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後,我就是自己的老闆--聊聊自僱者

2024/03/1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一般在印象裡,除了創業者(當老闆)之外,絕大多數的工作者應該都是「受雇」(上班族),但根據統計,台灣的自雇者人數已經達到132萬,約佔總就業人口的12.6%,也就是每8位工作者中,就有一位是自雇者,比例並不算低,也許正在讀這篇文章的您或家人就是自雇者。

為什麼要思考從受雇轉為自雇?

自雇者,指的是不為特定雇主工作,獨立經營其專業或業務的人。這種工作型態的特點是高度的自主性和靈活性。不僅可以自定工作時間和地點,還可以自主選擇工作和客戶。在許多方面與傳統雇佣關係截然不同,賦予個人更大的自由度,但同時也需要自行管理業務風險和收入的不穩定性。

自雇這種工作型態日漸受到關注,代表著一種新型態的職業選擇權,也反映了現代的工作者對工作自由與彈性的渴望。這種心態並不僅限在年輕人,中熟齡人士因爲個人志趣、家庭照護需要或是希望發展新的職涯成長曲線,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工作與家庭平衡等議題,進而考慮自己的去留。相信其中有很大的一部分也許就不會再回到企業,而選擇以自雇者的方式繼續自己的職涯。在經歷25 年的上班族生涯後,我也先以自雇作為新的職涯探索起點,從2019 年到現在歷經四年多,目前仍持續中。

自雇者有哪些類型

根據我的觀察,自雇者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 顧問:擁有特定領域的專業知識,如管理、金融、法律、諮商等。他們通常為企業或個人提供專業建議,並以執行專案或提供諮詢服務的形式獲得收入,甚至與特定客戶發展出長期的合作關係。
  • 創意工作者:包括作家、設計師、藝術家等,這些自雇者依靠其才華與創意,創作並銷售作品或服務。
  • 專業服務:例如職涯輔導、心理諮商、一對一教練、各類型的講師,運用自身所具備的專業提供服務。104高年級平台上就有各式各樣的專業服務可供選擇。
  • 技術專家:例如自由軟體開發者、IT顧問等,他們為企業或組織提供IT解決方案與技術支援,通常與數位和網陸科技環境緊密相連,以遠距提供服務,無需固定辦公地點。
  • 零售與電商:這些自雇者可能自製或代理商品,透過擺攤或電子商務平台經營,涉及多樣的商品和服務。
  • 勞務服務:像是外送、駕駛服務、家事整理,以自營接案方式提供勞務性質的服務。
  • 手藝職人:能創作獨特的藝術品或手工藝品,以特定手藝創造並銷售產品,藉此賺取收入。

以我自己為例:我的自雇業務型態以顧問與專業服務為主,其中部分業主需要我定期進辦公室與他的團隊協作,大部分是遠距提供諮詢服務,也會有單次性的短期專案。甚至會接一些非典型的工作要求--例如幫企業主持一場內部主管的讀書會等等。

選擇自雇職涯的優點與挑戰

自雇工作型態雖然提供了自由和靈活性,但也伴隨著一些挑戰。例如,需要自行管理財務、尋找客戶、保持收入穩定,並自負各種職業風險。對於在企業受雇的人來說:公司內會有規章、制度、文化、方法,會辦教育訓練,會有工作夥伴組成的團隊或社群可以提供支持,甚至有很多書籍對於企業、組織與管理者、工作者的工作提供建議與指導。但自雇者只能依靠自己,業務好壞也很受大環境變化影響,不免感覺有些無助。

然而,隨著數位科技的發展和遠距工作開始被廣為接受,自雇者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機會。可以更容易地接觸到不同地區甚至是全球的客戶,利用線上平台擴大業務範圍,並通過社交媒體等管道建立個人品牌與進行推廣。越來越常看到自雇者也是也是社群裡的意見領袖,具備高度影響力的案例。

自雇者的興起,也為企業提供了與這些獨立專業人士合作的機會,組織的發展不再受限於內部的人才與專業。隨著科技的發展和市場的變化,職場環境的不斷演進,可以預見自雇者將在未來的勞動市場中,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本文原發表於「104 高年級」,標題【老查的中年級觀察】什麼是自雇者?你適合嗎?有哪幾種類型的工作可以成為自雇者?這篇告訴你

10.8K會員
146內容數
分享商業好書閱讀心得與整理,歡迎你也一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