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多重興趣的碩博士生,應該立刻用 Threads 打造個人品牌?】

更新於 2024/12/0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身為碩博士生的你,興趣多到像在開副本,但只要一提到「建立個人品牌」,馬上被社會毒打:

• 「要聚焦啦,別什麼都寫!」

• 「一定要選一個領域專精才行!」

• 「你寫這些有人看嗎?」


別被這些話影響,Threads 就是你的救星!這裡完全不需要那些聚焦強迫症,隨意寫、隨意玩,邊寫邊找到屬於自己的路。


▌1. 這裡沒有廣告打擾 (0 ads)

• 沒有廣告洗版,也沒有人在逼你看什麼「人生導師課程」。

• 乾乾淨淨的地方,適合多重興趣的你好好發揮。


▌2. 輕鬆吸引粉絲 (Easy to grow)

• 不用每天想劇本、拍影片,你只要打幾行字,興趣相同的人就會來點讚。

• 沒錯,你的數學模型靈感或跨領域腦洞也會有人懂!


▌3. 快速獲得反饋 (Fast feedback on ideas)

• 想發表點跨學科的小想法?寫上去,大家馬上給你回饋,甚至可能啟發你的論文角度。

• 一個超快的測試場,比在學術研討會被轟炸好太多。


▌4. 練習用文字說清楚你的興趣 (Learn to write about your interests)

• 你的興趣再多,重點是要說清楚給人聽。Threads 幫你練習把複雜的東西用簡單的方式表達出來。

• 這對投稿期刊、解釋研究絕對有幫助。


▌5. 認識其他腦洞開很大的夥伴 (Meet 100s of other multipassionates)

• 這裡藏著超多有趣的靈魂,有人同時搞量子物理和攝影,有人一邊寫程式一邊畫漫畫。

• 多重興趣者的天堂,少部分人的興趣剛好就是你的光!


▌最棒的是什麼?

不用擔心什麼「聚焦主題」,也不用煩惱「定位」。

• **你興趣這麼多,就先寫出來吧,**興趣自己會幫你挑出最有潛力的方向。


碩博士生的你,別再被那套「只能專精一個領域」的邏輯綁架。多重興趣是你的優勢,快用 Threads 展現你的腦洞,找到一群懂你的人,順便練出自己的品牌吧!

avatar-img
525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碩博士的高壓環境中,除了研究技能,還有一些關鍵的「隱性能力」會決定你能否高效完成目標,並維持身心平衡。以下這 8 項能力,不僅能讓你學術表現出色,還能讓生活更有掌控感: ▌1. 讓別人舒服的能力 • 與導師、組員溝通時,懂得照顧他人感受,學會說話有分寸。 • 合作中讓別人感覺尊重與舒
你是否經常因為無法拒絕別人的請求,而讓自己的時間被塞得滿滿的?無論是幫忙跑數據、參與額外的專案,還是被拖去莫名其妙的學生活動,結果自己該完成的實驗和論文卻被一拖再拖。 其實,最強的生產力工具就是學會說「不」 (No)。 ▌為什麼「不」是生產力的關鍵? 1. 拒絕無效的分心 (Elim
碩博士生活充滿壓力,真正內心強大的人,不是那些嘴上說「我可以」的人,而是用實際行動撐住學術挑戰的人。以下是內心強大的 7 個表現,看看你符合幾條: ▌1. 少說話,讓行動說話 • 無論是組會還是學術討論,他們絕不說廢話,懂得用結果表達實力。 • 研究沒進展時,也不會找藉口自圓其說,而是
數學背景的理工科碩博士,平時要證明公式、推導模型、寫程式,壓力早就夠大了。到最後,腸胃跟睡眠這兩件事,才是決定你能不能撐到畢業的關鍵。 ▌為什麼「強大腸胃」是必需品? 1. 演算法不等人,吃飯只能湊合 • 每天忙著跑模型,飯點到了還得盯著計算進度,便當只能用一隻手快速解決。沒有強腸胃,
有時候,最讓人心酸的話反而是最溫柔的提醒,比如這句改版後的真心話: 「你不要每次都說自己可以調節情緒,調一調就調到沒人要管你了。情緒這種事,你不說出來,只會讓關心你的人越來越遠。」 碩博士生的日常壓力誰不懂?實驗爆炸、論文重寫、導師懶得看稿……於是你告訴自己: • 「我沒事,等我自己
對碩博士生來說,成功 (Success) 是多重因素的平衡,缺一不可。以下是這個「成功公式 (Success Formula)」在學術生活中的應用,幫助你避免陷入混亂 (Chaos)、拖延 (Procrastination) 或例行公事 (Routine),邁向穩定的成功。 ▌1. 點子 (I
在碩博士的高壓環境中,除了研究技能,還有一些關鍵的「隱性能力」會決定你能否高效完成目標,並維持身心平衡。以下這 8 項能力,不僅能讓你學術表現出色,還能讓生活更有掌控感: ▌1. 讓別人舒服的能力 • 與導師、組員溝通時,懂得照顧他人感受,學會說話有分寸。 • 合作中讓別人感覺尊重與舒
你是否經常因為無法拒絕別人的請求,而讓自己的時間被塞得滿滿的?無論是幫忙跑數據、參與額外的專案,還是被拖去莫名其妙的學生活動,結果自己該完成的實驗和論文卻被一拖再拖。 其實,最強的生產力工具就是學會說「不」 (No)。 ▌為什麼「不」是生產力的關鍵? 1. 拒絕無效的分心 (Elim
碩博士生活充滿壓力,真正內心強大的人,不是那些嘴上說「我可以」的人,而是用實際行動撐住學術挑戰的人。以下是內心強大的 7 個表現,看看你符合幾條: ▌1. 少說話,讓行動說話 • 無論是組會還是學術討論,他們絕不說廢話,懂得用結果表達實力。 • 研究沒進展時,也不會找藉口自圓其說,而是
數學背景的理工科碩博士,平時要證明公式、推導模型、寫程式,壓力早就夠大了。到最後,腸胃跟睡眠這兩件事,才是決定你能不能撐到畢業的關鍵。 ▌為什麼「強大腸胃」是必需品? 1. 演算法不等人,吃飯只能湊合 • 每天忙著跑模型,飯點到了還得盯著計算進度,便當只能用一隻手快速解決。沒有強腸胃,
有時候,最讓人心酸的話反而是最溫柔的提醒,比如這句改版後的真心話: 「你不要每次都說自己可以調節情緒,調一調就調到沒人要管你了。情緒這種事,你不說出來,只會讓關心你的人越來越遠。」 碩博士生的日常壓力誰不懂?實驗爆炸、論文重寫、導師懶得看稿……於是你告訴自己: • 「我沒事,等我自己
對碩博士生來說,成功 (Success) 是多重因素的平衡,缺一不可。以下是這個「成功公式 (Success Formula)」在學術生活中的應用,幫助你避免陷入混亂 (Chaos)、拖延 (Procrastination) 或例行公事 (Routine),邁向穩定的成功。 ▌1. 點子 (I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1. 固守單一專業而不擴展視野: 許多年輕研究生進入學術界後,便專注於自己熟悉的研究領域。他們認為只要在某個領域內深耕細作,未來必能取得成功,並獲得豐厚的回報。然而,這樣的心態往往使他們忽視了跨學科合作和多元化發展的重要性。固守單一專業的結果是研究視野狹窄,難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學術環境,也
Thumbnail
研究所在做什麼? 設計系有需要唸研究所嗎? 唸完研究所可以做什麼? 很難畢業嗎? 已經大三、大四快畢業的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疑問? 雖然說我也沒辦法給你肯定的答案,但分享這一年的研究所經歷, 也許可以讓你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需要繼續攻讀!!
1. 被食物、書籍、網路、娛樂與社群媒體佔據整天醒著的時間: - 許多研究生常常在不知不覺中被各種媒介吸引,大量時間花費在非學術活動上,尤其是社群媒體如Facebook、Instagram、Threads等,這些平台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我們的思維和行為。這些分心的活動不僅浪費時間,還可能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世界太大,資訊太多,變化太快。進修是其中一個可以讓自己保持戰力的方法。去到我這種既全職工作,也偶然做志工和教大學課的,也得抽時間去進修一下,不然我會感到自己很快被淘汰下去。
最近有一些新的覺察,邁入大學的生涯後,更加的明白,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自己去體會、感受。才能找出屬於自己的最佳解。 大學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多少時間是社交,又多少時間是留給自己,是一個流動的狀態,卻是大部分會給我帶來情緒波動的主因。 最近感悟到,當我在面對與自己完全不同的人時學到了如果對方沒有主動問
Thumbnail
1.找到熱情與興趣 用有趣的方式重組構想 我是可以改變的! 改變人生的簡單小事,3的法則。 世界上只有50個人。 好好說自己的故事,學習助人的藝術。 做對的事,而不單是做聰明的事。 找到自己興趣、能力和市場需求的交集 拋開別人的期望, 為自己,做做最想做的事, 找到能夠發
考在職專班是自己的人生規劃之一,只是不知道這一天會這麼快到來,不曉得自己的衝動是好還是不好。 現在的我,很喜歡研究所科系,但心裡面總是會擔心,不知道會不會失敗、英文作文好難,所以有時候都會逃避讀書,但深深了解只有去克服困難,才能更進一步。 從現在開始,給自己的短期目標就是:考到在職專班研究所,降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1. 固守單一專業而不擴展視野: 許多年輕研究生進入學術界後,便專注於自己熟悉的研究領域。他們認為只要在某個領域內深耕細作,未來必能取得成功,並獲得豐厚的回報。然而,這樣的心態往往使他們忽視了跨學科合作和多元化發展的重要性。固守單一專業的結果是研究視野狹窄,難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學術環境,也
Thumbnail
研究所在做什麼? 設計系有需要唸研究所嗎? 唸完研究所可以做什麼? 很難畢業嗎? 已經大三、大四快畢業的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疑問? 雖然說我也沒辦法給你肯定的答案,但分享這一年的研究所經歷, 也許可以讓你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需要繼續攻讀!!
1. 被食物、書籍、網路、娛樂與社群媒體佔據整天醒著的時間: - 許多研究生常常在不知不覺中被各種媒介吸引,大量時間花費在非學術活動上,尤其是社群媒體如Facebook、Instagram、Threads等,這些平台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我們的思維和行為。這些分心的活動不僅浪費時間,還可能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世界太大,資訊太多,變化太快。進修是其中一個可以讓自己保持戰力的方法。去到我這種既全職工作,也偶然做志工和教大學課的,也得抽時間去進修一下,不然我會感到自己很快被淘汰下去。
最近有一些新的覺察,邁入大學的生涯後,更加的明白,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自己去體會、感受。才能找出屬於自己的最佳解。 大學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多少時間是社交,又多少時間是留給自己,是一個流動的狀態,卻是大部分會給我帶來情緒波動的主因。 最近感悟到,當我在面對與自己完全不同的人時學到了如果對方沒有主動問
Thumbnail
1.找到熱情與興趣 用有趣的方式重組構想 我是可以改變的! 改變人生的簡單小事,3的法則。 世界上只有50個人。 好好說自己的故事,學習助人的藝術。 做對的事,而不單是做聰明的事。 找到自己興趣、能力和市場需求的交集 拋開別人的期望, 為自己,做做最想做的事, 找到能夠發
考在職專班是自己的人生規劃之一,只是不知道這一天會這麼快到來,不曉得自己的衝動是好還是不好。 現在的我,很喜歡研究所科系,但心裡面總是會擔心,不知道會不會失敗、英文作文好難,所以有時候都會逃避讀書,但深深了解只有去克服困難,才能更進一步。 從現在開始,給自己的短期目標就是:考到在職專班研究所,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