前至少完成半小時到一個小時的運動; 不限制自己運動的項目,不管是出門跑步或是在家跟著Youtube上的健身影片一起運動都可以。
上一次我們聊到了天氣和季節影響情緒的可能性, 今天則是要來談談為什麼季節變換或許並不完全可能是  季節性情感障礙 (SAD)的主因。 關於經緯度的假說理論是這樣的:當你越往北或往南,越遠離赤道的地方,由於冬季越長;日照時間減少,當人們處在一個較寒冷也較為黑暗的環境中時,SAD
如果提到冬天,你的第一個想法是什麼呢? 冷冷的空氣?厚重的棉被?終於可以穿上保暖的大衣和羽絨外套? 進補的薑母鴨還是熱騰騰的火鍋?   在大家的印象裡,冬天是否是屬於憂鬱的季節呢? 大眾在過往的認知裡,普遍的人都認為冬天會的寒冷會造成憂鬱,也會提高人們負面的情緒。
隨著科技的進步,近年來許多人普遍都開始戴起了智慧型手錶。也有很多人會購買類似的穿戴裝置給家中的長輩,協助他們留意心跳、血壓、活動時間等。但是對年長者來說,運動的時間究竟是越長越好嗎?年紀的增長,往往會逐漸伴隨著認知功能的退化。通常最明顯的即是行動力、動作及行為效率上的改變。
經過上次的分享,你有發現自己的 舒適圈 了嗎? 你知道在哪些時刻其實是自己選擇了安逸而沒有持續前進嗎? 轉眼間2024年也僅剩下四個月,你是否有想要做出新的改變或是完成年度清單上尚未達標的項目呢? (圖片出處:https://unlockedpotentials.com/wp-conten
什麼樣的環境或情況讓你感到最安全呢? 哪些習慣或模式讓你覺得最熟悉呢? 你知道自己的舒適圈嗎? 你是否有想過目前的生活是否過於安逸? 或是曾想過能否為自己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圖片出處:https://images.ctee.com.tw/newsphoto/2022-02-05
在我們談到如何練習自律和改變的技巧前,首先,先讓我們來試著想想想以下的狀況: 我下定決心要養成每天規律運動的習慣,希望能在每天上班前至少完成半小時到一個小時的運動; 不限制自己運動的項目,不管是出門跑步或是在家跟著Youtube上的健身影片一起運動都可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這個高度連結的世代,我們每天都面臨著無數的小壓力。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壓力累積起來,卻可能對我們的健康和表現造成重大影響。今天,讓我們深入探討「微壓力效應」,了解如何有效管理這些日常壓力,提升生活品質
  壓力,是每個人再清楚不過的感受,不管是在健康、工作、經濟或感情方面,都充斥著各種不同面向的壓力,而作者認為壓力是由「微壓力」逐漸堆疊而成的模樣,日常瑣事都可能是微壓力的代表,像是對延續生命最重要的「飲食」,思考每天三餐的著落對某些人而言就是壓力的來源,其中隱含的微壓力不僅有經濟與健康面向,也可能
Thumbnail
引言 現代社會步伐飛快,各種工作、家庭和人際關係的壓力層出不窮,我們每個人幾乎都會不同程度地感受到生活壓力。過度的壓力不僅會對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也會嚴重影響到生活的質量。因此,學會有效管理壓力變得至關重要。  ##壓力的根源  壓力通常源自以下幾個方面: 1. **工作壓力*
Thumbnail
壓力管理是現代人生活中必備的技能。本文深入探討壓力的來源、影響,以及具體的應對策略,幫助你轉壓力為動力,提高生活品質。文章介紹了壓力的定義、壓力對身心健康的影響等內容,並提供了釋放情緒、察覺壓力和SMART壓力管理法等壓力管理技巧。
Thumbnail
高壓狀態已是物質社會的常態,帶來生活快速便利,卻已違反人是需要身心靈的靜養調習,久了不病也難。 現今的社會案件,起因大多偏向壓力過大居多,物質社會如沒有自我靈性存在,容易隨波逐流,一不小心就容易讓自己跌入深淵,嚴重者就產生社會案件,輕者是讓自己過的極為痛苦,卻不自知只是壓力大引起。
在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中,壓力已成為許多人無法避免的一部分。無論是來自工作、家庭、人際關係還是個人成長的壓力,都可能對我們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壓力的來源 工作壓力:現代職場的競爭激烈,工作壓力常常成為許多人的主要壓力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面臨著各種壓力,包括任務挑戰和慢性壓力。本文討論了壓力的種類和解決方法,以及壓力對身體和心理健康的影響。對於任務挑戰,建議確定優先順序和設定明確目標,對於慢性壓力,則建議建立支持系統、培養運動習慣和學會放鬆。
Thumbnail
 不斷提醒自己不要求別人,不批評別人,對於看不慣的事務,若是我們沒有建設性或可行的意見同時也幫不上忙的,就不會浪費心神去抱怨,因為抱怨不只於事無補,更重要的是會耗損我們的精力與熱情。
Thumbnail
壓力真的百害無一利? 在遠古時期,人類為了避免受到攻擊, 訓練出迅速反應的本能。 遇到危險壓力時,呼吸會變得急促, 血壓也會升高,腎上腺素大量分泌, 讓大腦與肌肉充滿能量, 身體被調整成隨時可以逃亡的狀態。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這個高度連結的世代,我們每天都面臨著無數的小壓力。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壓力累積起來,卻可能對我們的健康和表現造成重大影響。今天,讓我們深入探討「微壓力效應」,了解如何有效管理這些日常壓力,提升生活品質
  壓力,是每個人再清楚不過的感受,不管是在健康、工作、經濟或感情方面,都充斥著各種不同面向的壓力,而作者認為壓力是由「微壓力」逐漸堆疊而成的模樣,日常瑣事都可能是微壓力的代表,像是對延續生命最重要的「飲食」,思考每天三餐的著落對某些人而言就是壓力的來源,其中隱含的微壓力不僅有經濟與健康面向,也可能
Thumbnail
引言 現代社會步伐飛快,各種工作、家庭和人際關係的壓力層出不窮,我們每個人幾乎都會不同程度地感受到生活壓力。過度的壓力不僅會對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也會嚴重影響到生活的質量。因此,學會有效管理壓力變得至關重要。  ##壓力的根源  壓力通常源自以下幾個方面: 1. **工作壓力*
Thumbnail
壓力管理是現代人生活中必備的技能。本文深入探討壓力的來源、影響,以及具體的應對策略,幫助你轉壓力為動力,提高生活品質。文章介紹了壓力的定義、壓力對身心健康的影響等內容,並提供了釋放情緒、察覺壓力和SMART壓力管理法等壓力管理技巧。
Thumbnail
高壓狀態已是物質社會的常態,帶來生活快速便利,卻已違反人是需要身心靈的靜養調習,久了不病也難。 現今的社會案件,起因大多偏向壓力過大居多,物質社會如沒有自我靈性存在,容易隨波逐流,一不小心就容易讓自己跌入深淵,嚴重者就產生社會案件,輕者是讓自己過的極為痛苦,卻不自知只是壓力大引起。
在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中,壓力已成為許多人無法避免的一部分。無論是來自工作、家庭、人際關係還是個人成長的壓力,都可能對我們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壓力的來源 工作壓力:現代職場的競爭激烈,工作壓力常常成為許多人的主要壓力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面臨著各種壓力,包括任務挑戰和慢性壓力。本文討論了壓力的種類和解決方法,以及壓力對身體和心理健康的影響。對於任務挑戰,建議確定優先順序和設定明確目標,對於慢性壓力,則建議建立支持系統、培養運動習慣和學會放鬆。
Thumbnail
 不斷提醒自己不要求別人,不批評別人,對於看不慣的事務,若是我們沒有建設性或可行的意見同時也幫不上忙的,就不會浪費心神去抱怨,因為抱怨不只於事無補,更重要的是會耗損我們的精力與熱情。
Thumbnail
壓力真的百害無一利? 在遠古時期,人類為了避免受到攻擊, 訓練出迅速反應的本能。 遇到危險壓力時,呼吸會變得急促, 血壓也會升高,腎上腺素大量分泌, 讓大腦與肌肉充滿能量, 身體被調整成隨時可以逃亡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