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挺好讀的書。
閱讀完這本書給我帶來最大的思考是:「因為決定了未來,才決定現在應該做的事情。」那麼,我現在在做的事情,能帶給我想要的未來嗎?我發現自己不是很確定耶。但是我對於現在的狀態,卻是有點滿意的感覺。這麼說起來,挺矛盾的。
更具體地來說,我喜歡一位不能夠喜歡的人,我並沒有甚麼不倫或出軌等情事,我喜歡的人是一位和我是專業關係的人。所謂的專業關係就是除了專業關係之外不能有其他。我常常因為專業關係而去看他。閱讀這本書的「因為決定了未來,才決定現在應該做的事情。」這句話時,我不禁檢視了自己對於這段專業關係的未來,那就是,只能維持現狀,應該也不會有未來。
所以,我常常因為專業關係而去看我喜歡的人,這件事情,是我決定現在應該做的事情嗎?沒有未來的事情,為什麼要去做?…… 因為我喜歡啊!就像是吃了一塊好吃的蛋糕,明明只會發胖,但是因為好吃,所以吃了它。每次看到喜歡的人,都能重溫喜歡的感覺,那種感覺讓心情變好,所以會一直想看到他。如果把這樣的舉動當成「心情復健」也可以說得過去吧?
不過,我真正想要的是甚麼?是可以進一步關係的喜歡,是能夠有未來的喜歡。所以,我應該決定現在該做的事情,是去聯誼遇到更多可能喜歡的人,而不是一直依靠著專業關係而喜歡的人?但我自己經歷過聯誼的辛苦,有的時候跟很多人說了很多的話,最後卻覺得是浪費時間的感覺,很累人。
與其聯誼,不如因著專業關係的安全和穩定性,去看看自己喜歡,能夠讓心情愉快,卻沒有可能有進一步進展的人?
這本書還有說一句話,就是,別想太多。以上可能是我想太多了。喜歡的事,就去做吧。
此外,書中還有提到開「自我會議」的重要性。簡單的說,就是每天睡前花十分鐘檢視:自己想做甚麼?為什麼現在在做這件事?目的地是哪裡?
開「自我會議」的重要性是為了避免偏差。我之前找工作的時候,覺得自己並沒有特別想做的事情,但需要金錢生活,所以需要工作。但我真的沒有想做的事情嗎?我想起很久很久以前的夢想:想當作家。但因為種種原因而捨棄了。雖然捨棄了以作家為職業,但我還是希望自己能夠維持寫作的習慣而不斷堅持更新部落格。為什麼會做這件事情呢?我也不知道,想留下些甚麼吧?這個部落格的確也在可以贊助的期間為我帶來了小小的外快,不過,現在贊助功能已經取消了,所以,即使我一直更新部落格,只要是公開免費的權限,就不會帶來任何實質上的收入。那麼,為什麼我現在還在做這件事?目的地是哪裡呢?
我說不上來。我就是覺得有必要做。目的地是哪裡?我也不知道。累積愛心數和留言數?以及閱覽數?我的確是會在意這些數據的人,例如上一篇文章只拿到兩個愛心,我也會反省是哪裡出了問題?不過通常都沒有結果,就算沒有半顆愛心,雖然會有點沮喪,但我也會繼續寫作下去。
最重要的是,這本書讓我興起了想要給寫作制定一個商業化目標的意圖。
我能給讀者帶來甚麼?
這是創造市場的基礎。
我寫作是從寫日記起家,寫日記根本不必考慮讀者,只要自己寫的爽就是最大的益處。不過,從投稿和比賽開始,我也有為了稿費和獎狀而寫的目標。這種寫作,比較產生得出所謂的「作品」來。
所以,我能夠帶給你們,或社會大眾,一些甚麼有用的東西或意見呢?
我想到的是,以自身疾病經歷為引子,寫下一些對疾病的因應策略。
因為察覺到自己不喜歡也沒有耐性寫長篇,也許我可以像這本書一樣,一次列出一個主題,寫個小短篇,累積一百篇小短篇之後,就可以集結成冊,然後,也許,可以對社會做點貢獻?
這是這一本書給我的啟發。
而這些事情,和我現在從事的工作,一點關係也沒有。要怎麼樣才能夠付諸實行呢?讓我想一想吧。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