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討論過 Psychomotor(心理動作) ,今天則是要來談談心理動作和皮拉提斯運動的關聯性。
美國心理學家 Edwin A Fleishman 最知名的研究著作之一就是探討人們的知覺運動表現和個體差異及分類。Fleishman 同時也是組織心理學界的專家,針對工作分析與工作技巧等,提出了許多描述和理論。
他提出了一套工作系統分析中涵括了能力需求量表,提供了52種不同的工作能力項目等,協助獲取有效的對於工作與工作能理者的能力、特點要求等進行分析,進而評估工作者的績效和工作品質和個人特質等。
psychomotor abilities (心理動作能力)指的是經由大腦活動與心理所支配的動作能力。
經過許多年的長期研究,Fleishman 認為在眾多的心理動作能力當中,心理動作能力包括了許多不同的元素,舉凡動作的準確性、速度、手部協調性、動作四肢穩定度、靈巧度、平衡和彈性。
除了一些細小的動作之外也含括了手臂和其他腳部等的大肌肉肌群動作。
這些動作中的項目是否聽起來很熟悉呢?
嘗試過皮拉提斯課程的你們,一定時常在課堂中聽到老師提起「動作控制」、「四肢穩定」或是「協調性」等。
不管是大肌群的動作訓練或是小肌肉的鍛鍊,透過皮拉提斯這項全方位的多功能性訓練,我們能藉由各種動作控制來進行運動練習。
(圖片出處:https://static.vecteezy.com/system/resources/thumbnails/007/441/452/small_2x/people-making-yoga-yoga-and-pilates-poses-and-asanas-line-art-one-line-illustrations-outline-yoga-shape-vector.jpg)
卡羅爾達維拉醫藥大學(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 Carol Davila 簡稱UMFCD)是位在羅馬尼亞最古老同時規模也最大的教育機構之一,被教育部列為最先進的教育與研究大學,專研公共衛生科學。UMFCD 與當地20多家臨床醫院有密切的合作,也使用他們的醫療設施等。
2011年時 UMFCD 與布加勒斯特國立體育運動大學合作進行了一項關於皮拉提斯與心理動作的研究。
布加勒斯特國立體育運動大學成立於1922年,是當地盛名的大學,現有體育學院及物理治療學院等。
學者們想了解若將皮拉提斯的原則及動作帶入運動當中,是否會對人們的心理動作有所影響呢?
由於皮拉提斯強調動作控制,他們認為若將皮拉提斯的基礎延用於一般的運動訓練上,能正向的提升訓練與心理動作,如此一來也能更優化運動上的表現。
(圖片出處:https://thumbs.dreamstime.com/z/one-continuous-line-drawing-young-sporty-woman-working-out-pilates-push-up-fitness-gym-club-center-healthy-sport-concept-202036583.jpg)
這項研究中總共有40名受試者,均是UMFCD 的學生,所有參與者的體能和運動能力平均。
40位均接受了相同的前後測試,分別針對下方的六個項目進行了測驗:
1. Abdominal muscles strength and endurance(腹肌力量與耐力):受試著們坐在腹部屈曲訓練架上,手放於頭部後方,並將上半身提起(torso lifting)。針對30秒內能正確完成動作的次數。
2. Lower back strength and endurance(下背肌力與耐力):30秒內能在背部伸展蹬上正確完成上半身提起仰腰(trunk extension)的動作次數。
3. Upper body strength(上半身力量):透過腳踩地板,雙手撐離地 30公分(或於 30cm 健身長凳)的伏地挺身的測驗,來測量在不限時間內,受試著們能成功完成幾下保持身體平行穩定直背下,彎曲手軸降低身體高度至地板或長凳的高度。
4. Legs power(腿力): 透過立定跳遠進行測試
5. Mobility and flexibility(活動度及柔軟度):透過測量前彎的動作的公分數來檢視身體的柔軟度與髖關節的活動度
6. Balance(平衡):透過修正版的 Flamingo test (單腳站立),受試者在赤腳的狀況下進行單腳站立於地面上,雙手朝外平行打開,另一隻腳也稍微向側邊延伸並閉上眼睛。在計時30秒的時間內保持平衡,並且記錄在30秒內失衡的次數(包含搖晃不穩定、側邊的腳落地的次數等)
(圖片出處:https://img.freepik.com/free-vector/hand-drawn-one-line-art-illustration_23-2149286935.jpg?semt=ais_country_boost&w=740)
在完成前測之後,受試者們被隨機的分到了兩組,各20名。
兩組均接受了相同為期16周的運動訓練,從2011年三月到6月,每周兩小時;訓練中包含了自由重量訓練、彈力帶、抗力球等。
唯一的差異在於其中一組實驗組員們於暖身時加入了一些基礎的皮拉提斯動作,運動過程當中教練也時刻提醒將皮拉提斯的原則帶入運動當中。
結果顯示在所有的後測當中,實驗組在所有的心理動作項目中得到了明顯較高的分數。
尤其在平衡、上半身的肌力、核心肌力和耐力上,和控制組有著最大的差異;實驗組當中每一項都遠高於控制組。
這證實了學者們一開始的推論,若能在一般的運動項目中加入皮拉提斯的原則(動作控制、專注度等)帶入運動中,能協助提升一般的運動項目運動成效。
同時也能有效的鍛鍊心理動作的能力與發展。
下方提供幾個挑戰腹肌、背肌和平衡的練習,大家一起來試試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