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的危害:口腔健康與癌症風險

檳榔的危害:口腔健康與癌症風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台灣,有些人覺得嚼檳榔是一種社交習慣,但其實這個習慣非常危險。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資料,檳榔已經被證明是第一級致癌物,長期嚼食會大大增加罹患口腔癌和食道癌的風險。


作為一位專做顯微根管治療的牙科醫師,我想分享一位70歲吳伯伯的故事。

吳伯伯因為長期嚼檳榔,牙齒嚴重受損,牙齦紅腫、牙齦膿包,甚至出現牙裂,最後不得不拔掉好幾顆牙齒。在我的經驗中,嚼檳榔對口腔健康的危害極大。


檳榔對牙齒和牙齦的影響

首先,檳榔中的粗纖維和石灰顆粒會不斷磨損牙齒,讓牙齒變得容易受損,甚至裂開。長期嚼檳榔會磨損牙齒的琺瑯質,導致牙髓壞死和牙髓炎,最後可能需要拔牙。


其次,檳榔的成分會破壞牙齒周圍的組織,增加牙周病的風險。很多人會有牙齦出血、口臭、吞嚥困難等問題,這些都讓日常生活變得非常不方便。


而且,檳榔的麻痺作用會掩蓋牙齒和牙齦的疼痛,讓人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


對口腔黏膜和癌症風險的影響

嚼檳榔還會導致口腔黏膜纖維化,讓臉頰內部的黏膜變硬,失去彈性,導致開口困難,增加治療的難度。

更嚴重的是,檳榔早已被列為一級致癌物,會增加罹患口腔癌、食道癌、咽喉癌和肝癌的風險。即使戒掉檳榔,罹患口腔癌的風險仍然會持續多年。


其他健康風險

除了癌症的風險,嚼檳榔還會增加罹患糖尿病、高血糖和代謝症候群的機率。

這些疾病對健康的影響非常大,治療起來也相當棘手。

此外,檳榔中的致癌物可能影響下一代,增加孩子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

如果孕婦嚼檳榔,還可能導致流產或早產,對孩子的健康非常不利。


呼籲戒掉檳榔,保護家人健康

因此,我想呼籲大家戒掉檳榔,並且重視口腔癌的篩檢。

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或吸菸民眾、及18歲以上至未滿30歲嚼檳榔(含已戒)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

嚼檳榔不只是個人的事,它不僅影響自己的健康,還會影響家人和下一代的幸福。越早戒掉檳榔,就越能保護自己和家人,避免這顆小小的檳榔帶來巨大傷害。


詳細文章請看:

吃檳榔,牙裂、口腔癌的超級大殺手。檳榔的7大危害!



特約門診預約:張添皓新竹顯微根管。竹北顯微根管。高鐵顯微根管特約門診

 

●特約門診:張添皓關新里顯微根管。竹北顯微根管。高鐵顯微根管特診

●轉診單:歡迎列印及轉診,顯微根管張添皓專科醫師轉診單

●作者:顯微根管治療張添皓。衛福部牙髓病專科醫師

●認識:顯微根管治療是什麼?

●病歷:顯微根管實例。精華

●快速獲得第一手衛教資訊:張添皓醫師牙髓診療室Facebook專頁

張添皓醫師牙髓診療室Youtube頻道

avatar-img
張添皓顯微根管專科醫師的沙龍
12會員
86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吃完東西後,是立即刷牙還是等30分鐘?這一直是口腔健康的爭論焦點。本文探討了兩種不同的觀點:一是建議等待30-60分鐘後再刷牙,以保護牙齒琺瑯質;二是提倡立即刷牙以清除食物殘渣,降低蛀牙風險。張添皓醫師提出的四點折衷建議,滿足不同需求,幫助讀者找到適合自己的口腔清潔方案。
冰凍起來的蛋黃酥, 要特別小心 中秋節將近,不少人喜歡品嚐美味的月餅、以及蛋黃酥。但要享用吃不完冰凍起來的蛋黃酥, 要特別小心,一不注意會是隱憂。 臺大醫院牙科部兼任主治醫師、顯微根管治療醫師張添皓分享,之前在他門診,一名女患者小月,因牙齒裂開前來就診。 經詢問後才得知,小月,將吃不完
這篇文章介紹了運動中使用運動牙套對於保護牙齒的重要性,並提供了不同類型的運動護牙套以及訂製產品的介紹。作者張添皓醫師強調預防勝於治療,建議運動愛好者在進行容易有肢體接觸或撞擊機率高的運動時,配戴運動牙套,以降低牙齒外傷和斷裂的風險。
糖尿病可能會影響根管治療、抽神經的效果? 你知道嗎?  當你走在大街上,跟你擦身而過的10位陌生人中,就有1位有糖尿病。 根據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22)文獻指出: 2021年的數據中,全世界有超過五億人患有糖尿病,現在世界上超過10.5%的 20-79 歲成年
誤解:根管治療後牙齒會得癌症 根管治療是一項常見的牙科治療,但近幾年出現了一些誤解,有人聲稱這種治療可能會導致癌症。然而,這種說法已經被牙醫學界多次否定。 臺大醫院牙科部兼任主治醫師、顯微根管治療醫師張添皓分享一個案例。 在張添皓醫師的顯微根管治療特診,一位來自竹北某退休傳產企業社的6
新竹的藍經理在元宵節吃湯圓時,發生了幸運地的悲劇。這篇文章提到了牙縫蛀牙的預防、清潔方法,並分享了案例與醫師建議。
吃完東西後,是立即刷牙還是等30分鐘?這一直是口腔健康的爭論焦點。本文探討了兩種不同的觀點:一是建議等待30-60分鐘後再刷牙,以保護牙齒琺瑯質;二是提倡立即刷牙以清除食物殘渣,降低蛀牙風險。張添皓醫師提出的四點折衷建議,滿足不同需求,幫助讀者找到適合自己的口腔清潔方案。
冰凍起來的蛋黃酥, 要特別小心 中秋節將近,不少人喜歡品嚐美味的月餅、以及蛋黃酥。但要享用吃不完冰凍起來的蛋黃酥, 要特別小心,一不注意會是隱憂。 臺大醫院牙科部兼任主治醫師、顯微根管治療醫師張添皓分享,之前在他門診,一名女患者小月,因牙齒裂開前來就診。 經詢問後才得知,小月,將吃不完
這篇文章介紹了運動中使用運動牙套對於保護牙齒的重要性,並提供了不同類型的運動護牙套以及訂製產品的介紹。作者張添皓醫師強調預防勝於治療,建議運動愛好者在進行容易有肢體接觸或撞擊機率高的運動時,配戴運動牙套,以降低牙齒外傷和斷裂的風險。
糖尿病可能會影響根管治療、抽神經的效果? 你知道嗎?  當你走在大街上,跟你擦身而過的10位陌生人中,就有1位有糖尿病。 根據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22)文獻指出: 2021年的數據中,全世界有超過五億人患有糖尿病,現在世界上超過10.5%的 20-79 歲成年
誤解:根管治療後牙齒會得癌症 根管治療是一項常見的牙科治療,但近幾年出現了一些誤解,有人聲稱這種治療可能會導致癌症。然而,這種說法已經被牙醫學界多次否定。 臺大醫院牙科部兼任主治醫師、顯微根管治療醫師張添皓分享一個案例。 在張添皓醫師的顯微根管治療特診,一位來自竹北某退休傳產企業社的6
新竹的藍經理在元宵節吃湯圓時,發生了幸運地的悲劇。這篇文章提到了牙縫蛀牙的預防、清潔方法,並分享了案例與醫師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