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娜‧蘭布克醫師(Dr. Anna Lembke)
是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精神科暨成癮醫學教授,她也是史丹佛成癮醫學雙重診斷診所的主任。曾多次獲得獎項肯定她在心裡疾病研究上,在教學工作上,還有在臨床治療創新上的卓越表現。身為臨床學者,她出版過逾百筆經同儕審查過的論文、書籍章節,還有獲得《新英格蘭醫學期刊》與《美國醫學會期刊》等一流發表管道上刊登的評論。
這本書是談成癮的爽、戒癮的痛,以及爽痛之間如何取得平衡。
滑手機、熬夜追劇、大吃大喝、瘋狂消費,成為辛苦一天之後必備的自我慰勞;然而,我們已經網路成癮、購物成癮,或是酒癮、性成癮
上身,卻不自知。這不是我們的錯,而是多巴胺(dopamine)的問題。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又稱為「腦內啡」,要讓大腦釋放多巴胺很簡單,只要你做一件事情能讓自己開心就行了,像是上網、吃喝玩樂、盡情購物。不過,多巴胺會逐漸減少,需要更多的慾望、更強的刺激才行,也因此讓人愈來愈痛苦。
如果我們發現自己上網時間愈來愈長、暴飲暴食的次數愈來愈多、喝下肚的酒愈來愈烈、購物次數愈來愈頻繁,很有可能已經成癮。
作者指出,在我們的腦中,爽快和痛苦如同翹翹板的兩端,當一端受到過度刺激,另一端就會翹起,多巴胺分泌的多寡影響爽與痛的平衡,一旦打亂,就會導致爽痛失衡。如果「痛」是為了「爽」而必須付出的代價,「爽」就是「痛」過之後兌換到的獎勵。
作者整理出一套方法協助成癮者有效戒癮,這八個步驟的英文首字剛好對應多巴胺 DOPAMINE,包括:資料(Data)、目的(Objectives)、問題(Problems)、禁慾(Abstinence)、正念(Mindfulness)、病識感(Insight)、下一步(Next steps)和實驗(Experiment)。
看完這本書,可以讓人從生理的角度來看個人習慣及心理成癮,人的天性是趨樂避苦,大家都想要追求快樂,可是如果快樂是建立在外在的物質,例如手機上網、遊戲、性,要達到同樣快樂程度卻要越來越大的量,而且如果沒有的話會產生相等痛苦,反而喪失了自我。以前的話我總覺得也許有了…,就會快樂,現在會覺得重要的是身心平靜安穩及情緒覺察,快樂不假外求,就在我們心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