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放棄人生的第二次機會,積極蛻變迎向人生下半場--《中年之路》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raw-image

前一陣子和一位因讀書會而結緣的朋友有段談話,他提起對自己職涯的擔憂「感覺我在這個領域有點太老了」,問他為何這麼想「因為我已經跨入4字頭(年齡),已經中年了」。數字真的有種魔力,神奇的影響一個人對自己的認知,即便在他的能力、狀態都不變的情況下,都引發起擔憂。

當然,我相信很多人是被常聽到的一個觀念「中年危機」影響的,感覺步入中年似乎就會開始不對勁。「中年危機(midlife crisis)」 這個概念是精神分析學家暨管理學家艾略特.賈克(Elliott Jaques)在1965年提出,當時他48歲。但他在晚年曾向友人表示後悔提出了這個概念,因為中年危機並非客觀存在,每個人的感受和成因也各自不同。他自己從48歲直到去世的38年間持續研究生涯,寫了12本書,似乎也沒有受「中年危機」影響。

然而,「中年危機」這個觀念已經對大眾產生長期、深遠的影響,甚至成為某種「自證預言」--人們先相信中年危機的確存在,這樣的憂慮反而影響了自己的生活,引發失序。就如同前面提到我的書友一般,只是因為年齡步入四字頭,就開始擔憂了起來。

當然,就跟人生的每個階段一樣,中年的確也會對每個人生理與心理上造成一些改變。該如何因應這樣的變化呢?最近讀的一本好書《中年之路》,作者建議我們可以把中年視為讓自己的身心變得更好的轉變契機,甚至是一種進化。

《中年之路》作者詹姆斯霍利斯是一位榮格派心理學家,本書也以榮格的理論為基礎來談中年,榮格認為,「中年」是一個人生命中的重要轉折點。這個時期,我們進入了一個與自我進行深度對話的階段,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角色與如何過更有意義和充實的生活。這個過程可能會引發焦慮、抑鬱和身體上的不適,這些都是內心發出的警報信號,也是啟動變化的開始。

從自我質疑與期待幻滅開始的「第二成年期」

詹姆斯霍利斯在書中以「中年之路 The Middle Passage」來取代中年危機的負面說法,將其視為一個中性的階段(雖然過程未必舒服)。我試著以下面這張圖來呈現:

raw-image

與其說「中年之路」是一個時間事件(幾歲到了就會發生),倒不如說是一種心理體驗,當我們開始自問「除了我的過往以及所扮演的角色之外,我到底是誰?」時,我們就步上了中年之路。

會引發這樣的疑問,一部分是因為外在的變化—某人的逝去、關係變化甚至破裂、職涯的變動或中斷,也可能是因為內在感受的轉變—感覺被背叛、期待破滅、空虛或失去意義。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以前認為習以為常、安心與熟悉的生活感覺不復存在,甚至開始覺得生活乏味、重複、對物質或特定行為成癮、不忠、憂鬱、焦慮或出現自毀傾向。那麼,該怎麼辦呢?

就榮格的理論,中年的轉變會經歷五個主要階段:

適應:開始努力尋找導師和同儕的指導,嘗試與自身的直覺和自我感之間找到平衡。

分離:開始與他人的期望保持距離,拒絕不再適合自己的角色。

過渡:進入一個模糊和不確定的過渡期,重新評估自己的生活和目標。

再整合:獲得對當前自我的清晰認識,並對新的身份感到舒適。

個體化:認識和整合內在的各種衝突,接受真正的自我,這是靈性成熟的階段。

中年之路--重新定位內在自我與外在世界的關係

《中年之路》書中,分別就以下主題進行探討:

進入中年之路有哪些預兆?

我們如何重新界定自我?

那些態度與行為可以幫我們穿越中年之路,從痛苦轉化為新的意義

如何重新建立「活出自我」以及「對他人的承諾」間的平衡

這些是「中年之路」開始出現的跡象

這些是「中年之路」開始出現的跡象

該如何善用「中年之路」,為自己帶來好的改變呢?在變化開始發生時以及過程中,人們通常會希望能重獲之前運作良好的自我掌控感,也就是希望恢復原狀,一切如常。在過程中發現日子沒辦法「復原」時,會認為我們與世界之間的默契失效了,原本在依照他人的期待盡了本分之後就該有所回報,但似乎不適用了,進而侵蝕了我們的自我認同,感到震驚、困惑甚至恐慌。

但唯有接受自己在「第一成年期」的希望與期待已經破滅,開始為自己尋求新的意義和責任時,第二成年期才會開始。轉變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找到一種方式讓自己的能量有所產出,感受到任務的挑戰性與完成的滿足感,以及參與群體和世界,產生深入的關係與連結。

但,好消息是:我們在前半生奮鬥所獲得的力量與累積,現在可以用來回應後半生的召喚。

大多數人在面臨「中年之路」的挑戰在於:我們可能會在意識上選擇和群體價值觀一致的理念與行為(大家都是這樣做,我怎麼可以不這樣?),也可能活在錯誤的設定裡(我只能做OO/我注定應該做OO),卻不知道自己可以有其他選擇。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過往的成功,反而在這個階段會形成無形的囚禁與束縛。

但只要開始有意識的去做出選擇,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開始握住自己人生的方向盤時,雖然還不確定接下來的方向,但新的路就會開始在面前展開。

我自己算是還在經歷中年之路的階段:從原本堪稱順利的25年上班族職涯主動轉型成為自僱者,過程中嘗試找到自己真正想持續的職涯模式。從原本內向閉塞的人際關係模式,發展出與一群同樣中年的朋友固定的聚會與討論。過程中不斷經歷的「質疑->新想法->嘗試->調整->確定」循環,慢慢的讓我做出許多之前想不到的改變,以及獲得新的經驗與能力。

在中年之路的過程,謙遜、自我疼惜,對內心的聲音保持開放,回應生命的召喚,都是應該要有的策略。不要再把它看成是危機了,中年是我們開啟人生第二次機會的起點,是生命給我們的贈禮。(原發表於「104高年級」:中年真的是危機?歷經中年之路,才能進入人生第二次成長期

---------------------

想為自己開展第二人生嗎?讓「人生轉型工作坊 2.0」幫你梳理方向

你是否曾有這樣的感覺?一切還順利,卻總有種「心空空的」感受;想改變卻不知道從何下手。這並不是你獨有的疑問,而是無數中年人的共同感受:「我究竟是誰?」、「我為了什麼努力?」「難道一生就這樣了嗎?」

別讓這些疑問停留在心中影響你!小班制的《人生轉型工作坊2.0》是老查專為中年人設計,透過引導與討論、反思,幫你打開新視野,找回動力,制定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在一整天的工作坊中,帶你從盤點過去、檢視現在、未來描繪與制定計畫,3大階段讓你撇除心中雜音,梳理雜亂思緒,幫自己找回工作與生活的熱情!

報名連結:https://senior.104.com.tw/c/674feebb4432c5060ebcbe7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與老查一起讀商業好書
42.8K會員
223內容數
持續分享商業好書閱讀心得與整理,以及人生下半場的轉型心得,歡迎你一起交流
2025/04/21
你我都經歷了一番努力才到達中年階段的,有些人轉換過不同的工作逐步探索,有些人則在一個領域堅持,深耕努力,都到達了人生中相對寬裕、平順的時期。這種「漸入佳境」的感受,讓我們誤以為這就接近終點了。 接下來20年,以一個「更厲害的自己」,具備主動意識的規劃,你是不是覺得比起年輕的自己,更有把握一些呢?
Thumbnail
2025/04/21
你我都經歷了一番努力才到達中年階段的,有些人轉換過不同的工作逐步探索,有些人則在一個領域堅持,深耕努力,都到達了人生中相對寬裕、平順的時期。這種「漸入佳境」的感受,讓我們誤以為這就接近終點了。 接下來20年,以一個「更厲害的自己」,具備主動意識的規劃,你是不是覺得比起年輕的自己,更有把握一些呢?
Thumbnail
2025/04/07
中年危機的產生,來自於這樣的發現——我們總覺得自己有無限的可能,覺得只要肯努力,就能突破極限,成為更好的自己。當步入中年,這種信念終於開始動搖 當我們願意放下「我能夠一直努力下去」的執念,真正接受人生的變化時,就能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新道路。中年危機並非必然,反而是一個讓我們重新調整人生方向的機會。
Thumbnail
2025/04/07
中年危機的產生,來自於這樣的發現——我們總覺得自己有無限的可能,覺得只要肯努力,就能突破極限,成為更好的自己。當步入中年,這種信念終於開始動搖 當我們願意放下「我能夠一直努力下去」的執念,真正接受人生的變化時,就能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新道路。中年危機並非必然,反而是一個讓我們重新調整人生方向的機會。
Thumbnail
2025/03/11
一般來說講到「中年」想到的是:乏善可陳、事業危機、健康走下坡…之類算不上積極正面的印象,但《中年的選擇》想告訴讀者:中年不是危機,比較像是在十字路口但沒有路標為我們指引前方的路。在這個階段,「成長」和「變老」同時發生,可以藉由書中提到的12項冒險/發現,為自己畫出新的中年地圖,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3/11
一般來說講到「中年」想到的是:乏善可陳、事業危機、健康走下坡…之類算不上積極正面的印象,但《中年的選擇》想告訴讀者:中年不是危機,比較像是在十字路口但沒有路標為我們指引前方的路。在這個階段,「成長」和「變老」同時發生,可以藉由書中提到的12項冒險/發現,為自己畫出新的中年地圖,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身為採購專家,當然不能錯過11/11購物節的超殺折扣!本文將帶你深入瞭解蝦皮11/11購物節的完整攻略,從必領的各種優惠券、商城折扣,到限時的搶購技巧,讓你買到手軟荷包也不哭泣。更重要的是,揭密蝦皮分潤計畫,教你如何零成本創業,透過分享商品連結,每月輕鬆加薪,開啟數位遊牧人生!
Thumbnail
身為採購專家,當然不能錯過11/11購物節的超殺折扣!本文將帶你深入瞭解蝦皮11/11購物節的完整攻略,從必領的各種優惠券、商城折扣,到限時的搶購技巧,讓你買到手軟荷包也不哭泣。更重要的是,揭密蝦皮分潤計畫,教你如何零成本創業,透過分享商品連結,每月輕鬆加薪,開啟數位遊牧人生!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將近,這次分享一些蝦皮海外賣場購物的步驟與注意事項,並且介紹雙11蝦皮購物的相關優惠;另外蝦皮分潤計畫持續招募新血中,只要分享購物連結即可獲得分潤,是很適合創作者的額外收入管道喔!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將近,這次分享一些蝦皮海外賣場購物的步驟與注意事項,並且介紹雙11蝦皮購物的相關優惠;另外蝦皮分潤計畫持續招募新血中,只要分享購物連結即可獲得分潤,是很適合創作者的額外收入管道喔!
Thumbnail
《重啟人生》一開始就點出一個讓我當頭棒喝的真相,當然這個真相理論上每個人都知道,只是我們大多在逃避,而這本書就是要當面告訴你,每一個人的衰退都來得比你預期的早。 「不論從事哪一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快40 歲到50 歲出頭時,開始走向衰退。」 好啦,誰都知道人老了就會開始衰退,只是我一直以為衰
Thumbnail
《重啟人生》一開始就點出一個讓我當頭棒喝的真相,當然這個真相理論上每個人都知道,只是我們大多在逃避,而這本書就是要當面告訴你,每一個人的衰退都來得比你預期的早。 「不論從事哪一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快40 歲到50 歲出頭時,開始走向衰退。」 好啦,誰都知道人老了就會開始衰退,只是我一直以為衰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過:我們不要成為「那樣子」的大人,你想過是哪樣子嗎? 中年之路是一本以榮格心理學為本,討論走過兒童期、青春期,成為一個「成人」,然後呢?有一份工作,養得起自己,過起還算有品質的生活,聽起來還不錯吧!或許結了婚、生了幾個孩子,或許一年旅行幾次、吃美食、買精品...然後呢? ▪️中年之路的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過:我們不要成為「那樣子」的大人,你想過是哪樣子嗎? 中年之路是一本以榮格心理學為本,討論走過兒童期、青春期,成為一個「成人」,然後呢?有一份工作,養得起自己,過起還算有品質的生活,聽起來還不錯吧!或許結了婚、生了幾個孩子,或許一年旅行幾次、吃美食、買精品...然後呢? ▪️中年之路的
Thumbnail
前言:中年危機不是因為你不夠努力、不是你沒做到什麼,而是人生和自己期待不同。 人愈到中年,愈不快樂?愈有危機感? 哲學教授基藍有答案:是的!確實如此。 如果你現在40-50歲左右(曲線最低區間),覺得日復一日壓力巨大、事情愈做愈沒意義、覺得自己不上不下,不知道在幹嘛、覺得自
Thumbnail
前言:中年危機不是因為你不夠努力、不是你沒做到什麼,而是人生和自己期待不同。 人愈到中年,愈不快樂?愈有危機感? 哲學教授基藍有答案:是的!確實如此。 如果你現在40-50歲左右(曲線最低區間),覺得日復一日壓力巨大、事情愈做愈沒意義、覺得自己不上不下,不知道在幹嘛、覺得自
Thumbnail
在《中年之路》這本書裡討論到了年屆中年會面臨各種關係的崩壞與重建:與工作、與原生家庭、與伴侶、與小孩。 中年人的孩子們大多進入青春期:一個正達到生命的高峰後往下走、大腦幾近僵固,一個則是正在往上走、大腦正在重建、第一次在尋找「我是誰」的真正定義。 衝突是必然的。 年屆中年的我們,能如何應對呢?
Thumbnail
在《中年之路》這本書裡討論到了年屆中年會面臨各種關係的崩壞與重建:與工作、與原生家庭、與伴侶、與小孩。 中年人的孩子們大多進入青春期:一個正達到生命的高峰後往下走、大腦幾近僵固,一個則是正在往上走、大腦正在重建、第一次在尋找「我是誰」的真正定義。 衝突是必然的。 年屆中年的我們,能如何應對呢?
Thumbnail
你已經步入中年了嗎?《重啟人生》作者亞瑟布魯克斯雖然身為讓人敬佩欽羨的哈佛教授,在48歲時也不免有感到自己人生走下坡的失望與擔憂。因而展開對於人生下半場的探索之旅。經過他長達九年的研究、訪談與親身嘗試,本書要告訴人到中年的讀者:如何順應與轉化逐漸衰老的現實,藉由轉換想法與心態走出一條全新的人生路。
Thumbnail
你已經步入中年了嗎?《重啟人生》作者亞瑟布魯克斯雖然身為讓人敬佩欽羨的哈佛教授,在48歲時也不免有感到自己人生走下坡的失望與擔憂。因而展開對於人生下半場的探索之旅。經過他長達九年的研究、訪談與親身嘗試,本書要告訴人到中年的讀者:如何順應與轉化逐漸衰老的現實,藉由轉換想法與心態走出一條全新的人生路。
Thumbnail
我已經接到超過五個人跟我分享中年危機的心情。 就在今年,我也正式邁向中年。 一個中年人聽著其他中年人訴說著焦慮,心情其實很複雜。 我聽到的焦慮大部分來以下:
Thumbnail
我已經接到超過五個人跟我分享中年危機的心情。 就在今年,我也正式邁向中年。 一個中年人聽著其他中年人訴說著焦慮,心情其實很複雜。 我聽到的焦慮大部分來以下:
Thumbnail
大部分的心理治療界,經常認為成人心理混亂的問題根源,必然全來自於有缺陷的童年;只要孩童期夠好,成年期也會平安穩定。如果這個關於發展的古老精神分析模型確實無誤,那麼在個體五歲以後,就不再需要在治療上或發展上做任何事情,只要解開早期所造成的錯誤即可。
Thumbnail
大部分的心理治療界,經常認為成人心理混亂的問題根源,必然全來自於有缺陷的童年;只要孩童期夠好,成年期也會平安穩定。如果這個關於發展的古老精神分析模型確實無誤,那麼在個體五歲以後,就不再需要在治療上或發展上做任何事情,只要解開早期所造成的錯誤即可。
Thumbnail
依照《牛津英語詞典》的定義,中年是在45歲到65歲之間階段:「是介於青壯年和老年之間的階段,約在45歲到65歲之間」。另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界定,所謂的「中年人」是指45 歲至59 歲的區段之間,不論何種定義,年逾五十的我確實已步入中年階段。對比年輕時期,體態外觀的變化,乃至體能精力衰退都
Thumbnail
依照《牛津英語詞典》的定義,中年是在45歲到65歲之間階段:「是介於青壯年和老年之間的階段,約在45歲到65歲之間」。另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界定,所謂的「中年人」是指45 歲至59 歲的區段之間,不論何種定義,年逾五十的我確實已步入中年階段。對比年輕時期,體態外觀的變化,乃至體能精力衰退都
Thumbnail
 以前我總以為中年就是日暮,人生逐漸走向衰敗與腐朽。 在《給四十歲的嶄新開始》書中,作者松浦彌太郎給了讀者一個新的視角, 他認為人生七十才開始走向耀眼的顛峰, 還能持續活躍地與社會連結、付出。 你認為人生的巔峰是幾歲? 你認同人生有所謂的中年危機嗎?
Thumbnail
 以前我總以為中年就是日暮,人生逐漸走向衰敗與腐朽。 在《給四十歲的嶄新開始》書中,作者松浦彌太郎給了讀者一個新的視角, 他認為人生七十才開始走向耀眼的顛峰, 還能持續活躍地與社會連結、付出。 你認為人生的巔峰是幾歲? 你認同人生有所謂的中年危機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