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士生的最強生產力工具:一句簡單的「不」】

更新於 2024/12/0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是否經常因為無法拒絕別人的請求,而讓自己的時間被塞得滿滿的?無論是幫忙跑數據、參與額外的專案,還是被拖去莫名其妙的學生活動,結果自己該完成的實驗和論文卻被一拖再拖。


其實,最強的生產力工具就是學會說「不」 (No)。


▌為什麼「不」是生產力的關鍵?

1. 拒絕無效的分心 (Eliminate Distractions)

• 那些與你研究方向無關的請求,只會分散你的精力。

• 與其應付不相關的瑣事,不如把時間花在能真正推動進度的工作上。

2. 守住你的核心優先級 (Protect Your Priorities)

• 當你對不必要的事情說「不」,你就有更多時間專注於核心目標,例如完成論文、解決實驗問題。

3. 減少內耗與壓力 (Reduce Overcommitment)

• 接受太多請求只會讓你筋疲力盡,最終可能連自己的工作都做不好,壓力爆表。


▌如何對別人說「不」而不傷和氣?

1. 清楚表達理由

• 例如:「這段時間我需要專注在論文上,可能無法幫忙。」

2. 提供替代方案

• 「我沒辦法幫忙,但我可以推薦 XX,他可能有時間協助你。」

3. 簡單直白,別解釋太多

• 有時候一句「現在真的沒空,抱歉」比過多的解釋更乾脆。


▌練習:哪些事情該說「不」?

• 與研究無關的額外責任:不是所有學術會議或活動都需要參加,挑選對你最有幫助的就好。

• 浪費時間的社交邀約:比起參加無意義的聚會,不如花時間好好整理數據。

• 過度分工的請求:學會分辨真正需要幫助的同學,拒絕那些習慣性依賴別人的人。


記住:每一次說「不」,都是為自己的目標爭取更多時間。

碩博士生的時間有限,學會守護自己的專注力,拒絕那些不必要的事情,你會發現,生產力和研究效率提升得比你想像中還快!

avatar-img
525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碩博士生活充滿壓力,真正內心強大的人,不是那些嘴上說「我可以」的人,而是用實際行動撐住學術挑戰的人。以下是內心強大的 7 個表現,看看你符合幾條: ▌1. 少說話,讓行動說話 • 無論是組會還是學術討論,他們絕不說廢話,懂得用結果表達實力。 • 研究沒進展時,也不會找藉口自圓其說,而是
數學背景的理工科碩博士,平時要證明公式、推導模型、寫程式,壓力早就夠大了。到最後,腸胃跟睡眠這兩件事,才是決定你能不能撐到畢業的關鍵。 ▌為什麼「強大腸胃」是必需品? 1. 演算法不等人,吃飯只能湊合 • 每天忙著跑模型,飯點到了還得盯著計算進度,便當只能用一隻手快速解決。沒有強腸胃,
有時候,最讓人心酸的話反而是最溫柔的提醒,比如這句改版後的真心話: 「你不要每次都說自己可以調節情緒,調一調就調到沒人要管你了。情緒這種事,你不說出來,只會讓關心你的人越來越遠。」 碩博士生的日常壓力誰不懂?實驗爆炸、論文重寫、導師懶得看稿……於是你告訴自己: • 「我沒事,等我自己
對碩博士生來說,成功 (Success) 是多重因素的平衡,缺一不可。以下是這個「成功公式 (Success Formula)」在學術生活中的應用,幫助你避免陷入混亂 (Chaos)、拖延 (Procrastination) 或例行公事 (Routine),邁向穩定的成功。 ▌1. 點子 (I
在學術研究或實驗室管理中,會遇到不同特質的組員:能力強的、積極的,或既不會做又沒動力的。這時,不妨用 Skill/Will Matrix (能力/意願矩陣),幫助你判斷組員的特質,並採取適合的策略。 ▌1. Can + Will (能力高 + 積極度高:高效型組員) • **特徵:**能力
碩博士生的日常大多長這樣: • 忙著做實驗、看文獻、寫論文。 • 心裡明明知道自己該休息,但總覺得休息會浪費時間。 • 最後,休息了還自責,結果累積壓力直到筋疲力盡。 ▌休息的差別:成功 vs. 倦怠 1. 成功 (Success) • 工作時專心投入,累了就允許自己休息。
碩博士生活充滿壓力,真正內心強大的人,不是那些嘴上說「我可以」的人,而是用實際行動撐住學術挑戰的人。以下是內心強大的 7 個表現,看看你符合幾條: ▌1. 少說話,讓行動說話 • 無論是組會還是學術討論,他們絕不說廢話,懂得用結果表達實力。 • 研究沒進展時,也不會找藉口自圓其說,而是
數學背景的理工科碩博士,平時要證明公式、推導模型、寫程式,壓力早就夠大了。到最後,腸胃跟睡眠這兩件事,才是決定你能不能撐到畢業的關鍵。 ▌為什麼「強大腸胃」是必需品? 1. 演算法不等人,吃飯只能湊合 • 每天忙著跑模型,飯點到了還得盯著計算進度,便當只能用一隻手快速解決。沒有強腸胃,
有時候,最讓人心酸的話反而是最溫柔的提醒,比如這句改版後的真心話: 「你不要每次都說自己可以調節情緒,調一調就調到沒人要管你了。情緒這種事,你不說出來,只會讓關心你的人越來越遠。」 碩博士生的日常壓力誰不懂?實驗爆炸、論文重寫、導師懶得看稿……於是你告訴自己: • 「我沒事,等我自己
對碩博士生來說,成功 (Success) 是多重因素的平衡,缺一不可。以下是這個「成功公式 (Success Formula)」在學術生活中的應用,幫助你避免陷入混亂 (Chaos)、拖延 (Procrastination) 或例行公事 (Routine),邁向穩定的成功。 ▌1. 點子 (I
在學術研究或實驗室管理中,會遇到不同特質的組員:能力強的、積極的,或既不會做又沒動力的。這時,不妨用 Skill/Will Matrix (能力/意願矩陣),幫助你判斷組員的特質,並採取適合的策略。 ▌1. Can + Will (能力高 + 積極度高:高效型組員) • **特徵:**能力
碩博士生的日常大多長這樣: • 忙著做實驗、看文獻、寫論文。 • 心裡明明知道自己該休息,但總覺得休息會浪費時間。 • 最後,休息了還自責,結果累積壓力直到筋疲力盡。 ▌休息的差別:成功 vs. 倦怠 1. 成功 (Success) • 工作時專心投入,累了就允許自己休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充滿機會和誘惑的現代社會,學會篩選和拒絕無關緊要的事物,專注於最重要的目標,才能真正走向成功。
Thumbnail
大家好,今天想與大家分享一個重要主題:如何增加執行力。 會想分享主題是有些人問過我,覺得我好像做了很多事情,到底怎麼管理時間,到底怎麼那麼有執行力的,其實我是一個蠻懶的人,但也因為這樣我喜歡研究怎麼更有效完成事情,這樣才能做更多事情或是有時間偷個懶。
Thumbnail
最近對於先生的拖延和遲到的忍耐度已達到臨界值。溝通好幾次都沒什麼結果,只要我不在旁邊耳提面命大家的作息就會亂了套。我彷彿是家中的報時器。這也正是為什麼最後我安排他送小孩上學,因為如果他還是拖拖拉拉最後上班遲到的一定是他,而我這個策略實在太棒了。
Thumbnail
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積極面對,其實消極,也是一種作法↓↓↓↓↓
Thumbnail
我們花錢時都非常謹慎,但我們卻時常在浪費時間。明明生活中有很多事要忙,我們有帳單要付,家裡要整理,孩子要照顧,當然還有工作要在期限內完成。太多事情想要面面俱到,反而讓我們沒有把有意義的時間留給自己,也沒有多少時間來培養與他人的有意義的關係。 事實上,當我們說我們 “時間不夠” 時,我們真正的意思是
上一篇 我們聊到了拖延,今天要來談談可以透過什麼樣的方式停止拖延或是擬訂有效率的計畫呢? 請先想像一下,如果你總是漫無目的地過生活、沒有目標的進公司、不帶理由或是興趣的隨意和他人進行談話,對自己、對生活和周遭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也不關心, 這樣你的感受會是如何的呢?     (圖片出處:ht
Thumbnail
好像問題主要是出在「人一天能做的決策量有限」的設定上。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充滿機會和誘惑的現代社會,學會篩選和拒絕無關緊要的事物,專注於最重要的目標,才能真正走向成功。
Thumbnail
大家好,今天想與大家分享一個重要主題:如何增加執行力。 會想分享主題是有些人問過我,覺得我好像做了很多事情,到底怎麼管理時間,到底怎麼那麼有執行力的,其實我是一個蠻懶的人,但也因為這樣我喜歡研究怎麼更有效完成事情,這樣才能做更多事情或是有時間偷個懶。
Thumbnail
最近對於先生的拖延和遲到的忍耐度已達到臨界值。溝通好幾次都沒什麼結果,只要我不在旁邊耳提面命大家的作息就會亂了套。我彷彿是家中的報時器。這也正是為什麼最後我安排他送小孩上學,因為如果他還是拖拖拉拉最後上班遲到的一定是他,而我這個策略實在太棒了。
Thumbnail
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積極面對,其實消極,也是一種作法↓↓↓↓↓
Thumbnail
我們花錢時都非常謹慎,但我們卻時常在浪費時間。明明生活中有很多事要忙,我們有帳單要付,家裡要整理,孩子要照顧,當然還有工作要在期限內完成。太多事情想要面面俱到,反而讓我們沒有把有意義的時間留給自己,也沒有多少時間來培養與他人的有意義的關係。 事實上,當我們說我們 “時間不夠” 時,我們真正的意思是
上一篇 我們聊到了拖延,今天要來談談可以透過什麼樣的方式停止拖延或是擬訂有效率的計畫呢? 請先想像一下,如果你總是漫無目的地過生活、沒有目標的進公司、不帶理由或是興趣的隨意和他人進行談話,對自己、對生活和周遭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也不關心, 這樣你的感受會是如何的呢?     (圖片出處:ht
Thumbnail
好像問題主要是出在「人一天能做的決策量有限」的設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