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產於中國的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是芸香科植物,又稱為秦椒、蜀椒(本草經)、川椒或山椒。花椒可按照果實大小分為大椒與小椒,也可按採收季節分為秋椒和伏椒。
花椒的果皮可作為調味料,並可萃取芳香精油,種子可食用,莖可作防護刺籬,常使用於調味與入藥。在中國,除了海南島與廣東,都有產花椒。在辣椒傳入中國之前,花椒是重要的調味料。
古代因為花椒樹結實纍纍,將其做為子孫繁衍的象徵,所以在《詩經·唐風》有:「椒聊之實,藩衍盈升。」。另外,班固在《西都賦》也有「後宮則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意思是皇帝的妻妾用花椒泥塗牆壁,謂之「椒房」,希望皇子們能像花椒樹一樣旺盛。有名的《後宮甄嬛傳》裡的甄嬛,皇帝也曾經賞賜她兩次只有皇后能享有的「椒房」殊榮。
最近有一篇研究,探討萃取完芳香精油後的花椒殘渣,是否還能發揮剩餘價值。
研究團隊將花椒殘渣以60%的乙醇(酒精,ethanol)做為溶劑萃取,並輔助以300W的超音波於80度C下萃取55分鐘,可以取得最多的類黃酮素。
接著,他們將萃取物拿去處理銅綠微囊藻。銅綠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是一種會形成藻華的藍綠菌,會產生有害毒素,對水生環境和人類健康都有負面影響。
研究團隊發現,花椒殘渣萃取物可以抑制銅綠微囊藻的光合作用,且這種毒性作用具有濃度依賴性,顯示並不是溶劑造成的影響。進一步研究發現,花椒殘渣萃取物破壞了放氧複合體(OEC,oxygen evolving complex)的結構,影響能量捕獲和分配,抑制了銅綠微囊藻中PSII的電子傳遞。
為了提高花椒的資源利用率並促進花椒產業的多元化和永續發展,研究花椒殘渣的剩餘價值也是相當重要的。畢竟,很多這類的加工產業,都產生大量的殘渣,而這些殘渣裡面其實還有不少有用的化合物,而這些化合物使殘渣對生物仍有毒性,造成需要進一步處理後才能回歸自然(製作堆肥等)。因此,如能開發價格合理的處理方式,應該可以減少對環境的危害,又能物盡其用。
參考文獻:
Cheng, J., Xu, C., Sun, Y., Yu, Q., Ding, S., Wang, Y., Wei, W., Xu, W., Zhang, C., & Gong, D. (2024). 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Zanthoxylum bungeanum residue and their allelopathic mechanism on Microcystis aeruginosa. Scientific Reports, 14(1), 13192.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4-64129-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