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別人不滿,結果自己最不滿?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為什麼我每次滿足了團隊的需求,內心反而更不安?」


這句話,可能讓很多身為主管的人感同身受。明明是為了團隊的發展,卻總覺得自己付出的同時失去了什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讓所有人滿意的主管,最後卻讓自己不滿意


Karen是一家公司的部門主管,她對團隊的需求幾乎是有求必應:

  • 團隊成員想要加薪,她努力向上爭取;
  • 成員抱怨工作負擔,她自己加班幫忙處理細節;
  • 每次開會,她都盡量避免任何衝突,甚至改變自己的觀點以迎合大多數人的意見。


剛開始,Karen得到了團隊的喜歡,也成為同事間公認的「好主管」。但不久後,她開始感到壓力倍增——似乎她越努力,別人的需求越多,而她的內心卻越來越空虛。每次看到團隊滿意的笑容,她卻內心質疑:「我真的配得上這樣的稱讚嗎?」

有一天,她終於崩潰了。在一場例行會議上,Karen因為拒絕了一名成員的無理要求,結果被指責不夠關心團隊。她回到辦公室後大哭,內心不斷自責:「是不是我做得不夠好?」

 

問題在哪裡?


Karen的問題並不是「她做得不夠」,而是她內心無法接受「自己是有限的」

  • 當她滿足別人時,她會懷疑:「我憑什麼值得這些認可?」
  • 當她拒絕別人時,她又會自責:「我是不是不夠好?」


Karen的核心困境其實來自於她對自己的否定,她的「不配得感」讓她將他人的滿意與否,視為衡量自己價值的唯一標準。


具體如何解決呢?

如果你也有同樣的困擾,以下是建議的方式,提供給你參考:

  • 認識不配得感的本質:內心的誤解需要被揭露
    不配得感並非全然負面。它的存在其實是在提醒我們:「你的價值不需要被外界完全定義。」當你將自己的價值建立在他人的評價上時,你無法真正滿足自己的內心需求。


  • 學會說「不」,不是拒絕他人,而是尊重自己
    每當你面對別人的請求時,可以問自己:「這是符合我能力範圍的嗎?」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可以說:「我很想幫忙,但這次恐怕無法做到。」
    雖然你一開始會很掙扎,但慢慢地就會發現,團隊並沒有因此而反感她,反而更尊重你的界限。


  • 為自己的努力給予內在認可
    你也可以養成一個習慣:每週五下班前,寫下三件你為團隊做的事情,並對自己說:「這些努力足夠了,我也足夠了。」


「擁抱自己的不完美,比追求別人的滿意更需要勇氣。」心理學家Brené Brown


當我們敢於直視自己的有限性時,才有機會跳出內心的糾結,找到真正的平衡。

滿足他人並不會填補內心的不安,而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那麼,你是否也曾像Karen一樣,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

也許是時候停下來,問問自己:「我的價值,真的需要別人來定義嗎?」

評論區分享你的經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梅根的斜槓人生沙龍
1.9K會員
566內容數
前世界500強HR高階主管|策略顧問合伙人|跨界整合20年人才管理經驗X藝術療癒心理技術|獨創「認知升級+能量管理」雙軌破局模型|專破:35歲瓶頸期及職場情緒內耗|用策略思維點亮你的職業發展地圖|分享職場心理與成長心得,帶你解鎖職場與生活的美好,一起向光而行!
2025/05/01
在職場裡,許多人為了迎合期待,戴著「可以被接受」的面具生活。但真正的高績效團隊,不靠一致性,而是來自每個人都能做自己。主管的一句話,可能讓人選擇掩藏或綻放。你願意成為讓他脫下面具的人嗎?
Thumbnail
2025/05/01
在職場裡,許多人為了迎合期待,戴著「可以被接受」的面具生活。但真正的高績效團隊,不靠一致性,而是來自每個人都能做自己。主管的一句話,可能讓人選擇掩藏或綻放。你願意成為讓他脫下面具的人嗎?
Thumbnail
2025/04/30
當你總是壓抑情緒、拚命扮演「好人」,其實可能只是害怕變成那個曾讓你受傷的人。情緒不是敵人,它是提醒你該設下界線、保護自己的訊號。學會覺察、轉譯、表達情緒,不只讓你活得更輕鬆,也能讓職場關係更健康。你已經夠好了,不需要再用壓抑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Thumbnail
2025/04/30
當你總是壓抑情緒、拚命扮演「好人」,其實可能只是害怕變成那個曾讓你受傷的人。情緒不是敵人,它是提醒你該設下界線、保護自己的訊號。學會覺察、轉譯、表達情緒,不只讓你活得更輕鬆,也能讓職場關係更健康。你已經夠好了,不需要再用壓抑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Thumbnail
2025/04/29
即使再努力,我們也常忘了問自己一句:「我,好不好?」在職場上,許多人總把自我價值綁在表現上,卻忽略了溫柔對待自己的重要。其實,真正的成熟,不是永無止境地追求更好,而是願意在每個努力之後,對自己說:「其實這樣,已經夠好了。」
Thumbnail
2025/04/29
即使再努力,我們也常忘了問自己一句:「我,好不好?」在職場上,許多人總把自我價值綁在表現上,卻忽略了溫柔對待自己的重要。其實,真正的成熟,不是永無止境地追求更好,而是願意在每個努力之後,對自己說:「其實這樣,已經夠好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當員工為了迎合職場期待而失去自我,主管的話語與管理風格往往是關鍵影響。這篇文章深入剖析外貌焦慮背後的自我價值議題,提醒主管從「績效導向」轉向「心理安全」,透過對話、理解與示範脆弱,打造一個允許真實與多元的職場文化,讓員工敢做自己,真正發揮潛能。
Thumbnail
當員工為了迎合職場期待而失去自我,主管的話語與管理風格往往是關鍵影響。這篇文章深入剖析外貌焦慮背後的自我價值議題,提醒主管從「績效導向」轉向「心理安全」,透過對話、理解與示範脆弱,打造一個允許真實與多元的職場文化,讓員工敢做自己,真正發揮潛能。
Thumbnail
當一位表現優異的員工,因為害怕犯錯與深層自我否定而選擇逃避,主管往往誤以為她抗壓性低,卻忽略了她內心長年被「不夠好」綁架的傷。這篇文章從主管視角出發,揭示完美主義與自責如何悄悄成為職場內耗的根源,提醒我們:真正的支持,不是要求更好,而是允許不完美的存在。
Thumbnail
當一位表現優異的員工,因為害怕犯錯與深層自我否定而選擇逃避,主管往往誤以為她抗壓性低,卻忽略了她內心長年被「不夠好」綁架的傷。這篇文章從主管視角出發,揭示完美主義與自責如何悄悄成為職場內耗的根源,提醒我們:真正的支持,不是要求更好,而是允許不完美的存在。
Thumbnail
當主管習慣性壓抑自己的需求、迎合他人,最終只會失去影響力,甚至被當成理所當然的「工具人」。長期忽略自我,會讓主管在關鍵時刻無法堅定立場,導致團隊失去方向,自己也累積壓力直至崩潰。真正的領導力來自於清晰的界線、適時表達需求、勇敢拒絕不合理要求。當你開始尊重自己的感受,團隊才會真正尊重你。
Thumbnail
當主管習慣性壓抑自己的需求、迎合他人,最終只會失去影響力,甚至被當成理所當然的「工具人」。長期忽略自我,會讓主管在關鍵時刻無法堅定立場,導致團隊失去方向,自己也累積壓力直至崩潰。真正的領導力來自於清晰的界線、適時表達需求、勇敢拒絕不合理要求。當你開始尊重自己的感受,團隊才會真正尊重你。
Thumbnail
主管常常因為團隊表現不好而感到憤怒,但壓抑情緒反而會造成更大的問題。本文探討主管害怕表達憤怒的原因,以及如何健康地表達憤怒,並以「事實+影響+期望」的溝通方式為例,說明如何避免單純指責,建立更有效的團隊合作。
Thumbnail
主管常常因為團隊表現不好而感到憤怒,但壓抑情緒反而會造成更大的問題。本文探討主管害怕表達憤怒的原因,以及如何健康地表達憤怒,並以「事實+影響+期望」的溝通方式為例,說明如何避免單純指責,建立更有效的團隊合作。
Thumbnail
許多主管努力滿足團隊需求,卻感到內心不安。本文探討主管「不配得感」如何影響其身心狀態,並提供具體解決方案,包含認識不配得感的本質、學習說「不」、給予自己內在認可等,協助主管們在追求團隊滿意的同時,也能保有自我價值與平衡。
Thumbnail
許多主管努力滿足團隊需求,卻感到內心不安。本文探討主管「不配得感」如何影響其身心狀態,並提供具體解決方案,包含認識不配得感的本質、學習說「不」、給予自己內在認可等,協助主管們在追求團隊滿意的同時,也能保有自我價值與平衡。
Thumbnail
本文探討「過度迎合型」領導風格的困境,以主管Amy的例子說明如何因為過度付出而導致團隊成員不滿、甚至覺得不被尊重。文章點出問題根源在於害怕拒絕和隱性的掌控欲,並提出解決方案:勇於表達需求、建立清晰界限、鼓勵團隊參與、激發自主性以及接納不完美、放下對認可的執念。
Thumbnail
本文探討「過度迎合型」領導風格的困境,以主管Amy的例子說明如何因為過度付出而導致團隊成員不滿、甚至覺得不被尊重。文章點出問題根源在於害怕拒絕和隱性的掌控欲,並提出解決方案:勇於表達需求、建立清晰界限、鼓勵團隊參與、激發自主性以及接納不完美、放下對認可的執念。
Thumbnail
「害怕被嫉妒,是對自己價值的不確定?」作為主管,你是否曾壓抑自己的表現,害怕太突出會引來嫉妒,影響團隊和諧?事實上,這種恐懼源自內心對自我價值的懷疑,而非他人的反應。與其壓抑自己,不如學會肯定貢獻、營造共贏文化,讓你的成功成為團隊的力量。記住,光芒只會吸引真正的夥伴,而非威脅。
Thumbnail
「害怕被嫉妒,是對自己價值的不確定?」作為主管,你是否曾壓抑自己的表現,害怕太突出會引來嫉妒,影響團隊和諧?事實上,這種恐懼源自內心對自我價值的懷疑,而非他人的反應。與其壓抑自己,不如學會肯定貢獻、營造共贏文化,讓你的成功成為團隊的力量。記住,光芒只會吸引真正的夥伴,而非威脅。
Thumbnail
在職場上,工作者經常面臨失去動機及工作不快的問題,然而主管所面對的情況更加複雜。本文探討主管對於同仁表現不佳的顧慮,包括對時機的掌握、資遣成本、如何處理聲譽及關係等因素,深入分析主管的心理與管理挑戰。瞭解這些因素,能幫助員工更有效地與主管溝通,提升工作滿意度及成效。
Thumbnail
在職場上,工作者經常面臨失去動機及工作不快的問題,然而主管所面對的情況更加複雜。本文探討主管對於同仁表現不佳的顧慮,包括對時機的掌握、資遣成本、如何處理聲譽及關係等因素,深入分析主管的心理與管理挑戰。瞭解這些因素,能幫助員工更有效地與主管溝通,提升工作滿意度及成效。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主管在面對員工求助時,為何常常難以拒絕以及背後的心理原因。拒絕雖然看似冷漠,實則是對自己和團隊的尊重。透過建立清晰的界線、引導員工承擔責任和制定團隊規範,主管能有效解決依賴問題,提升團隊的自主性與合作氛圍。學會拒絕,有助於讓主管專注於更重要的工作與團隊成長,進而提升工作效率。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主管在面對員工求助時,為何常常難以拒絕以及背後的心理原因。拒絕雖然看似冷漠,實則是對自己和團隊的尊重。透過建立清晰的界線、引導員工承擔責任和制定團隊規範,主管能有效解決依賴問題,提升團隊的自主性與合作氛圍。學會拒絕,有助於讓主管專注於更重要的工作與團隊成長,進而提升工作效率。
Thumbnail
在工作中,拒絕是許多主管面臨的挑戰。許多人因為害怕破壞關係或引發衝突而選擇妥協,最終導致不理想的團隊氛圍。這篇文章探討了拒絕的恐懼來源及其影響,並提供具體建議幫助主管學會如何從容拒絕而又能維持團隊支持。透過情緒管理和明確的界線意識,教育自己擁抱拒絕,成為更成熟的領導者。
Thumbnail
在工作中,拒絕是許多主管面臨的挑戰。許多人因為害怕破壞關係或引發衝突而選擇妥協,最終導致不理想的團隊氛圍。這篇文章探討了拒絕的恐懼來源及其影響,並提供具體建議幫助主管學會如何從容拒絕而又能維持團隊支持。透過情緒管理和明確的界線意識,教育自己擁抱拒絕,成為更成熟的領導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