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正效應》如果年輕時讀過這本書,人生會少繞很多彎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今天要向大家推薦一本書《青春正效應。這本書涵蓋了許多關於心理學的效應和故事。雖然這些內容你可能在其他書籍中也見過,但我特別推薦這本書的原因是,如果年輕時就讀了這本書,你將能提前了解這些心理學的效應,從而在人生路上少走許多彎路。

作者是誰

首先來介紹一下這本書的作者「蔡淇華」老師,他是一位曾獲得師鐸獎和時報廣告金像獎的高中老師。他的著作包括《一萬小時的工程》和《有種,請坐第一排》《寫作吧!你值得被看見》等住著作。蔡老師不僅在教學上非常出色,他的寫作也非常豐富,並經常教導學生如何寫作。

為何我想推薦這本書?

為何我想推薦這本書,是因為對於學生和家長特別有幫助!

這本書中的許多案例非常貼近生活,很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有時候看國外的書,當中的例子實在是離我們太遠,沒啥感覺。這本書提到的故事不外乎是老師生活經驗、成長經歷,還是教學現場。這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一定會遇到的狀況。

閱讀過程我是非常有代入感,也許有些道理我已經看過了,但老師用不一樣的觀點與故事,讓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我特別喜歡老師告訴我們一定要「醒著做夢」的章節,用「醒著做夢」來比喻完成夢想的過程,不知為何就是很喜歡這樣的描述。

除此之外,很多大人可能也未必了解這些常見的心理學效應。透過這本書你一定會有個初步的了解,為何這些心理學效應這麼重要,以及要如何從老師說的故事中去學習。

更重要的是,如果家長也能學習這些知識並身體力行,那麼他們就能帶領自己的孩子一起學習,因為言教不如身教。老師透過這本書講述了「青春期一定要知道的50件事」其中有五個章節令我印象深刻,如果一定要排名,我認為這五個章節值得你仔細思考,是否能應用在你的日常生活當中呢?




限制,讓你更自由

首先,老師提到一個金句:「精彩人生往往是被限制出來的,因為匱乏會讓你更珍惜,所以限制才可以讓你更自由。」

這看似矛盾的觀點,其實有其道理。限制讓我們的選擇變少,而選擇過多反而會讓我們不開心,這是所謂的「選擇悖論」。


◩ 選擇悖論

選擇越多,反而越不開心。這是因為人其實不喜歡做選擇。做決定、選擇本身就是一件很消耗能量的事情,大腦為了節省能量,讓我們偏好去走捷徑,做出最不費力的動作。


在《影響力:讓人乖乖聽話的說服術》這本書提到的「社會證明原則」就能解釋這一點。當我們去餐廳點菜,不知道該點什麼時,就會選擇熱門菜單,因為這樣能減少我們的決策困擾。

店家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常會標示熱門菜,吸引顧客點選。事實上,這些熱門菜有可能是店家自己推的毛利較高的菜品。

Netflix也利用了這個原則。早期他們對收視率和觀眾數據保密,但2018年開始公布熱門影片和收看人數。這樣做是為了幫助觀眾選擇,減少選片的困擾。結果顯示,熱門影片越看越熱門,觀眾也越喜歡這些推薦影片。這再次證明了人們喜歡讓別人替自己做選擇。

另一個相關原則是權威原則。電視廣告中經常會找穿白袍的人扮演醫生,因為我們習慣聽從權威的話。這讓我們更容易接受他們推薦的產品。即使廣告中人並非真的是專家,但只要看起來專業,我們就會信任他們。

raw-image

讓別人限制我們叫制約,而自己限制自己叫自律。自律是成功的關鍵。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曾說到,自律的人能把生活過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自律就是一種自我限制,限制住你的選擇,讓我們專注你想要的生活方式。

我們可以自我限制的方面很多,如時間、物品、金錢和人際關係。例如:


  • 時間:規定自己什麼時間起床、什麼時間完成任務。
  • 物品:只買自己需要的東西,過簡單的生活。
  • 金錢:控制自己的花費,不因收入增加而過度消費。
  • 人際關係:選擇和有品質的人交往,而非浪費時間在八卦上。


先問人為何不快樂、感到不自由,不就是選擇太多、想要太多,得不到最痛苦嗎?

相對來說,你進行自我限制,控制選擇,是不是凡事都能隨心所欲,簡單來說就是想要的不多,所以就很容易得到滿足,而且能把精力專注在讓你滿足的事物上。

我舉個比較常見的案例好了,就是「追劇」「追小說」「追遊戲」

狂追一陣子會出現劇荒、小說荒、遊戲荒。

而且瘋狂追完之後,還會感到空虛,就想要找更多的劇、更多的小說、更多的遊戲來填補。說到底根本就是在追求更多的多巴胺。

之前在《多巴胺國度》有提到「爽痛平衡」機制,不快樂的來源正是大腦搞的鬼,大腦自己會去平衡爽跟痛,讓你爽久了,一定會感到痛苦。

如果你能自我限制,不是叫你不要追,而是限制住自己觀看的時數,次數,你反而得到的快樂會更強烈,更容易滿足。所以,你想要更自由更快樂,不妨先從自律做起試試看!



三明治法則

美國著名家馬克·吐溫說過:「一句讚美的話,可以讓我充實兩個月。

也就是說我們應該學習怎麼好好說話,用所謂的三明治法則 : 用兩片讚美夾一片批評。讓聽的人聽得下去,不會覺得你是在針對他。

書中提到美國前總統柯立芝的故事,他有一位年輕漂亮但常出錯、出包的女秘書。

raw-image

某天,總統讚美她的衣服和外貌,接著說:「像你這樣漂亮的人,我相信你的工作也可以像你的人一樣漂亮。」結果,女秘書的工作從那天起就不再出錯。

總統被議員問起這個方法,他笑著說:「這很簡單嘛,有沒有看過理髮師幫客人刮鬍子之前都會塗上肥皂水?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客人在刮鬍子的時候不會覺得痛,我只是用了這個方法而已。

出來社會跑,做人最重要。

學生時代大家沒有利益衝突,所以人際關係很簡單,出了社會就不一樣了,人際關係沒搞好可是會影響到你的工作,也就是利益!

我覺得三明治法則很重要的原因在於,你要學會「三分做事 七分做人」,做人之前要先學好好說話。

我其實是個很少稱讚別人的人。

過去在職場上,講話比較直來直往,常常會有衝突。

學會三明治法則,在和別人衝突前先誇讚對方,讓他不覺得你是在針對他,這樣溝通會比較順利。

人們普遍喜歡聽好話,我自己也喜歡聽好話。學會三明治法則後,你在人際溝通上會比較不那麼帶刺,這是非常重要的。

好好學會怎麼講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學生時代可能沒這感覺,反正升學考試,大家各做各的,進入社會後,不會講話或社交,就會讓你寸步難行。



醒著作夢

我很喜歡老師在這章節的副標題 「夢想者睡在夢裡,實踐者醒著作夢」,並且在最後放上這張圖。這章節強調了執行力的重要性。夢想者在夢中遊走,而實踐者會醒著追夢。

raw-image


這邊想提一下「吸引力法則的錯誤用法」,很多人相信只要有夢想,全世界就會來幫助你。他們會說:「我有一個信念,我相信我一定做得到,終有一天宇宙會來幫我。」老是夢想全宇宙都來幫我完成夢想,我認為是雞尾酒效應的偏誤

所謂雞尾酒效應,大腦會選擇性注意對自己有意義的資訊。

比如說,在一個吵鬧的派對上,如果有人叫你的名字,你會馬上轉頭去看。或者你剛剛注意到紅色特斯拉,之後你會覺得路上到處都是紅色特斯拉。

大腦就像google搜尋,你下了某個關鍵字,就只會看到這關鍵字相關的資訊。

但空有夢想,終究只是一場夢,正確的吸引力法則,應該是你有信念,然後靠自己的力量去執行,而不是幻想所有人都會來幫你。這是主動與被動的差別。夢想太抽象了,它缺乏過程,只是一個夢。


◩ 寫下夢想

蔡老師的解法是你必須把夢想寫下來,這樣才會去執行。每天寫下來,並且每天去修正。把要做的事情全部寫在筆記本上,讓你醒著去做夢。

為何要寫下來? 這邊就要提到「蔡格尼效應」,蔡格尼是蘇聯心理學家,她發現「大腦會傾向記住未完成或被中斷的任務

比如說追劇時,劇情斷在奇怪的地方會讓人忍不住想看下一集。

事情沒做完,你往往會耿耿於懷,好像今天少做了什麼事情一樣。

所以我們可以利用「蔡格尼效應」讓你的夢想成真。

很簡單,通通寫下來、寫成願景板、寫成待辦清單、寫在便利貼都可以。

重要點放在你每天都會看到的地方,無時無刻提醒你「未完成」,這樣你才會有動力去醒著做夢,逼迫自己去執行。

俗話說「有夢最美,希望相隨」,後面應該在加一句「做就對了」

這邊我還想補充的部分就是「拆解你的夢想」,

把你要做的事情拆解成各種「小任務」,就像一塊餅不可能一次吃完,

但每天吃一點點呢?

所以你可以把這些小任務,張貼在你每天會看到的地方,每天完成一點點,就能讓你朝夢想更近一點。


精算人生成本

請你精算人生的成本。當我們意識到自己正在做一件無益的事情時,比如看一部爛電影,應該立即停止並把時間投入到更有價值的事情上。

你的時間、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能算成錢,有具體的數字,你一定不會想要浪費在奇怪的地方上。

蔡老師以自身經歷說明,他說自己是個衝動的人。

情緒敏感的人往往容易衝動,自己過去也曾因被霸凌而想要報仇,但最終學會將這種負面能量轉化為創作和專案的動力。蔡老師認為負面能量本身無好壞,關鍵在於如何運用。

大腦中影響我們情緒的關鍵就是「杏仁核」,衝動的人往往就是「杏仁核」太敏感了,不過不敏感也不見得是好事。

書中提到了一個極端例子,艾力克斯·霍諾德,他因杏仁核不敏感而能徒手攀登陡峭的酋長岩,雖然這種不敏感讓心臟特別大顆,但同時也帶來了極大的風險。


raw-image

「杏仁核」敏感程度,像光譜的兩端,每個人在某些事情上都有正面的觀點和負面的觀點。看你怎麼利用能量,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蔡老師說,他結婚三十多年從未與老婆吵架,因為他認為吵架的成本太高,不值得。

而很多情緒敏感的人,可能因不願放棄沉默成本,成為恐怖情人,最終幹出傻事,得不償失。

另外更好的方式把負面情緒轉化為實現目標的動力,可以在生活中得到更好的結果。

例如 :

今天你能力、學歷不足被人看沒有,你可以心中暗想 : 「今天你瞧我不起,明天讓你高攀不起」,負面能量也是能讓自己更加前進的力量。

不過情緒要是這麼好控制就好了。

蔡老師建議大家可以設定「限制器」,讓自己能理智去處理情緒。

我自己的方法是

• 打掃家裡

• 去散步

• 寫下事情來龍去脈


過一天比較冷靜之後,分析放任情緒的後果,

這個成本是我能承受的嗎?

結果是我想要的嗎?

有沒有更好的處理方法。

我發覺檯面上在跑的人,特別是那些老狐狸,情緒控管都做得很好,即便抓狂,很快也能調回正軌,不會浪費時間與精力去做無用的事。

年輕人血氣方剛也許很難做到,但建議真的先練習用「精算人生成本」的方法去控制情緒。

特別人家常說「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

你不知道的是,真正的人生贏家,爭的是當「笑到最後的那個人!」



組合弱勢強項

最後這部分談到如何將看似無關的技能組合起來,形成一個強大的競爭優勢,也就是把你的弱勢強項組合成為新的超級強項。這裡就先要提一下強者恆強、大者恆大,贏者全拿的「馬太效應。」


◩ 馬太效應


一名地主即將遠行,呼叫三名僕人來,把家業交給他們。並分別給他們五千、兩千與一千銀幣。之後那領五千銀幣的,做了買賣,再賺了五千;那領兩千銀幣的,也同樣賺了兩千;但那領一千銀幣的,竟然挖個洞,把銀幣埋起來。

主人回來後,驗收成果,獎勵了另外賺了五千與兩千銀幣的僕人。當領一千的僕人報告成果後,主人奪走他這一千銀幣,賞給那賺五千銀幣的僕人。主人說:「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聖經新約.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



之前分享過萬維綱的《高手思維》,裡面有句話這樣說 :

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只有弱者才會一昧追求公平,規則既然對弱者不公平,打不過就加入他,讓自己成為強者。 資源只會往強者所在的位階去跑,沒有為什麼,就是資本的運作才強者手上才會得到最有效率的運用。」

其實就是在講「馬太效應」,也就是「大者橫大,贏者全拿」,資源一定往更有效率的地方去。


你可以用投資來理解公平!

如果有兩支股票,一支能賺五倍,另一支只能賺一倍,

你會選擇哪哪一隻股票?

自然會選擇投資能賺五倍的股票,這就是「馬太效應」

換到我們個人身上,當你體悟到這個道理,

就不會整天在計較什麼公平不公平,那是弱者在做的事情:

例如

• 浪費時間抱怨、

• 浪費時間計較、

• 浪費時間內耗 ~

強者找時間變強都來不及了,哪有美國時間去跟你計較公不公平。

單一技能要達到頂尖水平很困難,任何圈子都已經有高手在前面卡位了。但你可以打組合技,打連續技!

這就很像以前我們玩格鬥遊戲,有輕拳、重拳、必殺技,不是光放必殺技就能打贏對手。你的單一技能也許不強,就像是輕拳打中敵人,扣不了多少血,多種輕拳組合起來呢?

你必須要善用輕重拳去卡死對手,讓他沒有還手的餘地,最後再放必殺技定勝負。

另外一個說法則是,

如果你在某個領域的技能可以擊敗60%的人,再加上另一項技能也能擊敗60%的人,這兩者結合起來,你就能擊敗84%的人。如果再加上第三、第四項技能,你就能成為極少數的頂尖人才。

raw-image

Ex:

A技能 : 你是前40%的人

B技能 : 你是前40%的人

A X B = 0.4×0.4 ;你是前16%的人

這就讓我想起許多動漫都有的設定「沒有無用的能力,只有沒用的人」,特別是現代的AI技術可以幫助我們自學,快速掌握多項技能,這是以前不具備的優勢。我們應該學習如何自學,如何組合不同的技能,這樣才能在AI時代脫穎而出,笑到最後成為贏家。



總結 : 有夢最美,築夢踏實

我還記得小時候某本教科書封面寫了「有夢最美,築夢踏實」,誰年輕沒有夢想,我小時候也夢想當太空人、當總統。

但夢想往往淪為空想,永遠也不會實現,所以我真的很喜歡蔡老師「醒著做夢」這句話。

所以這本書我真心推薦給學生與家長,人在追逐夢想的過程會遇到「超級多」的阻礙,不管是來自內在還是外在因素。

尤其是「內在」因素影響特別大,一個人能不能成功完成夢想,自身的因素佔絕大部分。

所以這本書有許多實用的案例,也許學生年輕閱歷少,還沒有體悟,但看過這本書先留點印象,日後自己遇到類似的問題,可以再拿出來對照。

《去書店買個好人生》提到一句話,「人生遇到挫折時,就去書店看書吧,你想要的答案早就被某人寫在書裡了。」

我想這本《青春正效應正是適合你放在書櫃上,隨時找答案的好書。


_

✅ 博客來商城:https://reurl.cc/E6pGgm

(您的購物回饋金將捐至展臂閱讀協會,就讓閱讀不僅幫助自己也能幫助他人,社會需要更多正向的力量。每季會將捐款金額公布在臉書、公益網站上)

_

✅ 閱讀全文:https://hamr-lab.com/youth-positive-e...

✅ 訂閱電子報:https://hamr-lab.com

✅ 臉書粉專:  / hamr.lab  

✅ 推特:  / hamrlab  

✅ Instagram:  / hamr.lab  

✅ 任何合作邀約請洽:uncle@hamr-lab.com

✅ 請我喝杯咖啡: https://www.buymeacoffee.com/hamr.lab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鼠叔|倉鼠人生實驗室的沙龍
50會員
178內容數
每個人都會有許多難題,「閱讀」讓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你的答案也許已經被某人寫在書裡了,唯有閱讀能解決你的問題,擴展個人的視野,希望遇到瓶頸的你,在這裡能聽到你需要的一本好書。
2025/01/02
如果人生就像電腦系統,那就是可以被破解還有優化,有群人叫做生活駭客,小至綁鞋帶的技巧,大至人生規劃,只要是有規則、有步驟、有流程,那就是可以反向破解並且進行優化、最佳化,本書告訴我們駭客思維的優點與缺點,在這個時代,優化是常態,但是可能也會帶來影響他人的副作用。
Thumbnail
2025/01/02
如果人生就像電腦系統,那就是可以被破解還有優化,有群人叫做生活駭客,小至綁鞋帶的技巧,大至人生規劃,只要是有規則、有步驟、有流程,那就是可以反向破解並且進行優化、最佳化,本書告訴我們駭客思維的優點與缺點,在這個時代,優化是常態,但是可能也會帶來影響他人的副作用。
Thumbnail
2024/11/23
中年是每個人必經的階段,該階段伴隨著身體和心理的變化,形成一種獨特的生物現象。這篇文章探討中年的定義、心理壓力及其演化意義,並以動物學的角度剖析中年在生物學上的功能,強調中年不僅是老化的開始,更是負責任及利他精神的展現。進入中年,能力增強而責任隨之而來,反思中年的意義有助於人生的成長與快樂。
Thumbnail
2024/11/23
中年是每個人必經的階段,該階段伴隨著身體和心理的變化,形成一種獨特的生物現象。這篇文章探討中年的定義、心理壓力及其演化意義,並以動物學的角度剖析中年在生物學上的功能,強調中年不僅是老化的開始,更是負責任及利他精神的展現。進入中年,能力增強而責任隨之而來,反思中年的意義有助於人生的成長與快樂。
Thumbnail
2024/09/23
我們人往往遇到瓶頸,就是因為在玩「有限遊戲」。有固定的規則,固定的獎勵,也因此「無聊透頂!」如果將人生看成是一場遊戲,我們要如何把「有限遊戲玩出無限呢?」歐陽老師說: 很簡單,就跟你打手遊一樣!點技能、解任務、有獎勵、打排位,轉念你就能講有限遊戲玩出無限。
Thumbnail
2024/09/23
我們人往往遇到瓶頸,就是因為在玩「有限遊戲」。有固定的規則,固定的獎勵,也因此「無聊透頂!」如果將人生看成是一場遊戲,我們要如何把「有限遊戲玩出無限呢?」歐陽老師說: 很簡單,就跟你打手遊一樣!點技能、解任務、有獎勵、打排位,轉念你就能講有限遊戲玩出無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是一本針對年輕人的書籍,書中談到人生哲學。透過分享對這本書的觀點和心得,希望以正面的價值觀影響他人。內容包括閱讀的重要性、興趣的尋找、與父母、孩子的相處之道。閱讀後可分享的是生命觀與好書推薦。
Thumbnail
這是一本針對年輕人的書籍,書中談到人生哲學。透過分享對這本書的觀點和心得,希望以正面的價值觀影響他人。內容包括閱讀的重要性、興趣的尋找、與父母、孩子的相處之道。閱讀後可分享的是生命觀與好書推薦。
Thumbnail
如果我們能對自己實際的行動力和控制力,有充分的認知,就能設定出符合自己需求的目標與計劃。這本書比較不像手把手教你操作的工具書,更像是一本陪你整理心態、訓練思維的指南書。
Thumbnail
如果我們能對自己實際的行動力和控制力,有充分的認知,就能設定出符合自己需求的目標與計劃。這本書比較不像手把手教你操作的工具書,更像是一本陪你整理心態、訓練思維的指南書。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很多關於面對未來人生未知困難的建議,以及如何藉由讀書來磨練智慧、獲得工作力和變現力。書中也結合了企劃書的概念,探討暢銷書的心理狀態和經濟活動的關聯,提供了富有洞見的資訊。這些內容對於關注個人成長和商業領域的讀者來說都非常有價值。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很多關於面對未來人生未知困難的建議,以及如何藉由讀書來磨練智慧、獲得工作力和變現力。書中也結合了企劃書的概念,探討暢銷書的心理狀態和經濟活動的關聯,提供了富有洞見的資訊。這些內容對於關注個人成長和商業領域的讀者來說都非常有價值。
Thumbnail
這本書強調心智對現實的影響力,並說明我們可以如何通過控制思想、信念和情感來改變生活。作者也有提供實際的運用和心理訓練方式,幫助讀者可以運用技巧提高自信、改善情緒和實現目標。如果你對心理學和如何通過心智力量來影響生活感興趣,那麼這本書是蠻值得一讀的。
Thumbnail
這本書強調心智對現實的影響力,並說明我們可以如何通過控制思想、信念和情感來改變生活。作者也有提供實際的運用和心理訓練方式,幫助讀者可以運用技巧提高自信、改善情緒和實現目標。如果你對心理學和如何通過心智力量來影響生活感興趣,那麼這本書是蠻值得一讀的。
Thumbnail
看完我上一篇發文,好朋友在第一時間傳簡訊來,建議我可以找時間讀一下<轉變之書>。這本書陪伴她度過了人生的巨變,在不同階段重閱,也每每助她穿越迷霧。
Thumbnail
看完我上一篇發文,好朋友在第一時間傳簡訊來,建議我可以找時間讀一下<轉變之書>。這本書陪伴她度過了人生的巨變,在不同階段重閱,也每每助她穿越迷霧。
Thumbnail
這本書內容分享了對於個人成長與社會互動的觀察,並強調了對於自身與他人的關係以及內在能量的重要性。文章描繪了一個充滿智慧與啟發性的故事,旨在引導讀者深入思考自我成長與社會交往中的議題。
Thumbnail
這本書內容分享了對於個人成長與社會互動的觀察,並強調了對於自身與他人的關係以及內在能量的重要性。文章描繪了一個充滿智慧與啟發性的故事,旨在引導讀者深入思考自我成長與社會交往中的議題。
Thumbnail
這是一本充滿實例解析的書,提供了許多誘因運作的案例,可幫助理解誘因如何影響人類行為。
Thumbnail
這是一本充滿實例解析的書,提供了許多誘因運作的案例,可幫助理解誘因如何影響人類行為。
Thumbnail
每篇的篇幅很短,閱讀速度快的話,三~五分鐘內可以看完,適合忙碌、沒時間、靜不下心來的現代人。 結合童話跟心理學,不管幾歲都很適合閱讀!當然也非常適合對心理學有興趣,卻又害怕深奧理論看起來只有昏昏欲睡的人,非常好的心理學入門。
Thumbnail
每篇的篇幅很短,閱讀速度快的話,三~五分鐘內可以看完,適合忙碌、沒時間、靜不下心來的現代人。 結合童話跟心理學,不管幾歲都很適合閱讀!當然也非常適合對心理學有興趣,卻又害怕深奧理論看起來只有昏昏欲睡的人,非常好的心理學入門。
Thumbnail
今年春節看了幾本書,有的文字對我來說讀起來生硬,就花長一點時間分章閱讀,有的則容易入口,不出一天就可以讀完。因為期待自己讀的書可以用在生活上,即便是一個、二個觀念或方法都好,所以趁著剛讀完,最是有感時,給自己做點書寫,寫下關於此書的學習點。今天先分享這本書:
Thumbnail
今年春節看了幾本書,有的文字對我來說讀起來生硬,就花長一點時間分章閱讀,有的則容易入口,不出一天就可以讀完。因為期待自己讀的書可以用在生活上,即便是一個、二個觀念或方法都好,所以趁著剛讀完,最是有感時,給自己做點書寫,寫下關於此書的學習點。今天先分享這本書:
Thumbnail
📖 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自己是個容易產生負面想法的人,也常常陷入沒自信、覺得自己不夠好的陰霾中。但慶幸的是,漸漸地會去意識到這些負面想法帶給我的感受是不開心的、會讓我疲憊的,也更是讓我越來越厭惡自己的根源,於是帶著淨化自己的心情,翻開了這本書。
Thumbnail
📖 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自己是個容易產生負面想法的人,也常常陷入沒自信、覺得自己不夠好的陰霾中。但慶幸的是,漸漸地會去意識到這些負面想法帶給我的感受是不開心的、會讓我疲憊的,也更是讓我越來越厭惡自己的根源,於是帶著淨化自己的心情,翻開了這本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