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我的權威者恐懼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我的人生課題之一是:對權威者的恐懼。


在職場中,因為我不喜歡忙碌的工作,所以不會特地討好主管或強求表現,明明知道這是自己想要的,但內心仍然常有批評自己的聲音。像是,當主管把任務分給其他同事時,我內心懷疑的聲音會立刻浮現:「你看吧,你這個不符合社會期待的人,別人要丟下你了,他們會把你趕走!」我無法克制自己內心升起強烈的內疚感。


我思考為什麼會有這個聲音,認為有兩種可能性。


第一種:自我認同未完全。

學生時期,我算是成績優秀且聽話的乖孩子,活在父母與師長的期待中,獲得了高度社會認同;與朋友相處時,我的性格間偏向討好,容易受他人影響。然而,進入社會後,我開始擁有更多的自主權和選擇,並思考自己想過的生活,但因為過去總是依靠他人認同自己,沒有長出內在的自我認同。


因此,當我的渴望不符合社會期待時,總是忍不住自我批評。


我也進一步反思,為什麼我從小要這麼乖呢?畢竟我媽媽對成績不特別在意,管教方式也算自由。我認為,可能除了東方社會文化中重視服從的觀念外,身為單親家庭的孩子,我不想讓媽媽丟臉與擔心。


第二種:過往的創傷經歷。

也許我受過權威者濫用權力所造成的間接創傷,不論是他們直接對我或我目睹他們對待別人的方式,導致我總認為「他們是對的、我是錯的」。因此,當我不符合他們期待時,便會感到自己是不好的,進而產生內疚感。


-

我想,我人生的課題就是難以與權威者處的好,畢竟我的價值觀與權威者的利益相反,所以在成為自己的過程中,必然會有很多矛盾與自我懷疑的時刻。


有時遇到不舒服的時刻,我會問自己:「此時我會對我的小孩說什麼?」藉由自我對話的方式,甚至在鏡子前實際說出口,能讓我感到安慰。其中,最撫慰我的一段話是:「做最好的你自己,你知道自己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不論發生什麼事,我都支持你,當你最好的後盾,陪伴著你。」


當想到這段話時,能讓我的焦慮平緩些。願我能慢慢穿越這個課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球引力
2會員
46內容數
來到星球的我們,與不同的心相遇;這些相遇有好有壞,大家都在尋找生命的意義;而生命的存在與相遇,就是意義
心球引力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最近我在閱讀《也許你該找人聊聊》,這本書的作者是諮商心理師,主要分享她替個案進行諮商與自己接受諮商的心路歷程。雖然這本書看起來很厚,但閱讀起來非常輕鬆,讓我不知不覺就讀完了。
2025/04/21
最近我在閱讀《也許你該找人聊聊》,這本書的作者是諮商心理師,主要分享她替個案進行諮商與自己接受諮商的心路歷程。雖然這本書看起來很厚,但閱讀起來非常輕鬆,讓我不知不覺就讀完了。
2025/04/20
最近讀到法蘭克(Frankl)的意義治療(Logotherapy),當中提到「在任何環境中,人都可以選擇面對環境的心態」。Frankl因為曾被囚禁於納粹集中營內,在如此困難的情境下,他仍然找到生命的意義。我意識到,Frankl的理念與我之前貼文提過「選擇環境的重要性」似乎相牴觸。
2025/04/20
最近讀到法蘭克(Frankl)的意義治療(Logotherapy),當中提到「在任何環境中,人都可以選擇面對環境的心態」。Frankl因為曾被囚禁於納粹集中營內,在如此困難的情境下,他仍然找到生命的意義。我意識到,Frankl的理念與我之前貼文提過「選擇環境的重要性」似乎相牴觸。
2025/03/28
前篇貼文提到,外界會不停變動,只有「我」是真實不變的。這讓我聯想到一句話:「選擇比努力重要。」我們常常忽略環境對個人狀態的影響,實際上,選擇適合的環境對於個人發展是很重要的事。
Thumbnail
2025/03/28
前篇貼文提到,外界會不停變動,只有「我」是真實不變的。這讓我聯想到一句話:「選擇比努力重要。」我們常常忽略環境對個人狀態的影響,實際上,選擇適合的環境對於個人發展是很重要的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許多職場新鮮人為了配合主管,壓抑自我,產生「變色龍式焦慮」。本文探討這種焦慮的成因,並提供如何在職場保有自我、避免迷失的建議,包括先傾聽再判斷、練習表達不同意見、以及接受並非所有主管都會喜歡你等實用策略。
Thumbnail
許多職場新鮮人為了配合主管,壓抑自我,產生「變色龍式焦慮」。本文探討這種焦慮的成因,並提供如何在職場保有自我、避免迷失的建議,包括先傾聽再判斷、練習表達不同意見、以及接受並非所有主管都會喜歡你等實用策略。
Thumbnail
當員工為了迎合職場期待而失去自我,主管的話語與管理風格往往是關鍵影響。這篇文章深入剖析外貌焦慮背後的自我價值議題,提醒主管從「績效導向」轉向「心理安全」,透過對話、理解與示範脆弱,打造一個允許真實與多元的職場文化,讓員工敢做自己,真正發揮潛能。
Thumbnail
當員工為了迎合職場期待而失去自我,主管的話語與管理風格往往是關鍵影響。這篇文章深入剖析外貌焦慮背後的自我價值議題,提醒主管從「績效導向」轉向「心理安全」,透過對話、理解與示範脆弱,打造一個允許真實與多元的職場文化,讓員工敢做自己,真正發揮潛能。
Thumbnail
當主管習慣性壓抑自己的需求、迎合他人,最終只會失去影響力,甚至被當成理所當然的「工具人」。長期忽略自我,會讓主管在關鍵時刻無法堅定立場,導致團隊失去方向,自己也累積壓力直至崩潰。真正的領導力來自於清晰的界線、適時表達需求、勇敢拒絕不合理要求。當你開始尊重自己的感受,團隊才會真正尊重你。
Thumbnail
當主管習慣性壓抑自己的需求、迎合他人,最終只會失去影響力,甚至被當成理所當然的「工具人」。長期忽略自我,會讓主管在關鍵時刻無法堅定立場,導致團隊失去方向,自己也累積壓力直至崩潰。真正的領導力來自於清晰的界線、適時表達需求、勇敢拒絕不合理要求。當你開始尊重自己的感受,團隊才會真正尊重你。
Thumbnail
許多主管努力滿足團隊需求,卻感到內心不安。本文探討主管「不配得感」如何影響其身心狀態,並提供具體解決方案,包含認識不配得感的本質、學習說「不」、給予自己內在認可等,協助主管們在追求團隊滿意的同時,也能保有自我價值與平衡。
Thumbnail
許多主管努力滿足團隊需求,卻感到內心不安。本文探討主管「不配得感」如何影響其身心狀態,並提供具體解決方案,包含認識不配得感的本質、學習說「不」、給予自己內在認可等,協助主管們在追求團隊滿意的同時,也能保有自我價值與平衡。
Thumbnail
「害怕被嫉妒,是對自己價值的不確定?」作為主管,你是否曾壓抑自己的表現,害怕太突出會引來嫉妒,影響團隊和諧?事實上,這種恐懼源自內心對自我價值的懷疑,而非他人的反應。與其壓抑自己,不如學會肯定貢獻、營造共贏文化,讓你的成功成為團隊的力量。記住,光芒只會吸引真正的夥伴,而非威脅。
Thumbnail
「害怕被嫉妒,是對自己價值的不確定?」作為主管,你是否曾壓抑自己的表現,害怕太突出會引來嫉妒,影響團隊和諧?事實上,這種恐懼源自內心對自我價值的懷疑,而非他人的反應。與其壓抑自己,不如學會肯定貢獻、營造共贏文化,讓你的成功成為團隊的力量。記住,光芒只會吸引真正的夥伴,而非威脅。
Thumbnail
在職場上,工作者經常面臨失去動機及工作不快的問題,然而主管所面對的情況更加複雜。本文探討主管對於同仁表現不佳的顧慮,包括對時機的掌握、資遣成本、如何處理聲譽及關係等因素,深入分析主管的心理與管理挑戰。瞭解這些因素,能幫助員工更有效地與主管溝通,提升工作滿意度及成效。
Thumbnail
在職場上,工作者經常面臨失去動機及工作不快的問題,然而主管所面對的情況更加複雜。本文探討主管對於同仁表現不佳的顧慮,包括對時機的掌握、資遣成本、如何處理聲譽及關係等因素,深入分析主管的心理與管理挑戰。瞭解這些因素,能幫助員工更有效地與主管溝通,提升工作滿意度及成效。
Thumbnail
職場上多少會遇到想翻白眼或是自己恨的牙癢癢的同事,但我相信工作上再不喜歡的人,他們身上一定有好的特質,也有可以感謝他的地方
Thumbnail
職場上多少會遇到想翻白眼或是自己恨的牙癢癢的同事,但我相信工作上再不喜歡的人,他們身上一定有好的特質,也有可以感謝他的地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