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在通用待了短暫的一年,在自傳中的篇幅很短,大概只有 10-20 頁左右,但有幾件事其實也值得參考跟借鑒。
張忠謀以 50 多歲的年紀,歷經了德儀這種全美百大企業高階主管的經歷,與通用的 CEO 面談了五次,每次都相談甚歡的狀況下,他進入到公司後才發現,他們對經營的想法也很大的差異,CEO 對自己的定位也跟自己想像的不同。
他認為自己應該是來強化通用整體競爭力,包含產品與技術研發,但 CEO 的策略其實更偏向進行公司出售與併購,這個定位上的差異,直接決定了雙方認知上的歧異。
在自傳中他只用一個很簡短的話帶到可能犯的錯,那就是他說自己在五次面談中,大多數時間都是他在說,而對方在聽。
我想也是因為這樣,所以很多問題可能也沒有直接提出,包含最重要的定位與策略方向的議題,過多的在討論自己的經歷,人生觀等等。
這邊可以參考我寫過的一篇文章:如何面試你的主管
他空降之前,CEO 告訴他,他未來的四位直接部屬中,有兩位對他持接納態度,但有兩位則有點不服氣。他原先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他相信自己能搞得定。但他在到職八個月時,因為 CEO 要他想辦法把業績維持住,這時他又再次提到面對不 support 他的下屬,他其實也無力回天。
這個段落其實是典型空降主管會遭遇到的窘境,大家在看你能變出什麼把戲。除此之外,我覺得或許在一開始 CEO 跟他說這件事情時,就可以嗅到一些端倪了。
如果 CEO 是百分之百力挺張忠謀,他應該善盡責任去說服這些主管們,要全力支持張忠謀,而不是聽到有兩位表達不看好時,回過頭來告訴張這件事。
所以在稍後的段落中,張忠謀自己反思,CEO 肯定也考不定這四個主管,如果他能處理的很好,應該也不會需要自己了。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反思,但也反應了企業經營的真相,如果真的要多加一個組織層級,絕大多數原因都是上級無法有效管理他的直接下級。可能是管轄範圍過大,也可能是管不動人,前者通常代表下屬主管本身無法獨當一面,後者通常代表領導能力或溝通協作有狀況。
如果他能更早意識到這件事,或許會更快採取合適的行動。
這邊可以參考我寫過的一篇文章:空降主管的應對之道
在書的段落中提到了一位麥肯錫顧問告訴他:「你很懂戰略,但你的主管比較熟悉戰術。」
張忠謀反問:「這樣我們兩個人就互補了,不好嗎?」
對方告訴他:「當然不好,因為你們兩個的角色顛倒了。」
張事後反思,覺得這段話很有道理。什麼道理?
戰略一般範圍較大,而且偏向長期思維,戰術的範圍較小,而且偏向短期思維。當 CEO 只想著短期,COO 則想著長期時,這種狀況下長期的事,通常不會發生,因為回應短期很簡單,而且通常很緊迫,人會傾向做短期,而當你的老闆也這麼要求你時,人通常會全心全意做短期。
加上當老闆想的範圍比你小時,超出他想像的部份,對他來說都是不重要的,所以他當然不會支持你的想法。
所以 CEO 有戰略思維,COO 偏向戰術才是相對有效的互補,因為他會要求你想的廣一些,遠一些,但他肯定也能理解短期業績不要掉,這中間一般比較容易取得平衡。
短短一年的時間,張忠謀又再次失業了,而從這兩段職涯,其實能明顯的看到,他並不擅長搞政治,他看待工作的角度蠻純粹的,適合創業可能更勝於擔任專業經理人。