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怕AI搶飯碗,怕的是懂得與AI合作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AI推出2年多,這段時間對於工作上的變化相信讓很多人非常有感,就連上周六去參加國小親子數位學習課程,老師也在講解GPT的應用及影響。在AI快速進步的時代,人與AI的協作不僅是趨勢,也是提升工作效率的關鍵。


但同時也讓人困擾的是,要讓AI成為工作的好幫手,是需要掌握一些協作策略。才能夠有效透過人與AI的協作,正向提升效能。


1. 先嘗試用普遍的AI來熟悉用法

面對琳瑯滿目的AI工具,以及擁有不同的功能,如果建立在想要快速挑出最適合的工具。可能會陷入一直在找尋程式的盲區,挑選工具時先不要追求全面,而是以「解決當前關鍵問題」為優先,逐步增加使用範圍。


我們可以先嘗試用大部分人使用的AI程式,從小範圍的應用開始,累積使用經驗,才能更快找到適合的協作模式,這樣若使用上有問題也容易找到人進行解惑,加速學習進度。


2. 人工智慧≠替代,而是有時間強化自己的關鍵能力

AI能處理大量重複性任務,但創意、下判斷、找出核心問題仍然是人的強項。我們可以將例行性、耗時的工作交給AI,自己則專注在需要創新或高附加價值的部分上,提高自己的關鍵創造力。


透過這樣的分工,不僅能減輕負擔,還能讓人專注在更有意義的工作上。也能夠形成「讓機器做該做的事,讓人做有價值的事」。


3. 善用AI,提升團隊合作效率

在團隊中,AI可以扮演個人及團隊的協助角色。像是使用AI工具統整專案資訊、分析數據或提供即時回饋,能減少手動處理的時間。


將AI定位為「工具夥伴」,而非威脅,強化團隊間的信任感,同時團隊成員可以共享AI生成的分析結果,快速進行討論並制定決策,提升協作效率。


4. 去掌控AI,別讓AI牽著走

雖然AI功能非常強大,但我們仍需對其結果保持批判性思考,避免過度依賴。例如在數據分析或建議生成後,需進一步檢視是否與實際情況吻合,確保決策的準確性。


另外避免成為AI的輸出工具,僅僅是將AI的資料照本貼上,這樣無法進而讓自己學習成長,而是要更深入去挖掘AI背後所使用的邏輯及思維,才能夠更有效的用更多學更多。


5. 在使用中找到平衡點

因為AI的便利及客製化,除了工作上的依賴,甚至也有出現人類與AI戀愛的情況,當AI為我們帶來便利時,也可能出現過度依賴的風險。


因此自己在使用時,也需定期AI的介入程度,「適度使用」是關鍵,無需讓AI完全介入每個環節。確保它在增強效率的同時,能保留人類工作的價值與意義。


AI的發展改變了我們的工作方式,但它的成功應用並非在於取代,而是協助人類發揮最大的潛力,讓工作變得更輕鬆、更有價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振興 Jeff-職涯心得分享室
41會員
216內容數
● 職涯診所 資深Giver ● 履歷診療室 | 完成超過500 位同仁履歷健檢 ● 17年以上資歷專業問題解答人員,其擅長回覆項目涵蓋,面試、履歷健檢、新鮮人求職、工作效率提升、職場溝通、圖表數據等
2025/04/30
最近關稅影響持續延燒,每間公司都嚴陣以待,各項資源嚴格管控,還需要進行許多的未來可行性評估,有時工作到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身邊不少人都在喊:「現在工作壓力怎大成這樣?」,尤其在這種情況下難免脾氣上來衝動發言,雖然講的時候都是大實話,但容易在傳來傳去後語意扭曲,造成聽者有意,所以這幾句話怎樣都不能說
Thumbnail
2025/04/30
最近關稅影響持續延燒,每間公司都嚴陣以待,各項資源嚴格管控,還需要進行許多的未來可行性評估,有時工作到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身邊不少人都在喊:「現在工作壓力怎大成這樣?」,尤其在這種情況下難免脾氣上來衝動發言,雖然講的時候都是大實話,但容易在傳來傳去後語意扭曲,造成聽者有意,所以這幾句話怎樣都不能說
Thumbnail
2025/04/28
剛出社會幾年後,我一直維持者努力默默在做,不邀功且勇於承擔責任的工作態度,這個做法在工程師時期,大家的評價都是好的,後續也升任代理單位主管,卻開始進入撞牆期。 看著身旁同期的夥伴都順利升任主管,我卻仍在代理階段,後來有天我忍不住直接找高階主管面談,並花了20分鐘說明自己有多努力認真,期望高階主
Thumbnail
2025/04/28
剛出社會幾年後,我一直維持者努力默默在做,不邀功且勇於承擔責任的工作態度,這個做法在工程師時期,大家的評價都是好的,後續也升任代理單位主管,卻開始進入撞牆期。 看著身旁同期的夥伴都順利升任主管,我卻仍在代理階段,後來有天我忍不住直接找高階主管面談,並花了20分鐘說明自己有多努力認真,期望高階主
Thumbnail
2025/04/25
剛換工作的人有時,會有一種很特別的狀態:明明事情很多,但就是提不起勁開始做。就像是身體卡住一樣,就是沒辦法動起來。 然後內心開始自我懷疑:「是不是我效率太差?是不是我能力不夠?」。拖延並非懶惰,而是來自內心還沒準備好、或是環境轉換瞬間壓力太大,導致行動停滯。對於還在摸索新環境的夥伴來說,是可以
Thumbnail
2025/04/25
剛換工作的人有時,會有一種很特別的狀態:明明事情很多,但就是提不起勁開始做。就像是身體卡住一樣,就是沒辦法動起來。 然後內心開始自我懷疑:「是不是我效率太差?是不是我能力不夠?」。拖延並非懶惰,而是來自內心還沒準備好、或是環境轉換瞬間壓力太大,導致行動停滯。對於還在摸索新環境的夥伴來說,是可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不會寫程式,也能用 AI 嗎?」 那時候,AI 正如火如荼地在社群上爆紅:有人用 ChatGPT 寫文案,有人用 Midjourney 生圖,有人用 Notion AI 幫忙整理工作筆記,真正接觸後,發現: AI 不再只是工程師的玩具,它正在成為每一個工作者、創作者、學習者的第二大腦。
Thumbnail
💬「我不會寫程式,也能用 AI 嗎?」 那時候,AI 正如火如荼地在社群上爆紅:有人用 ChatGPT 寫文案,有人用 Midjourney 生圖,有人用 Notion AI 幫忙整理工作筆記,真正接觸後,發現: AI 不再只是工程師的玩具,它正在成為每一個工作者、創作者、學習者的第二大腦。
Thumbnail
隨著AI技術的進步,各行各業逐漸引入自動化流程。在最近的Generative AI年會中,九位講者分享了他們如何利用AI解決生活和工作的痛點,涵蓋了學習、工作流程優化以及個人成長等方面。本文總結了AI應用的案例和成功心法,並分享如何透過AI提升工作和學習效率,最終釋放出更多時間進行創意和深入思考。
Thumbnail
隨著AI技術的進步,各行各業逐漸引入自動化流程。在最近的Generative AI年會中,九位講者分享了他們如何利用AI解決生活和工作的痛點,涵蓋了學習、工作流程優化以及個人成長等方面。本文總結了AI應用的案例和成功心法,並分享如何透過AI提升工作和學習效率,最終釋放出更多時間進行創意和深入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未來AI時代,人們應該如何善用AI工具,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競爭力。AI將成為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未來對AI的學習和應用能力將成為工作的必需技能。同時,文章提到了AI工具的應用和限制,以及人類在使用AI時需注意的重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未來AI時代,人們應該如何善用AI工具,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競爭力。AI將成為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未來對AI的學習和應用能力將成為工作的必需技能。同時,文章提到了AI工具的應用和限制,以及人類在使用AI時需注意的重點。
Thumbnail
若不想被AI取代,可以從AI和人力的差異性來評估,試著盤點一下我們所擁有的優勢有哪些? 持續精進、發揮所長到AI無法追趕的地步
Thumbnail
若不想被AI取代,可以從AI和人力的差異性來評估,試著盤點一下我們所擁有的優勢有哪些? 持續精進、發揮所長到AI無法追趕的地步
Thumbnail
最近ChatGPT非常火紅,它利用AI可以自動生成類似人類的內容。結果引起大家擔心AI會取代工作。根據高盛的預測,全球可能有3億工作被ChatGPT等AI取代。這讓許多人感到職場生存威脅。 但我覺得不應該過於恐慌。因為技術進步本來就會造成工作型態改變,重要的是要積極面對,與AI共存共榮。 首
Thumbnail
最近ChatGPT非常火紅,它利用AI可以自動生成類似人類的內容。結果引起大家擔心AI會取代工作。根據高盛的預測,全球可能有3億工作被ChatGPT等AI取代。這讓許多人感到職場生存威脅。 但我覺得不應該過於恐慌。因為技術進步本來就會造成工作型態改變,重要的是要積極面對,與AI共存共榮。 首
Thumbnail
遠程工作已經成為職場的主要趨勢,而人工智能(AI)則正為此趨勢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人工智能和遠程工作之間的緊密聯繫,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如何共同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 遠程工作與AI技術的結合 1.遠程協作的升級: AI技術已經改善了遠程協作的效率。從虛擬會議到實時文件共享,A
Thumbnail
遠程工作已經成為職場的主要趨勢,而人工智能(AI)則正為此趨勢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人工智能和遠程工作之間的緊密聯繫,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如何共同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 遠程工作與AI技術的結合 1.遠程協作的升級: AI技術已經改善了遠程協作的效率。從虛擬會議到實時文件共享,A
Thumbnail
AI真的很方便,人會在不知不覺中慢慢的遺忘自己要如何去執行。
Thumbnail
AI真的很方便,人會在不知不覺中慢慢的遺忘自己要如何去執行。
Thumbnail
「AI應用,似乎離我的工作情境,越來越接近了呢」 幾乎是無所遁形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 靈感觸發、寫作編修、帳務管理、伴侶養成、占卜解惑、自主學習、教學設計、旅遊安排、時間管理、音樂創作、角色扮演、故事撰寫、渣男生成、議題思考、簡報速成、閱讀摘要⋯⋯ 讓我開始思索,人,究竟還要做些什麼⋯⋯
Thumbnail
「AI應用,似乎離我的工作情境,越來越接近了呢」 幾乎是無所遁形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 靈感觸發、寫作編修、帳務管理、伴侶養成、占卜解惑、自主學習、教學設計、旅遊安排、時間管理、音樂創作、角色扮演、故事撰寫、渣男生成、議題思考、簡報速成、閱讀摘要⋯⋯ 讓我開始思索,人,究竟還要做些什麼⋯⋯
Thumbnail
在AI最常被提及的應用中,影像辨識、聊天機器人與文本分析都在能夠在校務行政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中聊天機器人(Chatbot)是我認為應該在行政部門中優先且盡速發展的項目。
Thumbnail
在AI最常被提及的應用中,影像辨識、聊天機器人與文本分析都在能夠在校務行政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中聊天機器人(Chatbot)是我認為應該在行政部門中優先且盡速發展的項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