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強大的碩博士生,往往具備這 7 個表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碩博士生活充滿壓力,真正內心強大的人,不是那些嘴上說「我可以」的人,而是用實際行動撐住學術挑戰的人。以下是內心強大的 7 個表現,看看你符合幾條:


▌1. 少說話,讓行動說話

• 無論是組會還是學術討論,他們絕不說廢話,懂得用結果表達實力。

• 研究沒進展時,也不會找藉口自圓其說,而是默默回去調整方向。


▌2. 慢,扛得住沈默

• 內心強大的人不怕冷場,特別是面對導師提問時,敢於花時間思考答案,而不是隨便敷衍過去。

• 他們的態度是:問題可以暫時答不上,但一定要答對。


▌3. 從不假裝努力

• 認真學習時絕對專注,放鬆時也不會假裝自己很忙。

• 學術該做就做,打電動該玩就玩,清楚區分工作與生活,不自欺欺人。


▌4. 自信,不內耗

• 無論是發表自己的研究觀點,還是參加學術會議,行為舉止充滿堅定的自信。

• 決定的事情就去做,從不反覆糾結「我這樣做對不對」,而是全力以赴,結果交給時間檢驗。


▌5. 內核穩定,尊重多樣性

• 他們專注於自己該做的事情,不會對別人的生活方式指手畫腳。

• 無論外界如何變化,他們都能保持自我,不被輿論或他人期待干擾。


▌6. 無限清零的能力

• 實驗失敗了怎麼辦?數據被駁回了怎麼辦?他們能快速接受現實,並迅速調整狀態重新出發。

• 從不在錯誤上堆積新的錯誤,而是讓每一天都是全新的開始。


▌7. 穩定的情緒

• 他們深知壓力是成長的養分,哪怕是導師批評、專案遇阻,也能穩住情緒,不輕易被打亂步調。

• 正如古人所說: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真正的大事者,往往都有一顆穩定的心。


內心的強大,才是碩博士生面對學術挑戰的底氣。

與其每天糾結焦慮,不如學會這 7 種心態,把學術生活過得更從容、更強大。你已經在高壓的環境中奮鬥了,那就讓自己內心也配得上這份努力吧!

avatar-img
532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數學背景的理工科碩博士,平時要證明公式、推導模型、寫程式,壓力早就夠大了。到最後,腸胃跟睡眠這兩件事,才是決定你能不能撐到畢業的關鍵。 ▌為什麼「強大腸胃」是必需品? 1. 演算法不等人,吃飯只能湊合 • 每天忙著跑模型,飯點到了還得盯著計算進度,便當只能用一隻手快速解決。沒有強腸胃,
有時候,最讓人心酸的話反而是最溫柔的提醒,比如這句改版後的真心話: 「你不要每次都說自己可以調節情緒,調一調就調到沒人要管你了。情緒這種事,你不說出來,只會讓關心你的人越來越遠。」 碩博士生的日常壓力誰不懂?實驗爆炸、論文重寫、導師懶得看稿……於是你告訴自己: • 「我沒事,等我自己
對碩博士生來說,成功 (Success) 是多重因素的平衡,缺一不可。以下是這個「成功公式 (Success Formula)」在學術生活中的應用,幫助你避免陷入混亂 (Chaos)、拖延 (Procrastination) 或例行公事 (Routine),邁向穩定的成功。 ▌1. 點子 (I
在學術研究或實驗室管理中,會遇到不同特質的組員:能力強的、積極的,或既不會做又沒動力的。這時,不妨用 Skill/Will Matrix (能力/意願矩陣),幫助你判斷組員的特質,並採取適合的策略。 ▌1. Can + Will (能力高 + 積極度高:高效型組員) • **特徵:**能力
碩博士生的日常大多長這樣: • 忙著做實驗、看文獻、寫論文。 • 心裡明明知道自己該休息,但總覺得休息會浪費時間。 • 最後,休息了還自責,結果累積壓力直到筋疲力盡。 ▌休息的差別:成功 vs. 倦怠 1. 成功 (Success) • 工作時專心投入,累了就允許自己休息。
很多碩博士生在寫作時都有這種心態: • 「我還不夠了解這個領域,現在寫出來是不是會被笑?」 • 「等我再多看幾篇文獻,確認更有把握再動筆好了。」 • 「只有專家才能寫吧?我還差得遠呢。」 結果呢?一拖再拖,筆記一堆、進度卻零。 ▌為什麼你不用成為專家才能開始寫? 1. 寫
數學背景的理工科碩博士,平時要證明公式、推導模型、寫程式,壓力早就夠大了。到最後,腸胃跟睡眠這兩件事,才是決定你能不能撐到畢業的關鍵。 ▌為什麼「強大腸胃」是必需品? 1. 演算法不等人,吃飯只能湊合 • 每天忙著跑模型,飯點到了還得盯著計算進度,便當只能用一隻手快速解決。沒有強腸胃,
有時候,最讓人心酸的話反而是最溫柔的提醒,比如這句改版後的真心話: 「你不要每次都說自己可以調節情緒,調一調就調到沒人要管你了。情緒這種事,你不說出來,只會讓關心你的人越來越遠。」 碩博士生的日常壓力誰不懂?實驗爆炸、論文重寫、導師懶得看稿……於是你告訴自己: • 「我沒事,等我自己
對碩博士生來說,成功 (Success) 是多重因素的平衡,缺一不可。以下是這個「成功公式 (Success Formula)」在學術生活中的應用,幫助你避免陷入混亂 (Chaos)、拖延 (Procrastination) 或例行公事 (Routine),邁向穩定的成功。 ▌1. 點子 (I
在學術研究或實驗室管理中,會遇到不同特質的組員:能力強的、積極的,或既不會做又沒動力的。這時,不妨用 Skill/Will Matrix (能力/意願矩陣),幫助你判斷組員的特質,並採取適合的策略。 ▌1. Can + Will (能力高 + 積極度高:高效型組員) • **特徵:**能力
碩博士生的日常大多長這樣: • 忙著做實驗、看文獻、寫論文。 • 心裡明明知道自己該休息,但總覺得休息會浪費時間。 • 最後,休息了還自責,結果累積壓力直到筋疲力盡。 ▌休息的差別:成功 vs. 倦怠 1. 成功 (Success) • 工作時專心投入,累了就允許自己休息。
很多碩博士生在寫作時都有這種心態: • 「我還不夠了解這個領域,現在寫出來是不是會被笑?」 • 「等我再多看幾篇文獻,確認更有把握再動筆好了。」 • 「只有專家才能寫吧?我還差得遠呢。」 結果呢?一拖再拖,筆記一堆、進度卻零。 ▌為什麼你不用成為專家才能開始寫? 1. 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國泰世華CUBE App推出的「美股定期定額」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進行跨境理財(但讀者仍需根據自身需求審慎考量),除了享有美股定期定額的新功能,也同時享有台股定期定額的功能,可以一站滿足我們理財的需求! 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線上開台股證券戶+複委託戶,流程最快僅需要5分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位學弟7月份拿到博士學位,由於少子化之故,履歷投了15間學校均無下文。不得不面臨,繼續投或是,轉業界。提供自己從學界轉業界心得,四力+三點原則,期待減少他的迷惘,也適用其他職場工作者。 我跟你說說,除了運氣好之外,當初到第一家醫院任職,我是怎麼做的、怎麼想的...
1. 忽視了不同對話類型的重要性: - 許多碩博士生在學術環境中習慣於參與務實對話(Practical Conversation),這種對話以分析具體狀況和決策為核心,著重於提出證據和邏輯推理。然而,他們往往忽略了感性對話(Emotional Conversation)和社交對話(Socia
1. 固守單一專業而不擴展視野: 許多年輕研究生進入學術界後,便專注於自己熟悉的研究領域。他們認為只要在某個領域內深耕細作,未來必能取得成功,並獲得豐厚的回報。然而,這樣的心態往往使他們忽視了跨學科合作和多元化發展的重要性。固守單一專業的結果是研究視野狹窄,難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學術環境,也
1. 缺乏批判性思維與科學訓練: - 許多學生在面對資訊時,容易輕信陰謀論而不加以驗證,缺乏科學素養。他們往往只看表面,沒有深入研究背後的證據和邏輯,導致對錯誤信息的盲從。這種現象在缺乏指導和輔導的學術環境中尤為常見,進一步影響他們的研究質量和學術誠信。 2. 過於依賴情感而非理性分析
1. 過度堅持自己的審美觀念: - 當你堅持只從個人審美角度評價事物,可能會忽略其他重要的學術或實際標準。例如,您可能認為某個研究方法不夠「美」而拒絕採用,這可能導致錯失更好的研究成果。同樣地,在選擇研究課題時,如果過於偏重自己的興趣而忽視了其實際應用價值,可能會影響你在學術界的影響力和發展。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世界太大,資訊太多,變化太快。進修是其中一個可以讓自己保持戰力的方法。去到我這種既全職工作,也偶然做志工和教大學課的,也得抽時間去進修一下,不然我會感到自己很快被淘汰下去。
最近有一些新的覺察,邁入大學的生涯後,更加的明白,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自己去體會、感受。才能找出屬於自己的最佳解。 大學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多少時間是社交,又多少時間是留給自己,是一個流動的狀態,卻是大部分會給我帶來情緒波動的主因。 最近感悟到,當我在面對與自己完全不同的人時學到了如果對方沒有主動問
Thumbnail
研究生寫論文的獨特心路歷程,包括選擇指導教授的趣聞軼事、與指導教授的交手紀事,以及最後的口試心得。文章從幽默機智的角度描述了研究生打磨自己的過程。
Thumbnail
最近國泰世華CUBE App推出的「美股定期定額」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進行跨境理財(但讀者仍需根據自身需求審慎考量),除了享有美股定期定額的新功能,也同時享有台股定期定額的功能,可以一站滿足我們理財的需求! 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線上開台股證券戶+複委託戶,流程最快僅需要5分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位學弟7月份拿到博士學位,由於少子化之故,履歷投了15間學校均無下文。不得不面臨,繼續投或是,轉業界。提供自己從學界轉業界心得,四力+三點原則,期待減少他的迷惘,也適用其他職場工作者。 我跟你說說,除了運氣好之外,當初到第一家醫院任職,我是怎麼做的、怎麼想的...
1. 忽視了不同對話類型的重要性: - 許多碩博士生在學術環境中習慣於參與務實對話(Practical Conversation),這種對話以分析具體狀況和決策為核心,著重於提出證據和邏輯推理。然而,他們往往忽略了感性對話(Emotional Conversation)和社交對話(Socia
1. 固守單一專業而不擴展視野: 許多年輕研究生進入學術界後,便專注於自己熟悉的研究領域。他們認為只要在某個領域內深耕細作,未來必能取得成功,並獲得豐厚的回報。然而,這樣的心態往往使他們忽視了跨學科合作和多元化發展的重要性。固守單一專業的結果是研究視野狹窄,難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學術環境,也
1. 缺乏批判性思維與科學訓練: - 許多學生在面對資訊時,容易輕信陰謀論而不加以驗證,缺乏科學素養。他們往往只看表面,沒有深入研究背後的證據和邏輯,導致對錯誤信息的盲從。這種現象在缺乏指導和輔導的學術環境中尤為常見,進一步影響他們的研究質量和學術誠信。 2. 過於依賴情感而非理性分析
1. 過度堅持自己的審美觀念: - 當你堅持只從個人審美角度評價事物,可能會忽略其他重要的學術或實際標準。例如,您可能認為某個研究方法不夠「美」而拒絕採用,這可能導致錯失更好的研究成果。同樣地,在選擇研究課題時,如果過於偏重自己的興趣而忽視了其實際應用價值,可能會影響你在學術界的影響力和發展。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世界太大,資訊太多,變化太快。進修是其中一個可以讓自己保持戰力的方法。去到我這種既全職工作,也偶然做志工和教大學課的,也得抽時間去進修一下,不然我會感到自己很快被淘汰下去。
最近有一些新的覺察,邁入大學的生涯後,更加的明白,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自己去體會、感受。才能找出屬於自己的最佳解。 大學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多少時間是社交,又多少時間是留給自己,是一個流動的狀態,卻是大部分會給我帶來情緒波動的主因。 最近感悟到,當我在面對與自己完全不同的人時學到了如果對方沒有主動問
Thumbnail
研究生寫論文的獨特心路歷程,包括選擇指導教授的趣聞軼事、與指導教授的交手紀事,以及最後的口試心得。文章從幽默機智的角度描述了研究生打磨自己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