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的對,有沒有可能是錯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在讀書會裡,討論到《心經》裡面的某個章節:

原來自己所認為的「對」

可能在更細緻的層次

會變成是錯的

那個他原來認為的人家的「錯」

在更宏觀的層次裡

卻變成是「對」的(註1)


有些同學對於這個議題,有很深刻的體會,以下的兩個小故事,就是他們的分享。


第一位同學說起自己念大學的時候,班上有位A同學,來自單親家庭,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過世了,他是由媽媽和祖母帶大的。


某一次的期末考,這位A同學竟然缺席,這就代表著這一科會被當掉,明年要重修。他心裡馬上升起巨大的憤怒:他想著A同學的媽媽是如何含辛茹苦的把A拉拔長大,A怎麼可以這麼任性?沒有來考試,這樣豈不是辜負了母親的苦心,真是不孝!


他帶著情緒打電話給A同學, 劈頭就開罵說,你怎麼這麼不孝,竟然沒有來考試,你不知道你媽養你有多辛苦嗎⋯⋯


還沒等他罵完,電話那端一個字都沒說,咔嚓一聲就掛了電話。


後來他才知道,在期末考前一週,A同學「被分手」了。可能是因為初戀,對他來說打擊實在太大,根本無心準備考試,因此期末考就缺席了。


當時他雖然知道緣由,但心裡面還是很生氣。他覺得A同學實在太不懂事了,失戀不過是很小的一件事情,怎麼可以因為這個小事就讓自己被當掉!


不過20年後的他(現在)重新審視這件事情,也有了不一樣的角度。他說自己一直用「自以為是」的價值觀來看世界,他覺得學業重要、孝順父母重要,但是對某些人來說,人生重要事情的排序,可能跟他不一樣。他怎麼能用自己的價值觀來評斷別人呢?


我問他,如果再回到過去,你會怎麼處理這件事呢?


他說,如果還有機會讓他再打一次電話,他會輕聲地問對方:你怎麼了?是發生什麼事了?


因為期末考對學生來說是一件大事,會在這麼大的事情當中缺席,可能有重要的原因。作為A同學的好朋友,他應該要想辦法去幫助那時候的他。而當時失戀的A,需要的應該會是溫暖的關懷,而不是責罵。


他說20年前那個自以為有正義感的自己,其實是個沒有溫度的人。後來,他一直在學習做個有溫度的人,多去關心並且同理周圍的人。他很感謝這位A同學,因為這件事情,讓他發現自己應該好好地修正暴躁的脾氣。


第二位同學是個資深護理師,她分享了自己剛走入職場時遇到的一件事情,那已經是30年前的事了。


那時候她待在加護病房,加護病房大多是重症的患者。有一次從急診轉來一位吃安眠藥自殺的年輕女性,可能因為服藥的劑量過重,被發現的時間太遲,所以病人的生命徵象很微弱。主治醫師以及好幾位住院醫師為她急救,但效果不彰。只要CPR一停止,病人的心跳也就跟著停止。


後來主治醫師先離開,住院醫師輪流為她CPR,持續以人為的方式來維持她心臟的跳動。


大約半小時後,主治醫師進來叫住院醫師們停止急救,因為有病人在開刀房等待手術。於是住院醫師們停止了CPR,跟著主治醫師進開刀房。而這個病人的心臟也就停止跳動,人真的就這麼走了。


當時她覺得主治醫師實在太過狠心,怎麼可以放棄急救,至少應該等家屬來看了最後一眼再離開,才算盡了人事。


那時候她會這麼想,是因為心裡有一個價值觀:應該讓家屬見到病人嚥下最後一口氣,這樣才圓滿。


但是後來多年的臨床經驗,讓她改觀了。其實有好多人送到醫院前就已經死亡,家屬趕到醫院面對的,已是一具冰冷的遺體。她也因此了解到,多年前那位放棄急救的主治醫師,是根據自己專業的判斷,而做出的正確決定。在發現急救無效之後,他選擇把重心放在還有救的病人身上,就是在開刀房等待手術的那一位。


他也像第一位同學那樣,深刻反省到自己一直用自認為對的價值觀來看待世界,只要跟自己的觀念不一樣的,他就覺得是錯的。


這個世界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衝突?不就是上面這個原因嗎?


你是不是也有你覺得怎麼樣才對的價值觀呢?以後如果你再遇到你覺得不對的事情,不妨先問問自己:事情真的是我想的這樣嗎?有沒有我沒有看見的角度呢?這麼做會讓自己的心更有空間,負面情緒也會減少很多喔!


註1:《心經》p.69-70。章成、M、FAN 著。商周出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ice in wonderland
2會員
95內容數
這裡是【天運讀書會】帶領人之一:黃雅娟老師的沙龍。這裡有讀書會的開課訊息以及許多有趣的生命故事。歡迎你來參與讀書會,一起讀章成禪師的書,學習心的智慧,從地球教室畢業!!
Alice in wonderland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你的身邊有沒有一些人,在工作上很付出、很認真、很燃燒自己。他們常常在加班,連假日都要進辦公室,很少安排休假旅行。休假的時候常常因為太累而在家狂睡,不然就是生病了,不得不在家休息!生活除了吃飯和睡覺,其他的時間都在工作! 我的周圍就有不少這樣的朋友。 例如朋友A,生活就是上班,加班
Thumbnail
2025/04/26
你的身邊有沒有一些人,在工作上很付出、很認真、很燃燒自己。他們常常在加班,連假日都要進辦公室,很少安排休假旅行。休假的時候常常因為太累而在家狂睡,不然就是生病了,不得不在家休息!生活除了吃飯和睡覺,其他的時間都在工作! 我的周圍就有不少這樣的朋友。 例如朋友A,生活就是上班,加班
Thumbnail
2025/03/29
不要被人當成軟柿子 前一陣子我買了一盒日本水梨,店家說這味道香甜、肉質細緻,非常好吃,想再吃要等明年了,極力推薦我多屯一些,於是我買了一盒六顆裝,花費$2400。回到家切開第一顆,就發現有淡淡的酒味,明顯已經過熟,後來這六顆當中,有一顆從裡面腐爛,完全不能吃,最後只有兩顆勉強能吃。如果
Thumbnail
2025/03/29
不要被人當成軟柿子 前一陣子我買了一盒日本水梨,店家說這味道香甜、肉質細緻,非常好吃,想再吃要等明年了,極力推薦我多屯一些,於是我買了一盒六顆裝,花費$2400。回到家切開第一顆,就發現有淡淡的酒味,明顯已經過熟,後來這六顆當中,有一顆從裡面腐爛,完全不能吃,最後只有兩顆勉強能吃。如果
Thumbnail
2025/03/15
你覺得什麼叫做解脫呢?從字面的意思來看,解脫等於解除煩惱,擺脫束縛;對佛教徒來說,解脫或許就是離苦得樂,進而了脫生死。無論如何,「解脫」這二個字,總是讓人覺得陳義很高。然而在章成禪師的樸素禪修課堂上,如來提供了一個很接地氣的角度:做事情知道如何平衡,就叫做解脫。 什麼叫平衡呢?要知道平
Thumbnail
2025/03/15
你覺得什麼叫做解脫呢?從字面的意思來看,解脫等於解除煩惱,擺脫束縛;對佛教徒來說,解脫或許就是離苦得樂,進而了脫生死。無論如何,「解脫」這二個字,總是讓人覺得陳義很高。然而在章成禪師的樸素禪修課堂上,如來提供了一個很接地氣的角度:做事情知道如何平衡,就叫做解脫。 什麼叫平衡呢?要知道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什麼是確認偏誤,當我們想要別人支持我們的想法或者是意見,我們會舉很多有利的例子來說服對方,讓對方說出你想聽的話。
Thumbnail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什麼是確認偏誤,當我們想要別人支持我們的想法或者是意見,我們會舉很多有利的例子來說服對方,讓對方說出你想聽的話。
Thumbnail
💡「當我們不把「理所當然」當作理所當然的時候,你的人生就不會出現「常」與「無常」💡
Thumbnail
💡「當我們不把「理所當然」當作理所當然的時候,你的人生就不會出現「常」與「無常」💡
Thumbnail
★幾乎所有的關係衝突都源自誤解。 而誤解,往往是因為沒有表達自己真正的需求。
Thumbnail
★幾乎所有的關係衝突都源自誤解。 而誤解,往往是因為沒有表達自己真正的需求。
Thumbnail
工作、生活、感情只要有人的地方,一定會遇到意見分歧時,就會遇到辯論戲碼,因為要一個雙方認同的結論,得先各自表述,再進行對方的論述反攻,最後再將較不易攻破方的論述做總結執行,但,通常是在雙方極為理性,且共識是在雙贏,結果才能趨於圓滿。所以重點不在事本身,其實還是在人心。 以往學佛聽師父講經提
Thumbnail
工作、生活、感情只要有人的地方,一定會遇到意見分歧時,就會遇到辯論戲碼,因為要一個雙方認同的結論,得先各自表述,再進行對方的論述反攻,最後再將較不易攻破方的論述做總結執行,但,通常是在雙方極為理性,且共識是在雙贏,結果才能趨於圓滿。所以重點不在事本身,其實還是在人心。 以往學佛聽師父講經提
Thumbnail
從佈道,保護並宣揚我們理想的傳教模式、在別人的論據看到瑕疵,我們列舉理由來證明別人是錯的,并且打贏這個案子的檢察官模式、爭取游説選民的認同,尋求贏得觀衆支持的政治人物模式,轉換到擁有科學思維的科學家。
Thumbnail
從佈道,保護並宣揚我們理想的傳教模式、在別人的論據看到瑕疵,我們列舉理由來證明別人是錯的,并且打贏這個案子的檢察官模式、爭取游説選民的認同,尋求贏得觀衆支持的政治人物模式,轉換到擁有科學思維的科學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課題分離要解決人際的煩惱,要區分什麼是你的課題,什麼是我的課題。 對錯觀-誰的損失大就是誰的錯法學家的對錯觀-依據證據進行判斷經濟學家的對錯觀-看誰付出的成本高商人的對錯觀-個人利益最大化
Thumbnail
重點摘要: 課題分離要解決人際的煩惱,要區分什麼是你的課題,什麼是我的課題。 對錯觀-誰的損失大就是誰的錯法學家的對錯觀-依據證據進行判斷經濟學家的對錯觀-看誰付出的成本高商人的對錯觀-個人利益最大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