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上如何避免雜事纏身

工作上如何避免雜事纏身

Gipi-avatar-img
發佈於生活雜談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前兩天活動現場有位年輕夥伴問我:「怎麼樣才能避免身上有許多雜事?」

我反問他:「為什麼老闆喜歡把雜事丟你身上?」

其實類似的問題我過去回答過許多次,我這次給他的回覆是:「拒絕雜事最有效的方法,是讓自己手上永遠有超級重要的任務。去承擔重要任務,你才有機會免於處理很多雜事。」

如果你手上沒有其他事,老闆手邊又有些事需要有人去處理,他覺得你有空,又好說話,自然就會丟到你手上了。

有句話或許不中聽,但我認為「手邊有很多雜事的人,往往也是沒有要事的人」。

幾年前有位學員在上完課後私下找我,他說他覺得有點迷惘,不知道該不該繼續目前的工作。

他的工作是每天幫老闆處理一大堆事務,大到政府計畫,小到辦公室用據採購,老闆凡事都會問他,每天也幾乎都會丟事情請他幫忙。並經常把「沒有你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工作了」掛在嘴上。聽起來他應該是老闆不可或缺的愛將。


我當時問他:「那你現在不是 VP 也該是個總監吧?」

他說:「沒有,我就是個 PM,公司有 GM、VP,還有幾個經理,但老闆最常把事情交代給我。」

我說:「那 GM 跟 VP 都會配合你做事嗎?還是你還要匯報給他們?」

他說:「要的,我還是要匯報給 VP。」

聽到這我直覺不太對勁,我又問他:「老闆大多交代你做的事都是哪方面的事啊?」

他說:「很多,很雜,什麼都會交代給我。」

我忍不住問他:「那不是雜工嗎?公司付你多少薪水?」

他說:「ㄜ,真的不多,4 萬而已。」

我說:「不想澆你冷水,但你真的搞錯了,你錯把需要當重要,也錯把需要當價值。」


真正重要的事都在 GM 跟 VP 手上,而他手上的,只是雜事。這雖然有點現實,但卻是血淋淋的事實。因為過去 10 多年,我最少看過上百個案例。

他們不是沒能力,而是沒有去爭取要事,而是被動接受雜事。

當你手上有一件超級重要的任務時,你大可跟老闆說:「我手邊這個任務不容有失,需要更專注去搞定,無法承接老闆你提到的這件事,麻煩你找其他人。」反之,若你手上沒有要事時,老闆當然會把雜事交辦給你。

掌握一堆雜事的人,當然有其重要性,但價值不會太高。

前陣子看到有個人提到自己要離職了,然後覺得自己離開會帶給公司很大的損傷,因為他之前一個人做了五人份的工作。如果你的工作是高度創意型工作,那強者的生產力確實有可能十倍於其他人,但一般我們不會說自己做了十人份的工作,我們只會強調自己的生產力很高。

會用三個人、五個人份的工作來描述自己工作內容的,絕大多數可能是掉入雜事的陷阱中。如果你處理的不是極端創意型的工作,你要如何在一天內完成五人份的工作?

如果這件事真的是事實,你覺得老闆真的會看不懂嗎?他沒有選擇用多一倍的薪水留你,就代表你可能搞錯了。有時候,你可能覺得老闆不懂,但其實沒搞懂的很可能是自己。

要讓自已手上擁有要事而非一堆雜事的關鍵有幾個:

第一,專業能力。沒有專業能力,老闆不會放心把重要的是交辦給你。

第二,Ownership。做事到位,且會想盡各種方法解決問題的工作態度,會讓人感到安心。

第三,主動爭取。我剛出社會那幾年,超過一半的重要任務都是我主動爭取來的,當老闆或主管問「這個誰有意願來負責?」,我通常是第一個舉手的人,我的任務都很難,但同時也很有價值。

第四,懂得拒絕。有些事可以幫,有些事則要衡量自己的時間與能力,不要承接過多的任務,也不要因為好奇而答應與當前重要任務無關的請求。拒絕他人的請求以及自己的好奇心,這可讓自己免於被雜事綁住。

avatar-img
Gipi的沙龍
88會員
36內容數
這是 Gipi 的沙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Gip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 X 上看到一個討論串,談論賈伯斯對人才的各種看法,內容中引用了許多過往賈伯斯受訪的影片,看完後更能認同找到真實人才的重要性。 讓 A 級人才愛上彼此合作的感覺 賈伯斯說:「我的成功得益於發現了許多才華橫溢、不甘平庸的人才。不是 B 級、C 級人才,而是真正的 A 級人才。而且我發現只要召集到
今天早上聽了一本書《為什麼偉大不能被計畫》,英文書名是"Why Greatness cannot be planned",這本書是由兩位 OpenAI 的科學家一同撰寫。 這本書提到的概念與我過去幾年在思考的議題很相近,所以我聽得非常有共鳴。
他只在通用待了短暫的一年,在自傳中的篇幅很短,大概只有 10-20 頁左右,但有幾件事其實也值得參考跟借鑒。
在 X 上看到一個討論串,談論賈伯斯對人才的各種看法,內容中引用了許多過往賈伯斯受訪的影片,看完後更能認同找到真實人才的重要性。 讓 A 級人才愛上彼此合作的感覺 賈伯斯說:「我的成功得益於發現了許多才華橫溢、不甘平庸的人才。不是 B 級、C 級人才,而是真正的 A 級人才。而且我發現只要召集到
今天早上聽了一本書《為什麼偉大不能被計畫》,英文書名是"Why Greatness cannot be planned",這本書是由兩位 OpenAI 的科學家一同撰寫。 這本書提到的概念與我過去幾年在思考的議題很相近,所以我聽得非常有共鳴。
他只在通用待了短暫的一年,在自傳中的篇幅很短,大概只有 10-20 頁左右,但有幾件事其實也值得參考跟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