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士生如何運用「8個問題框架」來思考新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碩博士生經常面臨一個挑戰:如何將自己的研究轉化為具有商業價值的創新?在學術與產業之間,往往存在一條鴻溝。日本作者吉田将英提出的「8個問題框架」是一個有效的工具,幫助我們思考如何打破這條鴻溝,創造出具有社會價值的創新。


這個框架的重點,是通過拆解需求方與供給方的關係,發現創新的切入點。它讓我聯想到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NSF)創新計畫中的培訓,當時我們學習到的「商業畫布(Business Canvas)」方法,也是幫助博士生們思考如何讓研究成果帶來新的社會價值。

raw-image



▌「8個問題框架」如何幫助碩博士生思考創新

吉田将英在《コンセプト・センス ~正解のない時代の答えのつくりかた》一書中,透過 AKB48 這個例子,具體展示了如何運用這 8 個問題來解構一個新概念的商業模式:


1. **需求方是誰?**

2. **需求方想要什麼?**

3. **供給方是誰?**

4. **供給方的先入為主觀念是什麼?**

5. **新概念是什麼?**

6. **新概念帶來的價值是什麼?**

7. **需求方與供給方的理想關係是什麼?**

8. **理想中的新業態是什麼?**


這套框架引導我們,從需求方的角度出發,深入理解現有模式中的問題,再進一步提出一個解決方案。例如,偶像業界認為保持偶像的距離感才能激發粉絲的憧憬,但 AKB48 的新概念則是「去了就能見到的偶像」,通過縮短偶像與粉絲的距離,滿足了粉絲們更近距離支持偶像的需求。


▌應用在碩博士研究中的啟發

作為碩博士生,我們的研究往往專注於技術或理論的突破,但如何讓這些突破轉化為社會需求的解決方案?這就是「8個問題框架」發揮作用的地方。


1. **誰是你的研究的需求方?** 這可以是企業、政府、甚至是普通消費者。

2. **需求方的痛點或需求是什麼?** 他們遇到了什麼樣的問題,期待解決什麼樣的難題?

3. **你作為供給方,有哪些先入為主的觀念?** 我們往往在研究中會陷入某些既定框架,忽略了市場的實際需求。

4. **你的研究成果可以提供什麼新的概念?** 這是創新的核心,必須是解決問題的全新視角。

5. **這個新概念的價值是什麼?** 技術本身並不代表價值,能否有效解決需求方的問題才是重點。

6. **需求方與你之間的理想關係是什麼?** 研究成果如何改變現有的互動模式,提升需求方的體驗。

7. **這個新創概念會如何改變現有的業態?** 新的商業模式或工作模式又會是什麼?


透過這 8 個問題,碩博士生可以更具結構性地思考如何將學術研究轉化為具社會影響力的創新。


▌新創的本質:解決問題

最終,我們需要記住一個關鍵點:科技和工具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它們更好地滿足了需求方的需求。新創的契機,往往藏在那些未被解決的痛點或抱怨中。只要能夠深入理解需求方,並打破既有的思維框架,我們的研究成果就能夠為社會帶來真正的價值。


碩博士生的研究道路雖然艱辛,但通過這樣的思考工具,我們能更好地看清新創的方向,將自己的專業知識轉化為實際的解決方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634會員
2.0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針對在學碩博士生,這份研究計劃書流程圖能幫助你更有效地組織與撰寫計劃書,確保研究思路清晰、方法完善,有助於獲得學術審查通過。以下是每個環節的詳細說明,助你從研究構想到具體行動。 1. 引言(Introduction) • 核心問題:你的研究問題是什麼?為什麼這個問題值得研究?你將如何解
Thumbnail
針對在學碩博士生,這份研究計劃書流程圖能幫助你更有效地組織與撰寫計劃書,確保研究思路清晰、方法完善,有助於獲得學術審查通過。以下是每個環節的詳細說明,助你從研究構想到具體行動。 1. 引言(Introduction) • 核心問題:你的研究問題是什麼?為什麼這個問題值得研究?你將如何解
Thumbnail
堀公俊的創意框架,提供了一種將「田野工作(Field Work)」運用在研究探索的獨特方法。對於碩博士生來說,選擇一個適當的研究題目,常是最具挑戰的部分。這套思維方式不僅能幫助我們清楚觀察世界的變化,還能有效啟發新的研究方向。 田野工作不只是去現場觀察,而是一種帶著目的的深度探索:
Thumbnail
堀公俊的創意框架,提供了一種將「田野工作(Field Work)」運用在研究探索的獨特方法。對於碩博士生來說,選擇一個適當的研究題目,常是最具挑戰的部分。這套思維方式不僅能幫助我們清楚觀察世界的變化,還能有效啟發新的研究方向。 田野工作不只是去現場觀察,而是一種帶著目的的深度探索:
Thumbnail
做研究是碩博士生活的核心,而「構思」就是你在撰寫論文、設計實驗或專題研究時的關鍵武器。和菜頭老師在《成年人修煉手冊》中分享的觀點,揭示了如何透過「構思」的訓練,擺脫運氣與靈光乍現的依賴,讓你能持續具現自己的研究成果。 老師提到了兩種值得珍藏的靈感:一種是讓你思路暢通、順流而下;另一種則充滿未知
Thumbnail
做研究是碩博士生活的核心,而「構思」就是你在撰寫論文、設計實驗或專題研究時的關鍵武器。和菜頭老師在《成年人修煉手冊》中分享的觀點,揭示了如何透過「構思」的訓練,擺脫運氣與靈光乍現的依賴,讓你能持續具現自己的研究成果。 老師提到了兩種值得珍藏的靈感:一種是讓你思路暢通、順流而下;另一種則充滿未知
Thumbnail
碩博士生經常面臨一個挑戰:如何將自己的研究轉化為具有商業價值的創新?在學術與產業之間,往往存在一條鴻溝。日本作者吉田将英提出的「8個問題框架」是一個有效的工具,幫助我們思考如何打破這條鴻溝,創造出具有社會價值的創新。 這個框架的重點,是通過拆解需求方與供給方的關係,發現創新的切入點。它讓我
Thumbnail
碩博士生經常面臨一個挑戰:如何將自己的研究轉化為具有商業價值的創新?在學術與產業之間,往往存在一條鴻溝。日本作者吉田将英提出的「8個問題框架」是一個有效的工具,幫助我們思考如何打破這條鴻溝,創造出具有社會價值的創新。 這個框架的重點,是通過拆解需求方與供給方的關係,發現創新的切入點。它讓我
Thumbnail
521|《哈佛商業評論》HBR七月號:創新的最終目標,創造新增量市場 經濟學大師熊彼特(Schumpeter)提出「創新」是把現有的資源進行重組。 這點出一個核心觀點,創新並非是為了不同而創新,更多的是回歸在現有認知世界的延伸。 往往能夠引領人們走向更遠的認知邊疆,就容易讓人們稱為創新者。
Thumbnail
521|《哈佛商業評論》HBR七月號:創新的最終目標,創造新增量市場 經濟學大師熊彼特(Schumpeter)提出「創新」是把現有的資源進行重組。 這點出一個核心觀點,創新並非是為了不同而創新,更多的是回歸在現有認知世界的延伸。 往往能夠引領人們走向更遠的認知邊疆,就容易讓人們稱為創新者。
Thumbnail
創新從來不是一個能口頭傳授的固定技術, 更多的,是來自於自我內在突破的勇氣,以及接受變化的強度, 當然也考驗著經營者對未知的恐懼。 那就幫自己安頓好內在, 去嘗試接觸新的世界,以及新的視野, 轉換思考模式與方向, 每個人其實都擁有創新的能力。
Thumbnail
創新從來不是一個能口頭傳授的固定技術, 更多的,是來自於自我內在突破的勇氣,以及接受變化的強度, 當然也考驗著經營者對未知的恐懼。 那就幫自己安頓好內在, 去嘗試接觸新的世界,以及新的視野, 轉換思考模式與方向, 每個人其實都擁有創新的能力。
Thumbnail
雖然在研究上是一張白紙,但不知哪來的自信,我一直都對自己的學位論文產出有很高的期待:不僅是做自己有興趣的題目、在研究過程中成長,畢業後的自己對於這個領域的理解與熟悉,也要足以對別人侃侃而談……但這些美好想望同時給發想題目時的我莫大的壓力。
Thumbnail
雖然在研究上是一張白紙,但不知哪來的自信,我一直都對自己的學位論文產出有很高的期待:不僅是做自己有興趣的題目、在研究過程中成長,畢業後的自己對於這個領域的理解與熟悉,也要足以對別人侃侃而談……但這些美好想望同時給發想題目時的我莫大的壓力。
Thumbnail
在工作和生活的各種層面,我們都有可能會遭遇問題,而問題要如何迎刃而解,往往是讓人費神又絞盡腦汁。在這個時代,解決陌生問題已經成為了一項重要技能,甚至可能是這個變化無常的時代對於我們的基本要求。而該如何透過一些系統化的方式或框架解決問題呢?以下是我在跨領域問題分析與解決的課程中的一些反思,希望能對閱
Thumbnail
在工作和生活的各種層面,我們都有可能會遭遇問題,而問題要如何迎刃而解,往往是讓人費神又絞盡腦汁。在這個時代,解決陌生問題已經成為了一項重要技能,甚至可能是這個變化無常的時代對於我們的基本要求。而該如何透過一些系統化的方式或框架解決問題呢?以下是我在跨領域問題分析與解決的課程中的一些反思,希望能對閱
Thumbnail
想真正改善社會問題,必須擬定完善且精準的方案。本文提供你3個工具,檢視並改善快速提案常有的誤區!
Thumbnail
想真正改善社會問題,必須擬定完善且精準的方案。本文提供你3個工具,檢視並改善快速提案常有的誤區!
Thumbnail
  「6W2H」可以幫助我們拓展思考範圍,網羅各種基本問題。所謂的6W2H 是利用「Who」、「What」、「Whom」、「When」、「Where」、「Why」、「How」、「How much」等8 個疑問詞,分別從各個面向探討事物、主題、問題與課題
Thumbnail
  「6W2H」可以幫助我們拓展思考範圍,網羅各種基本問題。所謂的6W2H 是利用「Who」、「What」、「Whom」、「When」、「Where」、「Why」、「How」、「How much」等8 個疑問詞,分別從各個面向探討事物、主題、問題與課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