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自己的教練,而不是自己的裁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在Medium上面看到了一篇文章〈How to Think About Your Career〉,作者給了剛出社會的年輕人一些關於生涯、職涯規劃的簡單建議。在這篇文章中,提到了該如何優化自己的技能,如何思考自我的技能發展與升職之間的關係。還有一點,把主管視為「教練」而非「裁判」,這個概念我還蠻喜歡的。

原文連結:How to Think About Your Career


「教練」與「裁判」的差別

你能想像一個運動員不告訴教練他哪裡受傷了嗎?

作為教練,他需要了解選手的優點與弱點,並且設計出一套可以達成獲勝目標的訓練菜單,以及協助選手在正式上場的時候做出適合的致勝決策與策略。

作為裁判,則是站在旁觀的視角,公平的不站在任何一方,抓出不合宜的動作,針對當下選手的狀況判斷對或錯。

在職場上,如果把主管視為裁判,就是把交辦任務做完,由主管判斷對錯,如果他覺得不ok,那就重新再做,直到把東西做到主管滿意為止。

若是把主管視為教練,同樣也是需要把交辦任務完成,但是更可以去思考,完成這些任務對於自己的能力有什麼幫助,也把每一次的任務的報告當成是交給主管「檢視」,讓他可以依此來評估自己的能耐適合做什麼樣類型的任務

雖然實際上做的事情很像,但本質上在思考與主管的關係及溝通時,則有了很不一樣的觀念差別。


成為自己的教練

想像把自己當成一個要養成的選手

把教練的概念延伸到自己的生涯發展上,也就不會用對錯來考量自己的發展。而以教練思維想事情,就會去思考自己該如何提升技術與技能,也需要以長遠的眼光來思考自己的生涯發展

文章中提到了,如果把升職當成是生涯目標,也許和主管多喝幾杯咖啡,多套好交情就可以解決。但是,這有點類似參加比賽不靠訓練而靠關係進入一樣,少了技能與技術的鍛煉,最終還是沒辦法讓自己過關斬將到最後。

生涯目標的建立可以往技能提升的方向思考

因此,生涯目標的建立,如同選手會透過訓練補足自己技術上不足的地方一樣,從技能發展的角度來看,也是可以去思考自己想要加強哪些技能。

而要讓自己進步與發展,勢必也得經過一定的時間的考驗,不論是肌力訓練,心肺訓練,還是柔軟度等等,各式各樣的運動訓練沒有長時間的練習,也沒有辦法看到成效。

現在的主管也曾經跟我分享,關於工作實際的內容和方向雖然我可能會自己去調適,可是他還是會希望可以安排讓我做一些對我而言我可以比較能有所發揮的事情。而我也曾經問過主管,他選擇要做哪些工作任務的標準是什麼,他是說,對他有幫助、對公司有幫助的事情他覺得就值得去做,雖然具體而言我不知道那把衡量「有幫助」的尺是什麼,但我想應該就是可以賦予一些新的意義的那種幫助吧。


訓練菜單與時間尺度

從「當自己的教練」這個角度來想,「時間」也會是一個重要的尺度。而且時間比想像的還要稀少跟快速,假設一件事情一個星期只做一次,不間斷的持續一整年,也只會做52次,做兩年也才104次,而且這是在不扣除任何休息的情況之下才能達到。

當我們在規劃屬於自己的訓練菜單時,若是把時間也考慮進去,就會發現這個數字和自己想像的可能截然不同,但也正因為有了數字,就會讓整個菜單和計畫變得具體起來。

最近在看動畫《格鬥實況》,也看到了一個概念,主角雖然看似柔弱,可是他還是在一個月內練了一萬次的低踢。這個練習本身若拆解成每一天的訓練菜單,表示要不間斷的每天踢333腿,對於有在練踢的人就會知道,一天333腿還是需要一定的自律和毅力才能做得到。

從這個角度來看,想要熟悉一個新的技能,沒有每天大量且穩定的投入,是不容易可以做得到的。而且當我們用時間和數字來衡量整個訓練尺度,也會發現其實每天需要累積的量,也是一個很不容易要達成的目標

最近自己在安排訓練的時候,也會盡可能地去根據自己的狀況,來思考訓練菜單。以我練習跆拳道為例,我把每週固定去道館練習當成是一個可以學習新技術、新訓練方法的機會,同時也可以練習,或者給教練和同儕雕動作。另外,自己也會安排其他輔助的自主練習,幫助自己加強心肺能力、柔軟度,或者是針對自己比較不熟悉的動作在進行補強。對我而言,跆拳道也可以算是一個副業了。

而關於資訊這方面的技術,我覺得就可以把週一到週五的上班時間當成實戰,平常沒有練習跆拳道的時候,透過寫作、看教學影片、寫測試code、看書,都可以幫助自己吸收新知、整理新知識,並且也要跟得上技術的趨勢話題。其實時間真的沒有很多,只要有菜單有規劃,就會發現每天其實都可以很充實。

成為自己的教練,為自己安排訓練菜單,觀察自己的優勢與弱勢,擬定策略,發揮可以致勝的技巧。若有戰略上的錯誤,那麼就即使調整、保持彈性,以因應各種考驗。而不用「裁判」的角度看自己,也才不會得失心太重,為自己打分數、給自己的行為判斷對錯,那麼也會形成一種壓力。希望「教練思維」對大家也都能有所幫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fe Notes | Guan-Yun Wang
123會員
153內容數
高中時候夢想成為一位「文人」,至今依舊。雜食性熱愛學習,念過中文系、心理所、資訊所。古有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願以文字為核心,建立我的六藝。這是我的沙龍,包含文學、心理學、AI、資訊工程,還有很多雜七雜八。透過書寫持續成長,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更好,散發正能量。E-mail: gywang.tp@gmail.com
2025/01/24
上個星期未能更新,這幾個星期主要在忙著搬家、整理東西,一邊還要進行兩邊工作的收尾和起頭。從24年的1月份,到了台南科學工業園區的公司當工程師之後,25年的1月份,告別了工程師的工作,準備前進下一份工作。 怎麼這麼快就換工作了? 說實在的,我也沒想過那麼快就會換工作,本來以為至少還會累積個兩三年在
Thumbnail
2025/01/24
上個星期未能更新,這幾個星期主要在忙著搬家、整理東西,一邊還要進行兩邊工作的收尾和起頭。從24年的1月份,到了台南科學工業園區的公司當工程師之後,25年的1月份,告別了工程師的工作,準備前進下一份工作。 怎麼這麼快就換工作了? 說實在的,我也沒想過那麼快就會換工作,本來以為至少還會累積個兩三年在
Thumbnail
2024/12/29
年底了,這時候很適合為自己的一年做個回顧,正好方格子也有這個主題。而我一直都有寫日記的習慣,於是也花了時間把這一年來所書寫的內容大致看過了一遍。 本來一天天的過日子還沒有感覺,不過全部加總起來,我發現我的日記主要就是工作內容、跆拳道、吃的東西,幾乎一整年都是圍繞著這三個主題。 我真的找到平衡(或
Thumbnail
2024/12/29
年底了,這時候很適合為自己的一年做個回顧,正好方格子也有這個主題。而我一直都有寫日記的習慣,於是也花了時間把這一年來所書寫的內容大致看過了一遍。 本來一天天的過日子還沒有感覺,不過全部加總起來,我發現我的日記主要就是工作內容、跆拳道、吃的東西,幾乎一整年都是圍繞著這三個主題。 我真的找到平衡(或
Thumbnail
2024/10/26
最近在整理自己的一些個人檔案,曾經在網路上看過一個說法,要定期整理自己的履歷表、CV,才能了解自己在各個階段的成長以及專業發展。而我從大學走到博士畢業,一路上在學校以及學系的選擇上跨了不少領域,有時實在很一言難盡,不過自己倒是給了自己所學的知識一個系統性的整理。 增進績效:正向行為的改變 如果說
Thumbnail
2024/10/26
最近在整理自己的一些個人檔案,曾經在網路上看過一個說法,要定期整理自己的履歷表、CV,才能了解自己在各個階段的成長以及專業發展。而我從大學走到博士畢業,一路上在學校以及學系的選擇上跨了不少領域,有時實在很一言難盡,不過自己倒是給了自己所學的知識一個系統性的整理。 增進績效:正向行為的改變 如果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過去的職業規劃講求的是「往上走」,可能是「升職、加薪、跨國」,然而越來越多人發現往上走反而離自己「理想的生活」越來越遠,工時長、壓力大是原因,但在我看來也有可能是「好學生為了符合社會期待,守著一份不完全適合自己的工作」,新型的職業規劃應當是「在不斷的嘗試中,逐步逼近,找到自己擅長的天職工作」。
Thumbnail
過去的職業規劃講求的是「往上走」,可能是「升職、加薪、跨國」,然而越來越多人發現往上走反而離自己「理想的生活」越來越遠,工時長、壓力大是原因,但在我看來也有可能是「好學生為了符合社會期待,守著一份不完全適合自己的工作」,新型的職業規劃應當是「在不斷的嘗試中,逐步逼近,找到自己擅長的天職工作」。
Thumbnail
職業發展是每個上班族關注的重要議題。無論是初入職場的新人還是資深職場人士,都渴望在職業道路上取得成功並實現自己的目標。職業發展涉及個人的成長、學習和晉升,以及對未來職業道路的規劃和發展方向的選擇。以下是一些關鍵要素,可幫助塑造一個成功的職業發展之路。 1. 自我認知和目標設定: 職業
Thumbnail
職業發展是每個上班族關注的重要議題。無論是初入職場的新人還是資深職場人士,都渴望在職業道路上取得成功並實現自己的目標。職業發展涉及個人的成長、學習和晉升,以及對未來職業道路的規劃和發展方向的選擇。以下是一些關鍵要素,可幫助塑造一個成功的職業發展之路。 1. 自我認知和目標設定: 職業
Thumbnail
如何做好職涯計畫?你的職涯計畫做的對嗎?不用擔心。這篇文章靈感來自《第一次工作就該懂》,希望將幫助你重新審視你的職涯計劃,找出問題所在。不管你是剛入職場還是職場老鳥,這些練習讓你能更清晰地認識自己,並且設計出更彈性的職涯路徑。
Thumbnail
如何做好職涯計畫?你的職涯計畫做的對嗎?不用擔心。這篇文章靈感來自《第一次工作就該懂》,希望將幫助你重新審視你的職涯計劃,找出問題所在。不管你是剛入職場還是職場老鳥,這些練習讓你能更清晰地認識自己,並且設計出更彈性的職涯路徑。
Thumbnail
因著先前報名參加人力銀行的職涯引導課程,需要尋找對象進行職涯引導,然後繳交報告跟上台簡報,稍加紀錄一下過程跟一些學習。如果某種程度自我覺察與認識較高的人也可以自己做一些簡單的探索,當然有專業的諮詢引導,也許可以協助找出一些方向或是加深自己的信念。 #透過測評了解自我 因著多數引導未必
Thumbnail
因著先前報名參加人力銀行的職涯引導課程,需要尋找對象進行職涯引導,然後繳交報告跟上台簡報,稍加紀錄一下過程跟一些學習。如果某種程度自我覺察與認識較高的人也可以自己做一些簡單的探索,當然有專業的諮詢引導,也許可以協助找出一些方向或是加深自己的信念。 #透過測評了解自我 因著多數引導未必
Thumbnail
本書的最後一篇我們來談談職業表現。在成為「理想自我」的道路上,你很可能一開始就會是老闆,但你也可能一開始是打工仔,要幾份工作後,學到技術、存到第一桶金,才能開始往「理想自我」邁進。這都不要緊,因為每個人的起始手牌就都不一樣,所以能做的選擇也不同,能達成理想的時區也不同。
Thumbnail
本書的最後一篇我們來談談職業表現。在成為「理想自我」的道路上,你很可能一開始就會是老闆,但你也可能一開始是打工仔,要幾份工作後,學到技術、存到第一桶金,才能開始往「理想自我」邁進。這都不要緊,因為每個人的起始手牌就都不一樣,所以能做的選擇也不同,能達成理想的時區也不同。
Thumbnail
包括我,越來越多人選擇成為自雇者,這也是中年級朋友發展職涯第二曲線可行的做法之一,但在展開行動之前,仍然有些事必須先思考,才能順利展開自雇生涯。 特別是當習慣了把自我認同和工作綁在一起,就是把自尊和自我價值和工作掛鉤。工作表現好時,我們的自我認同就堅若磐石,但要是情況不順利呢?會減損自己的價值嗎?
Thumbnail
包括我,越來越多人選擇成為自雇者,這也是中年級朋友發展職涯第二曲線可行的做法之一,但在展開行動之前,仍然有些事必須先思考,才能順利展開自雇生涯。 特別是當習慣了把自我認同和工作綁在一起,就是把自尊和自我價值和工作掛鉤。工作表現好時,我們的自我認同就堅若磐石,但要是情況不順利呢?會減損自己的價值嗎?
Thumbnail
本文分享瞭如何從應屆生進軍職場的關鍵之處,以及在職場中取得成功的一些建議。
Thumbnail
本文分享瞭如何從應屆生進軍職場的關鍵之處,以及在職場中取得成功的一些建議。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職涯定位與自我探索的文章,分享了作者對於自己職涯的思考與定位,並探討了定位力、專業力、行動力、影響力和變現力等方面的內容。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職涯定位與自我探索的文章,分享了作者對於自己職涯的思考與定位,並探討了定位力、專業力、行動力、影響力和變現力等方面的內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