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會受不了笨蛋?

為什麼有的人會受不了笨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職場上,很多人時常會抱怨:我實在受不了笨蛋!會這麼抱怨的場景,通常是老鳥在職場遇到新人,而新人沒有辦法把前輩所教的東西,快速地領悟或完全沒有錯誤的執行出來,讓老鳥很有情緒。這種場景不只出現在職場,在生活其他層面也是很常見的。




朋友A的父親因為小中風,生活無法自理,於是他為父親申請了一位外籍看護,來照料父親的生活。由於小妹和父親同住,所以他委託小妹,請她多看著外籍看護。




沒想到一週之後,他每天接到小妹打來的電話,盡是對外籍看護的抱怨,抱怨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例如:煮完飯沒有馬上擦抽油煙機、果皮沒有先用塑膠袋包起來,便直接丟進垃圾桶、衛生紙老是丟在垃圾桶,沒有丟進馬桶沖掉……




這些經歷,相信很多人也都有。我的朋友B,家裡也有一位外籍看護,她家的看護剛來的時候,也有很多類似的情形。例如掃地只掃空曠的地方,桌椅底下都略過;上廁所(小便)沒有沖水的習慣,廁所不但有尿騷味,馬桶也容易卡污垢;洗衣服沒有把深色衣服分開洗,導致白色的衣服變成灰色的……




她說自己在教的時候,的確沒有講的這麼仔細,因為她覺得這些都是理所當然要知道的,應該不需要講的這麼徹底。




有一次她和看護深聊才明白,看護的家庭背景,是和她完全不一樣的,也瞭解到為什麼她會把事情做成這樣。




看護住在印尼鄉下,家裡除了養雞鴨養豬之外,還種了一些蔬菜。看護平常的工作,就是餵養這些家禽家畜和種菜,工作時大都穿著雨鞋,回到家只是換成拖鞋,只有睡覺的時候才不穿鞋,因為地板有厚厚的一層灰。家裡面沒有瓦斯爐、抽油煙機和洗衣機,一直以來,看護都是用自己的雙手在洗衣服……




其實這就是一種城鄉差距。看護沒有住在都市的經歷,所以對於都市生活的細節,她當然不知道。因此我們不能用「事情不就是應該這樣做嗎?」來要求他們。




而許多外籍看護會到台灣來工作,大部分是因為家裡面的環境不好,是不得已的。我們設身處地的想像一下,如果今天你有先生和小孩,而且小孩還很小,需要你的照顧,你怎麼能夠放得下孩子,到海外去工作,整年都見不到面呢?如果不是因為被生活所逼,大部分人是不會做這個選擇的。所以很多外籍看護之所以會到海外工作,都是下下策,有著說不出的苦,大都來自比較底層的家庭。




而在台灣能夠請得起看護的家庭,通常也都是中上水準,這種城鄉差距,就會讓許多家庭對看護產生不滿。




因此不管是對於看護或者是職場上的新人,我們要了解這種城鄉差距,然後有耐心的慢慢把他們教會。




然而要把你自己會的所有東西,原原本本的教給另外一個人,是需要耐心以及時間的。如果你會講出:「我真的很受不了笨蛋」這樣的話,那可能代表著,你需要學習「有耐心」這個功課。




要如何讓自己能夠更有耐心呢?其實你也需要去了解,我為什麼會沒耐心?




一個人會沒有耐心,除了先天的基因之外,還有一個後天的原因:就是目前的生活已經失衡了。




這個「失衡」指的是,你在工作或家庭的付出上,用了很多的心力,但在對自己的照顧與滋養上面,卻明顯的不足。因此你的消耗大於滋養,生活處於失衡的狀態,這時候人就很難有耐心。




這個消耗除了在工作、家庭或各種關係的付出之外,我們還會因為各種鳥事累積很多的情緒,如果沒有一個情緒流動的管道,一直把它壓抑在心裡,平常也沒有好好的滋養自己,人就會嚴重的失衡。有的人就因此生病了或得了身心症,這樣的人是很難有耐心的。




很多在職場上打拼的人,都處於這種失衡的狀態,因此在面對新人的時候,必須花額外的心力去把他們教會,就會讓原本失衡的狀況雪上加霜,因此很容易就會說出:「我真的很受不了笨蛋」這樣的話。




如果你也屬於失衡的這一群,那麼你要好好學習如何讓情緒流動出來,以及在生活中滋養自己,讓生活更有甜度。




情緒流動工作坊

增加生活甜度

















avatar-img
Alice in wonderland
2會員
87內容數
這裡是【天運讀書會】帶領人之一:黃雅娟老師的沙龍。這裡有讀書會的開課訊息以及許多有趣的生命故事。歡迎你來參與讀書會,一起讀章成禪師的書,學習心的智慧,從地球教室畢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lice in wonderland 的其他內容
最近在讀書會裡,討論到《心經》裡面的某個章節: 原來自己所認為的「對」 可能在更細緻的層次 會變成是錯的 那個他原來認為的人家的「錯」 在更宏觀的層次裡 卻變成是「對」的(註1) 有些同學對於這個議題,有很深刻的體會,以下的兩個小故事,就是他們的分享。 第一位同學說起自己念大
台語有一句話「好心予雷唚」(好心被雷劈),也就是好心沒好報的意思。 在你的人生經歷中,有沒有過類似的經驗呢?今天這個小故事,就是這樣的例子。 小夫出生後沒多久,就被送到大姑媽那裡撫養,一直到上小學才回到自己父母親身邊。大姑媽對於小夫來說,似乎比自己的母親還要親。逢年過節,小夫總會帶點小禮
人類有個特性:事情往往會「做過頭」而不自知。 例如: 1:吃到飽有多少人會適可而止?多數不是過量,就是吃到脹亦不罷休,脹到最後自己也後悔。 2:終於有空可以追劇,忍不住一集追過一集。追完之後卻感覺有點空虛甚至憂鬱。 3:滑手機實在太有趣,滑到後來漸漸就成癮了⋯ 生活中還有太多太多其
  這世界有些人比較覺醒,在生命遇到一點點困境的時候,就會自己去找出口。但是也有很多人,必須在人生遭遇「重大的挫折」,或是「苦到了極點」時,才願意回頭。   文怡的父親在公家機關工作,母親則是小學老師,一邊教書一邊把文怡三姐弟拉拔長大。文怡和弟妹各自成家之後,母親也從學校退休了,原本忙
  最近Netflix上面很夯的日劇《初戀》,讓二十多年前紅遍大街小巷的《first love》這首歌,又重新登上了排行榜。戲裡面許多特別重要的橋段,例如男主角向女主角告白、兩人的初吻、分別多年後的重逄,總是以這首歌來妝點。最關鍵的莫過於女主角恢復記憶的那一刻吧!   《初戀》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應該是一句國小學童都會背的古訓。不過多數人沒有把它放在心裡,總是要等到「被害到」之後,才會發現自己沒有「防人之心」。 米娜(化名)是個熱心又善良的名媛。家境優渥的她,除了捐款給很多慈善機構之外,也很關懷弱勢族群,偶爾也會抽空去當志工。是朋
最近在讀書會裡,討論到《心經》裡面的某個章節: 原來自己所認為的「對」 可能在更細緻的層次 會變成是錯的 那個他原來認為的人家的「錯」 在更宏觀的層次裡 卻變成是「對」的(註1) 有些同學對於這個議題,有很深刻的體會,以下的兩個小故事,就是他們的分享。 第一位同學說起自己念大
台語有一句話「好心予雷唚」(好心被雷劈),也就是好心沒好報的意思。 在你的人生經歷中,有沒有過類似的經驗呢?今天這個小故事,就是這樣的例子。 小夫出生後沒多久,就被送到大姑媽那裡撫養,一直到上小學才回到自己父母親身邊。大姑媽對於小夫來說,似乎比自己的母親還要親。逢年過節,小夫總會帶點小禮
人類有個特性:事情往往會「做過頭」而不自知。 例如: 1:吃到飽有多少人會適可而止?多數不是過量,就是吃到脹亦不罷休,脹到最後自己也後悔。 2:終於有空可以追劇,忍不住一集追過一集。追完之後卻感覺有點空虛甚至憂鬱。 3:滑手機實在太有趣,滑到後來漸漸就成癮了⋯ 生活中還有太多太多其
  這世界有些人比較覺醒,在生命遇到一點點困境的時候,就會自己去找出口。但是也有很多人,必須在人生遭遇「重大的挫折」,或是「苦到了極點」時,才願意回頭。   文怡的父親在公家機關工作,母親則是小學老師,一邊教書一邊把文怡三姐弟拉拔長大。文怡和弟妹各自成家之後,母親也從學校退休了,原本忙
  最近Netflix上面很夯的日劇《初戀》,讓二十多年前紅遍大街小巷的《first love》這首歌,又重新登上了排行榜。戲裡面許多特別重要的橋段,例如男主角向女主角告白、兩人的初吻、分別多年後的重逄,總是以這首歌來妝點。最關鍵的莫過於女主角恢復記憶的那一刻吧!   《初戀》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應該是一句國小學童都會背的古訓。不過多數人沒有把它放在心裡,總是要等到「被害到」之後,才會發現自己沒有「防人之心」。 米娜(化名)是個熱心又善良的名媛。家境優渥的她,除了捐款給很多慈善機構之外,也很關懷弱勢族群,偶爾也會抽空去當志工。是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